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
背景技术:
跑步是一项激烈的运动,人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也会有大量的汗水在皮肤的表面产生,这时候就要求服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迅速地促进汗水从人皮肤的表面蒸发,变成气体从而吸收部分人体表面的热量,让运动中的人体感到清凉;要求服装具有良好的弹性,尽可能的降低服装对人体跑步时的拘束感,确保运动自如;运动时间长,会对服装有轻质的要求,以减少服装在跑步时产生的负担;人体在跑步时,服装的面料与皮肤会相互贴合和分开,在这个过程中皮肤与面料相互摩擦,要求服装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不磨皮肤。
市场上的跑步短t往往为了满足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舒适性需求(轻质、亲肤、有弹、透气),对随之新产生的问题无法同时兼顾,如轻质使面料趋向轻薄化、透明化而在穿着时皮肤会透出来,非常不美观,如亲肤使面料趋向柔软化而在穿着时衣服没型,也非常不美观,如弹性大多是通过添加氨纶实现,使面料的悬垂性过大、更会影响轻质轻,如透气要求面料具有网孔而会透皮肤、具有凹凸机理而触感粗糙不够亲肤,或趋向轻薄化、稀疏化而会透皮肤。
目前市场上的跑步短t采用如下方案:
(1)选用针织全涤,可以是鸟眼、凹凸格、马赛格、平纹等,克重在150g/m2以下,优点是最轻质、透气性好,速干,缺点是弹性不佳,亲肤性差,一场马拉松下来,皮肤会磨破;
(2)选用针织涤拉架,主要是平纹,少量的鸟眼、提花等,克重在100-200g/m2,优点是轻质、透气性好、带弹;缺点是亲肤性差,一场马拉松下来,皮肤会磨破;
(3)选用涤棉混纺针织,一般是平纹或圆点网孔提花,85%聚酯纤15%棉,克重在140-200g/m2之间,实现棉和涤纶的优势互补,既能确保拥有不差于棉的亲肤性,也能确保拥有不差于涤纶的速干性,还兼顾轻质、吸湿性、性价比,缺点是外观毛羽太长、不够光洁、无弹、易起球。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的t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t恤本体,所述织针面料包括多个循环花型,每个循环花型包括多个线圈横列,多个线圈横列沿纵向窜套在一起,每个线圈横列包括沿横向排布的多个线圈,每个线圈均由并排延伸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构成,第一纱线为涤纶弹性纤维纱,第二纱线为涤纶空气变形纱,每个所述循环花型包括三个线圈横列,每个线圈横列包括五个线圈,三个线圈横列设为第一线圈横列、第二线圈横列以及第三线圈横列,从左至右,第一线圈横列中,第一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四个线圈以及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呈现在底层,第二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底层,第二纱线呈现在面层;从左至右,第二线圈横列中,第一个线圈、第二个线圈以及第三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呈现在底层,第四个线圈和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底层,第二纱线呈现在面层;从左至右,第一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四个线圈以及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均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均呈现在底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涤纶弹性纤维纱为并列复合的ptt纤维和pet纤维,规格为30d/36f。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纱线为30d/36f的涤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为80g/m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组成面底层的第一纱线是30d/36f的并列复合的ptt纤维和pet纤维,能够在染整中保持卷曲,蓬松度远优于普通涤纶,触感本身较丰厚,第二纱线是30d/36f涤纶空气变形纱,兼具长丝和短纤的性能,具有良好的蓬松度,触感本身较丰厚且轻质,两种线圈叠加在一起组成双面结构,使面料具有良好的丰厚度;组成面底层的第一纱线,蓬松度、自然弹、回弹性远优于普通涤纶(不差于氨纶),触感柔软亲肤,耐水洗免熨烫,在穿着和洗涤时不易变形,穿着很有型,既亲肤又有型,第二纱线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和柔韧性,具有柔软亲肤的仿棉触感,在穿着和洗涤时不易变形,既亲肤又有型,两种线圈相互替换形成双面结构,使面层有底层的棉感而更高档,底层有面层的自然弹而更有型,实现两种材质优势互补,从而使面料既柔软又有型,解决柔软带来的穿着没型问题;另外第一纱线具有不差于氨纶的收缩性,在面层占比80%,使面层收缩的极致紧密而又较蓬松,在底层占比20%,使底层收缩的极其紧密而又很蓬松,第二纱线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在底层占比80%,使底层更加蓬松,在面层占比20%,使面层较蓬松,从而使面层比底层更紧密又兼具良好的蓬松度,底层比面层更蓬松而又兼具良好的紧密度,既紧密又蓬松,蓬松赋予原本透气性较好的针织面料更好的透气性,解决透气带来的面料稀疏化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织针面料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
t恤本体10第一纱线11
第二纱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2,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t恤本体10,所述织针面料包括多个循环花型,每个循环花型包括多个线圈横列,多个线圈横列沿纵向窜套在一起,每个线圈横列包括沿横向排布的多个线圈。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线圈均由并排延伸的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构成,第一纱线11为涤纶弹性纤维纱,第二纱线12为涤纶空气变形纱,每个所述循环花型包括三个线圈横列,每个线圈横列包括五个线圈,三个线圈横列设为第一线圈横列、第二线圈横列以及第三线圈横列,从左至右,第一线圈横列中,第一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四个线圈以及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11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12呈现在底层并被对应的第一纱线11遮挡,第二个线圈中,第一纱线11呈现在底层,第二纱线12呈现在面层并将对应的第一纱线11遮挡;从左至右,第二线圈横列中,第一个线圈、第二个线圈以及第三个线圈中,第一纱线11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12呈现在底层并被对应的第一纱线11遮挡,第四个线圈和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11呈现在底层,第二纱线12呈现在面层并将对应的第一纱线11遮挡;从左至右,第一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四个线圈以及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11均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12均呈现在底层并被对应的第一纱线11遮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涤纶弹性纤维纱为并列复合的ptt纤维和pet纤维,这类纤维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公开,例如在cn20864955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这种纤维,本实用新型选用的规格为30d/36f,也可以选用杜邦t400拉伸变形丝。ptt纤维与pet纤维并列复合的弹性纤维,能够在染整中保持卷曲,蓬松度、自然弹(不差于氨纶)和回弹性远优于普通涤纶,赋予面层柔软亲肤、自然弹、耐水洗、免熨烫、挺括有型等特性;丹尼数较小,f数中等,纱线柔软而有韧性,进一步提升面层柔韧的手感,获得良好的亲肤性和保型性;纱线光泽优选为消光,降低了纤维反光和闪烁现象,赋予面层低调柔和的光泽,深染性好,遮蔽性强、不易透光,附加值高。
本实用新型中,涤纶挺括、有型、速干,涤纶纤维中无亲水基团,也缺乏极性基团,再加上纤维截面圆形、纵向平滑,结晶度高,结构紧密,纤维间空隙极少,透气性极差,使涤纶纤维中没有直接吸收水,只有极少的间接吸收水,变成毛细水的就更少,从而使涤纶纤维几乎不吸水,吸湿性极差,但就算被水浸湿,也能快速干掉,速干性极佳,再加上手感粗糙,因此穿着体验触感干涩、不吸汗且很闷,不适合日常穿着,但速干性极佳,较适合运动穿着,较适合做专业跑步贴身穿的短t。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纱线12为30d/36f的涤纶。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纱线12为涤纶空气变形纱,兼具长丝和短纤的性能,具有良好的蓬松度、透气性、光泽性和保型性,拥有可与棉材质相媲美的棉感,触感柔软而具有韧性,使底层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保型性;丹尼数较小,f数中等,纱线柔软而有韧性,进一步提升底层柔韧的手感,获得良好的亲肤性和保型性;纱线光泽为消光,降低了纤维反光和闪烁现象,赋予底层低调柔和的光泽,深染性好,遮蔽性强、不易透光,附加值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为80g/m2。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织造:
第1路,同时喂入第一纱线11(图中白色纱线)和第二纱线12(图中黑纱纱线)在第1,3,4,5纵行正常编织成纬平纹,保持第一纱线11在上、第二纱线12在下,也就是面层由第一纱线11组成、底层由第二纱线12组成,在编织第2纵行时第一纱线11下沉、第二纱线12上提,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位置互换,形成第二纱线12在上、第一纱线11在下,此处的面层由第二纱线12组成、底层由第一纱线11组成。
第2路,同时喂入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在第1,2,3纵行正常编织成纬平纹,保持第一纱线11在上、第二纱线12在下,也就是面层由第一纱线11组成、底层由第二纱线12组成,在编织第4,,5纵行时第一纱线11下沉、第二纱线12上提,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位置互换,形成第二纱线12在上、第一纱线11在下,此处的面层由第二纱线12组成、底层由第一纱线11组成。
第3路,同时喂入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正常编织成纬平纹,保持第一纱线11在上、第二纱线12在下,也就是面层由第一纱线11组成、底层由第二纱线12组成。
综上所述,面层第一纱线11占比80%、第二纱线12占比是20%,面层特性主要是第一纱线11,也兼具第二纱线12的特性,底层第二纱线12占比80%、第一纱线11占比20%,底层特性主要是第二纱线12,也兼具第一纱线11的特性,从而实现了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的优势互补,赋予面底层更佳的特性,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轻质丰厚:组成面底层的第一纱线11是30d/36f的并列复合的ptt纤维和pet纤维,能够在染整中保持卷曲,蓬松度远优于普通涤纶,触感本身较丰厚,第二纱线12是30d/36f涤纶空气变形纱,兼具长丝和短纤的性能,具有良好的蓬松度,触感本身较丰厚,两种线圈叠加在一起组成双面结构,使面料具有良好的丰厚度,同时丹尼数低至30d,面底层加在一起也就是60d,纱线非常细,使面料非常轻质,克重只有80g/m2,从而使面料既轻质又丰厚,选用的又都是消光纱,遮盖性好,在穿着时不透皮肤,既满足跑步轻质的基本需求,又解决了轻质带来的透皮肤问题。
其次柔软有型:组成面底层的第一纱线11,蓬松度、自然弹、回弹性远优于普通涤纶(不差于氨纶),触感柔软亲肤,耐水洗免熨烫,在穿着和洗涤时不易变形,穿着很有型,既亲肤又有型,第二纱线12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和柔韧性,具有柔软亲肤的仿棉触感,在穿着和洗涤时不易变形,既亲肤又有型,两种线圈相互替换形成双面结构,使面层有底层的棉感而更高档,底层有面层的自然弹而更有型,实现两种材质优势互补,从而使面料既柔软又有型,解决柔软带来的穿着没型问题。
然后紧密透气:第一纱线11具有不差于氨纶的强大收缩性,在面层占比80%,使面层收缩的极致紧密而又较蓬松,在底层占比20%,使底层收缩的极其紧密而又很蓬松,第二纱线12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在底层占比80%,使底层更加蓬松,在面层占比20%,使面层较蓬松,从而使面层比底层更紧密又兼具良好的蓬松度,底层比面层更蓬松而又兼具良好的紧密度,既紧密又蓬松,蓬松赋予原本透气性较好的针织面料更好的透气性,解决透气带来的面料稀疏化问题。
最后自然弹:第一纱线11具有良好的自然弹(不差于氨纶),具有不差于氨纶的强大收缩性,在面层占比80%,使面层具有卓越的自然弹,在底层占比20%,使底层收具有良好的自然弹,赋予整个面料良好的自然弹,确保运动自如,没有使用氨纶,解决了氨纶带来的悬垂性过大、不够轻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售价100-200元,为大众消费者所能承受,具有较佳的性价比。
本实用新型的d,业界称为丹尼尔数,其系指9000米纱线的重量(单位为克)。本实用新型中的f,是指一根纱线中微细纤维的根数。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1.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t恤本体,所述针织面料包括多个循环花型,每个循环花型包括多个线圈横列,多个线圈横列沿纵向窜套在一起,每个线圈横列包括沿横向排布的多个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线圈均由并排延伸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构成,第一纱线为涤纶弹性纤维纱,第二纱线为涤纶空气变形纱,每个所述循环花型包括三个线圈横列,每个线圈横列包括五个线圈,三个线圈横列设为第一线圈横列、第二线圈横列以及第三线圈横列,从左至右,第一线圈横列中,第一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四个线圈以及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呈现在底层,第二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底层,第二纱线呈现在面层;从左至右,第二线圈横列中,第一个线圈、第二个线圈以及第三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呈现在底层,第四个线圈和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呈现在底层,第二纱线呈现在面层;从左至右,第一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三个线圈、第四个线圈以及第五个线圈中,第一纱线均呈现在面层,第二纱线均呈现在底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弹性纤维纱为并列复合的ptt纤维和pet纤维,规格为30d/36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为30d/36f的涤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的克重为80g/m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