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会议平板。
背景技术:
现有会议平板的移动底座多采用双立柱结构,会议平板在书写使用时,会有晃动情况,通过加宽双立柱支撑的间距,可对晃动情况有改善,但改善效果有限,同时立柱间距的增大使产品的形态更大,既浪费材料,产品整体也不美观。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会议平板书写时容易晃动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议平板,该会议平板可以有效地解决会议平板书写时容易晃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会议平板,包括书写平板和用于对所述书写平板支撑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端与所述书写平板后侧中部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与所述会议平板的后侧下部前后相抵。
在该会议平板中,在使用时,当需要在书写平板上进行书写或者敲击时,尤其是对书写平板的前侧下部进行敲击时,以使得书写平板的下部受到向后的作用力,而此时因为书写平板的后侧,与固定在支撑立柱上的支撑座相抵,所以书写平板的下部受到了支撑,以使得会议平板不会向后活动,进而能够保持稳定。所以在该会议平板中,通过在支撑立柱与会议平板的后侧下部之间增设支撑座,有利于大大提高在书写平板上书写时,整体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该会议平板能够有效地解决会议平板书写时容易晃动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c字型卡槽以卡紧在所述支撑立柱。
优选地,所述c字型卡槽的内槽壁具有多个竖向延伸的凸柱。
优选地,所述c字型卡槽的两侧槽口沿外侧具有向槽底方向延伸的抠手板。
优选地,所述c字型卡槽的槽底背侧设置有矩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会议平板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重孔,所述支撑座为一体成型塑料。
优选地,书写平板为正面具有触摸屏的电子屏幕板。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下端的支撑底座,两个所述支撑立柱横向并列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会议平板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书写平板1、支撑立柱2、支撑座3、缓冲垫4、c字型卡槽31、凸柱32、抠手板33、支撑块34、减重孔3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会议平板,以有效地解决会议平板书写时容易晃动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会议平板的背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平板,该会议平板主要包括支撑柱和书写平板1。该会议平板主要用于在会议场所,特点在于,在使用过程中,书写平板1的正面会有向后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写字和敲击等操作中。
书写平板1可以是一块简单的板体,如木板、铁板等,此时可以采用简单的粉笔、水性笔等在书写平板1的正面进行书写或敲击,此时均会受到向后的作用力。书写平板1还可以正面具有触摸屏的电子屏幕板,以使得可以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摸书写,而书写的文字会在屏幕中对应显示。具体的,采用哪种书写平板1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支撑立柱2立设设置,为了保证立设放置方便,一般支撑立柱2的下端会连接有一个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可以呈圆盘形,也可以是呈爪型,通过横向分布以增大接触区域,以增大扭矩,进而避免支撑立柱2倾倒。为了保证支撑效果,优选两个所述支撑立柱横向并列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其中支撑立柱2的上端与书写平板1的后侧中部固定连接,以对书写平板1进行支撑。一般为了方便连接,会在书写平板1的后侧设置连接架,而支撑立柱2的上端通过螺钉或抱箍等结构,与连接架进行固定连接。
在支撑立柱2上还固定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支撑面与会议平板的后侧下部前后相抵,以在受力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对书写平板1进行支撑。其中支撑座3可以是直接固定在支撑立柱2上,也可以是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撑立柱2上。以能够对会议平板的后侧下部进行支撑为准。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有两个支撑立柱时,此处优选两个支撑立柱上均设置有上述支撑座。
在该会议平板中,在使用时,当需要在书写平板1上进行书写或者敲击时,尤其是对书写平板1的前侧下部进行敲击时,以使得书写平板1的下部受到向后的作用力,而此时因为书写平板1的后侧,与固定在支撑立柱2上的支撑座3相抵,所以书写平板1的下部受到了支撑,以使得书写平板1不会向后活动,进而能够保持稳定。所以在该会议平板中,通过在支撑立柱2与会议平板的后侧下部之间增设支撑座3,有利于大大提高在书写平板1上书写时,整体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该会议平板能够有效地解决会议平板书写时容易晃动的问题。
进一步的,考虑到支撑立柱2支撑的书写平板1大小可能不一样,此时则需要调节支撑座3在支撑立柱2上的位置,以保证支撑座3与书写平板1的最下端相抵。支撑座3可以是与支撑立柱2可拆卸固定连接,如螺钉连接或者螺栓连接。为了方便调节,此处优选支撑座3包括c字型卡槽31以卡紧在立柱,c字型卡槽31环抱在支撑立柱2上,考虑到支撑座3不会在上下方向上受到作用力,所以c字型卡槽31对支撑立柱2的抱紧力无需过大,但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避免支撑座3掉落。为了保证卡紧效果,此处优选在c字型卡槽31的内槽壁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且均上下延伸的凸柱32,以通过减小接触面,以增大与支撑立柱2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打开c字型卡槽31,以使得支撑立柱2能够从c字型卡槽31的槽口脱离出来。此处优选在c字型卡槽31的两侧槽口沿外侧具有后翻的抠手板33,通过外拉向槽底方向延伸的扣手板,进而沿c字型卡槽31的槽口宽度方向对c字型卡槽31的槽口施加向外的拉力,以使得c字型卡槽31的两侧槽壁弹性变形,以使槽口增宽,进而使得支撑立柱2能够从c字型卡槽31中脱离出来。为了方便设置,同时方便操作,此处优选扣手板为横向外凸设置的弧形板,以方便贴合人体手指部。抠手板33的一端与c字型卡槽31的槽口相连,另一端向槽底方向延伸,以使得抠手板33与c字型卡槽31的槽口部外壁支架形成一个槽腔结构,以方便人体手指部伸入,对抠手板33施加作用力。
为了保证支撑效果,此处优选c字型卡槽31的槽底背侧设置有矩形的支撑块34,支撑块34与会议平板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4,缓冲垫4可以是硅胶垫或eva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垫体),其中缓冲垫4优选粘贴在支撑块34。为了避免整个支撑块34过重,此处优选支撑块34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重孔35,具体的减重孔35可以从支撑块34远离c字型卡槽31的一侧设置,并通过缓冲垫4覆盖。为了方便成型支撑座3,优选支撑座3为一体成型塑料。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会议平板,包括书写平板和用于对所述书写平板支撑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端与所述书写平板后侧中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与所述会议平板的后侧下部前后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c字型卡槽以卡紧在所述支撑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型卡槽的内槽壁具有多个竖向延伸的凸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型卡槽的两侧槽口沿外侧具有向槽底方向延伸的抠手板。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型卡槽的槽底背侧设置有矩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会议平板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重孔,所述支撑座为一体成型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平板为正面具有触摸屏的电子屏幕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下端的支撑底座,两个所述支撑立柱横向并列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