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纤维膜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膜类型之一,在工业污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饮用水、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应用的规模在逐步扩大。目前国内的中空纤维膜纺丝线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搅拌后进行脱泡,再通过计量泵把膜液及芯液以一定的速度注入喷丝头形成膜丝,膜丝经过一定距离的干程进入凝固槽定型凝固,再经过清洗槽泡浸清洗,最后凉干形成中空纤维膜成品。现有清洗槽大多是开放式的水槽结构,车间内的灰尘会容易进入到清洗槽内,影响到浸泡清洗的效果。现有技术有些采用管式的清洗槽,但是工人难以查看到清洗槽内部中膜丝清洗的情况,不便于对膜丝进行调整;现有技术还有出现一些槽盖式的清洗槽,当工人需要查看或者调整膜丝时,需要手动打开槽盖,因槽盖具有一定的重量,在打开和盖上槽盖时容易挪动整个清洗槽,甚至会使得清洗槽直接倾倒,进而使得膜丝的输送容易产生偏离而影响到定型的质量,以及膜丝容易被拉断,同时也加大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包括槽体、槽盖、铰接件和翻转驱动机构,槽体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槽体设置有朝上的槽口,所述槽口设置有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沿;槽盖可匹配盖于所述槽口上,并与所述槽体形成呈左右延伸设置的清洗槽结构,在所述清洗槽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清洗槽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铰接件的铰接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沿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槽盖铰接;翻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槽体与槽盖之间,所述翻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槽盖绕所述铰接件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往槽体内充入清洗的溶剂,膜丝从进料口进入清洗槽结构内,并沉浸于槽体内的溶剂内进行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膜丝从出料口拉出;当需要对清洗槽结构内的膜丝进行调整或者查看到槽体内部的情况时,通过翻转驱动机构来驱动槽盖绕所述铰接件翻转,使得槽盖打开,人们可通过槽口查看到槽体内部的情况以及对槽体内的膜丝进行相关的调整操作,之后再把槽盖盖合于所述槽口上,起到防尘的功能。通过翻转驱动机构来带动槽盖打开和盖合,提高自动化,也避免人手进行操作,而导致整个清洗槽结构移位甚至倾倒,影响到膜丝的正常生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件为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清洗槽结构的外侧,所述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槽体的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槽盖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槽盖通过所述连接块与转动轴连接。
转动轴和连接块设置于清洗槽结构的外侧可扩大清洗槽结构内部的空间,避免膜丝在清洗的过程中,触碰到清洗槽结构的内壁侧,并且也便于对转动轴进行维护,可实现不停机维修;在翻转驱动机构驱动下,槽盖通过所述连接块饶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槽盖的打开和盖合,在其他一些方案中,连接块可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块呈左右间隔排列固定于槽盖的外侧壁上,提高槽盖翻转的稳定性,避免槽盖在翻转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
其中,转动轴可与槽体的左右两端连接固定连接,而连接块与转动轴转动连接;又或者,转动轴与槽体的左右两端连接转动连接,而连接块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上述两个连接结构都可实现槽盖与槽体之间的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槽盖外侧壁上的翻转连接座、安装于槽体上的翻转驱动单元,所述翻转连接座设置有铰接件偏心设置的铰接端,所述翻转驱动单元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铰接端活动连接。
在需要对槽盖进行翻转动作时,翻转驱动单元上的驱动端沿上下方向移动,在驱动端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翻转连接座上的铰接端绕铰接件的轴线转动,进而可带动槽盖翻转。为了使得槽盖的翻转平稳,翻转连接座设置于槽盖的中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驱动单元为呈上下延伸设置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端为所述驱动气缸的上端,所述驱动气缸的上端铰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铰接端铰接。
通过驱动气缸来驱动铰接端翻转,具体地,驱动气缸上端的气杆通过铰接的传动件来带动铰接端动作,由于传动件也与铰接端铰接,并且传动件与驱动气缸的铰接、与铰接端的铰接是偏心的,进而可把气杆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铰接端的圆周运动,进而可带动槽盖打开或盖合。并且驱动气缸可提高槽盖动作的速度。
在其他一些方案中,翻转驱动单元可为液压缸、电动推杆等驱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槽体的下部安装有机架,所述驱动气缸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机架一来可便于槽体放置的稳定性,避免槽体变形,二来便于对驱动气缸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所述槽盖的横截面也呈半圆环形结构,在所述槽体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半圆环形的连接法兰,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法兰上连接有半圆形的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槽盖一端形成所述出料口,另外一个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槽盖一端形成所述进料口。
在使用时,进料口处的连接法兰与上一供需的定型凝固槽连接,对槽体起到固定的作用,也使得定型凝固槽与槽体内的溶剂相互流通,便于对溶剂进行统一的管理,可对溶剂进行统一的循环过滤和温度的控制。而出料口处的端板主要起到储液的功能。同时槽体和槽盖均呈半圆环形结构,当槽盖盖合后,使得清洗槽结构呈圆筒状,令膜丝在清洗槽结构的输送空间扩大,避免触碰到清洗槽结构的内侧壁,并且清洗槽结构内部的粉尘或沉淀物聚集于槽体的最低部,便于清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时,可从通孔往里补充溶剂,并且,槽体内的沉积物可从通孔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机构呈左右间隔排列设置于槽体内。在多个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可使得膜丝在槽体内稳定移动,一来可避免膜丝在槽体内下垂,而触碰到槽体的底部,二来也可对膜丝的进出起到导向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轴线呈前后沿设置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同轴设置的连接轴与槽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导向机构通过导向轮对膜丝进行导向,在清洗时,在外力的驱动下,膜丝可绕导向轮滑动,进而可减少对膜丝的摩擦力,避免出现膜丝的外表面破损甚至被拉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槽盖上开设有观察口,在所述观察口内安装有观察板。工人可通过观察口来查看清洗槽结构的内部,从而可在不需要打开槽盖的前提下,观察到膜丝清洗的情况,观察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观察板起到粉尘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洗槽,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和后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洗槽,其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洗槽,其一实施例的右视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和后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作出如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包括槽体100、槽盖200、铰接件和翻转驱动机构。
如图1所示,槽体100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槽体100设置有朝上的槽口110,所述槽体100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在所述槽体100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半圆环形的连接法兰800,在左端的连接法兰800上连接有半圆形的端板810,在所述端板810上设置有通孔811,优选地,通孔811设置于端板810的底部,在使用时,可从通孔811往里补充溶剂,并且,槽体100内的沉积物可从通孔811排出;槽盖200可匹配盖于所述槽口110上,所述槽盖200的横截面也呈半圆环形结构,如图3所示,槽盖200与槽体100盖合后可形成呈圆筒状的清洗槽结构300,清洗槽结构300也呈左右延伸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端板810与所述槽盖200的左端口形成所述出料口310,如图3所示,右端的连接法兰800与所述槽盖200的右端口形成所述进料口320,在所述槽体100的下部安装有机架700,槽体100可通过机架700稳定放置于底面上。
本实施中的铰接件为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的转动轴400,所述转动轴400设置于所述清洗槽结构300的外侧,所述转动轴4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槽体100的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槽盖2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0,所述槽盖200通过所述连接块210与转动轴400转动连接,本实施中的连接块210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块210分别固定于槽盖200的左部和右部,从而实现槽盖200与槽体100之间的转动连接。
本实施中的翻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槽盖200绕所述转动轴400翻转,具体地,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翻转连接座500、驱动气缸600,翻转连接座500固定于槽盖200外侧壁上,所述翻转连接座500设置有转动轴400偏心设置的铰接端510,而驱动气缸600呈上下延伸固定于机架700上,驱动气缸600的上端传动件610与铰接端510活动连接,具体地,传动件610分别与驱动气缸600的上端、所述铰接端510铰接。
在使用时,往槽体100内充入清洗的溶剂,膜丝从进料口320进入清洗槽结构300内,并沉浸于槽体100内的溶剂内进行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膜丝从出料口310拉出。同时进料口320处的连接法兰800与上一供需的定型凝固槽连接,使得定型凝固槽与槽体100内的溶剂相互流通,便于对溶剂进行统一的管理,可对溶剂进行统一的循环过滤和温度的控制。
当需要对清洗槽结构300内的膜丝进行调整或者查看到槽体100内部的情况时,驱动气缸600通过铰接的传动件610来驱动铰接端510绕转动轴400转动,带动槽盖200翻转,使得槽盖200打开,人们可通过槽口110查看到槽体100内部的情况以及对槽体100内的膜丝进行相关的调整操作;当需要盖上槽盖200时,驱动气缸600通过传动件610来驱动铰接端510往回转动,带动槽盖200往回翻转,使得槽盖200盖合在槽口110上,并保持固定,从而起到防尘的功能。通过驱动气缸600来驱动槽盖200打开和盖合,提高自动化,也避免人手进行操作,而导致整个清洗槽结构300移位甚至倾倒,影响到膜丝的正常生产。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机构呈左右间隔排列设置于槽体100内,导向机构包括轴线呈前后沿设置的导向轮900,所述导向轮900通过同轴设置的连接轴910与槽体10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导向机构通过导向轮900对膜丝进行导向,避免膜丝在槽体100内下垂,而触碰到槽体100的底部,也可对膜丝的进出起到导向的作用。在清洗时,在外力的驱动下,膜丝可绕导向轮900滑动,进而也可减少对膜丝的摩擦力,避免出现膜丝的外表面破损甚至被拉断。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槽盖200上开设有观察口220,在所述观察口220内安装有观察板221。工人可通过观察口220来查看清洗槽结构300的内部,从而可在不需要打开槽盖200的前提下,观察到膜丝清洗的情况,观察板221为透明的玻璃板、塑料板,其中观察口220可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设置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向机构可设置多个导向轮900,多个可对应多条膜丝,进而可同时对多条膜丝进行清洗,提高中空纤维膜的生产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导向轮900圆周面上开设环形的导向凹槽,导向轮900可通过导向凹槽对膜丝进行限位,避免膜丝在导向轮900的轴向上偏移,提高膜丝移动的稳定性。并且导向凹槽也可设置多个,一个导向轮900可对应多条膜丝。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轴400左右两端可分别与槽盖200的左右两端连接,而连接块210固定于槽体100的外侧壁。同时对于转动轴400与连接块210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可为连接块210与转动轴400固定连接,而转动轴400与槽体100的左右两端连接转动连接,可实现槽盖200与槽体100之间的转动连接。并且连接块210可设置两个以上,为了提高槽盖200与槽体100连接的牢固性。
其中,对于铰接件可有多种,可为合页结构,槽盖200的侧边与槽口110的侧边通过合页连接;还可为两个连接耳加螺栓的结构,在槽盖200的侧边和槽口110的侧边均连接有连接耳,两个连接耳通过螺栓实现转动连接,这时的铰接件设置有多个,多个铰接件呈左右间隔排列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气缸600可替换为液压缸、电动推杆等驱动件。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翻转驱动机构可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之间驱动转动轴400转动,进而可带动槽盖200翻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体(100),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槽体(100)设置有朝上的槽口(110),所述槽口(110)设置有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沿;
槽盖(200),可匹配盖于所述槽口(110)上,并与所述槽体(100)形成呈左右延伸设置的清洗槽结构(300),在所述清洗槽结构(300)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310),在所述清洗槽结构(300)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320);
铰接件,其铰接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沿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槽盖(200)铰接;
翻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槽体(100)与槽盖(200)之间,所述翻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槽盖(200)绕所述铰接件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件为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的转动轴(400),所述转动轴(400)设置于所述清洗槽结构(300)的外侧,所述转动轴(4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槽体(100)的左右两端连接,在所述槽盖(2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0),所述槽盖(200)通过所述连接块(210)与转动轴(4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槽盖(200)外侧壁上的翻转连接座(500)、安装于槽体(100)上的翻转驱动单元,所述翻转连接座(500)设置有铰接件偏心设置的铰接端(510),所述翻转驱动单元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铰接端(510)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驱动单元为呈上下延伸设置的驱动气缸(600),所述驱动端为所述驱动气缸(600)的上端,所述驱动气缸(600)的上端铰接有传动件(610),所述传动件(610)与所述铰接端(51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槽体(100)的下部安装有机架(700),所述驱动气缸(600)固定安装于机架(7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100)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所述槽盖(200)的横截面也呈半圆环形结构,在所述槽体(100)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半圆环形的连接法兰(800),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法兰(800)上连接有半圆形的端板(810),所述端板(810)与所述槽盖(200)一端形成所述出料口(310),另外一个所述连接法兰(800)与所述槽盖(200)一端形成所述进料口(3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板(810)上设置有通孔(8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机构呈左右间隔排列设置于槽体(10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轴线呈前后沿设置的导向轮(900),所述导向轮(900)通过同轴设置的连接轴(910)与槽体(10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膜清洗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槽盖(200)上开设有观察口(220),在所述观察口(220)内安装有观察板(2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