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
背景技术:
针织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在超高捻布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针织机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而常见的超高捻布料针织机一般结构较为简单,整体防护效果欠佳,可能会受外外界因素影响而对加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通过在针织机主体上增设由挡杆与挡板配合形成挡护机构,确保针织机主体的整体安全性,进而确保后续的加工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包括针织机主体,所述针织机主体的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顶部焊接有搭接平台,所述搭接平台的两侧表面分别通过安装机构配合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表面焊接有横杆,所述挡杆的端部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两个外壳,两个所述外壳的表面依次均匀设有凸起块,两个所述外壳内焊接有加强板;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板焊接固定,所述套管通过轴承配合与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套管连同安装板通过螺栓配合与搭接平台的表面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针织机主体的表面依次均匀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的表面均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立柱两侧与针织机主体的表面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辅助支架。
优选的,所述针织机主体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脚,四个所述支脚的表面均套接有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挡板两侧的表面与挡杆之间焊接有第二辅助支架。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为钢结构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织机主体上增设由挡杆与挡板配合形成挡护机构,能够对针织机主体的主要工作部分提供充分有效的挡护效果,避免轻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受到不利影响,以此确保针织机主体的整体安全性,进而确保后续的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与挡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针织机主体;2、柜门;3、支脚;4、立柱;5、第一辅助支架;6、搭接平台;7、安装机构;71、套管;72、安装板;8、连接杆;9、挡杆;10、挡板;101、外壳;102、凸起块;103、加强板;11、横杆;12、第二辅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包括针织机主体1,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依次均匀安装有柜门2,柜门2的表面均安装有把手,能够留有一定的存储空间,便于存放加工用品;且针织机主体1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脚3,四个支脚3的表面均套接有硅胶垫,以此增加支脚3的表面摩擦力,使得针织机主体1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立柱4,立柱4两侧与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辅助支架5,以此使得立柱4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能够确保整体安全性。
四个立柱4的顶部焊接有搭接平台6,搭接平台6的两侧表面分别通过安装机构7配合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侧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挡杆9,挡杆9的表面焊接有横杆11,挡杆9的端部焊接有挡板10,挡板10包括两个外壳101,两个外壳101的表面依次均匀设有凸起块102,两个外壳101内焊接有加强板103;挡板10两侧的表面与挡杆9之间焊接有第二辅助支架12,确保挡板10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挡板10的防护效果得到保障;加强板103为钢结构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能够有效强化挡板10的抗震抗压效果,确保整体防护性。
安装机构7包括套管71,套管71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板72焊接固定,套管71通过轴承配合与连接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套管71连同安装板72通过螺栓配合与搭接平台6的表面螺接固定。
工作原理:在针织机主体1的加工部分两侧表面分别焊接有四个立柱4,并通过四个立柱4配合焊接有搭接平台6,在四个立柱4与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分别焊接有第一辅助支架5,通过此种结构确保搭接平台6的整体稳固性,确定整体防护机构的骨架部分。在搭接平台6的两侧表面分别通过安装机构7安装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能够在安装机构7上的套管71内转动。连接杆8的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挡杆9,且在挡杆9的另一端焊接挡板10。通过挡板10配合挡杆9形成挡护机构,能够对针织机主体1的主要工作部分提供充分有效的挡护效果,避免轻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受到不利影响,进而确保后续的加工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包括针织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两个立柱(4),四个所述立柱(4)的顶部焊接有搭接平台(6),所述搭接平台(6)的两侧表面分别通过安装机构(7)配合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侧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挡杆(9),所述挡杆(9)的表面焊接有横杆(11),所述挡杆(9)的端部焊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包括两个外壳(101),两个所述外壳(101)的表面依次均匀设有凸起块(102),两个所述外壳(101)内焊接有加强板(103);
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套管(71),所述套管(71)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板(72)焊接固定,所述套管(71)通过轴承配合与连接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套管(71)连同安装板(72)通过螺栓配合与搭接平台(6)的表面螺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依次均匀安装有柜门(2),所述柜门(2)的表面均安装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两侧与针织机主体(1)的表面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辅助支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主体(1)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脚(3),四个所述支脚(3)的表面均套接有硅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两侧的表面与挡杆(9)之间焊接有第二辅助支架(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捻布料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03)为钢结构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