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
背景技术:
:
近年来,双组分复合弹性纤维发展迅猛,行业内该类产品产能规模急剧扩量,竞争日趋激烈,生产企业只有通过产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现有的复合纺用喷丝板的板径为85mm,单板丝孔数为32f,能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在双组分复合纤维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技术问题亟需攻克,比如组件周期较短,喷丝板出丝弯角较大,易产生出丝不良因而造成断头多等,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延长组件使用周期、改善纺丝状况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包括圆形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表面以同心圆形式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导流槽,第二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距离第二环形导流槽的间距一致,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中环形均匀分布有若干导流孔,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和外侧分别沿环形分布有导流孔,其中,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的导流孔与第一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配合,第二环形导流槽外侧的导流孔与第三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配合,喷丝板本体下表面分布有呈同心圆结构的第一喷丝孔圈和第二喷丝孔圈,第一喷丝孔圈由18对并列喷丝孔组成,第二喷丝孔圈由30对并列喷丝孔组成,第一喷丝孔圈的18对并列喷丝孔分别与第一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以及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的导流孔一一对应连通,第二喷丝孔圈的30对并列喷丝孔分别与第二环形导流槽外侧的导流孔以及第三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对应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满足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即实现在同一纺丝设备上,既能生产32f的产品又能生产48f的产品,并延长组件使用周期、改善纺丝状况和提高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第一喷丝孔圈位于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二环形导流槽中间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第二喷丝孔圈位于第三环形导流槽和第二环形导流槽中间的正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剖视图。
图3为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包括85mm板径圆形喷丝板本体1,喷丝板本体1上表面以同心圆形式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导流槽2,第二环形导流槽3和第三环形导流槽4,其中,第二环形导流槽3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的宽度,第一环形导流槽2和第三环形导流槽4距离第二环形导流槽3的间距一致,第一环形导流槽2和第三环形导流槽4中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导流孔5,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和外侧分别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导流孔5,所有的导流孔大小一致,其中,第二环形导流槽3内侧的导流孔与第一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对应,第二环形导流槽3外侧的导流孔与第三环形导流槽4的导流孔一一对应,喷丝板本体1下表面分布有呈同心圆结构的第一喷丝孔圈和第二喷丝孔圈,第一喷丝孔圈由18对并列喷丝孔组成,第二喷丝孔圈由30对并列喷丝孔组成,第一喷丝孔圈的18对并列喷丝孔分别与第一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以及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的导流孔一一对应连通,第二喷丝孔圈的30对并列喷丝孔分别与第二环形导流槽外侧的导流孔以及第三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对应连通。导流孔为斜道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原设计的导流槽圈数由4圈改为3圈,一种熔体流经内圈和外圈,另一种熔体流经中间的大圈,目的是加大导流槽之间的距离,提高密封性,防止串浆;出丝设计为2圈,内圈18对并列孔,外圈30对并列孔,减小了并列喷丝孔之间的角度有利于熔体的出丝和两组分的复合,也有利于在有限的喷丝板(85mm板径)面积内排布更多的喷丝孔。此外,由于两组分熔体的配比为5:5,该设计可有效减少弯角的产生,进而提高生产的稳定性。
使用时,两种熔体a和b分别进入各自的导流槽,a进入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b进入中间的第二环形导流槽,然后再进入均匀分布在导流槽下边的导流孔,经细小的出丝孔后喷出,在喷至喷丝板表面的瞬间,两股熔体复合在一起,形成含有两种不同组分的熔体,然后经侧吹风冷却、上油、热辊牵伸热定型,最终形成具有三维卷曲等优良性能的双组分复合弹性纤维。
本实用新型根据纺丝两种不同熔体粘度不同的特点,结合纺丝生产实际,对喷丝板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该设计不仅达到了同一机台可同时生产加工多种产品的目的,既能生产32f的产品又能生产48f的产品,即满足了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提高了产品品质、改善了生产状况,提升了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包括圆形喷丝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喷丝板本体上表面以同心圆形式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导流槽,第二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距离第二环形导流槽的间距一致,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三环形导流槽中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导流孔,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和外侧分别沿圆周分布有导流孔,其中,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的导流孔与第一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配合,第二环形导流槽外侧的导流孔与第三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配合,喷丝板本体下表面分布有呈同心圆结构的第一喷丝孔圈和第二喷丝孔圈,第一喷丝孔圈由18对并列喷丝孔组成,第二喷丝孔圈由30对并列喷丝孔组成,第一喷丝孔圈的18对并列喷丝孔分别与第一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以及第二环形导流槽内侧的导流孔一一对应连通,第二喷丝孔圈的30对并列喷丝孔分别与第二环形导流槽外侧的导流孔以及第三环形导流槽的导流孔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喷丝孔圈位于第一环形导流槽和第二环形导流槽中间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用并列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第二喷丝孔圈位于第三环形导流槽和第二环形导流槽中间的正下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