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
在研制双组分并列型复合纤维的过程中,现有配套的复合纺丝组件存在较多问题,如组件内部熔体升压快、漏浆多、周期偏短等,致使纺丝断头较多,极大地影响了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内部熔体流动阻力小,密封接触面减少的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该纺丝组件出丝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包括圆柱状环心形砂杯,环心形砂杯上设有内凹腔和外凹腔,外凹腔和内凹腔呈同心圆结构,内凹腔和外凹腔中设有金属砂和过滤网,外凹腔和内凹腔底部分别设有若干熔体流道,熔体流道贯穿环心形砂杯的下端,环心形砂杯下方还嵌套有喷丝板,喷丝板上设有与环心形砂杯的熔体流道配合的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孔与喷丝板下端面的喷丝孔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替代原组件中眼镜型的砂杯结构,设计为环心型砂杯,过滤容积更大,过滤效果更好,组件升压更平稳,起压低、末压低,从而减少组件内漏,同时,熔体通过过滤网后,沿着环心型砂杯底部均匀排列的导流孔流到喷丝板的导流槽内,相对于原设计的分配板5件套,新设计减少了组件的熔体流经路径,有效改善了熔体因死角产生的滞留降解,提高熔体流动的顺畅性,从而实现了减少断头、延长组件使用周期、减少板面渗漏及提高拆卸、装配效率的目标;替代原分配板5件套及中心螺丝紧固的方式,设计为喷丝板与砂杯直接连接的方式,该新设计的喷丝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内部熔体流动阻力小,密封接触面减少。
作为优选,喷丝孔沿一圆环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喷丝板上凹设有环形定位槽,环心形砂杯下端嵌套在喷丝板的定位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包括圆柱状环心形砂杯1,环心形砂杯1上设有内凹腔11和外凹腔12,外凹腔12和内凹腔11呈同心圆结构,内凹腔11和外凹腔12中分布设有金属砂和过滤网,外凹腔12和内凹腔11底部分别均匀排布有若干熔体流道,熔体流道贯穿环心形砂杯的下端,环心形砂杯1下方还嵌套有喷丝板2,喷丝板2上设有与环心形砂杯的熔体流道导通的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孔与喷丝板下端面的喷丝孔21连通。喷丝孔21沿一圆环均匀间隔分布。并且,为方便装配,喷丝板上凹设有环形定位槽,环心形砂杯下端嵌套在喷丝板的定位槽中。
使用时,两种熔体a和b分别进入环心形砂杯的内圈和外圈,内外圈分别有金属砂和过滤网,其中金属砂在上,过滤网在下,先后对熔体进行均化和过滤;然后,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着环心形砂杯底部的熔体流道经喷丝板的导流槽及其下部均匀分布的导流孔、细小的出丝孔,而后喷出喷丝板面,在喷出喷丝板面的一瞬间,两股熔体复合在一起,形成含有两种不同组分的复合熔体细流,再通侧吹风冷却、上油、热辊牵伸热定型,最终形成具有三维卷曲的并列型复合弹性纤维。
本实用新型针对原纺丝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复合纺丝工艺特点出发,对纺丝组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其主要优势有:1、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硬密封面减少,显著改善组件漏浆问题;2、新设计的环心型砂杯替代了原分配板5件套,其过滤容积更大,有效提高了熔体流动顺畅性,减少沉积进而减少降解,不仅有效延长了组件周期,也有效改善了纺丝断头情况,提高了生产稳定性;3、喷丝孔排列由原设计2圈改进为1圈,出丝更均匀,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总之,该设计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心形砂杯,环心形砂杯上设有内凹腔和外凹腔,外凹腔和内凹腔呈同心圆结构,内凹腔和外凹腔中设有金属砂和过滤网,外凹腔和内凹腔底部分别均匀排布有若干熔体流道,熔体流道贯穿环心形砂杯的下端,环心形砂杯下方还嵌套有喷丝板,喷丝板上设有与环心形砂杯的熔体流道配合的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孔与喷丝板下端面的喷丝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喷丝孔沿一圆环均匀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喷丝板上凹设有环形定位槽,环心形砂杯下端嵌套在喷丝板的定位槽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