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05  56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智能控制开关,从而实现用户无再需走到开关面前,仅需通过与智能控制开关连接的智能终端(如手机),便可远程操控电器设备的启停状态,十分方便。

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不能完全依赖手机来操作,否则当手机没电或者无线连接发生错误时,则无法控制智能开关,于是更新换代的智能开关配置了本地按键。受限于智能控制开关的结构,大多智能控制开关会配置触控按键,而触控按键的成本较高,这无疑使得本身价格不便宜的智能开关上又增加了不少成本。

为了节省成本,也有的产品搭载了传统的机械按键,但该机械按键不仅影响了智能开关整体的外观造型,而且操作起来生涩、费力。

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智能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工作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主板上设有电性连接的微控单元、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开关元件一一对应且抵触连接,每个所述弹性机构连接一个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置于所述壳体上方的槽内且凸出所述壳体,所述开关面板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平行。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开关面板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开关面板活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弹性机构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轴之间且靠近所述方形槽的上/下侧边,所述底壳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作主板的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方形槽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开关面板的中间两侧设有与所述转动轴活动连接的钩脚。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下表面向下凸起形成空腔,且该空腔的侧壁设有散热孔、火线孔、零线孔和地线孔。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凸出所述壳体1~5m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主板设有led指示灯,所述壳体设有用于露出所述led指示灯的导光开口,所述开关面板设有与所述导光开口对应的面板出光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开口与所述弹性机构分别正对所述开关面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开关面板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性板、设于所述弹性板上表面的上顶齿和设于所述弹性板下表面的下顶齿,所述上顶齿与所述开关面板抵触连接,所述下顶齿与所述开关元件抵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一体成型,且所述弹性板高出所述壳体的方形槽的上表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电器设备的状态,也满足用户通过机械按键方式完成对电器设备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的弹性板组成弹性机构,不仅操作省力,而且不会发生弹性结构老化,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外观平整,整体造型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在图中,1、壳体;11、上盖;111、弹性机构;11101、弹性板;11102、上顶齿;11103、下顶齿;112、转动轴;113、导光开口;12、底壳;121、散热孔;

2、工作主板;21、开关元件;22、led指示灯;

3、开关面板;31、面板出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术语“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控制开关,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内的工作主板2,工作主板2上设有电性连接的微控单元、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21,壳体1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弹性机构111,弹性机构111与开关元件21一一对应且抵触连接,每个弹性机构111连接一个开关面板3,开关面板3置于壳体1上方的槽内且凸出壳体1,开关面板3与壳体1铰接,开关面板3的表面与壳体1的表面平行。

用户使用时,可以将智能控制开关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电器设备(如电灯),再操作搭载有该智能控制开关的操作系统的客户端(如手机app),实现在手机上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启/关闭状态;还可以利用智能控制开关自身的机械控制键,即开关面板与弹性机构,来控制电器设备的状态,用户只需轻按压开关面板,开关面板压迫弹性机构从而触发开关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面板的表面与壳体的表面平行,仅高出壳体1~5mm,给人视觉感官上类似触控屏,不像传统的开关按键呈倾斜状,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外形整体平整、美观大方。

壳体1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11和底壳12,上盖11的下表面四周设有卡扣,底壳12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组装智能控制开关壳体时,仅需要将上盖11和底壳12扣合即可,组装方便、连接牢固,而且成本低。

如图4所示,上盖1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开关面板3的方形槽,方形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开关面板3活动连接的转动轴112,弹性机构111位于两个转动轴111之间且靠近方形槽的上/下侧边。

优选方案中,转动轴112位于方形槽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开关面板3的中间两侧设有与转动轴112活动连接的钩脚。

由于弹性机构设置在边侧位上,按压开关面板时,开关面板变化幅度很小,即可实现压迫弹性机构,用户操作省力,而且产品外形在操作过程中看不出变化,给人视觉感受类似触控开关的效果。

底壳12设有用于放置工作主板2的容纳槽,容纳槽四周设有围板,便于安装工作主板2。围板其中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卡住工作主板2的勾脚,安装工作主板时先将工作主板2的一端插入勾脚内,再平稳放置入容纳槽中,省去了对位、调整的麻烦,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壳12的下表面向下凸起形成空腔,且该空腔的侧壁设有散热孔、火线孔、零线孔和地线孔。

工作主板2设有led指示灯22,壳体1设有用于露出led指示灯22的导光开口113,开关面板3设有与导光开口113对应的面板出光口31。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光开口113与弹性机构111分别正对开关面板3的上下两端,开关面板3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与壳体1转动连接。

如图3所示,弹性机构111包括弹性板11101、设于弹性板11101上表面的上顶齿11102和设于弹性板11101下表面的下顶齿11103,上顶齿11102与开关面板3抵触连接,下顶齿11103与开关元件21抵触连接。

当用户按压开关面板3时,通过上顶齿11102压迫弹性板11101,从而通过下顶齿11103触发开关元件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板11101与壳体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且弹性板11101高出壳体1的上表面,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的弹性板组成弹性机构,不仅操作省力,而且不会发生弹性结构老化,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

在本实施中,智能控制开关设有一个开关元件,且配置一个弹性机构和一个面板开关,在其他实施例中,智能控制开关可以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关元件,同理每一个开关元件配置弹性机构和开关面板,实现一个智能控制开关同时控制多个电器设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工作主板,所述工作主板上设有电性连接的微控单元、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与所述开关元件一一对应且抵触连接,每个所述弹性机构连接一个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置于所述壳体上方的槽内且凸出所述壳体,所述开关面板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和底壳,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开关面板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开关面板活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弹性机构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轴之间且靠近所述方形槽的上/下侧边,所述底壳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工作主板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方形槽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开关面板的中间两侧设有与所述转动轴活动连接的钩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下表面向下凸起形成空腔,且该空腔的侧壁设有散热孔、火线孔、零线孔和地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高出所述壳体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主板设有led指示灯,所述壳体设有用于露出所述led指示灯的导光开口,所述开关面板设有与所述导光开口对应的面板出光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开口与所述弹性机构分别正对所述开关面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开关面板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性板、设于所述弹性板上表面的上顶齿和设于所述弹性板下表面的下顶齿,所述上顶齿与所述开关面板抵触连接,所述下顶齿与所述开关元件抵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一体成型,且所述弹性板高出所述壳体的方形槽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工作主板,所述工作主板上设有电性连接的微控单元、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若干开关元件,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与所述开关元件抵触连接的弹性机构,且每个所述弹性机构连接一个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置于所述壳体上方的槽内且凸出所述壳体,所述开关面板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电器设备的状态,也满足用户通过机械按键方式对电器设备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的弹性板组成弹性机构,不仅操作省力,而且不易发生弹性结构老化,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外观平整,整体造型美观大方。

技术研发人员:雷跃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瑞迈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