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稳流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涉及一种水泵中的稳流座。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泵中的轴承座和流道,流道用以安装在泵体内,轴承座用以安装在泵体的端口处,上述部件在实际安装和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流道的两端需要在泵体内固定,故会相应增加装配的时间;二是轴承座在泵体中也称为挡板或端盖,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仅成本高,而且轴承座制成后,还需要后序的加工,才能保证有精确的轴孔同轴度,故存在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三是在泵体内,从增压腔或增压管流出的水,水流不稳定,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气蚀”现象,从而影响产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简化了对流道的固定,而且注塑而成的轴承座尺寸精度很高的塑胶稳流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塑胶稳流座,包括轴承座和流道,流道用以安装在泵体内,轴承座用以安装在泵体的端口处,所述轴承座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流道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筒状流道,流道的一端与轴承座的端面连接,并且轴承座和流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中心孔用以安装轴承,轴承座上沿着中心孔外围间隔分布有多个通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且位于流道内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用以固定泵体内的增压管。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且位于固定套的外围分布有多个稳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的内壁面上沿着周向分布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方向与流道的中心线方向平行,隔板的侧边与稳流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稳流板的一端沿着所述固定套的圆形端口的切线方向布置,稳流板上由其一端到另一端沿着流道的中心线方向逐渐由短变长。

进一步地,所述稳流板为弧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稳流板之间的间隙从固定套处开始由窄变宽。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弧形结构,隔板与稳流板之间采用弧形过度平滑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的长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稳流板和隔板都设有6个;所述通水孔设有9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轴承座和流道都采用的是塑料,轴承座和流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不仅简化了对流道的固定,而且注塑而成的轴承座尺寸精度很高,有精确的轴孔同轴度,并且不需要后序加工,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由于增设了稳流板并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稳流板之间的间隙从固定套处开始由窄变宽,能够起到稳流和缓冲的作用,减少“气蚀”现象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后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斜视图。

图中:1、轴承座;2、流道;3、中心孔;4、通水孔;5、固定套;6、稳流板;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表面”、“下表面”、“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正转”、“反转”、“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3、4所示,塑胶稳流座,包括轴承座1和流道2,流道2位于泵体内,轴承座1用以安装在泵体的端口处,所述轴承座1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流道2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筒状流道,流道2的一端与轴承座1的端面连接,并且轴承座1和流道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轴承座和流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不仅简化了对流道的固定,而且注塑而成的轴承座尺寸精度很高,有精确的轴孔同轴度,并且不需要后序加工,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轴承座1的中心孔3用以安装轴承,轴承座1上沿着中心孔外围间隔分布有多个通水孔4。轴承座1的端面上且位于流道2内设有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用以固定泵体内的增压管,泵体中的转子位于增压管中。通水孔4的作用在于将一部分水导入到电机的屏蔽筒中,能电机转子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轴承座1的端面上且位于固定套5的外围分布有多个稳流板6。流道2的内壁面上沿着周向分布有多个隔板7,相邻两个所述隔板7的长度不同。所述隔板7的方向与流道的中心线方向平行,隔板7的侧边与稳流板6的一端连接。稳流板6的一端沿着所述固定套5的圆形端口的切线方向布置,稳流板6上由其一端到另一端沿着流道的中心线方向逐渐由短变长,对水流起到规制的作用。

稳流板6为弧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稳流板6之间的间隙从固定套处开始由窄变宽。能够起到稳流和缓冲的作用,减少“气蚀”现象的发生。隔板7为弧形结构,隔板7与稳流板6之间采用弧形过度平滑连接的方式,以使水流顺滑无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稳流板6和隔板7都设有6个,这种数量的布局设计,稳流的效果最佳,稳流板过多,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影响水流,稳流板过少,稳流的作用不明显;所述通水孔4设有9个,这种设计,是在保证承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以最大化的降低成本。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稳流座,包括轴承座和流道,流道用以安装在泵体内,轴承座用以安装在泵体的端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流道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筒状流道,流道的一端与轴承座的端面连接,并且轴承座和流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中心孔用以安装轴承,轴承座上沿着中心孔外围间隔分布有多个通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且位于流道内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用以固定泵体内的增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且位于固定套的外围分布有多个稳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内壁面上沿着周向分布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的方向与流道的中心线方向平行,隔板的侧边与稳流板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板的一端沿着所述固定套的圆形端口的切线方向布置,稳流板上由其一端到另一端沿着流道的中心线方向逐渐由短变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板为弧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稳流板之间的间隙从固定套处开始由窄变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弧形结构,隔板与稳流板之间采用弧形过度平滑连接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的长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胶稳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板和隔板都设有6个;所述通水孔设有9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稳流座,包括轴承座和流道,流道用以安装在泵体内,轴承座用以安装在泵体的端口处,所述轴承座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流道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筒状流道,流道的一端与轴承座的端面连接,并且轴承座和流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上且位于固定套的外围分布有多个稳流板。由于轴承座和流道都采用的是塑料,轴承座和流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不仅简化了对流道的固定,而且注塑而成的轴承座尺寸精度很高,有精确的轴孔同轴度,并且不需要后序加工,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增设了稳流板,能够起到稳流和缓冲的作用,减少“气蚀”现象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熙;陈永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奥姆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