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
背景技术:
传统的介纸刀通常分为固定式、折叠式和伸缩式,一般用来裁切纸张、布料、皮革等。伸缩式裁切刀一般是利用按压滑动块推动隐藏在刀柄内的刀片伸出,但在刀片伸出前和伸出后,往往不能都形成锁定,导致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松动,影响使用并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可锁定和解锁刀片的介纸刀以防止误动作导致的伤害。
专利cn201304651公开了一种裁切刀,包括刀柄、刀架、刀片、蜗轮、摇臂、销轴和回位扭簧,在刀柄上设有用于安装上述部件的槽腔,该槽腔贯穿左刀柄形成一个容许手指插入的开口。刀架的内端为一段蜗杆,销轴横架在刀柄的槽腔内,两个摇臂穿挂在销轴上可绕销轴转动,蜗轮设置在两摇臂之间并由两摇臂轴向穿入,蜗轮的下部与蜗杆啮合形成锁定,蜗轮的一个侧面暴露在左刀柄的开口中,蜗轮可由外力推动其向内摆动至脱离蜗杆实现解锁,两个回位扭簧分别设置在销轴的两端可带动蜗轮回位。上述方案中的裁切刀虽可通过改变蜗轮和蜗杆之间的配合情况实现快速锁定和解锁,然而蜗轮状态改变操作过程与刀片的推出操作过程相互独立,操作不便,也不符合诸多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可快速锁定和解锁刀片,操作简便,可符合诸多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所述第一刀柄包括第一柄体、推钮和锁扣,所述锁扣转动连接于第一柄体内,所述推钮与第一柄体滑动连接,所述推钮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柄体设有与第一限位部抵接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刀柄包括第二柄体、刀片和滑锁,所述刀片固定于滑锁的一端,滑锁与第二柄体滑动连接,滑锁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锁扣设有第一凸部和第一卡合部,所述推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部部分伸入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扣合。
本实用新型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可拆卸,便于介纸刀的组装和刀片的更换;当向刀片方向推动推钮,解除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限位作用,同时在第一卡槽和第一凸部的作用下,锁扣转动解除第一卡合部和滑锁间的扣合,此时解锁;当向相反方向推动滑锁时,滑锁顶接于推钮并推动推钮一起运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在第一卡槽和第一凸部的作用下,锁扣转动使得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之间扣合,此时锁定。本实用新型推动推钮即可解锁,推动滑锁即可锁定,操作简便,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体包括第一外柄体和设于第一外柄体内部的第一内柄体,所述锁扣转动连接于第一内柄体内,所述推钮与第一外柄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设有旋转轴,所述第一内柄体设有与旋转轴转动连接的旋转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外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设有与第一内柄体内壁抵接的第一自由端以及与锁扣内壁抵接的第二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推钮侧壁设有多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外柄体内壁设有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柄体顶部设有与推钮上部滑动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宽度尺寸大于推钮的宽度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柄体的端部设有与刀片匹配的刀孔,所述第一柄体远离第二柄体的端面可与第二柄体远离第一柄体的端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柄体包括第二外柄体和设于第二外柄体内部的第二内柄体,所述滑锁与第二内柄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锁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二内柄体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凸部可与第三卡槽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体端部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柄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柄体端部与第二柄体端部套接且所述第二凸部可与第二卡槽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推动推钮可快速解锁,推动滑锁可快速锁定,操作简便,安全性好,且符合诸多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且本实用新型介纸刀的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可拆,便于介纸刀的组装和拆卸,及便于刀片的折断、可提高刀片折断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的爆炸图;
图2为介纸刀的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的拆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的立体图;
图4为锁定状态时介纸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解锁状态时介纸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刀柄;11-第一柄体;111-第二限位部;112-第一外柄体;113-第一内柄体;114-旋转孔;115-穿孔;116-刀孔;117-第二凸部;12-推钮;121-第一限位部;122-第一卡槽;123-第一滑块;13-锁扣;131-第一凸部;132-第一卡合部;133-旋转轴;134-第三限位部;135-第四限位部;136-扭簧;2-第二刀柄;21-第二柄体;211-第二外柄体;212-第二内柄体;213-长槽;214-第三卡槽;215-第二卡槽;22-刀片;23-滑锁;231-第二卡合部;232-第三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的实施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第一刀柄1包括第一柄体11、推钮12和锁扣13,锁扣13转动连接于第一柄体11内,推钮12与第一柄体11滑动连接,推钮12设有第一限位部121,第一柄体11设有与第一限位部121抵接的第二限位部111;第二刀柄2包括第二柄体21、刀片22和滑锁23,刀片22固定于滑锁23的一端,滑锁23与第二柄体21滑动连接;锁扣13设有第一凸部131和第一卡合部132,推钮12设有第一卡槽122,第一凸部131部分伸入第一卡槽122内,第一卡合部132与滑锁23的另一端扣合。具体地,本实施例在滑锁2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31,第一卡合部132可同第二卡合部231扣合,两者扣合的形式并不做限制性规定,能够防止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分离的扣合形式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在向刀片22方向推动推钮12,解除第一限位部121和第二限位部111的限位作用,同时在第一卡槽122和第一凸部131的作用下,锁扣13转动解除第一卡合部132和滑锁23间的扣合,此时解锁,如图5所示;当向相反方向推动滑锁23时,滑锁23顶接于推钮12并推动推钮12一起运动,第一限位部121和第二限位部111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在第一卡槽122和第一凸部131的作用下,锁扣13转动使得第一卡合部132和滑锁23之间扣合,此时锁定,如图4所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柄体11包括第一外柄体112和设于第一外柄体112内部的第一内柄体113,锁扣13转动连接于第一内柄体113内,推钮12与第一外柄体112滑动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内柄体113嵌套于第一外柄体112内部,第一内柄体113与第一外柄体112之间可采用套接、卡接、嵌接等固定方式,便于第一内柄体113和第一外柄体112的组装和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扣13设有旋转轴133,第一内柄体113设有与旋转轴133转动连接的旋转孔114,锁扣13转动时以旋转轴133为中心旋转,旋转孔114为两组、旋转轴133穿过锁扣13伸出锁扣13的两侧面,旋转轴133的两端分别插入至第一内柄体113两侧面的旋转孔114中,如此设置可有效保证锁扣13旋转的平稳性。
其中,锁扣13设置的第一凸部131和第一卡合部132形成摆杆结构;推钮12主体呈“π”型结构,推钮12上设置的第一卡槽122位于“π”型结构下部。在第一凸部131的左侧形成有可与“π”型结构左脚抵接限位的第三限位部134,第一凸部131的右侧形成有可与“π”型结构右脚抵接限位的第四限位部135,第三限位部134、第四限位部135和“π”型结构共同决定锁扣13的旋转角度。“π”型结构右脚底部为一支点,其支点可与第二卡合部231的端部抵接。如此,在向后推动滑锁23时,滑锁23可带动推钮12一起向后运动;在向前推动推钮12时,推钮12可带动滑锁23一起向前运动。可见,本实施例在解锁或锁定操作时,只需推动推钮12或推动滑锁23,操作简便,且与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相符。
另外,锁扣13内设有一空腔,空腔环绕于旋转轴133外周,旋转轴133外周套设有扭簧136,扭簧136置于空腔内,扭簧136设有与第一内柄体113内壁抵接的第一自由端以及与锁扣13内壁抵接的第二自由端。设置扭簧136是为了保证锁扣13转动过程的平稳性及便于推钮12的移动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规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钮12侧壁设有多个第一滑块123,第一外柄体112内壁设有与第一滑块123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限定第一滑块123的运动轨迹,即限定推钮12的滑动轨迹,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23设置在推钮12的两侧,为获得较好的运动平稳性,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块123可设置为四组,但第一滑块123的数量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规定。其中,第一外柄体112顶部设有与推钮12上部滑动的穿孔115,穿孔115的宽度尺寸大于推钮12的宽度尺寸,穿孔115的两端可与推钮12的端部抵接限制推钮12的运动行程,其宽度尺寸的设定必须满足第一限位部121和第二限位部111配合锁定和解锁的行程需要。另外,为保证介纸刀美观的外表,本实施例推钮12的上端面和第一外柄体112的上端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内柄体113的端部设有与刀片22匹配的刀孔116,第一柄体11远离第二柄体21的端面可与第二柄体21远离第一柄体11的端面贴合。介纸刀的刀片22常有多节结构,每节结构之间设有折痕便于刀片22折断,折痕往往与刀刃方向形成有一定的夹角。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柄体11远离第二柄体21的端面、第二柄体21远离第一柄体11的端面均设有一与夹角相等的倾斜角,在需折断刀片22时,先将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分离,将刀片22需折断的部分插入刀孔116中,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的端面贴合,对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施力,即可折断刀片22,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能够避免刀片22折断时对使用者的伤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柄体21包括第二外柄体211和设于第二外柄体211内部的第二内柄体212,滑锁23与第二内柄体212滑动连接。第二内柄体212嵌套于第二外柄体211内部,第二内柄体212与第二外柄体211之间可采用套接、卡接、嵌接等固定方式,便于第二内柄体212和第二外柄体211之间的组装和拆卸。第二外柄体211的上部开设有长槽213,滑锁23可沿长槽213滑动;为便于操作,滑锁23的上端面高于第二内柄体212和第二外柄体211的上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锁23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凸部232,第二内柄体212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卡槽214,第三凸部232可与第三卡槽214卡合;如此设置,在向前推出刀片22时,第三凸部232和第三卡槽214起到刀片22定位的作用、防止介纸刀使用时刀片22后退影响操作,还起到阻碍刀片22顺畅滑出的作用,防止使用者不慎受到伤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柄体11端部设有第二凸部117,第二柄体21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215,第一柄体11端部与第二柄体21端部套接且第二凸部117可与第二卡槽215卡合。第二凸部117具体设置在第一外柄体112内壁,第二卡槽215具体设置在第二外柄体211的内壁,第二凸部117和第二卡槽215配合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在需要折断刀片22时,可用力拔出第一柄体11。需要说明的是,仅在解锁的状态下,可拔出第一柄体11使得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分离;在锁定的状态下,由于第一卡合部132与第二卡合部231处于扣合状态,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无法分离。另外,为便于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之间稳定装配,本实施例的第二凸部117和第二卡槽215可设置为两组或多组。当设置两组第二凸部117和第二卡槽215时,两组第一凸部117关于第一柄体11的轴线对称设置,两组第二卡槽215关于第二柄体21的轴线对称设置,结构简单,操作省力。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所述第一刀柄(1)包括第一柄体(11)、推钮(12)和锁扣(13),所述锁扣(13)转动连接于第一柄体(11)内,所述推钮(12)与第一柄体(11)滑动连接,所述推钮(12)设有第一限位部(121),所述第一柄体(11)设有与第一限位部(121)抵接的第二限位部(111);所述第二刀柄(2)包括第二柄体(21)、刀片(22)和滑锁(23),所述刀片(22)固定于滑锁(23)的一端,滑锁(23)与第二柄体(21)滑动连接,滑锁(2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部(231);所述锁扣(13)设有第一凸部(131)和第一卡合部(132),所述推钮(12)设有第一卡槽(122),所述第一凸部(131)部分伸入第一卡槽(122)内,所述第一卡合部(132)可与第二卡合部(231)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柄体(11)包括第一外柄体(112)和设于第一外柄体(112)内部的第一内柄体(113),所述锁扣(13)转动连接于第一内柄体(113)内,所述推钮(12)与第一外柄体(11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3)设有旋转轴(133),所述第一内柄体(113)设有与旋转轴(133)转动连接的旋转孔(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33)外周套设有扭簧(136),所述扭簧(136)设有与第一内柄体(113)内壁抵接的第一自由端以及与锁扣(13)内壁抵接的第二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12)侧壁设有多个第一滑块(123),所述第一外柄体(112)内壁设有与第一滑块(123)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柄体(112)顶部设有与推钮(12)上部滑动的穿孔(115),所述穿孔(115)的宽度尺寸大于推钮(12)的宽度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柄体(113)的端部设有与刀片(22)匹配的刀孔(116),所述第一柄体(11)远离第二柄体(21)的端面可与第二柄体(21)远离第一柄体(11)的端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柄体(21)包括第二外柄体(211)和设于第二外柄体(211)内部的第二内柄体(212),所述滑锁(23)与第二内柄体(212)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锁(23)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凸部(232),所述第二内柄体(212)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卡槽(214),所述第三凸部(232)可与第三卡槽(214)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锁定和解锁的介纸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柄体(11)内壁端部设有第二凸部(117),所述第二柄体(21)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215),所述第一柄体(11)内壁端部与第二柄体(21)端部套接且所述第二凸部(117)可与第二卡槽(215)卡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