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08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溶液供给装置是高压静电纺丝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溶液供给装置的安全性、持续性及定量性是静电纺丝产业化、批量化持续生产的重要组成单元,目前实验室普遍采用手动供液或者蠕动泵电动供液,手动供液效率低,并且需停机操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只适用于小批量实验室测试用。蠕动泵电动供液,因高分子溶液具有导电性,静电纺丝单元施加的高压电场中的电荷容易被溶液传导到蠕动泵,导致电控部件故障率高,因此设计制作过程繁琐,不适合批量化产业化应用。企业批量生产一般是将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材料与基材结合进行收集,纳米纤维材料的持续产生,尽量减少故障率与停机率,对生产效率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不管是手动供液还是蠕动泵供液,对生产效率,设备运行时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不适合大型静电纺丝设备的应用,手动供液还是蠕动泵供液不能保证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同时储液装置不能确定每次添加的高分子溶液的量,高分子溶液生产没有使用完从而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通过采用气流推动储液箱内的高分子溶液解决了传统静电纺丝溶液供给装置容易带电荷故障率高以及人工供液效率底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不能保证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同时储液装置不能确定每次添加的高分子溶液的量,从而导致高分子溶液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包括储液装置、喷液装置和气压调节装置。

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箱、液位显示管和脚垫,所述液位显示管安装于所述储液箱的一侧,所述脚垫安装于所述储液箱的底部,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高分子溶液;

所述喷液装置包括主供液管、第二连接软管、单向阀、纺丝单元溶液槽和第三连接软管,所述第三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液管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纺丝单元溶液槽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液管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连通;

所述气压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软管、铜球阀和精密调压阀,所述精密调压阀和所述铜球阀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储液箱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贯通所述铜球阀和所述精密调压阀并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用于传输压缩空气,所述铜球阀和所述精密调压阀分别用于调节所述储液箱内部的气压和气体流量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显示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箱的一侧连通,所述液位显示管用于显示所述高分子溶液的液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软管通过快拧接头与所述精密调压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软管通过快拧接头与所述储液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纺丝单元溶液槽和所述第三连接软管的数量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所述主供液管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主供液管内的所述高分子溶液回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供液装置设置于纺丝电场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喷液装置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储液桶连通,储液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外接压缩空气气源,通过精密调压阀与铜球阀调整进气量与进气压力,结合静电纺丝过程的溶液消耗量,静电纺丝工作过程消耗以及溶液在空气中自然挥发消耗,通过控制进气总量,使气体与液体达到压力平衡,达到持续定量供液,供液装置位于纺丝电场外围,操作方便,更大的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故障率低,储液桶内高分子溶液液位可视,可根据需要确定添加溶液量,根据用户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的高分子溶液消耗以及自然挥发量,结合用户生产线连续工作时间,确定储液桶单次加注溶液总量,避免浪费,采用气压推动的方式也有效避免了高分子溶液导电带来的供液系统故障率高问题,从而使供液装置具有了不容易带电荷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能保证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同时储液装置能确定每次添加的高分子溶液的量,避免高分子溶液浪费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静电纺丝供液装置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储液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储液装置;101-储液箱;102-液位显示管;103-脚垫;2-喷液装置;201-主供液管;202-第二连接软管;203-单向阀;204-纺丝单元溶液槽;205-第三连接软管;3-气压调节装置;301-第一连接软管;302-铜球阀;303-精密调压阀;4-快拧接头;5-高分子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包括储液装置1、喷液装置2和气压调节装置3。

参照附图1-2所示,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包括储液装置1,所述储液装置1包括储液箱101、液位显示管102和脚垫103,其中,所述液位显示管102安装于所述储液箱101的一侧,所述脚垫103安装于所述储液箱101的底部,所述储液箱101的内部设置有高分子溶液5,喷液装置2,所述喷液装置2包括主供液管201、第二连接软管202、单向阀203、纺丝单元溶液槽204和第三连接软管205,所述纺丝单元溶液槽204和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05的数量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所述主供液管201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05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液管201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05的另一端与所述纺丝单元溶液槽20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202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液管201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202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单向阀203与所述储液箱101的底部连通,所述单向阀203用于防止所述主供液管201内的所述高分子溶液5回流,气压调节装置3,所述气压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软管301、铜球阀302和精密调压阀303,其中,所述精密调压阀303和所述铜球阀30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储液箱101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连接软管301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贯通所述铜球阀302和所述精密调压阀303并与所述储液箱101的顶部连通,第一连接软管301通过快拧接头4与精密调压阀303连接,第二连接软管202通过快拧接头4与储液箱1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软管301用于传输压缩空气,所述铜球阀302和所述精密调压阀303分别用于调节所述储液箱101内部的气压和气体流量大小,喷液装置2通过第二连接软管202与储液桶连通,储液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301外接压缩空气气源,通过精密调压阀303与铜球阀302调整进气量与进气压力,结合静电纺丝过程的溶液消耗量,静电纺丝工作过程消耗以及溶液在空气中自然挥发消耗,通过控制进气总量,使气体与液体达到压力平衡,达到持续定量供液,高分子溶液5供给装置位于纺丝电场外围,操作方便,更大的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故障率低,储液桶内高分子溶液5液位可视,可根据需要确定添加溶液量,根据用户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的高分子溶液5消耗以及自然挥发量,结合用户生产线连续工作时间,确定储液桶单次加注高分子溶液5总量,避免浪费,也有效避免了高分子溶液5导电带来的供液系统故障率高问题,从而使供液装置具有了不容易带电荷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能保证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同时储液装置能确定每次添加的高分子溶液的量,避免高分子溶液浪费的效果。

实施例1,第一连接软管301的一端与压缩空气的气源连接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溶液供给装置,分别通过调节铜球阀302和精密调压阀303来调整进气压力与进气量使气体与液体达到压力平衡,达到持续定量供液,储液桶内部的高分子溶液5受到气压从第二连接软管202进入主供液管201,主供液管201将内部的高分子溶液5通过第三连接软管205输送到纺丝单元溶液槽204,纺丝单元溶液槽204将高分子溶液5喷出,从而使供液装置具有了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的效果。

实施例2,储液桶的内部位于高分子溶液5液面上方可以设置一个活塞,第一连接软管301的一端与压缩空气的气源连接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溶液供给装置,分别通过调节铜球阀302和精密调压阀303来调整进气压力与进气量使气体推动活塞,活塞推动高分子溶液5实现持续稳定的供液,储液桶内部的高分子溶液5受到压力从第二连接软管202进入主供液管201,主供液管201将内部的高分子溶液5通过第三连接软管205输送到纺丝单元溶液槽204,纺丝单元溶液槽204将高分子溶液5喷出,从而使供液装置具有了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参照附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显示管1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箱101的一侧连通,所述液位显示管102用于显示所述高分子溶液5的液位。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的溶液消耗以及自然挥发量,结合用户生产线连续工作时间,确定储液桶单次加注溶液总量,通过观察液位显示管102中高分子溶液5的液位高度确定添加的高分子溶液5的量,从而避免浪费。

具体的,根据用户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的高分子溶液5的消耗以及自然挥发量,结合用户生产线连续工作时间,确定储液桶单次加注高分子溶液5的总量,观察液位显示管102的液位,在储液箱101中添加合适量的高分子溶液5,喷液装置2通过第二连接软管202与储液桶连通,储液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301外接压缩空气气源,通过精密调压阀303与铜球阀302调整进气量与进气压力,结合静电纺丝过程的溶液消耗量,静电纺丝工作过程消耗以及溶液在空气中自然挥发消耗,通过控制进气总量,使气体与液体达到压力平衡,达到持续定量供液,高分子溶液5供给装置位于纺丝电场外围,操作方便,更大的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故障率低,储液桶内高分子溶液5液位可视,可根据需要确定添加溶液量,根据用户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的高分子溶液5消耗以及自然挥发量,结合用户生产线连续工作时间,确定储液桶单次加注溶液总量,避免浪费,采用气压推动的方式也有效避免了高分子溶液5导电带来的供液系统故障率高问题,从而使供液装置具有了不容易带电荷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能保证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同时储液装置1能确定每次添加的高分子溶液的量,避免高分子溶液浪费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装置(1),所述储液装置(1)包括储液箱(101)、液位显示管(102)和脚垫(103),所述液位显示管(102)安装于所述储液箱(101)的一侧,所述脚垫(103)安装于所述储液箱(101)的底部,所述储液箱(101)的内部设置有高分子溶液(5);

喷液装置(2),所述喷液装置(2)包括主供液管(201)、第二连接软管(202)、单向阀(203)、纺丝单元溶液槽(204)和第三连接软管(205),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05)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液管(201)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05)的另一端与所述纺丝单元溶液槽(20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202)的一端与所述主供液管(201)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202)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单向阀(203)与所述储液箱(101)的底部连通;

气压调节装置(3),所述气压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软管(301)、铜球阀(302)和精密调压阀(303),所述精密调压阀(303)和所述铜球阀(30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储液箱(101)的表面一侧,所述第一连接软管(301)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贯通所述铜球阀(302)和所述精密调压阀(303)并与所述储液箱(101)的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301)用于传输压缩空气,所述铜球阀(302)和所述精密调压阀(303)分别用于调节所述储液箱(101)内部的气压和气体流量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显示管(1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箱(101)的一侧连通,所述液位显示管(102)用于显示所述高分子溶液(5)的液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301)通过快拧接头(4)与所述精密调压阀(30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软管(202)通过快拧接头(4)与所述储液箱(1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单元溶液槽(204)和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05)的数量为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所述主供液管(20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203)用于防止所述主供液管(201)内的所述高分子溶液(5)回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液装置设置于纺丝电场的外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静电纺丝的供液装置,该供液装置,包括储液装置、喷液装置和气压调节装置,喷液装置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储液桶连通,储液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外接压缩空气气源,通过精密调压阀与铜球阀调整进气量与进气压力,结合静电纺丝过程的溶液消耗量,静电纺丝工作过程消耗以及溶液在空气中自然挥发消耗,通过控制进气总量,使气体与液体达到压力平衡,达到持续定量供液,采用气压推动的方式也有效避免了高分子溶液导电带来的供液系统故障率高问题,从而使供液装置具有了不容易带电荷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能保证连续持续稳定的供液,同时储液装置能确定每次添加的高分子溶液的量,避免高分子溶液浪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淼;龙云泽;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聚纳达(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