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08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灰控制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



背景技术:

清灰控制器的485通讯接口的耐受电压一般不超过13v,在设备的施工以及检修阶段可能出现接错线的情况,引起可能会将dc24v或者ac220v的电压接到清灰控制器的接口上,造成控制器通讯接口甚至控制器的损坏;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也可能造成通讯总线绝缘层的损坏,将焊接的电流通过通讯线导入到控制器的通讯接口,造成控制器损坏。

在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中,每一台现场控制器相互之间需要互联的线路中就有通讯线路和电源线路,若由于施工时的失误将电源线路错误的接到通讯端口上而没有被检查出来,上电就可能造成清灰控制器的损坏,对于清灰控制器485通讯总线的过压保护,目前的技术采用以下方法:

(1)选用瞬态抑制管(tvs)和自恢复保险的组合来保护通讯接口,进而保护控制器;

(2)选用更高规格的能耐受电源电压的芯片(比如耐受70v)的接口芯片来保证电源线错误的接到通讯线路后不会出现损坏控制器的情况。

以上方法在接错线时不能应对超过保护电压过大的电流和电压,否则会让保护器件瞬态抑制管和自恢复保险丝损坏,甚至需要保护的通讯接口芯片也会出现损坏,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传统的485通讯接口的保护电路的功能更多的是用于吸收,雷击所产生的浪涌,或者释放运行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对于施工、检修过程中,由于线路错误所产生的将清灰控制器的电源线错误的连接到通讯端口的异常情况,防护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很多用户对于通讯总线的处理需要非常的小心,增加了对施工人员及检修人员的要求。传统的通讯节点的设计,没有对施工接线及检修过程,可能出现的通讯线路连接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处理,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很高。由于一个故障节点就可以造成整个网络瘫痪,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通讯电路、防误接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通信总线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通断。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80、三极管q4、二极管d4和继电器k,所述电阻r80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两个动触点端连接有用于连接所述通信总线的数据线,所述继电器k的两个静触点端分别与所述通讯电路的两个信号传输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数据线与所述通信总线之间设有通讯端子j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通讯电路包括通讯芯片u1,所述通讯芯片u1的rx0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rxd0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tx0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txd0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de0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e0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rx1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rxd1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tx1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txd1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de1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e1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型号为stm32f051c4。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三极管q4的型号为mmbt390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极管d4的型号为1n4007-m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通过设置防误接保护电路,当接线错误时(电源线路错误的接到通讯端口上),微控制单元控制防误接保护电路断开,通讯电路不会与通信总线连通,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损害,当设备断电检修时,通讯电路与外部的通信总线实际上是断开的,即使检修过程中有一些异常情况引起的通讯线路上的有害信号,也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的实际损坏。提高了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可靠性,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说明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1、通讯电路2、防误接保护电路3,通讯电路2与微控制单元1电连接,通讯电路2与防误接保护电路3电连接,防误接保护电路3的受控端与微控制单元1电连接,防误接保护电路3的输出端与通信总线连接,微控制单元1用于控制防误接保护电路3的通断。通过设置防误接保护电路3,当接线错误时(电源线路错误的接到通讯端口上),微控制单元1控制防误接保护电路3断开,通讯电路2不会与通信总线连通,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损害,当设备断电检修时,通讯电路2与外部的通信总线实际上是断开的,即使检修过程中有一些异常情况引起的通讯线路上的有害信号,也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的实际损坏。提高了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可靠性,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

具体地,防误接保护电路3包括电阻r80、三极管q4、二极管d4和继电器k,电阻r80的第一端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80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和继电器k的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继电器k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两个动触点端连接有用于连接通信总线的数据线,继电器k的两个静触点端分别与通讯电路2的两个信号传输端连接。具体地,数据线与通信总线之间设有通讯端子j1。当接线错误时(电源线错误的接到通讯端子上),清灰控制器电源端子肯定无法正常供电,由于继电器k的存在,通讯电路2的信号传输端实际上是未和内部电路做任何连接的,因此保护了清灰控制器的内部电路的安全。施工人员正确的接线以后,清灰控制器可以正确得电,清灰控制器在自检正常后,微控制单元1控制继电器k,将通讯电路2与通讯端子连通,接入在通讯总线上,清灰控制器正确组网工作。

具体地,通讯电路2包括通讯芯片u1,通讯芯片u1的rx0_cpu端与微控制单元1的rxd0端连接,通讯芯片u1的tx0_cpu端与微控制单元1的txd0端连接,通讯芯片u1的de0_cpu端与微控制单元1的de0端连接,通讯芯片u1的rx1_cpu端与微控制单元1的rxd1端连接,通讯芯片u1的tx1_cpu端与微控制单元1的txd1端连接,通讯芯片u1的de1_cpu端与微控制单元1的de1端连接,成功实现将通讯电路2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单元1进行进一步地处理。

具体地,微控制单元1的型号为stm32f051c4。

具体地,三极管q4的型号为mmbt3906。

具体地,二极管d4的型号为1n4007-m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通过设置防误接保护电路,当接线错误时(电源线路错误的接到通讯端口上),微控制单元控制防误接保护电路断开,通讯电路不会与通信总线连通,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损害,当设备断电检修时,通讯电路与外部的通信总线实际上是断开的,即使检修过程中有一些异常情况引起的通讯线路上的有害信号,也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的实际损坏。提高了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可靠性,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通讯电路、防误接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通信总线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80、三极管q4、二极管d4和继电器k,所述电阻r80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两个动触点端连接有用于连接所述通信总线的数据线,所述继电器k的两个静触点端分别与所述通讯电路的两个信号传输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与所述通信总线之间设有通讯端子j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包括通讯芯片u1,所述通讯芯片u1的rx0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rxd0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tx0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txd0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de0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e0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rx1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rxd1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tx1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txd1端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1的de1_cpu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e1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型号为stm32f051c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的型号为mmbt390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4的型号为1n4007-m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通讯电路、防误接保护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通信总线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防误接保护电路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通过设置防误接保护电路,当接线错误时(电源线路错误的接到通讯端口上),微控制单元控制防误接保护电路断开,通讯电路不会与通信总线连通,不会造成清灰控制器损害。提高了防误接的清灰控制器可靠性,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清;吴萍;袁泉;邹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沃尔士环控系统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