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09  53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



背景技术: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而通信连接器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连接器在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现有的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在对其重量进行检测时都是通过电子秤称重的方式进行的,然后在判断通信连接器是否合格时通过工作人员计算,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发生,严重的降低了通信连接器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包括底座、检测本体和收集箱,所述检测本体位于底座的正上方,且收集箱有两个并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收集箱分别位于检测本体的对称侧面,且检测本体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一侧焊接有铜针,且底座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垂直于检测本体和底座设置,且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所述铜针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且检测本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检测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往复移动滑块的往复移动机构,且检测本体内部安装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与第一铜板、第二铜板、第三铜板和铜针均电连接,且检测本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检测本体顶部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检测台。

优选的,两个所述收集箱靠近检测本体的侧面均焊接有挂钩,且检测本体靠近两个收集箱的两个侧面均焊接有挂槽,所述挂钩端部滑动连接于挂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焊接有套筒,且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筒顶部焊接有弹簧,且套杆顶部穿过套筒顶部和弹簧内部并焊接于检测本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皮带,且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靠近两个收集箱的检测本体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皮带均转动连接于检测本体内部,且皮带套接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所述皮带上横边穿过滑块并焊接于滑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正反电机安装于检测本体内部一侧,且正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焊接于第二定滑轮一侧,所述滑块顶部穿过条形槽并焊接于检测台底部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丝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转动连接于检测本体内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且丝杆穿过滑块和第二齿轮,所述丝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内部,且丝杆表面焊接于第二齿轮内部。

优选的,所述正反电机安装于检测本体内部靠近其中一个收集箱的一侧,且正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焊接于第一齿轮远离滑块的一侧中心处,所述滑块顶部穿过条形槽并焊接于检测台底部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反电机正转带动第二定滑轮正转,第二定滑轮带动皮带正转,皮带带动滑块往右移动,滑块带动检测台往右移动,当正反电机反转带动第二定滑轮反转,第二定滑轮带动皮带反转,皮带带动滑块往左移动,滑块带动检测台往左移动,从而可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正反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无需工作人员拿取,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把待检测物体放置在检测台上,检测台会下降,检测台带动第一固定板下降,第一固定板带动铜针下降,若待检测物体过轻铜针会和第三铜板接触,这时正反电机会正转带动带检测物体移动至右侧的收集箱内,当待检测物体过重铜针会和第一铜板接触,这时正反电机会正转带动带检测物体移动至右侧的收集箱内,当待检测物体重量合格铜针会和第二铜板接触,这时正反电机会反转带动带检测物体移动至左侧的收集箱内,无需人工计算,从而避免了计算出错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反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齿轮正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正转,第二齿轮带动丝杆往右移动,丝杆带动滑块往右移动,滑块带动检测台往右移动,当正反电机正转带动第一齿轮反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带动丝杆往左移动,丝杆带动滑块往左移动,滑块带动检测台往左移动,从而可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正反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无需工作人员拿取,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的局部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的检测本体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的截面图。

图中:1底座、2套筒、3套杆、4收集箱、5挂钩、6检测本体、7检测台、8挂槽、9条形槽、10弹簧、11第一铜板、12第二铜板、13第三铜板、14第一固定板、15铜针、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定滑轮、18滑块、19第二定滑轮、20皮带、21丝杆、22第二齿轮、23第一齿轮、24正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包括底座1、检测本体6和收集箱4,检测本体6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且收集箱4有两个并平行设置,两个收集箱4分别位于检测本体6的对称侧面,且检测本体6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底部一侧焊接有铜针15,且底座1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16,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6分别垂直于检测本体6和底座1设置,且第二固定板16靠近第一固定板14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和第三铜板13,铜针15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和第三铜板13靠近第一固定板14的侧面,且检测本体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8,检测本体6内部设有用于往复移动滑块18的往复移动机构,且检测本体6内部安装有正反电机24,正反电机24与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第三铜板13和铜针15均电连接,且检测本体6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条形槽9,检测本体6顶部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检测台7。

本实用新型,两个收集箱4靠近检测本体6的侧面均焊接有挂钩5,且检测本体6靠近两个收集箱4的两个侧面均焊接有挂槽8,挂钩5端部滑动连接于挂槽8内部,底座1顶部焊接有套筒2,且套筒2内部滑动连接有套杆3,套筒2顶部焊接有弹簧10,且套杆3顶部穿过套筒2顶部和弹簧10内部并焊接于检测本体6底部,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17、第二定滑轮19和皮带20,且第一定滑轮17和第二定滑轮19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靠近两个收集箱4的检测本体6两侧,第一定滑轮17、第二定滑轮19和皮带20均转动连接于检测本体6内部,且皮带20套接于第一定滑轮17和第二定滑轮19上,皮带20上横边穿过滑块18并焊接于滑块18内部,正反电机24安装于检测本体6内部一侧,且正反电机24的输出轴端部焊接于第二定滑轮19一侧,滑块18顶部穿过条形槽9并焊接于检测台7底部中心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正反电机24正转带动第二定滑轮19正转,第二定滑轮19带动皮带20正转,皮带20带动滑块18往右移动,滑块18带动检测台7往右移动,当正反电机24反转带动第二定滑轮19反转,第二定滑轮19带动皮带20反转,皮带20带动滑块18往左移动,滑块18带动检测台7往左移动,从而可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正反电机24正转或者反转,无需工作人员拿取,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把待检测物体放置在检测台7上,检测台7会下降,检测台7带动第一固定板14下降,第一固定板14带动铜针15下降,若待检测物体过轻铜针15会和第三铜板13接触,这时正反电机24会正转带动带检测物体移动至右侧的收集箱4内,当待检测物体过重铜针15会和第一铜板11接触,这时正反电机24会正转带动带检测物体移动至右侧的收集箱4内,当待检测物体重量合格铜针15会和第二铜板12接触,这时正反电机24会反转带动带检测物体移动至左侧的收集箱4内,无需人工计算,从而避免了计算出错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往复移动机构包括丝杆21、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且丝杆21、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均转动连接于检测本体6内部,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啮合,且丝杆21穿过滑块18和第二齿轮22,丝杆21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18内部,且丝杆21表面焊接于第二齿轮22内部,正反电机24安装于检测本体6内部靠近其中一个收集箱4的一侧,且正反电机24的输出轴端部焊接于第一齿轮23远离滑块18的一侧中心处,滑块18顶部穿过条形槽9并焊接于检测台7底部中心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正反电机24正转带动第一齿轮23正转,第一齿轮23带动第二齿轮22正转,第二齿轮22带动丝杆21往右移动,丝杆21带动滑块18往右移动,滑块18带动检测台7往右移动,当正反电机24正转带动第一齿轮23反转,第一齿轮23带动第二齿轮22反转,第二齿轮22带动丝杆21往左移动,丝杆21带动滑块18往左移动,滑块18带动检测台7往左移动,从而可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正反电机24正转或者反转,无需工作人员拿取,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包括底座(1)、检测本体(6)和收集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本体(6)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且收集箱(4)有两个并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收集箱(4)分别位于检测本体(6)的对称侧面,且检测本体(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4)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铜针(15),且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6),所述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6)分别垂直于检测本体(6)和底座(1)设置,且第二固定板(16)靠近第一固定板(14)的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和第三铜板(13),所述铜针(15)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和第三铜板(13)靠近第一固定板(14)的侧面,且检测本体(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检测本体(6)内部设有用于往复移动滑块(18)的往复移动机构,且检测本体(6)内部安装有正反电机(24),所述正反电机(24)与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第三铜板(13)和铜针(15)均电连接,且检测本体(6)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条形槽(9),所述检测本体(6)顶部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检测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集箱(4)靠近检测本体(6)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挂钩(5),且检测本体(6)靠近两个收集箱(4)的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挂槽(8),所述挂钩(5)端部滑动连接于挂槽(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2),且套筒(2)内部滑动连接有套杆(3),所述套筒(2)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且套杆(3)顶部穿过套筒(2)顶部和弹簧(10)内部并固定连接于检测本体(6)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17)、第二定滑轮(19)和皮带(20),且第一定滑轮(17)和第二定滑轮(19)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靠近两个收集箱(4)的检测本体(6)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17)、第二定滑轮(19)和皮带(20)均转动连接于检测本体(6)内部,且皮带(20)套接于第一定滑轮(17)和第二定滑轮(19)上,所述皮带(20)上横边穿过滑块(18)并固定连接于滑块(18)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电机(24)安装于检测本体(6)内部一侧,且正反电机(2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定滑轮(19)一侧,所述滑块(18)顶部穿过条形槽(9)并固定连接于检测台(7)底部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丝杆(21)、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且丝杆(21)、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均转动连接于检测本体(6)内部,所述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啮合,且丝杆(21)穿过滑块(18)和第二齿轮(22),所述丝杆(21)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18)内部,且丝杆(21)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2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电机(24)安装于检测本体(6)内部靠近其中一个收集箱(4)的一侧,且正反电机(2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23)远离滑块(18)的一侧中心处,所述滑块(18)顶部穿过条形槽(9)并固定连接于检测台(7)底部中心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器生产用自动检测仪,包括底座、检测本体和收集箱,所述检测本体位于底座的正上方,且收集箱有两个并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收集箱分别位于检测本体的对称侧面,且检测本体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一侧焊接有铜针,且底座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垂直于检测本体和底座设置,且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所述铜针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铜板、第二铜板和第三铜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且检测本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检测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往复移动滑块的往复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祁路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共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