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滚桶内一般为导电线导电,或者是二端导电板进行导电,这两种方式为常规模式的导电,对要求不高的产品是可行的,但是针对易变形的素材或很小的电镀产品就会造成素材变形或损坏的问题,还有一些产品本身在滚桶内滚动时相互交织在一起,如果用传统的导电线极易造成各种受力导致零件损坏及电镀走位不好的问题,另外使用二端导电板模式,这类产品电镀时不会变形及损坏,但是由于导电分布不均,易造成二端产品的膜厚较厚,而中间部分产品的膜厚又太薄,导致桶内产品的膜厚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端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穿过所述主机架的一端设有主传动齿轮,所述从动轴穿过所述主机架的另一端与v型主导电头连接,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滚胆大齿轮,所述主机架下端设有多个滚胆,多个所述滚胆位于所述主机架的两侧对称设有输入导电棒,两个所述输入导电棒下端与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机架外壁上的过渡导电棒连接,两个所述过渡导电棒下端均设有软导电线,所述主机架内位于多个所述滚胆的下端设有导电方铜杆,所述主机架右侧设置的所述输入导电棒上端与所述v型主导电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方铜杆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软导电线与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机架外壁上的所述过渡导电棒下端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滚胆内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与所述导电方铜杆固定连接的导电头。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远离所述主传动齿轮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主导电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方铜杆外周围包覆有pee胶用于绝缘。
优选的,多个所述导电头可按产品的需求更换为导电板,且数量于位置可按需求增加或减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综合了力学及磨擦和搅动的原理,从而减小及避免由于力学及磨擦和搅动引起的变形难题,内部导电头的分布可按实际自由分布,从而达到解决电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电镀良率,使用成本更低、使用效率高、达到了运行稳定的优点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传动齿轮,2-从动轴,3-从动齿轮,4-滚胆大齿轮,5-输入导电棒,6-过渡导电棒,7-软导电线,8-滚胆,9-导电方铜杆,10-导电头,11-主机架,12-v型主导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包括主机架11,主机架11上端设有从动轴2,从动轴2穿过主机架11的一端设有主传动齿轮1,从动轴2穿过主机架11的另一端与v型主导电头12连接,从动轴2上设有从动齿轮3,从动齿轮3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滚胆大齿轮4,主机架11下端设有多个滚胆8,多个滚胆8位于主机架11的两侧对称设有输入导电棒5,两个输入导电棒5下端与对称设置于主机架11外壁上的过渡导电棒6连接,两个过渡导电棒6下端均设有软导电线7,主机架11内位于多个滚胆8的下端设有导电方铜杆9,主机架11右侧设置的输入导电棒5上端与v型主导电头12连接。
优选的,导电方铜杆9两端分别通过软导电线7与对称设置在主机架11外壁上的过渡导电棒6下端连接。
优选的,多个滚胆8内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与导电方铜杆9固定连接的导电头10。
优选的,从动轴2远离主传动齿轮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v型主导电头12连接。
优选的,导电方铜杆9外周围包覆有pee胶用于绝缘。
优选的,多个导电头10可按产品的需求更换为导电板,且数量于位置可按需求增加或减少。
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现设计三种不同内壁导电方式,同时很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由于导电引起的变形,内部导电方式可以自由的分布,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电镀的良率和镀层的均匀性,由于是内壁导电产品的变形损坏基本上没有,此机构要求高,但品质稳定,从而提高使用性能及效率。
包括自动主传动齿轮、从动轴及中间齿轮再带动滚桶转动,配有按不同产品制作的滚桶,但导电方式将采用专业设计的铜棒包pe胶,达到很好的绝缘效果,通过密封的过渡导电机构相互摩擦导电,再通过专用铜接触头和软线连接到另一块导电铜板,此铜板包pe胶绝缘处理,滚桶内按电镀产品的不同设计三种不同的导电触头或导电板,分别与电镀产品和电镀液充分接触,内部导电头的分布可按实际自由分布,从而达到理想的电镀使用效果。
解决了产品素材变形问题、产品导电均匀膜厚不匀的难题,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及产量。
主传送动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后带动滚胆大齿轮实际现滚胆转动,导电系统是由v型主导电头与输入导电棒连接,输入导电棒连通过渡导电棒,并且经过软导电线连通至导电方铜杆上,导电方铜杆外全周围包覆pee胶绝缘,桶胆内特制导电头,且通过专用紧固件连通并固定在导电方铜杆上,从而实现滚胆内壁导电闭合结构。
系统结构均固定在滚桶主机架上,滚胆内壁导电头可按产品的需求自由分布合理的导电头或导电板的数量与位置,并且内壁导电头由于不与产品发生在的碰撞及搅动,电镀产品在滚胆内可自由平顺的滚动,但导电头又能同产品充分的平滑接触固导电良好,所以电镀出的产品不变形及膜厚均匀,从而达到电镀理想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实用新型内容。
1.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包括主机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11)上端设有从动轴(2),所述从动轴(2)穿过所述主机架(11)的一端设有主传动齿轮(1),所述从动轴(2)穿过所述主机架(11)的另一端与v型主导电头(12)连接,所述从动轴(2)上设有从动齿轮(3),所述从动齿轮(3)下端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滚胆大齿轮(4),所述主机架(11)下端设有多个滚胆(8),多个所述滚胆(8)位于所述主机架(11)的两侧对称设有输入导电棒(5),两个所述输入导电棒(5)下端与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机架(11)外壁上的过渡导电棒(6)连接,两个所述过渡导电棒(6)下端均设有软导电线(7),所述主机架(11)内位于多个所述滚胆(8)的下端设有导电方铜杆(9),所述主机架(11)右侧设置的输入导电棒(5)上端与所述v型主导电头(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方铜杆(9)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软导电线(7)与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1)外壁上的所述过渡导电棒(6)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滚胆(8)内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与所述导电方铜杆(9)固定连接的导电头(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2)远离所述主传动齿轮(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v型主导电头(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方铜杆(9)外周围包覆有pee胶用于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产品变形的内壁式导电滚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电头(10)可按产品的需求更换为导电板,且数量于位置可按需求增加或减少。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