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13  77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很多的家庭酒店和一些公共服务行业都在把传统的设备更换为智能控制设备,在常规的方案中,控制面板和rcu控制器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这样不仅安装复杂而且总的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安装简单、且维护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包括86盒、嵌入盒、承载板、控制板和罩壳;所述86盒用于嵌入安装在墙体内供导线输入;所述嵌入盒可嵌入在86盒内,且与86盒可拆卸安装;所述嵌入盒内安装有电压转换器;所述承载板可拆卸安装在嵌入盒表面,且将嵌入盒封装在86盒内,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承载板上,所述控制板与电压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罩壳扣装在86盒上,且将控制板和承载封装在罩壳内部。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板包括pcb板和集成在pcb板上的mcu控制器、蓝牙wifi模块、485接口、网口和红外发射器;485接口和网口均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均受mcu控制器控制,所述蓝牙wifi模块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罩壳表面四个角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供四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光的第一孔。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lora模块,所述lora模块受mcu控制器控制。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罩壳表面分别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取信息的第二孔和第三孔。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罩壳表面开设有供照度传感器获取信息的第四孔。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受mcu控制器控制。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mic阵列,所述mic阵列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

上述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所述罩壳的侧壁与86盒上的卡勾扣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86盒结构,能够在实际安装时,将控制板和罩壳等直接安装在预留在墙体内的86盒上,安装简单方便,后期维护时拆卸也方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86盒;2—嵌入盒;3—承载板;

4—控制板;5—罩壳;6—穿线孔;

7—mcu控制器;8—蓝牙wifi模块;9—485接口;

10—网口;11—红外发射器;12—第一孔;

13—lora模块;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

16—第二孔;17—第三孔;18—照度传感器;

19—继电器;20—第四孔;21—mic阵列;

22—卡勾;23—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包括86盒1、嵌入盒2、承载板3、控制板4和罩壳5;所述86盒1用于嵌入安装在墙体内供导线输入;所述嵌入盒2可嵌入在86盒1内,且与86盒1可拆卸安装;所述嵌入盒2内安装有电压转换器;所述承载板3可拆卸安装在嵌入盒2表面,且将嵌入盒2封装在86盒1内,所述承载板3上开设有穿线孔6;所述控制板4固定在承载板3上,所述控制板4与电压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罩壳5扣装在86盒1上,且将控制板4和承载封装在罩壳5内部。

实际中,可直接预先在酒店装修时将86盒1预装在墙体内,后期可直接将嵌入盒2通过螺丝安装到86盒1内,再将承载板3安装在嵌入盒2上,将控制板4通过螺丝安装在承载板3上,最后将罩壳5扣装上去即可使用。因罩壳5扣装不会出现螺丝等东西,实际中可与普通86盒1罩壳5外观相似,不会影响房间装修效果,且安装和检修均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4包括pcb板和集成在pcb板上的mcu控制器7、蓝牙wifi模块8、485接口9、网口10和红外发射器11;485接口9和网口10均与mcu控制器7通信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红外发射器11均受mcu控制器7控制,所述蓝牙wifi模块8与mcu控制器7通信连接;所述罩壳5表面四个角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供四个所述红外发射器11发射红外光的第一孔12。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中蓝牙wifi模块8与酒店的路由连接,住客可通过手机蓝牙发送控制指令,经由路由或红外发射器11或485接口9对房间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另外通过设置四个红外发射器11,可以将红外发射器11的可控范围变大,实现对更多区域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4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lora模块13,所述lora模块13受mcu控制器7控制。通过lora模块13无线控制某些操作简单同时不方便连接互联网的设备,拓展控制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4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均与mcu控制器7通信连接;所述罩壳5表面分别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获取信息的第二孔16和第三孔17。

实际使用中,通过485接口9与房间温控系统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采集数据,可实现自动控制房间温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4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照度传感器18,所述照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5均与mcu控制器7通信连接;所述罩壳5表面开设有供照度传感器18获取信息的第四孔20。

实际使用中,通过485接口9与房间照明系统连接,通过照度传感器18,可实现对房间灯光分时段进行光度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4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继电器19,所述继电器19受mcu控制器7控制。继电器19用于控制某些必须内网控制不能连接公网的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4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mic阵列21,所述mic阵列21与mcu控制器7通信连接。通过设置mic阵列21可用于实现智能语言识别,实现控制面板的智能语言控制。

在罩壳5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收集声音的多个音孔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罩壳5的侧壁与86盒1上的卡勾22扣装。采用卡勾22罩壳5可直接卡到墙上,安装方便,同时给控制板4最大利用空间,可集成更多电子器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86盒、嵌入盒、承载板、控制板和罩壳;所述86盒用于嵌入安装在墙体内供导线输入;所述嵌入盒可嵌入在86盒内,且与86盒可拆卸安装;所述嵌入盒内安装有电压转换器;所述承载板可拆卸安装在嵌入盒表面,且将嵌入盒封装在86盒内,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承载板上,所述控制板与电压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罩壳扣装在86盒上,且将控制板和承载封装在罩壳内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pcb板和集成在pcb板上的mcu控制器、蓝牙wifi模块、485接口、网口和红外发射器;485接口和网口均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均受mcu控制器控制,所述蓝牙wifi模块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罩壳表面四个角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供四个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光的第一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lora模块,所述lora模块受mcu控制器控制。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罩壳表面分别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取信息的第二孔和第三孔。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罩壳表面开设有供照度传感器获取信息的第四孔。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受mcu控制器控制。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mic阵列,所述mic阵列与mcu控制器通信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侧壁与86盒上的卡勾扣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CU智能控制面板,包括86盒、嵌入盒、承载板、控制板和罩壳;所述86盒用于嵌入安装在墙体内供导线输入;所述嵌入盒可嵌入在86盒内,且与86盒可拆卸安装;所述嵌入盒内安装有电压转换器;所述承载板可拆卸安装在嵌入盒表面,且将嵌入盒封装在86盒内,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承载板上,所述控制板与电压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罩壳扣装在86盒上,且将控制板和承载封装在罩壳内部。本实用新型其安装简单、且维护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范炯毅;李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炯为智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炯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