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镀铝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13  75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镀铝设备。



背景技术:

镀铝膜的生产目前最常用的是真空镀铝法,就是在高真空状态下通过高温(1100-1200℃)将金属铝融化蒸发,使铝的蒸汽沉淀堆积到塑料薄膜表面上,从而使塑料薄膜表面具有金属光泽。在真空镀铝的过程中,高浓度的气态铝弥散于整个真空室内,若不对气态铝进行回收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气态铝转化为固态铝粉后易与空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铝粉质轻,漂浮力高,工作人员吸入高浓度粉尘会刺激呼吸道粘膜,安全性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成本、安全性高的双面镀铝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包括工作台、控温装置、机械虹膜装置、真空室、设于所述真空室内的卷绕装置及用于气态铝液化的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真空室侧壁上的导热管、用于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箱、用于冷凝气态铝的冷凝管、设于所述冷凝管外的冷凝箱、设于所述真空室外侧壁上的滑轨、可相对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动件及连接装置;所述真空室为气泵抽真空的圆柱形腔室,其侧壁上设有一伸缩门,可供工作人员进入;通过冷凝装置的设置,将真空室内的气态铝冷凝转化为液态铝回流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且避免铝与空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导热管上的第一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套上的第一箱体、设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壁上的第一伸缩件、设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第一限位槽、可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槽转动的第一拨杆、设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第一弧形槽、设于所述第一拨杆一端上的第一半圆件、设于所述冷凝管上的第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上的第二箱体、设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上的第二伸缩件、设于所述第二箱体上的第二限位槽、可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槽转动的第二拨杆、设于所述第二箱体上的第二弧形槽及设于所述第二拨杆一端上的第二半圆件;当需要对真空室内的气态铝冷凝时,只需往上推动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一端插入第一箱体内,将第一半圆件推平,此时第一拨杆转动至第一限位槽另一端,第一伸缩件被拉长,第二拨杆转动至第二限位槽另一端,第二伸缩件被拉长,继续推动第二箱体,使得第二半圆件与第一半圆件配合上,此时第一伸缩件与第二伸缩件收缩,带动第一拨杆与第二拨杆回转,使得第一半圆件与第二半圆件同步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连接上,同时冷凝管与导热管抵触上开始冷凝工作;当需要停止冷凝时,只需拉动第一拨杆或第二拨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即可脱离连接,使得冷凝管与导热管脱离接触;设置连接装置,使得冷凝工作可开启或关闭,且操作简单,为工作人员节约时间与精力。

优选的,所述机械虹膜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多个支撑柱、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罩壳、可相对所述罩壳转动的环形齿条、与所述环形齿条相啮合的多个齿轮、设于所述齿轮上的叶片、设于所述罩壳上的多个固定轴、与所述环形齿条相啮合的主动齿轮、穿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上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手柄及设于所述罩壳外侧壁上的固定板;所述环形齿条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分布的齿,外侧壁上设有一段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齿轮上;所述罩壳与所述环形齿条之间设有多个滚珠,可有效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转动所述手柄,使得环形齿条外壁上的齿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使得环形齿条转动;所述环形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环形齿条转动,使得多个齿轮同步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张开或关闭;设置多个叶片,叶片转动可完全收回罩壳内部,节约空间,且保证真空室内正常镀膜工作;设置手柄,无需额外提供电力,节约能耗。

优选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用于加热铝丝的内胆、设于所述内胆外的控温片层、设于所述控温片层外的空调层及设于所述空调层上的多个条形孔;所述内胆内部设有蒸发舟,可供铝丝在其上融化、蒸发;所述控温片层上设有多个与条形孔相配合的条形控温片,且控温片层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一夹层,夹层中有一层空气;所述空调层可相对所述控温片层转动;转动空调层可调节条形控温片与条形孔之间的缝隙,实现对夹层中空气流通量的控制,从而对内胆进行隔热保温或散热。

优选的,所述卷绕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真空室内壁上的放卷轴、设于所述真空室内壁上的第一卷绕轴、设于所述真空室内壁上的第二卷绕轴、设于所述真空室内壁上的收卷轴及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轴转动的驱动件;需镀铝加工的薄膜从放卷轴以逐渐变宽的折线形式绕经第一卷绕轴、第二卷绕轴,然后由收卷轴收集起来;折线形式设置利于气态铝从真空室底部发散出来,弥散至整个真空室,附着到薄膜双面上,保证良好的双面镀铝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冷凝装置的设置,将真空室内的气态铝冷凝转化为液态铝回流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且避免铝与空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左视图。

图6为图5沿b-b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沿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包括工作台1、控温装置、机械虹膜装置、真空室4、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的卷绕装置及用于气态铝液化的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导热管61、隔热箱62、冷凝管63、冷凝箱64、滑轨65、滑动件66及连接装置;所述导热管61固定穿设于所述真空室4侧壁上;所述隔热箱62固定于所述真空室4外侧壁上;所述滑轨65固定于所述真空室4外侧壁上;所述滑动件66可相对所述滑轨65滑动;所述冷凝管63固定穿设于所述滑动件66上;所述冷凝箱64设于所述冷凝管63外;所述真空室4为气泵抽真空的圆柱形腔室,其侧壁上设有一伸缩门,可供工作人员进入;通过冷凝装置的设置,将真空室4内的气态铝冷凝转化为液态铝回流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且避免铝与空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具体的,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内胆21、控温片层22、空调层23及条形孔24;所述内胆21固定于所述罩壳32上,其内部设有蒸发舟,可供铝丝在其上融化、蒸发;所述控温片层22固定于所述罩壳32上,且其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控温片,且所述控温片层22与所述内胆21之间设有一夹层,夹层中有一层空气;所述空调层23可相对所述控温片层22转动;所述条形孔24开设于所述空调层23侧壁上,且与所述控温片层22上的条形控温片相配合;转动空调层23可调节条形控温片与条形孔24之间的缝隙,实现对夹层中空气流通量的控制,从而对内胆21进行隔热保温或散热。

具体的,所述机械虹膜装置包括支撑柱31、罩壳32、环形齿条33、齿轮34、叶片35、固定轴36、主动齿轮37、转轴38、手柄39及固定板310;所述支撑柱31优选为3个,环形间隔分布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罩壳32固定于所述支撑柱31上;所述环形齿条33可相对所述罩壳32转动,其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分布的齿,外侧壁上设有一段与所述主动齿轮37相啮合的齿;所述罩壳32与所述环形齿条33之间设有多个滚珠,可有效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固定轴36优选为16个,环形间隔固定于所述罩壳32上;所述齿轮34可旋转套设于所述固定轴36上,且与所述环形齿条33相啮合;所述叶片35固定于所述齿轮34上;所述固定板310固定于所述罩壳32外壁上;所述转轴38可旋转穿设于所述固定板310上;所述主动齿轮37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38上;所述手柄39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38一端上;转动所述手柄39,使得环形齿条33外壁上的齿与主动齿轮37相啮合,使得环形齿条33转动;所述环形齿条33与所述齿轮34相啮合,环形齿条33转动,使得多个齿轮34同步转动,带动叶片35转动张开或关闭;设置多个叶片35,叶片35转动可完全收回罩壳32内部,节约空间,且保证真空室4内正常镀膜工作;设置手柄39,无需额外提供电力,节约能耗。

具体的,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放卷轴51、第一卷绕轴52、第二卷绕轴53、收卷轴54及驱动件55;所述放卷轴51可旋转穿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所述第一卷绕轴52可旋转穿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所述第二卷绕轴53可旋转穿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所述收卷轴54可旋转穿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所述驱动件55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电机,设于所述收卷轴54一端上;需镀铝加工的薄膜从放卷轴51以逐渐变宽的折线形式绕经第一卷绕轴52、第二卷绕轴53,然后由收卷轴54收集起来;折线形式设置利于气态铝从真空室4底部发散出来,弥散至整个真空室4内,附着到薄膜双面上,保证良好的双面镀铝效果。

具体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轴套71、第一箱体72、第一伸缩件73、第一限位槽74、第一拨杆75、第一弧形槽76、第一半圆件77、第二轴套78、第二箱体79、第二伸缩件710、第二限位槽711、第二拨杆712、第二弧形槽713及第二半圆件714;所述第一轴套71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管61上;所述第一箱体72固定于所述第一轴套71上;所述第一伸缩件73有外筒和内芯,两者弹簧连接,为市面上可购买得到的伸缩杆;所述第一限位槽74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72侧壁上,可供所述第一拨杆75转动;所述第一拨杆75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件73一端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半圆形件77上;所述第一弧形槽76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72内部,可供所述第一半圆形件77在内转动;所述第二轴套78固定套设于所述冷凝管63上;所述第二箱体79固定于所述第二轴套78上;所述第二伸缩件710有外筒和内芯,两者弹簧连接,为市面上可购买得到的伸缩杆;所述第二限位槽712开设于所述第二箱体79侧壁上,可供所述第二拨杆713转动;所述第二拨杆713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伸缩件710一端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半圆形件714上;所述第二弧形槽713开设于所述第二箱体79内部,可供所述第二半圆形件714在内转动;当需要对真空室4内的气态铝冷凝时,只需往上推动第二箱体79,第二箱体79一端插入第一箱体71内,将第一半圆件77推平,此时第一拨杆75转动至第一限位槽74另一端,第二拨杆712转动至第二限位槽711另一端,第一伸缩件73与第二伸缩件710被拉长,继续推动第二箱体79,使得第二半圆件74与第一半圆件77配合上,此时第一伸缩件73与第二伸缩件710收缩,带动第一拨杆75与第二拨杆712回转,使得第一半圆件77与第二半圆件714同步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箱体72与第二箱体79连接上,同时冷凝管63与导热管61抵触上开始冷凝工作;当需要停止冷凝时,只需拉动第一拨杆75或第二拨杆712,第一箱体72与第二箱体79即可脱离连接,使得冷凝管63与导热管61脱离接触;设置连接装置,使得冷凝工作可开启或关闭,且操作简单,为工作人员节约时间与精力。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包括工作台(1)、控温装置、机械虹膜装置、真空室(4)、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的卷绕装置及用于气态铝液化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真空室(4)侧壁上的导热管(61)、用于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箱(62)、用于冷凝气态铝的冷凝管(63)、设于所述冷凝管(63)外的冷凝箱(64)、设于所述真空室(4)外侧壁上的滑轨(65)、可相对所述滑轨(65)滑动的滑动件(66)及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导热管(61)上的第一轴套(71)、设于所述第一轴套(71)上的第一箱体(72)、设于所述第一箱体(72)内壁上的第一伸缩件(73)、设于所述第一箱体(72)上的第一限位槽(74)、可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槽(74)转动的第一拨杆(75)、设于所述第一箱体(72)上的第一弧形槽(76)、设于所述第一拨杆(75)一端上的第一半圆件(77)、设于所述冷凝管(63)上的第二轴套(78)、设于所述第二轴套(78)上的第二箱体(79)、设于所述第二箱体(79)内壁上的第二伸缩件(710)、设于所述第二箱体(79)上的第二限位槽(711)、可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槽(711)转动的第二拨杆(712)、设于所述第二箱体(79)上的第二弧形槽(713)及设于所述第二拨杆(712)一端上的第二半圆件(7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虹膜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多个支撑柱(31)、设于所述支撑柱(31)上的罩壳(32)、可相对所述罩壳(32)转动的环形齿条(33)、与所述环形齿条(33)相啮合的多个齿轮(34)、设于所述齿轮(34)上的叶片(35)、设于所述罩壳(32)上的多个固定轴(36)、与所述环形齿条(33)相啮合的主动齿轮(34)、穿设于所述主动齿轮(34)上的转轴(38)、设于所述转轴(38)上的手柄(39)及设于所述罩壳(32)外侧壁上的固定板(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包括用于加热铝丝的内胆(21)、设于所述内胆(21)外的控温片层(22)、设于所述控温片层(22)外的空调层(23)及设于所述空调层(23)上的多个条形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的放卷轴(51)、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的第一卷绕轴(52)、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的第二卷绕轴(53)、设于所述真空室(4)内壁上的收卷轴(54)及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轴(54)转动的驱动件(5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镀铝设备,包括工作台、控温装置、机械虹膜装置、真空室、设于所述真空室内的卷绕装置及用于气态铝液化的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真空室侧壁上的导热管、用于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箱、用于冷凝气态铝的冷凝管、设于所述真空室外侧壁上的滑轨、可相对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动件及设于所述导热管一端上的第一连接装置及设于所述冷凝管一端上的第二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凝装置的设置,将真空室内的气态铝转化为液态铝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且避免铝与空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何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阳市禾川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