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16  72


本公开涉及打点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打点器控制电路主要由信号控制电路和负载驱动电路组成,两者通过小型继电器进行控制和被控制,即输入控制电信号后,继电器线圈得电,触点吸合接通驱动电路,通过继电器实现“电-磁-电”的转换。打点触发信号是通过程序设置电平信号加延时实现,打点器线圈的吸合时间是依据程序中预设的持续时间而定,但是当程序死机时会使打点器触发信号一直持续,导致打点器线圈持续吸合,从而造成打点器不能正常打点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连续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控制模块及负载驱动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设置为负脉冲触发;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rc接口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rc接口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11,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6;所述信号控制模块与负载驱动模块之间连接有隔离模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型号均设置为4538。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第一光电耦合器u1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型号为pc817,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的型号为irf740;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2引脚,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2引脚;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4引脚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第1引脚,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4引脚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第1引脚;第一mos管q1的第2引脚及第二mos管q2的第2引脚分别连接至打点器的信号输入端;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3引脚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3引脚;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第3引脚及第二mos管q2的第3引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探边器模块,所述探边器模块包括dc-dc电源a1及第三光电耦合器d8,探边触发信号通过第三光电耦合器d8后输出探边信号,所述dc-dc电源用于对第三光电耦合器d8提供驱动电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型号设置为pc817,探边触发信号经过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第2引脚输出后接入型号为lm393的比较器,经过比较器后输出探边信号;dc-dc电源型号设置为f0505s,dc-dc电源的第7引脚连接至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第1引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设置为5v供电,所述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输出27v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单稳态触发器一般处于常稳态状态,在触发信号的触发下转换为暂态,通过触发器的上拉电阻及电容的数值设置,可确定触发器的暂态持续时间t=rc,触发器触发后无论触发信号是否一直存在,暂态持续t时间后,自动恢复到常稳态状态,也即打点器线圈吸合时间由t决定,打点器线圈吸合t时间后自动断开,由此防止程序死机导致打点器触发信号一直持续,打点器线圈持续吸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信号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负载驱动模块及隔离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打点接口电路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探边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打点接口与打点器盒子连接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打点器的打点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控制模块及负载驱动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设置为负脉冲触发;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rc接口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rc接口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11,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6;所述信号控制模块与负载驱动模块之间连接有隔离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型号均设置为4538。

本实施例中,信号控制模块及负载驱动模块通过隔离模块进行隔离形成“电-光-电”的工作模式,使得上下两级电路完全隔离,消除相互干扰,且转换速度快、效率高、寿命长、工作稳定。单稳态触发器一般处于常稳态状态,在触发信号的触发下转换为暂态,通过触发器的上拉电阻及电容的数值设置,可确定触发器的暂态持续时间t=rc,触发器触发后无论触发信号是否一直存在,暂态持续t时间后,自动恢复到常稳态状态,也即打点器线圈吸合时间由t决定,打点器线圈吸合t时间后自动断开,由此防止程序死机导致打点器触发信号一直持续,打点器线圈持续吸合。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第一光电耦合器u1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型号为pc817,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的型号为irf740;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2引脚,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2引脚;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4引脚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第1引脚,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4引脚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第1引脚;第一mos管q1的第2引脚及第二mos管q2的第2引脚分别连接至打点器的信号输入端;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3引脚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3引脚;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第3引脚及第二mos管q2的第3引脚。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探边器模块,所述探边器模块包括dc-dc电源a1及第三光电耦合器d8,探边触发信号通过第三光电耦合器d8后输出探边信号,所述dc-dc电源用于对第三光电耦合器d8提供驱动电源。本优选实施例中,采用dc-dc电源a1及第三光电耦合器d8可以有效消除对探边信号的干扰。

优选地,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型号设置为pc817,探边触发信号经过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第2引脚输出后接入型号为lm393的比较器,经过比较器后输出探边信号;dc-dc电源型号设置为f0505s,dc-dc电源的第7引脚连接至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第1引脚。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设置为5v供电,所述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输出27v电压。本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信号控制模块采用5v供电,负载驱动模块采用27v供电,且两个电源不共地,再通过隔离模块的隔离作用可以防止负载驱动模块对信号控制模块产生干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申请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控制模块及负载驱动模块;

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设置为负脉冲触发;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rc接口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rc接口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11,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6;

所述信号控制模块与负载驱动模块之间连接有隔离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型号均设置为45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第一光电耦合器u1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型号为pc817,第一mos管q1及第二mos管q2的型号为irf740;

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2引脚,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的输出信号连接至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2引脚;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4引脚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第1引脚,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4引脚连接至第二mos管q2的第1引脚;第一mos管q1的第2引脚及第二mos管q2的第2引脚分别连接至打点器的信号输入端;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3引脚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3引脚;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第3引脚及第二mos管q2的第3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边器模块,所述探边器模块包括dc-dc电源a1及第三光电耦合器d8,探边触发信号通过第三光电耦合器d8后输出探边信号,所述dc-dc电源用于对第三光电耦合器d8提供驱动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型号设置为pc817,探边触发信号经过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第2引脚输出后接入型号为lm393的比较器,经过比较器后输出探边信号;dc-dc电源型号设置为f0505s,dc-dc电源的第7引脚连接至第三光电耦合器d8的第1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稳态触发器u4a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u4b设置为5v供电,所述负载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输出27v电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探针台的打点器打点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控制模块及负载驱动模块;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单稳态触发器、第二单稳态触发器,第一单稳态触发器及第二单稳态触发器设为负脉冲触发;第一单稳态触发器的RC接口连接第一上拉电阻,第一单稳态触发器的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一电容;第二单稳态触发器的RC接口连接第二上拉电阻,第二单稳态触发器RC接口与C接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稳态触发器的上拉电阻及电容的数值设置,可确定触发器的暂态持续时间t=RC,打点器线圈吸合时间由t决定,防止程序死机导致打点器触发信号一直持续,打点器线圈持续吸合,导致打点拖墨或线圈烧坏。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硅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