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侧推密封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防水。随着科技的发展,防水等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智能手表的结构和外观大多都是三维形状(曲面)而且电子产品开口比较多,如:扬声器孔,咪头孔,侧边按键孔,sim卡槽等,这些孔都是在不规则的曲面上,间距非常近而且孔径小,在做密封性检测时,需要先对这些开口进行密封,再检测产品的气密性,不然气体就会从这些开口处直接向外流出。
封堵这些侧孔的侧推机构,原来使用的方法是:利用o型密封圈密封孔与轴间的缝隙来进行密封。零件孔轴配合尺寸、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内孔表面粗糙度需要达到ra0.8及以上,才能达到密封效果。测试压力越大,要求表面粗糙度越小。o型密封圈是磨损件,频繁使用,o型密封圈易磨损,用不了多久就失效,需要经常更换。加工成本高。内孔表面粗糙度越小,加工成本就越高。密封圈等滑动部位需要加润滑油,保持润滑。
用y型圈进行密封,可靠性差,是磨损件,y型密封圈易磨损,用不了多久就失效,需要经常更换,实现工艺复杂,成本高,密封圈等滑动部位需要加润滑油,保持润滑。因此提出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密封精确度低,且对零件的损耗大检测精度还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开设有检测槽,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部密封圈,所述下模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台,右侧的所述凸台的右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下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杆,所述气缸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所述检测槽下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托板,所述转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均套设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与托板的下端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每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所述托板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下端与转盘的中心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下端面与下模的上端面之间活动贴合,所述外部密封圈设置在检测槽上方外沿的下模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气缸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滑孔内且与滑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连接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延伸在检测槽内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块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滑杆的表面,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连接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块与托板的下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上模、下模、外部密封圈、检测槽、凸台、滑孔、气缸、气缸连接杆、o型密封圈、转盘、托板、滑杆、滑块、转杆、弹簧、螺杆,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将待检测的手表放置在检测槽内,然后通过上模与下模合并并通过外部密封圈的密封使得检测槽形成密封的腔体,然后通过气缸推动气缸连接杆带动o形密封圈左右的移动进而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节使其与手表表面的开孔密封,由于手表的厚度的不同而气缸连接杆高度的固定,在一定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垫高,进而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安装转盘,然后转动螺杆即可带动托板上下的移动,进而拉动和转杆带动各个滑块在各自一侧的滑杆表面滑动并压缩弹簧,通过转杆对托板下端面的支撑可以方便的对托板进行稳固。
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进度气密封检测,以及方便调节,检测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的转盘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上模、2下模、3外部密封圈、4检测槽、5凸台、6滑孔、7气缸、8气缸连接杆、9o型密封圈、10转盘、11托板、12滑杆、13滑块、14转杆、15弹簧、1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包括上模1、下模2,下模2的上端面开设有检测槽4,下模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部密封圈3,下模2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台5,右侧的凸台5的右侧面开设有滑孔6,下模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缸7,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杆8,气缸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9,检测槽4下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转盘10,转盘10的上方设置有托板11,转盘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2,每个滑杆12的表面均套设有滑块13,每个滑块13与托板11的下端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4,每个滑杆12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15,托板1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16且螺杆16的下端与转盘10的中心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上模1的下端面与下模2的上端面之间活动贴合,外部密封圈3设置在检测槽4上方外沿的下模2的上端面。
本实施方式中,气缸连接杆8滑动连接在滑孔6内且与滑孔6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气缸连接杆8远离气缸7的一端延伸在检测槽4内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9。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滑块13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滑杆12的表面,滑杆13阵列设置在转盘10的上端面,弹簧15的一端与滑块13连接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10上,转盘10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检测槽4的下内壁。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转杆14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块13与托板11的下端面,螺杆16的上端面低于托板11的上端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待检测的手表放置在检测槽4内,然后通过上模1与下模2合并,由于下模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部密封圈3,进而上模1的下移使得其的下端面可以对下模2上端面固定安装的外部密封圈4进行挤压方便密封,并通过外部密封圈3的密封使得检测槽4形成密封的腔体,然后通过气缸7推动气缸连接杆8带动o形密封圈9左右的移动进而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节使其与手表表面的开孔密封,由于手表的厚度的不同而气缸连接杆高度的固定,在一定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垫高,进而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将转盘10安装在检测槽4的下内壁,然后转动螺杆16即可带动托板11上下的移动,由于托板11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转杆14且每个转杆14均与各自一侧的滑块13转动连接,进而通过转杆14拉动各个滑块13在各自一侧的滑杆12表面滑动并压缩弹簧15,通过转杆14对托板11下端面的支撑可以方便的对托板11进行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包括上模(1)、下模(2),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开设有检测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外部密封圈(3),所述下模(2)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台(5),右侧的所述凸台(5)的右侧面开设有滑孔(6),所述下模(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杆(8),所述气缸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9),所述检测槽(4)下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的上方设置有托板(11),所述转盘(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2),每个所述滑杆(12)的表面均套设有滑块(13),每个所述滑块(13)与托板(11)的下端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4),每个所述滑杆(12)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15),所述托板(1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16)且螺杆(16)的下端与转盘(10)的中心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面与下模(2)的上端面之间活动贴合,所述外部密封圈(3)设置在检测槽(4)上方外沿的下模(2)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杆(8)滑动连接在滑孔(6)内且与滑孔(6)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杆(8)远离气缸(7)的一端延伸在检测槽(4)内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13)均滑动套设在各自一侧的滑杆(12)的表面,所述弹簧(15)的一端与滑块(13)连接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表中框侧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杆(14)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在各自一侧的滑块(13)与托板(11)的下端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