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涉及棉纤维固定拉伸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棉纤维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在棉纤维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
但是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一般都是通过转动第二手轮,第二手轮带动螺纹杆在安装板内转动,螺纹杆带动夹紧块活动,使夹紧块对棉纤维进行夹紧,但是传统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对于立柱调节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棉纤维夹紧宽度调节效果不理想,导致棉纤维加工效率降低,同时传统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对于活动杆驱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所述辅助调节装置包括壳体、第三手轮、第二锁紧件、第二滑槽、滑杆、第三滑槽、滑块、活动杆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顶部左前端安装有第三手轮,所述第二锁紧件安装于第三手轮下端,所述第二滑槽嵌入于壳体顶部右后端,所述滑杆与第二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安装于壳体内部右上端,所述滑块与第三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滑块前端面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左端设置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立柱,并且立柱与第一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立柱顶部安装有球头万向节,所述球头万向节右端设置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左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球头万向节内部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右水平相对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端固定有第二手轮,所述螺纹杆右端固定有夹紧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小齿轮、第一大齿轮、第一短杆、第一长杆、第二大齿轮、第二短杆和第二长杆,所述齿轮左上端设置有第一大齿轮,所述第一短杆与第一大齿轮前端面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长杆一端与第一短杆右端活动连接,并且第一长杆另一端与活动杆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大齿轮与小齿轮外表面右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短杆与第二大齿轮前端面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长杆一端与第二短杆左端活动连接,并且第二长杆另一端与活动杆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与第三手轮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底板内部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长度设置为15厘米,并且滑杆一端与立柱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滑杆另一端与滑块前端面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手轮呈圆形状,并且第三手轮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件长度设置为8厘米,并且第二锁紧件通过螺栓与壳体顶部左前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大齿轮直径设置为6厘米,并且第一大齿轮与小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短杆摆动时与第二长杆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第二短杆与第二长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30°。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为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通过在底板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了辅助调节装置,通过第二锁紧件恢复第三手轮活动状态,顺时针转动第三手轮,第三手轮带动驱动机构活动,驱动机构带动活动杆活动,活动杆带动滑块在第三滑槽内侧面滑动,滑块带动滑杆在第二滑槽内侧面滑动,滑杆带动立柱在第一滑槽内侧面滑动,达到辅助调节立柱的效果。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通过在壳体内部左端设置了驱动机构,通过第三手轮带动小齿轮转动,第一大齿轮通过第一短杆带动第一长杆摆动,第二大齿轮通过第二短杆带动第二长杆摆动,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相互配合带动活动杆进行活动,达到驱动活动杆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调节装置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第一滑槽-2、立柱-3、球头万向节-4、第一手轮-5、第一锁紧件-6、底座-7、安装板-8、螺纹杆-9、第二手轮-10、夹紧块-11、辅助调节装置-12、壳体-121、第三手轮-122、第二锁紧件-123、第二滑槽-124、滑杆-125、第三滑槽-126、滑块-127、活动杆-128、驱动机构-129、小齿轮-1291、第一大齿轮-1292、第一短杆-1293、第一长杆-1294、第二大齿轮-1295、第二短杆-1296、第二长杆-129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底板1为不锈钢材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底板1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12,第一滑槽2内部设置有立柱3,并且立柱3与第一滑槽2内侧面滑动连接,立柱3顶部安装有球头万向节4,球头万向节4右端设置有第一手轮5,第一手轮5左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6,球头万向节4内部上端设置有底座7,底座7顶部固定有安装板8,安装板8左右水平相对贯穿有螺纹杆9,螺纹杆9左端固定有第二手轮10,螺纹杆9右端固定有夹紧块11。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辅助调节装置12包括壳体121、第三手轮122、第二锁紧件123、第二滑槽124、滑杆125、第三滑槽126、滑块127、活动杆128和驱动机构129,壳体121顶部左前端安装有第三手轮122,第三手轮122呈圆形状,并且第三手轮122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手滑的情况发生,第二锁紧件123安装于第三手轮122下端,第二锁紧件123长度设置为8厘米,并且第二锁紧件123通过螺栓与壳体121顶部左前端固定连接,以便于第二锁紧件123更好的对第三手轮122进行锁紧,第二滑槽124嵌入于壳体121顶部右后端,有利于更好的对第二滑槽124进行固定安装,滑杆125与第二滑槽124内侧面滑动连接,滑杆125长度设置为15厘米,并且滑杆125一端与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滑杆125另一端与滑块127前端面右端固定连接,以便于达到更好的辅助调节的效果,第三滑槽126安装于壳体121内部右上端,有利于更好的对第三滑槽126进行固定安装,滑块127与第三滑槽126内侧面滑动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滑块127进行固定安装,活动杆128与滑块127前端面左端活动连接,活动杆128为铝合金材质,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的优点,壳体121内部左端设置有驱动机构129,壳体121与底板1内部左端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驱动机构129包括小齿轮1291、第一大齿轮1292、第一短杆1293、第一长杆1294、第二大齿轮1295、第二短杆1296和第二长杆1297,齿轮1291左上端设置有第一大齿轮1292,第一大齿轮1292直径设置为6厘米,并且第一大齿轮1292与小齿轮1291外表面相互啮合,以便于达到更好的驱动的效果,第一短杆1293与第一大齿轮1292前端面中部活动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第一短杆1293进行固定安装,第一长杆1294一端与第一短杆1293右端活动连接,并且第一长杆1294另一端与活动杆128左端活动连接,有利于更好的对第一长杆1294进行固定安装,第二大齿轮1295与小齿轮1291外表面右端相互啮合,有利于更好的对第二大齿轮1295进行固定安装,第二短杆1296与第二大齿轮1295前端面中部活动连接,第二短杆1296摆动时与第二长杆1297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第二短杆1296与第二长杆1297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30°,以便于第二短杆1296更好的带动第二长杆1297进行摆动,第二长杆1297一端与第二短杆1296左端活动连接,并且第二长杆1297另一端与活动杆128左端活动连接,小齿轮1291与第三手轮122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第一,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接着通过第一锁紧件6恢复第一手轮5转动状态,顺时针转动第一手轮5;
第二,第一手轮5带动底座7在球头万向节4内活动,底座7带动安装板8进行活动,对安装板8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好后通过第一锁紧件6对第一手轮5进行锁紧,接着转动第二手轮10,第二手轮10带动螺纹杆9转动,使螺纹杆9带动夹紧块11活动,夹紧块11进行相向运动对棉纤维进行夹紧;
第三,当需要对立柱3进行调节时,通过第二锁紧件123恢复第三手轮122活动状态,顺时针转动第三手轮122,第三手轮122带动小齿轮1291转动,小齿轮1291与第一大齿轮1292外表面相互啮合,小齿轮1291带动第一大齿轮1292转动,第一大齿轮1292通过第一短杆1293带动第一长杆1294摆动,第二大齿轮1295与小齿轮1291外表面相互啮合;
第四,小齿轮1291带动第二大齿轮1295转动,第二大齿轮1295通过第二短杆1296带动第二长杆1297摆动,第一长杆1294和第二长杆1297相互配合带动活动杆128进行活动,活动杆128带动滑块127在第三滑槽126内侧面滑动,滑块127带动滑杆125在第二滑槽124内侧面滑动,滑杆125带动立柱3在第一滑槽2内侧面滑动,达到辅助调节立柱3的效果;
第五,当本装置使用完毕后,通过转动第二手轮10,第二手轮10带动螺纹杆9转动,使螺纹杆9带动夹紧块11活动,夹紧块11进行相反方向移动与棉纤维相分离,最后将棉纤维从安装板8上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通过在底板1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了辅助调节装置12,通过第二锁紧件123恢复第三手轮122活动状态,顺时针转动第三手轮122,第三手轮122带动驱动机构129活动,驱动机构129带动活动杆128活动,活动杆128带动滑块127在第三滑槽126内侧面滑动,滑块127带动滑杆125在第二滑槽124内侧面滑动,滑杆125带动立柱3在第一滑槽2内侧面滑动,达到辅助调节立柱3的效果,通过在壳体121内部左端设置了驱动机构129,通过第三手轮122带动小齿轮1291转动,第一大齿轮1292通过第一短杆1293带动第一长杆1294摆动,第二大齿轮1295通过第二短杆1296带动第二长杆1297摆动,第一长杆1294和第二长杆1297相互配合带动活动杆128进行活动,达到驱动活动杆128活动的效果。
1.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调节装置(12),所述底板(1)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辅助调节装置(12),所述辅助调节装置(12)包括壳体(121)、第三手轮(122)、第二锁紧件(123)、第二滑槽(124)、滑杆(125)、第三滑槽(126)、滑块(127)、活动杆(128)和驱动机构(129),所述壳体(121)顶部左前端安装有第三手轮(122),所述第二锁紧件(123)安装于第三手轮(122)下端,所述第二滑槽(124)嵌入于壳体(121)顶部右后端,所述滑杆(125)与第二滑槽(124)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126)安装于壳体(121)内部右上端,所述滑块(127)与第三滑槽(126)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28)与滑块(127)前端面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21)内部左端设置有驱动机构(1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内部设置有立柱(3),并且立柱(3)与第一滑槽(2)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立柱(3)顶部安装有球头万向节(4),所述球头万向节(4)右端设置有第一手轮(5),所述第一手轮(5)左端安装有第一锁紧件(6),所述球头万向节(4)内部上端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顶部固定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左右水平相对贯穿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左端固定有第二手轮(10),所述螺纹杆(9)右端固定有夹紧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29)包括小齿轮(1291)、第一大齿轮(1292)、第一短杆(1293)、第一长杆(1294)、第二大齿轮(1295)、第二短杆(1296)和第二长杆(1297),所述齿轮(1291)左上端设置有第一大齿轮(1292),所述第一短杆(1293)与第一大齿轮(1292)前端面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长杆(1294)一端与第一短杆(1293)右端活动连接,并且第一长杆(1294)另一端与活动杆(128)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大齿轮(1295)与小齿轮(1291)外表面右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短杆(1296)与第二大齿轮(1295)前端面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长杆(1297)一端与第二短杆(1296)左端活动连接,并且第二长杆(1297)另一端与活动杆(128)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小齿轮(1291)与第三手轮(122)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1)与底板(1)内部左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5)长度设置为15厘米,并且滑杆(125)一端与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滑杆(125)另一端与滑块(127)前端面右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轮(122)呈圆形状,并且第三手轮(122)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123)长度设置为8厘米,并且第二锁紧件(123)通过螺栓与壳体(121)顶部左前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齿轮(1292)直径设置为6厘米,并且第一大齿轮(1292)与小齿轮(1291)外表面相互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棉纤维固定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短杆(1296)摆动时与第二长杆(1297)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第二短杆(1296)与第二长杆(1297)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3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