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即工件)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工艺,利用电镀形成的镀层来改变工件表面的性质或者尺寸,从而增加工件的美观度或者提升工件的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的性能,同时能够提高镀件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等性能。对于需要外壁上进行电镀的工件,电镀操作一般在电镀槽中直接完成,而对于管状工件内壁的电镀,则需要通过流镀的方式来完成电镀操作。
在流镀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电镀液不断通入管状工件的管腔内,使得电镀液与管状工件的内壁充分接触,以使得电镀顺利完成;然后再将清洗液通入到管件的内腔中进行清洗。现有技术中,电镀液以及清洗液均是通过液路系统进行输送的,液路系统中设置有用于供给电镀液和清洗液的相应管路,并且在对应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来控制电镀液以及清洗液的依次供给,从而使得管件的流镀按顺序依次完成流镀操作。但是在管件流镀中,液路系统中管路内的液体(主要是电镀液和清洗液)容易发生泄漏,泄漏的液体流到地面上,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增加流镀的成本,而且液体流到地面上后造成地面湿滑,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件流镀液路系统发生泄漏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报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包括供液的管路和设置于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管路和第一控制阀的下方设有承接槽,承接槽中设有报警机构;承接槽的一侧设有收集机构,承接槽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和收集机构之间连接有引流机构。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在于:供液的管路用于对管件流镀提供电镀液以及清洗管件的清洗液,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管路中电镀液以及清洗液的通断和供给顺序;承接槽设置于管路和第一控制阀的下方,当管路以及第一控制阀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主要是电镀液和清洗液)会滴落至承接槽中,液体在承接槽中被集中收集,同时承接槽中设置的报警机构会对承接的液体进行感应并发出报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泄漏的情况,以便对管路以及第一控制阀进行检修;同时,如果管路或者第一控制阀处泄漏的液体较多时,液体在承接槽内不断聚集,当承接槽中承接液体的液面达到溢流口时,承接槽中的液体会经过溢流口流入引流机构中,并最终由引流机构流入到收集机构中被收集,从而避免液体逸出承接槽而流至地面上,以防打湿地面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方便工作人员在管路发生泄漏时及时检修:本申请中,由于在管路和第一控制阀的下方设置了承接槽,当发生泄漏时,泄漏的液体滴落或者流入到承接槽中,报警机构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从而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到泄漏问题,方便工作人员对管路以及第一控制阀进行检修。
2.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申请中,由于利用承接槽以及收集机构对可能发生泄漏的液体进行收集,避免液体泄漏至地面上,造成地面湿滑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3.能够减少浪费:本申请中,由于利用承接槽以及收集机构对可能发生泄漏的液体进行收集,从而避免了液体流至地面而造成液体的浪费,减少企业的成本。
进一步,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承接槽的内部底壁上。
本方案中,更优地,利用液位传感器对承接槽中有无液体进行检测,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承接槽中出现液体时,将检测到有液体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从而起到报警作用;且本方案中,将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承接槽的内部底壁上,在管路或者第一控制阀开始发生泄漏时,当少量的液体聚集在承接槽的底部,即可使液位传感器快速检测到泄漏情况,从而使得报警更加的及时。
进一步,管路包括电镀液管、回收液管和清洗管,电镀液管连接有电镀液槽,回收液管连接有回收槽,清洗管连接有清洗槽;第一控制阀上连接有主管路,第一控制阀用于切换电镀液管、回收液管或者清洗管与主管路连通。
本方案中,更优地,不仅设置了电镀液管供给电镀液,以及清洗管供给清洗液,同时还设置了回收管供给回收液,利用第一控制阀切换电镀液管、回收液管或者清洗管与主管路连通,从而使液路系统形成先后供给电镀液、回收液和清洗液的供给顺序,在管件完成流镀后利用回收液对管件内壁以及管路进行清洗,从而使管件内壁以及管路中残留的电镀液被回收利用,减少电镀液的浪费。
进一步,引流机构包括连接管,收集机构包括于连接管连通的收集桶。
本方案中,利用引流管将承接槽中由溢流口流出的液体导流至收集桶中被收集,结构简单且能方便地实现对液体的收集。
进一步,连接管上连接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上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收集桶包括用于收集电镀液的第一收集桶以及用于收集回收液和清洗液的第二收集桶,第一支管与第一收集桶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收集桶连通。
本方案中,更优地,利用第二控制阀控制连接管与第一支管或者第二支管连接,在管件进行流镀时,连接管与第一支管连通,当发生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为电镀液,电镀液流入到第一收集桶中被收集;当管件完成流镀而清洗时,连接管与第二支管连通,当发生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为回收液或者清洗液,液体流入到第二收集桶中被收集,本方案中根据管件流镀的状态进行调节,从而将可能泄漏的电镀液与清洗液和回收液分类收集,使得电镀液在发生泄漏后被收集与第一收集桶中,位于收集桶中的电镀液浓度等未发生变化,依然可以直接用于管件的流镀操作,从而减少电镀液的浪费。
进一步,承接槽呈漏斗状。
本方案中,由于管路的跨度较大,因此将承接槽设置成漏斗状,方便发生泄漏时,液体能够快速流动至承接槽的底部,从而使液位传感器能够更加快速地检测到泄漏情况。
进一步,溢流口位于承接槽的侧壁靠近中部位置。
相比于将溢流口设置在靠近承接槽靠近顶端的位置,当液体发生泄漏时,承接槽中的液体滴落或者流入到承接槽中的时容易溅落至承接槽之外而造成浪费。本方案中,更优地,将溢流口设置在靠近承接槽中部的位置,可以有效避免液体滴入或者流进承接槽时飞溅到承接槽之外,减少液体的浪费。
进一步,连接管倾斜设置,连接管的高端与溢流口连接。
本方案中,更优地,将连接管倾斜设置,连接管的高端与溢流口连接,当承接槽中承接液体的液面高度达到溢流口高度后,承接槽中的液体能够沿着连接管快速流入到收集桶中。
进一步,承接槽的底部与第二收集桶之间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开关阀。
本方案中,更优地,在承接槽的底部和第二收集桶之间连接有排液管,当发生管路或者第一控制阀发生泄漏后,工作人员在及时对管路或者第一控制阀进行检修后,可以打开排液管上的开关阀,使得承接槽中所有液体被排入到第二收集桶中,使得液位传感器重新起到检测功能。
进一步,报警器包括蜂鸣器、指示灯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本方案中,利用蜂鸣器和指示灯的一种或者两种结合作为报警方式,方便根据工件流镀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管件流镀场所噪音较大,则可采用指示灯报警的方式,而在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则可使用蜂鸣器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的正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的后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管件1、主管路2、驱动泵3、承接槽4、液位传感器5、控制单元6、蜂鸣器7、电镀液管8、回收液管9、清洗管10、电镀液槽11、回收槽12、清洗槽13、第一三通阀14、第二三通阀15、连接管16、第一收集桶17、第二收集桶18、第三三通阀19、第一支管20、第二支管21、排液管22、开关阀23。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用于管件流镀的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管件1以及穿设于管件1内的阳极钢丝,管件1的底端连接有主管路2,主管路2上设置有驱动泵3。管件1流镀时,阳极钢丝上通电源正极而在挂件外壁上通电源负极,然后再将电镀液不断通入到主管路2中电镀液由主管路2进入管件1的内壁中,使得管件1的内壁形成均匀的电镀层。
本申请中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应用于现有技术中管件流镀的装置中,本申请中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包括供液的管路和设置于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管路和第一控制阀的下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焊接有承接槽4,承接槽4中设有报警机构,且承接槽4的左侧设有收集机构;承接槽4整体呈漏斗状,承接槽4的右侧侧壁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和收集机构之间连接有引流机构。
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5、报警器和控制单元6,液位传感器5优先选用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d2200t4bu0+kc的光电液位开关,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实现本申请中液位检测以及信号反馈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承接槽4内部底壁上;报警器采用东莞市鸣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y-12095y的电磁式蜂鸣器7,控制单元6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plc控制板。
如图1所示,管路包括电镀液管8、回收液管9和清洗管10,电镀液管8连通有电镀液槽11,电镀液槽11中装有用于管件1流镀用的电镀液;回收液管9连通有回收槽12,回收槽12中装有用于清洗管10件内壁的回收液;清洗管10连通有清洗槽13,清洗槽13中装有清洗液,本实施例中,清洗液包括清洗管10件内壁的清水。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三通阀14和第二三通阀15,第一三通阀14和第二三通阀15均包括两个进液口和一个出液口,第一三通阀14的两个进液口分别与电镀液管8和清洗管10连通,第二三通阀15的两个进液口分别与第一三通阀14的出液口以及回收液管9连通,第二三通阀15的出液口与管件1的底端连接,第一三通阀14和第二三通阀15均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由于利用plc控制板控制控制阀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和原理。
如图1所示,引流机构包括连接管16,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桶17和第二收集桶18,连接管16呈左高右低的状态倾斜设置,连接管16的左端与溢流口连接,连接管16的右端安装有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的第二控制阀,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三三通阀19,第三三通阀19包括一个进液口和两个出液口,连接管16的右端与第三三通阀19的进液口连通,第三三通阀19的两个出液口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管20和第二支管21,第一支管20与第一收集桶17连通,第二支管21与第二收集桶18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管件1进行流镀操作时,控制单元6控制第一三通阀14的进液口与电镀液管8连通,第一三通阀14的出液口与第二三通阀15的进液口连通,此时电镀液槽11中的电镀液依次流经电镀液管8、第一三通阀14、第二三通阀15和主管路2后进入到管件1中,在管件1与电源负极相连而阳极钢丝与电源正极相连时,管件1内壁完成流镀操作。
当管件1完成流镀操作时,控制单元6控制第一三通阀14处于截断状态,第二三通阀15的进液口与回收液管9连通,此时回收槽12中的回收液依次流经回收管、第二三通阀15和主管路2后进入到管件1中,对主管路2以及管件1内壁上残留的电镀液进行第一次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回收液集中收集而减少电镀液的浪费。
当利用回收液对主管路2以及管件1内壁进行第一次清洗后,控制单元6控制第一三通阀14的进液口与清洗管10连通,第一三通阀14的出液口与第二三通阀15的进液口连通,此时清洗槽13中的清洗液依次流经清洗管10、第一三通阀14、第二三通阀15和主管路2后达到管件1内,从而使清洗液对主管路2以及管件1内壁进行第二次清洗,使得管件1内壁清洁。
在管件1进行流镀、第一次清洗或者第二次清洗过程中,如果管路、第一三通阀14或者第二三通阀15发生泄漏,则泄漏的液体(液体为电镀液、回收液或者清洗液的一种)会向下落入到承接槽4中,落入承接槽4中的液体在承接槽4的底部聚集,光电液位开关检测到承接槽4底部存在液体并生成感应信号,然后将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接收到光电液位开关的感应信号后控制蜂鸣器7发出警报,从而提示工作人员管路、第一三通阀14或者第二三通阀15发生泄漏的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液路系统进行检修。
当管路、第一三通阀14或者第二三通阀15发生泄漏时,控制单元6根据目前管件1所处在的加工状态进行控制,当管路处于流镀状态时,发生泄漏的液体为电镀液,此时控制单元6控制第三三通阀19的出液口与第一支管20连通,当承接槽4中承接的电镀液深度达到溢流口后,继续流入承接槽4的电镀液会经过连接管16、第三三通阀19和第一支管20流入第一收集桶17中被收集;当管路处于第一次清洗或者第二次清洗时,发生泄漏的液体为回收液或者清洗液,此时控制单元6控制第三三通阀19的出液口与第二支管21连通,当承接槽4中的回收液或者清洗液深度达到溢流口后,继续流入承接槽4的回收液或者清洗液会经过连接管16、第三三通阀19和第二支管21流入第二收集桶18中被收集。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示,承接槽4的底部与第二收集桶18之间连通有排液管22,排液管22上安装有手动开关阀23;同时,本实施例中,报警器还包括指示灯(图中未示出,指示灯通过螺钉安装在管件1流镀的装置显眼处)。当管路、第一三通阀14或者第二三通阀15发生泄漏后,泄漏的液体聚集在承接槽4的内部而触发光电液位开关后,光电液位开关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控制蜂鸣器7发出警报声音,同时控制显示灯亮起,从而提示工作人员发生泄漏的情况,利用显示灯,即使在周围环境较为嘈杂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及时提示泄漏的情况。而在完成对管路、第一三通阀14或者第二三通阀15的检修后,可以手动打开开关阀23,利用排液管22将承接槽4中未能经连接管16排出的液体排至第二收集桶18中,使得光电液位开关能够重新起到感应检测的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1.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包括供液的管路和设置于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和第一控制阀的下方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中设有报警机构;所述承接槽的一侧设有收集机构,承接槽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和收集机构之间连接有引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承接槽的内部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电镀液管、回收液管和清洗管,所述电镀液管连接有电镀液槽,所述回收液管连接有回收槽,所述清洗管连接有清洗槽;所述第一控制阀上连接有主管路,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切换电镀液管、回收液管或者清洗管与主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于连接管连通的收集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上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收集桶包括用于收集电镀液的第一收集桶以及用于收集回收液和清洗液的第二收集桶,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收集桶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收集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呈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位于承接槽的侧壁靠近中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管的高端与溢流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的底部与第二收集桶之间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开关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镀用液路系统泄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指示灯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