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喷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
背景技术:
喷丝板又称纺丝帽。喷丝板的作用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喷丝板可分:(1)普通型,其中又可分为熔纺喷丝板(其外形有圆形、矩形、扇形)和湿纺喷丝板(又称喷丝帽);(2)异形喷丝板,纺制纤维的断面是非圆形的;(3)复合喷丝板以制造复合纤维。
喷丝板在使用时,外接设备通过将溶液注入到容纳槽内,然后利用喷丝孔将液体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利用空气或者水使其固化而形成丝条,为了提高喷丝效率,现有的喷丝板大都都是长条状的,喷丝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喷丝孔,其存在的主要缺点为:现有喷丝板上的容纳腔都是敞开式的,容易造成输入压力不足,导致喷丝孔内的材料分布不均匀,无法稳定喷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包括喷丝基座,所述的喷丝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聚合物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密封盖板,相邻密封盖板之间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喷丝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容纳槽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喷丝孔。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的容纳槽包括上定位部、中容纳部以及下流动部,所述的密封盖板设置于上定位部与中容纳部之间。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上定位部的宽度大于中容纳部的宽度,喷丝基座上设有装配台阶,装配台阶位于上定位部与中容纳部之间,所述的密封盖板设置于装配台阶上,且密封盖板的下端与装配台阶密封接触。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喷丝基座的两侧具有向下凸起的护板,所述的护板之间形成有用于配块安装固定的装配槽。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喷丝基座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朝向装配槽一侧凸起的喷丝头,所述的喷丝孔设置于喷丝头上的底端面上。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喷丝头的截面呈三角形。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的下流动部竖直延伸穿入至喷丝头内,且下流动部的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变小。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喷丝头的高度小于护板的高度,喷丝头整体设置于装配槽内。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容纳槽沿喷丝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喷丝基座上还设有与容纳槽相配合的定位环槽,所述的定位环槽环绕分布于容纳槽的外侧。
在上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中,所述的喷丝基座上还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的气孔贯穿喷丝基座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均匀分布于定位环槽的外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密封盖板,相邻密封盖板之间设置有进料口,通过密封盖板的覆盖使容纳槽的上表面处于密封的状态,外接设备只通过进料口进料,进而使容纳槽内的压力可以得到增强,使喷丝更均匀。
2、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板设置于装配台阶上,密封盖板的下端与装配台阶密封接触,通过装配台阶安装密封盖板,使密封盖板连接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下流动部竖直延伸穿入至喷丝头内,且下流动部的宽度向下逐渐变小,通过减小流道的面积来增大压强与流速,保证出丝质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丝基座;2、容纳槽;3、进料口;4、喷丝孔;5、上定位部;6、中容纳部;7、下流动部;8、装配台阶;9、护板;10、装配槽;11、喷丝头;12、定位环槽;13、气孔;14、密封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包括喷丝基座1,喷丝基座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聚合物的容纳槽2,容纳槽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密封盖板14,相邻密封盖板14之间设置有进料口3,喷丝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容纳槽2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喷丝孔4。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密封盖板14,相邻密封盖板14之间设置有进料口3,通过密封盖板14的覆盖使容纳槽2的上表面处于密封的状态,外接设备在注塑材料时,只能通过进料口3进料,进而使容纳槽2内的压力可以得到增强,材料在向下运动进入到下流动部7时更加的均匀,进而使喷丝更均匀。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包括上定位部5以及中容纳部6以及下流动部7,密封盖板14设置于上定位部5与中容纳部6之间。
上定位部5用于外接设备的插入,中容纳部6用于存储外接设备注入的材料,下流动部7用于将材料导向引入至喷丝头11位置处。
作为优选,上定位部5的宽度大于中容纳部6的宽度,喷丝基座1于上定位部5与中容纳部6之间形成有装配台阶8,密封盖板14设置于装配台阶8上,且密封盖板14的下端与装配台阶8密封接触。密封盖板14的下端与装配台阶8密封接触,通过装配台阶8安装密封盖板14,使密封盖板14连接更加稳定。
为了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固定,喷丝基座1的两侧具有向下凸起的护板9,护板9之间形成有用于配块安装固定的装配槽10,零部件设置于装配槽10内后通过护板9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喷丝基座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朝向装配槽10一侧凸起的喷丝头11,喷丝孔4设置于喷丝头11上的底端面上,作为优选,喷丝头11的截面呈三角形。
下流动部7竖直延伸穿入至喷丝头11内,且下流动部7的宽度向下逐渐变小。通过减小流道的面积来增大压强与流速,保证出丝质量的稳定性。
喷丝头11的高度小于护板9的高度,喷丝头11整体设置于装配槽10内。当喷丝板在进行喷丝处理时,护板9会先抵靠于工作台的表面上,防止喷丝板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受力冲击导致喷丝头11发生碰撞,造成磨损。
容纳槽2沿喷丝基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喷丝基座1上还设有与容纳槽2相配合的定位环槽12,定位环槽12环绕分布于容纳槽2的外侧。外接设备科通过定位环槽12来进行二次定位,提高与进料口3的配对。
喷丝基座1上还设置有若干气孔13,气孔13贯穿喷丝基座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均匀分布于定位环槽12的外侧。气孔13设置于喷丝基座1上,接入气泵或者其他具有冷却功能的设备后可以对丝条进行冷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容纳槽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密封盖板14,相邻密封盖板14之间设置有进料口3,通过密封盖板14的覆盖使容纳槽2的上表面处于密封的状态,外接设备在注塑材料时,只能通过进料口3进料,进而使容纳槽2内的压力可以得到增强,材料在向下运动进入到下流动部7时更加的均匀,进而使喷丝更均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喷丝基座1、容纳槽2、进料口3、喷丝孔4、上定位部5、中容纳部6、下流动部7、装配台阶8、护板9、装配槽10、喷丝头11、定位环槽12、气孔13、密封盖板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1.一种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包括喷丝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基座(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聚合物的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密封盖板(14),相邻密封盖板(14)之间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喷丝基座(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与容纳槽(2)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喷丝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槽(2)包括上定位部(5)、中容纳部(6)以及下流动部(7),所述的密封盖板(14)设置于上定位部(5)与中容纳部(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部(5)的宽度大于中容纳部(6)的宽度,喷丝基座(1)上设有装配台阶(8),装配台阶(8)位于上定位部(5)与中容纳部(6)之间,所述的密封盖板(14)设置于装配台阶(8)上,且密封盖板(14)的下端与装配台阶(8)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基座(1)的两侧具有向下凸起的护板(9),所述的护板(9)之间形成有用于配块安装固定的装配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基座(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朝向装配槽(10)一侧凸起的喷丝头(11),所述的喷丝孔(4)设置于喷丝头(11)上的底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头(11)的截面呈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流动部(7)竖直延伸穿入至喷丝头(11)内,且下流动部(7)的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头(11)的高度小于护板(9)的高度,喷丝头(11)整体设置于装配槽(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容纳槽(2)沿喷丝基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喷丝基座(1)上还设有与容纳槽(2)相配合的定位环槽(12),所述的定位环槽(12)环绕分布于容纳槽(2)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绒布专用模头高压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基座(1)上还设置有若干气孔(13),所述的气孔(13)贯穿喷丝基座(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均匀分布于定位环槽(12)的外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