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19  60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恒温暖气阀,申请号cn201020152418.1,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手轮,手轮的下部外周面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的下部设有若干连通手轮底部的滑槽,部分滑槽内设有弹性的扣位;固定架,其安装到所述手轮内的上下设置的滑轨上,固定架可沿所述滑轨上下滑动,固定架外部设有外螺纹;顶管,其位于所述固定架下方;指示盖,其上部为内外双层的柱状结构,在外层柱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嵌入所述环形槽内;内层柱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固定架上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

可见上述的技术方案是电子温控器,但其不可直观进行操作,不具备定时、编程等功能设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电子温控器,它结构上直观,操作简单,实现可编程、可定时的功能,并可与手机app连通,用手机实现远程遥控,达到了智能化控温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上侧的主盖,在主体与主盖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液晶屏、线路板、减速电机和芯子,主体的后侧设置蓄电池,主盖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控制按钮,通过液晶屏的显示和人工通过控制按钮即可驱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带动芯子移动进而进行温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扣与主体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线路板包括定时模块、编程模块和自动控温模块,通过上述模块实现定时、可编程和自动控温的功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自动温控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主体呈矩形状,上侧为倾斜的侧边,主盖倾斜设置在主体上侧,主体的下侧设置管状接口,管状接口上设置花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主盖上设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子温控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运用在暖气片上,结构上直观,操作简单,实现可编程、可定时的功能,还达到了自动恒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精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连接手机app,并与手机通过蓝牙或者网关设备连接,从而实现手机智能控制,方便有效。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

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上侧的主盖2,在主体1与主盖2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液晶屏3、线路板4、减速电机5和芯子6,主体1的后侧设置蓄电池7,主盖2上设有与线路板4连接的控制按钮8,通过液晶屏3的显示和人工通过控制按钮8即可驱动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带动芯子6移动进而进行温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减速电机5通过电机固定扣9与主体1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线路板4包括定时模块、编程模块和自动控温模块,通过上述模块实现定时、可编程和自动控温的功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自动温控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模块还包括蓝牙连接及网关连接模块,通过手机app与蓝牙连接及网关连接模块信号连通,从而实现定时、变成和控温功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主体1呈矩形状,上侧为倾斜的侧边10,主盖2倾斜设置在主体1上侧,主体1的下侧设置管状接口11,管状接口11上设置花帽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主盖2上设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运用了线路板4上的定时模块、编程模块和自动控温模块,对温控计进行了可编程、可定时、自动控温、恒温的功能处理。用户可在主盖2上的控制按钮8进行操作,从而进行调整。由线路板上的模块对减速电机5进行操控,减速电机5进而调整芯子6的位置进行控制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上侧的主盖,在主体与主盖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液晶屏、线路板、减速电机和芯子,主体的后侧设置蓄电池,主盖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控制按钮,通过液晶屏的显示和人工通过控制按钮即可驱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带动芯子移动进而进行温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扣与主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线路板包括定时模块、编程模块和自动控温模块,通过上述模块实现定时、可编程和自动控温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自动温控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块还包括蓝牙连接及网关连接模块,通过手机app与蓝牙连接及网关连接模块信号连通,从而实现定时、变成和控温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主体呈矩形状,上侧为倾斜的侧边,主盖倾斜设置在主体上侧,主体的下侧设置管状接口,管状接口上设置花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主盖上设有观察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计技术领域,公开了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上侧的主盖,在主体与主盖形成的内腔中依次设置液晶屏、线路板、减速电机和芯子,主体的后侧设置蓄电池,主盖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控制按钮,通过液晶屏的显示和人工通过控制按钮即可驱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带动芯子移动进而进行温控,它结构上直观,操作简单,实现可编程、可定时的功能,并可与手机APP连通,用手机实现远程遥控,达到了智能化控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军;孙军华;孙敏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环孙氏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