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
背景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即工件)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工艺,利用电镀形成的镀层来改变工件表面的性质或者尺寸,从而增加工件的美观度或者提升工件的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同时能够提高镀件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等性能。对于需要外壁上进行电镀的工件,电镀操作一般在电镀槽中直接完成,而对于管状工件内壁的电镀,则需要通过流镀的方式来完成电镀操作。
在流镀过程中,需要将电镀液不断通入管状工件的管腔内,使得电镀液与管状工件的内壁充分接触,以使得电镀顺利完成。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电镀液存放在电镀液槽中,在电镀时,利用泵将电镀液槽中的电镀液泵入管件的内腔中,并将电镀后的电镀液引流至电镀液槽中,实现电镀液的循环使用。现有电镀液槽一般是呈上端开口状的,而在电镀过程中,为了提升电镀质量,通常需要将电镀液加热,这就造成电镀液槽中的电镀液温度较高,电镀液中的水分快速挥发,不仅浪费大量水和热能,同时水分挥发后影响电镀液的浓度,造成电镀质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镀液槽中水分易挥发损失以及热能散失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包括上端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顶端靠近后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部,所述槽体的顶端设有可与密封部配合密封槽;所述盖板上连接有排气机构。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在于:槽体用于存放电镀液,盖板转动连接在槽体顶端靠近后侧的侧壁上,当需要向槽体中加水或者加电解用药液时,从槽体的前侧打开盖板并将盖板转动至槽体的后侧,即可完成加水或者加液操作;在电镀时,盖板是盖合在槽体的顶端,盖板底面的密封部插入到槽体顶端的密封槽内,使得盖板对槽体顶端进行初步密封;同时,由于槽体中的电镀液温度较高,使得槽体中水分容易在盖板和密封部上冷凝成水,冷凝的水流入到密封槽中,当密封部插入密封槽后,密封部与密封槽中冷凝的水形成水封,从而将槽体完全密封。
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氢气以及其他气体,电镀产生的气体在电镀液循环流动时会自动流入到槽体中,由于盖板将槽体密封,使得电镀产生的气体被收集,并最终由排气机构统一排走而被处理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槽体的顶端是开口状,槽体中的水分和热能散失严重。本申请中,利用盖板将槽体的开口密封,极大地减少了水分挥发和减少了热能散失,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2.有利于保证电镀质量:本申请中,由于设置盖板后槽体内的水分挥发量极大地减少,从而有利于槽体中电镀液浓度的保持,从而使得电镀质量得到保障。
3.能够实现废气处理:本申请中,利用盖板和槽体形成的密封结构,能够对电镀时产生的氢气以及其他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利用排气机构将收集到的气体统一排走处理,对环境友好;同时,由于盖板的密封作用,可以避免槽体中电镀液挥发,从而避免电镀液中某些有毒物质挥发至槽体外而影响人体健康。
4.密封效果好:相比于普通盖板直接盖合在槽体顶端,本申请中,在盖板的底面设置密封部,同时在槽体的顶端设置于密封部配合的密封槽,当盖板盖合在槽体顶端时,密封部插入到密封槽中,结合盖板和密封部上冷凝的水,使得密封部和密封槽形成水封结构,从而对槽体实现很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所述密封槽将槽体顶端分为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顶面高度低于外层顶面的高度。
本方案中,更优地,密封槽将槽体顶端分为外层和内层,密封槽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当盖板盖合在槽体顶端时,盖板底面的密封部插入到密封槽中,槽体顶端的外层和内层分别位于密封部的两侧。当密封槽内积累冷凝水而与密封部形成水封结构后,由于槽体顶端内层的顶面高度低于外层顶面高度,当密封槽中冷凝水不断聚集而使冷凝水的深度达到内层顶面的高度后,后续继续冷凝的水可以漫过内层顶面而流回至槽体内,使得后续继续冷凝的水不会漫过外层的顶面而流到槽体外,从而避免槽体内的水分出现损失。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底面呈向盖板底面中心凹陷的棱锥状。
本方案中,更优地,将盖板的底面设置呈向底面中心凹陷的棱锥状,当盖板盖合在槽体顶端后,盖板底面的边缘到底面中心呈倾斜状,方便盖板上冷凝的水沿着盖板的底面流至密封槽后流回到槽体中,避免盖板的底面聚集大量的水滴,使得打开盖板时水滴滴落至槽体周围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盖板的底面呈棱锥状,当盖板盖合槽体的顶端后,由于氢气的密度较小,方便氢气聚集于盖板底面靠近中心位置,从而有利于排气机构将氢气等气体快速排出槽体外。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底面靠近盖板与槽体转动连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板。
本方案中,更优地,在盖板的底面靠近盖板与槽体转动连接的一侧固定连接贴合板,当盖板转动至盖合槽体的顶端时,贴合板能够转动至与槽体后侧内壁相贴合的状态,从而提升盖板与槽体围成空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水分挥发和热能散失。
进一步,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和固定连接于排气管中的风机,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于盖板顶面的中心且与盖板的底面连通。
本方案中,利用风机将槽体内收集的气体沿排气管排走,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密封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本方案中,在密封槽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垫,当将盖板盖合至槽体顶端时,缓冲垫对密封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盖板与槽体顶端出现较大冲击以及产生较大噪音,同时有利于保护密封部,避免密封部受到较大冲击而损坏。
进一步,槽体后侧的侧壁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本方案中,当将盖板转动至打开状态时,利用限位块对盖板进行限位,避免盖板转动至与槽体后侧的侧壁相贴的状态,从而减少盖板上冷凝水滴落至周围的情况,同时方便拉动盖板而使盖板转动至重新盖合槽体顶端的状态,降低转动盖板时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设有可与密封部配合的卡合部。
本方案中,利用撑杆上卡合部与盖板底面密封部的配合,从而方便利用撑杆将盖板推动至打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撑杆靠近卡合部的一端设有勾状部。
本方案中,更优地,在撑杆靠近卡合部的一端设置勾状部,当将盖板打开后又需要将盖板盖合时,由于槽体的体积较大,人工无法手动直接拉到盖板,此时可以利用撑杆的勾状部勾住盖板,从而将盖板拉回至盖合槽体顶端的状态,不必人工走动到槽体后侧推动盖板转动,节省人力。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方案中,在盖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把手,方便打开盖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盖板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盖板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撑杆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槽体1、盖板2、密封板3、密封槽4、外层5、内层6、贴合板7、排气管8、把手9、支撑块10、撑杆11、限位块12、连接块13、挡杆14、卡合部15、勾状部16。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包括上端开口的槽体1,槽体1顶端靠近后侧的侧壁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2,结合图2,盖板2的底面设有密封部(此处盖板2的底面是指当盖板2转动至盖合槽体1顶端后,盖体朝向槽体1内腔的一面为盖板2的底面,而盖板2露出槽体1之外的一面为盖板2的顶面,即盖板2的顶面对应图1中盖板2所显示出来的面,下文所指的盖板2的底面和顶面均以此作为参考),密封部包括三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盖板2底面的密封板3,对应地,槽体1前侧、左侧和右侧的顶端开有密封槽4,密封槽4的底壁放置有缓冲垫,当盖板2转动至盖合槽体1的顶端时,三块密封板3分别插入到槽体1顶端的密封槽4内。如图3所示,密封槽4将槽体1顶端分为外层5和内层6,外层5的顶面与槽体1后侧侧壁的顶面齐平,而内层6的顶面低于外层5的顶面。
如图2所示,盖板2底面靠近槽体1后侧侧壁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贴合板7,当盖板2转动至如图1中盖合槽体1的顶端开口时,贴合板7能够与槽体1后侧侧壁的内壁相贴合,从而避免盖板2的底面与槽体1后侧侧壁之间存在缝隙而造成盖板2无法密封槽4体的情况。
如图1所示,盖板2的顶面上设有排气机构,本实施例中,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8和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排气管8中的风机(图中未示出),排气管8焊接于盖板2的顶面的中心且与盖板2的底面连通,当盖板2转动至盖合槽体1顶端开口时,排气管8与槽体1内连通。
如图2所示,盖板2的底面呈向盖板2底面中心凹陷的棱锥状,当盖板2盖合至槽体1顶端的开口时,盖板2底面的中心至盖板2底面的边缘呈倾斜状,从而方便槽体1中的氢气向上聚集(由于氢气的密度较小,因此会自动向上聚集于靠近盖板2底面处)于盖板2底面中心处,方便排气机构快速排出槽体1中的氢气。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当进行流镀操作时,将电镀液存放至槽体1中,然后手动将盖板2转动至盖合槽体1顶端开口状态,此时,密封板3插入到密封槽4中,贴合板7与槽体1后侧侧壁的内壁贴合,此时盖板2对槽体1实现初步的密封。然后利用加热设备将电镀液加热至预定温度,并利用泵将槽体1中的电镀液循环抽送至管件内壁处进行电镀,并将电镀后的电镀液送回槽体1中,管件内壁电镀时产生的氢气和其他气体会跟随电镀液一起流动至槽体1内,由于氢气等气体的密度较小,使得气体在盖板2底面中心处聚集,此时打开风机,通过风机将盖板2底面处的气体排送至气体处理装置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电镀液的温度较高,因此在盖板2的底面和密封板3上均会产生冷凝水而盖板2底面呈棱锥状,使得盖板2底面的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盖板2底面自动流动至密封板3处,然后流入到密封槽4内,冷凝水在密封槽4中不断聚集而使密封板3和密封槽4形成水封结构,使得槽体1被盖板2和密封板3完全密封,同时,由于内层6顶面的高度低于外层5顶面的高度,当密封槽4内冷凝水的液面超过内层6的顶面后,多余的冷凝水会漫过内层6顶面而流至槽体1内,不会漫过外层5而流至槽体1外。
由于本实施例中盖板2和密封板3能够对槽体1开口进行良好的密封,使得槽体1内电镀液中的水分不会大量挥发,且槽体1中的热量也不会大量散失,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功能。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示,本实施例中,盖体的顶面靠近前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把手9;同时,槽体1的右侧侧壁上焊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上卡接有撑杆11;槽体1后侧侧壁的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的顶端倾斜设置,当盖板2打开如图5的状态后,盖板2的顶面转动至与限位块12顶端倾斜面相贴合并相抵的状态,限位块12对盖板2提供支撑,防止盖板2转动至与槽体1的后侧侧壁相接触,造成无法方便地将盖板2重新转动至盖合槽体1顶端开口的状态。结合图5和图6,撑杆11的后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一体成型有挡杆14,挡杆14的两端分别凸出连接块13的前侧和后侧。挡杆14凸出连接块13后侧的部分与撑杆11围成卡合部15,卡合部15可与图5中盖板2远离槽体1的一端抵紧,且盖板2上的密封板3可位于卡合部15内,使得可以利用撑杆11稳定地撑起盖板2,从而方便地将盖板2转动至图5中的打开状态;同时,挡杆14凸出连接块13前侧的部分与撑杆11围成勾状部16,当将盖板2打开后又需要将盖板2重新转动至盖合槽体1的顶端开口时(即图4中的状态),可以手持撑杆11,使图5中盖板2远离槽体1的一端端部位于勾状部16内,然后通过拉动撑杆11而拉动盖板2转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1.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包括上端开口的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顶端靠近后侧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部,所述槽体的顶端设有与密封部配合密封槽;所述盖板上连接有排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将槽体顶端分为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顶面高度低于外层顶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底面呈向盖板底面中心凹陷的棱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底面靠近盖板与槽体转动连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和固定连接于排气管中的风机,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于盖板顶面的中心且与盖板的底面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后侧的侧壁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设有可与密封部配合的卡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靠近卡合部的一端设有勾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多功能电镀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