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特别涉及一种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气密性:是指容器的各联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比如液化气罐在焊接完毕都要严格检查它的气密性,以防充气后漏气出现事故。
滤清器是指通过滤纸起过滤杂质或者气体的作用的配件。滤清器在出厂前需求进行气密性检测,以达到不合格产品的剔除。
现有的检测滤清器气密性的检漏机,其滤清器的固定结构复杂,滤清器固定不牢靠,导致检测滤清器的气密性时,由于滤清器固定不牢靠,导致其监测结构不准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固定简单、避免产品在检测过程松动的一种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包括摆放台、拉杆、手爪、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弹簧,所述摆放台开有开口,摆放台坐于第三气缸上,第二气缸连接第三气缸,第二气缸控制第三气缸升降;所述拉杆一端设置有撑开头,拉杆另一端穿过摆放台的开口连接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带动拉杆升降,所述手爪间隔绕设在拉杆的外围,手爪和手爪之间围成松紧套筒;所述弹簧套置在拉杆上,弹簧一端抵靠松紧套筒,弹簧另一端抵靠在第三气缸上,弹簧构成松紧套筒的复位机构;所述第二气缸带动第三气缸上升时,松紧套筒和拉杆上升并露出摆放台,第三气缸带动拉杆下降时,撑开头进入松紧套筒内腔并逐渐撑开松紧套筒,以使松紧套筒的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
所述拉紧装置的第二气缸拉动第三气缸上升,此时拉杆、松紧套筒上升并露出摆放台,接着第三气缸拉动拉杆下降,此时拉杆的撑开头进入松紧套筒内腔并逐渐撑开松紧套筒,以使松紧套筒的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直至松紧套筒撑开到最大范围为止,接着第三气缸继续拉动拉杆并带动松紧套筒一起下降,此时松紧套筒在弹簧作用下保持撑开状态,此时松紧套筒的手爪钩紧产品,将产品拉紧并锁紧,避免产品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三气缸上设置有气筒,气筒一侧开有进气接头,所述撑开头开有排气口,所述拉杆开有排气通道,拉杆穿过气筒连接第三气缸,排气通道的入口连通气筒内腔,排气通道的出口连通排气口。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手爪外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有凸钩。通过设置有凸钩,凸钩钩紧产品,避免产品松动,提高检漏机的实用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拉杆和气筒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有密封圈,提高气筒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气,大大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摆放台的表面设置有胶垫。通过设置有胶垫,胶垫和罩体紧贴接触,提高摆放台和罩体的密封性,胶垫和产品紧贴接触,提高摆放台和产品的密封性,从而提高检测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紧装置的第二气缸拉动第三气缸上升,此时拉杆、松紧套筒露出摆放台,接着第三气缸拉动拉杆下降,此时拉杆的撑开头进入松紧套筒内腔并逐渐撑开松紧套筒,以使松紧套筒的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直至松紧套筒撑开到最大范围为止,接着第三气缸继续拉动拉杆并带动松紧套筒一起下降,此时松紧套筒在弹簧作用下保持撑开状态,此时松紧套筒的手爪钩紧产品,将产品拉紧并锁紧,避免产品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示意图。
图2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示意图(进料推臂随转盘旋转将进料运输带的产品推入摆放台)。
图3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示意图(进料推臂移动远离摆放台的产品)。
图4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示意图(进料推臂恢复初始状态并随转盘旋转)。
图5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进料、出料部分示意图。
图6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进料推料装置示意图(推臂气缸的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
图7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进料推料装置示意图(推臂气缸的伸缩杆处于展开状态)。
图8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示意图(隐藏部分壳体)。
图9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杆不露出摆放台示意图。
图10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杆露出摆放台示意图。
图11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杆露出摆放台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杆露出摆放台并拉紧示意图。
图13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杆露出摆放台并拉紧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第四气缸和罩体示意图。
图15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定位装置示意图(松开产品状态)。
图16为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定位装置示意图(夹紧产品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16所示一种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包括机床1、机床1上设置有用于运输产品100的进料运输带2、用于推动产品100移动的进料推料装置3、用于检测产品100气密性的检漏装置4、旋转平台5和用于运输产品100的出料运输带6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料运输带2、进料推料装置3、检漏装置4、定位装置、旋转平台5和出料运输带6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进料运输带2位于旋转平台5的入口处,进料推料装置3位于进料运输带2和旋转平台5的入口处之间,所述进料推料装置3包括至少一组推料组件31、进料转盘32、驱动机构、外筒34和触碰板35,所述驱动机构为进料电机(图中未出示),外筒34套置在进料电机的转轴上,进料电机的转轴穿过外筒34并伸出外筒34外连接进料转盘32,进料电机带动进料转盘32旋转,所述触碰板35设置在外筒34并位于进料转盘32一侧。
每组推料组件31包括进料推臂311、推臂气缸312和机械阀313,所述进料推臂311一端设置有槽口3111,部分的进料转盘32插入槽口3111内,进料转盘32和槽口3111之间通过转轴3112连接在一起,进料推臂311以转轴3112为旋转中心小角度摆动,进料推臂311的另一端朝外伸出,用于将进料运输带2上的产品100移动至摆放台。
所述推臂气缸312设置在进料转盘32上,推臂气缸312的伸缩杆连接进料推臂311,所述机械阀313和推臂气缸312电连接,而且机械阀313固定在推臂气缸312上并跟随推臂气缸312同步旋转,实现多组推料组件31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转盘上。
所述机械阀313的触片处设置有滚轮33,当滚轮33在触碰板35上滑行时,滚轮33按压机械阀313的触片,以使机械阀313始终保持接通状态,机械阀313启动推臂气缸312,推臂气缸312带动进料推臂311移动。
所述旋转平台5包括上转盘51、下转盘52和第四气缸53,上转盘51和下转盘52之间形成工作区域,所述上转盘51的底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气缸53。
所述检漏装置4包括用于放置产品100的摆放台41、用于将产品100固定在摆放台41的拉紧装置7、带检漏腔422的罩体42、用于将气体充入产品100的充气装置43和用于监测检漏腔422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44;
所述罩体42内腔设有填充体421,所述填充体421置于罩体42内腔调节检漏腔422的空间大小,所述压力传感器44设置在罩体42外壁,压力传感器44的感应端伸入检漏腔422内,检测检漏腔422的压力值。
所述检漏装置4的罩体42和第四气缸53的伸缩杆连接,第四气缸53带动罩体42上下移动,检漏装置4的摆放台41间隔设置在下转盘52的表面,摆放台41与罩体42的位置一一对应,而且摆放台41的表面设置有胶垫411,实现多组检漏装置4设置在旋转平台5上。
对应每一个摆放台41均设置用于将产品100定位摆放在摆放台41的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和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8包括第一夹爪81、第二夹爪82、第一齿轮83、第二齿轮84和第一气缸85,所述第一夹爪81是弯钩状夹爪,所述第一齿轮83和第二齿轮84啮合,第一夹爪81连接第一齿轮83,第二夹爪82连接第二齿轮84,所述第一气缸85的伸缩杆和第一齿轮83连接,第一气缸85动作时,第一气缸85带动第一齿轮83旋转,第二齿轮84跟随第一齿轮83旋转,实现第一夹爪81和第二夹爪82相互分离或相互靠靠拢,从而调整产品100的位置。
对应每一个摆放台41均设置有拉紧装置7,所述拉紧装置7包括拉杆71、手爪72、第二气缸73、第三气缸74和弹簧75,所述摆放台41开有开口,摆放台41坐于第三气缸74上,第二气缸73和第三气缸74连接,第二气缸73控制第三气缸74升降;
所述第三气缸74上设置有气筒741,气筒741一侧开有进气接头742,所述拉杆71开有排气通道711,拉杆71一端设置有撑开头76,撑开头76开有排气口761,排气口761和排气通道711连通。
所述手爪72外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有凸钩721,手爪72间隔绕设在拉杆71的外围,手爪72和手爪72之间围成松紧套筒77。
所述弹簧75置于气筒741内,拉杆71依次穿过摆放台41的开口和气筒741连接第三气缸74,拉杆71和气筒74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43,第三气缸74带动拉杆71升降,同时弹簧75套置在拉杆71上,弹簧75一端抵靠松紧套筒77,弹簧75另一端抵靠在第三气缸74上,弹簧75构成松紧套筒77的复位机构。
所述充气装置43和气筒741的进气接头742连接,充气装置43产生的气体沿进气接头742、气泵内腔、排气通道711往排气口761排出至产品100上。
所述出料运输带6位于旋转平台5的出口处,出料推料装置9位于出料运输带6和旋转平台5的出口处之间。所述出料推料装置9包括出料摆臂91、出料转盘92和出料电机93,所述出料摆臂91沿出料转盘9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出料转盘92上,出料电机93和出料转盘92连接,出料电机93带动出料转盘92旋转,出料摆臂91将摆放台41上的产品100移动至出料运输带6上,输出产品100。
所述旋转平台5的出口处还设置有金属探测器10,当罩体42采用金属罩体42时,若对应的第四气缸53故障,罩体42无法脱离产品100,当产品100移动至出料运输带6时,金属探测器产生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停止检漏机工作。
工作原理:
用户将产品100(例如滤清器)放置在进料运输带2上,进料电机带动进料转盘32旋转,进料推臂311将进料运输带2上的产品100移动至摆放台41上,此时滚轮33恰好进入触碰板35并在触碰板35上滑行时,令机械阀313接通推臂气缸312的气源,推臂气缸312的伸缩杆推动进料推臂311往后退,令进料推臂311远离产品100,并阻隔另一产品100,避免产品100拥挤在一起,当旋转平台5带动产品100移动至另一位置,此时滚轮33恰好离开触碰板35,令机械阀313断开推臂气缸312的气源,推臂气缸312的伸缩杆收缩带动进料推臂311复位,如此往复循环,令产品100有序摆放在摆放台41上。
产品100摆放在摆放台41时,产品100摆放的位置不准确,此时定位装置8的第一气缸85和第二气缸73动作,第一气缸85和第二气缸73驱动第一夹爪81和第二夹爪82相互靠靠拢夹持产品100,调整产品100的摆放位置,提高产品100摆放的准确性。
产品100摆放位置准确后,拉紧装置7的第二气缸73拉动第三气缸74上升,此时拉杆71和松紧套筒77上升并露出摆放台41,接着第三气缸74拉动拉杆71下降,此时拉杆71的撑开头76进入松紧套筒77内腔并逐渐撑开松紧套筒77,以使松紧套筒77的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接着第三气缸74继续拉动拉杆71和松紧套筒77下降,此时松紧套筒在弹簧作用下保持撑开状态,此时松紧套筒77的手爪72钩紧产品100,将产品100拉紧并锁紧。
产品100拉紧并锁紧后,旋转平台5的第四气缸53带动罩体42下移抵靠在摆放台41上,罩体42的底端与摆放台41的胶垫411紧贴,增强密封效果,同时产品100进入罩体42的检测腔内。
接着,充气装置43产生的气体沿进气接头742、气泵内腔、排气通道711往排气口761排出充压设定的检测压力至产品100上,经过设定的稳压时间后,压力传感器44采集检测腔内的第一次的检测压力p1,再经过设定的检测时间后,压力传感器44采集检测腔内的第二次的检测压力p2,得到压差变化deltap=p2-p1,若制品有泄露,该deltap会比正常偏大,通过合理的设置泄漏压力,既可判定产品100的气密完整性,若检测腔的压力值出现变化时,表示产品100泄漏,该产品100为不及格的产品100。
所述产品100的检测完毕后,出料推料装置9的出料摆臂91将摆放台41上的产品100移动至出料运输带6上,输出产品100。
所述控制装置为操控显示屏200,每一组检漏装置4与操控显示屏200连接,而且旋转平台5对应每一组检漏装置4的位置设置有编号,每一组检漏装置4的压力数据传递至操控显示屏200,便于用户观看,若某一组检漏装置4的压力传感器44出现异常时,异常数据将呈现在操控显示屏200上,用户将压力传感器44产生异常对应的编号的不及格产品100取出即可,操作十分简单。
1.一种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放台、拉杆、手爪、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弹簧,所述摆放台开有开口,摆放台坐于第三气缸上,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连接,第二气缸控制第三气缸升降;
所述拉杆一端设置有撑开头,拉杆另一端穿过摆放台的开口连接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带动拉杆升降,所述手爪间隔绕设在拉杆的外围,手爪和手爪之间围成松紧套筒;
所述弹簧套置在拉杆上,弹簧一端抵靠松紧套筒,弹簧另一端抵靠在第三气缸上,弹簧构成松紧套筒的复位机构;
所述第二气缸带动第三气缸上升时,松紧套筒和拉杆上升并露出摆放台,第三气缸带动拉杆下降时,撑开头进入松紧套筒内腔并逐渐撑开松紧套筒,以使松紧套筒的上部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上设置有气筒,气筒一侧开有进气接头,所述撑开头开有排气口,所述拉杆开有排气通道,拉杆穿过气筒连接第三气缸,排气通道的入口连通气筒内腔,排气通道的出口连通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爪外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有凸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和气筒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漏机的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台的表面设置有胶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