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23  92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电镀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传动系统完全处于开放状态,其运行是典型的磨粒磨损形式,要求零件表面必须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故自行车的传动零件需经过相应的热处理,以满足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同时,由于自行车链条完全暴露在大气中,会受到大气的侵蚀,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雨水的冲刷等,因此,还要求自行车链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提高自行车链条耐腐蚀性能的措施主要是采用电镀方式对经过热处理的自行车链条进行表面防护处理。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在自行车链条的表面电镀碱性锌镀层或碱性锌-镍合金镀层,其中,虽然碱性镀锌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上镀速度快,但其镀层的耐蚀性能一般,配合后续处理(即钝化和封闭处理)中性盐雾红锈时间约为200h,极易失效,而碱性锌-镍合金镀层配合后续处理中性盐雾红锈时间约为1200h,耐腐蚀性能较好,但碱性锌镍的上镀速度极慢,效率过低,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生产。同时,碱性镀锌和碱性锌镍在电镀过程中容易产生氢气而吸附在链条上,从而造成氢脆,使链条在组成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时容易断裂,导致产品报废。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该复合保护层的耐腐蚀性能优异,对自行车链条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生产成本较低,其镀层之间结合牢固,不存在氢脆,即使链条在组成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冲击力也不会发生断裂。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包括酸性锌镀层、酸性锌-镍合金镀层、钝化层和涂覆层,所述酸性锌镀层覆盖在自行车链条的表面,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覆盖在所述酸性锌镀层的表面,所述钝化层覆盖在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表面,所述涂覆层覆盖在所述钝化层的表面。酸性镀锌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分散性好和上镀速度快等系列优点,其成本是碱性镀锌成本的50%,碱性锌镍成本的20%,其上镀速度是碱性镀锌上镀速度的2倍以上,是碱性锌镍上镀速度的5倍以上,但是,其镀层(即酸性锌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一般。酸性锌镍的耐腐蚀性能较好,配合后续处理中性盐雾红锈时间可达到1200h以上,且上镀速度快,但其成本是酸性镀锌的3倍以上。为此,本实用新型将酸性镀锌和酸性锌镍进行复合,先在自行车链条表面电镀一层较厚的酸性锌镀层,然后再复合电镀一层较薄的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由此,可有效降低电镀成本,还可显著提高自行车链条的耐腐蚀性能。而且,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电镀液都呈酸性,没有氢气析出,避免了镀层之间起泡或者结合不佳等问题发生,也消除了氢脆的可能性,链条在组成过程中不会因为氢脆发生断裂而导致报废。优选地,所述酸性锌镀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厚度为1~2μm。将上述厚度的所酸性锌镀层和所酸性锌-镍合金镀层复合,可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复合保护层具有较佳的耐蚀性能,中性盐雾红锈时间达到1200h以上。优选地,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含镍量为12%~15%。优选地,所述钝化层为三价铬钝化层。优选地,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150~210nm,所述钝化层重为180~220mg/m2。由此,复合保护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且钝化层的结合力好,成本合理。若所述钝化层的厚度太大,会导致结合力较差,易脱落,且成本较高。若所述钝化层的厚度太小,会导致复合保护层的耐腐蚀性能下降。优选地,所述涂覆层的厚度为90~110μm。由此,复合保护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且涂覆层的结合力好,成本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保护层由酸性锌镀层、酸性锌-镍合金镀层、钝化层和涂覆层构成,中性盐雾红锈时间可达到1200h以上,耐腐蚀性能优异,对自行车链条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且生产成本较低,镀层之间结合牢固,不存在氢脆,即使链条在组成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冲击力也不会发生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酸性锌镀层1、酸性锌-镍合金镀层2、钝化层3、涂覆层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由酸性锌镀层1、酸性锌-镍合金镀层2、钝化层3和涂覆层4构成。其中,酸性锌镀层1覆盖在自行车链条的表面,酸性锌-镍合金镀层2覆盖在酸性锌镀层1的表面,钝化层3覆盖在酸性锌-镍合金镀层2的表面,涂覆层4覆盖在钝化层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酸性锌镀层1的厚度为2μm,采用广州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牌号为950酸性镀锌添加剂制备。本实施例中,酸性锌-镍合金镀层2的厚度为2μm,含镍量为12%~15%,采用广州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牌号为hks-314酸性锌镍合金镀液制备。本实施例中,钝化层3为三价铬钝化层,厚度为150nm,钝化层重为180mg/m2,采用广州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牌号为468蓝色三价铬钝化剂制备。实际生产中,三价铬钝化的厚度可设计为150~210nm,钝化层重可设计为180~220mg/m2,具体视实际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中,涂覆层4的厚度为90μm,采用广州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牌号为301e封闭剂制备。实际生产中,涂覆层的厚度可设计为90~110μm,具体视实际需要而定。本实施例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现行的酸性镀锌工艺在经过热处理的自行车链条表面电镀酸性镀锌层,电镀液的ph值为5.0~5.8,电镀液的温度为20~35℃。采用现行的酸性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在电镀了酸性镀锌层的自行车链条表面电镀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电镀液的ph值为5.0~5.8,电镀液的温度为20~35℃。采用现行的钝化处理工艺对电镀了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自行车链条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液的ph值为3.5~5,温度为20~35℃,钝化时间为30~60s。采用现行的封闭处理工艺对钝化后的自行车链条进行封闭处理,温度为50~60℃,封闭时间为10~30s.实施例2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酸性锌镀层的厚度为3μm,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厚度为1μm。对比例1对比例1提供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含酸性锌镀层,且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厚度为4μm。按照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1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进行中性盐雾试验,记录各测试样品出现红锈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测试样品出现红锈时间(h)实施例11470实施例21452对比例11483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具有与对比例1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相当的耐腐蚀性能,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成本要显著低于对比例1,仅为对比例1的50%以下。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性锌镀层、酸性锌-镍合金镀层、钝化层和涂覆层,所述酸性锌镀层覆盖在自行车链条的表面,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覆盖在所述酸性锌镀层的表面,所述钝化层覆盖在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表面,所述涂覆层覆盖在所述钝化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锌镀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厚度为1~2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镀层的含镍量为12%~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为三价铬钝化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150~21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重为180~220mg/m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涂覆层的厚度为90~11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其由酸性锌镀层、酸性锌‑镍合金镀层、钝化层和涂覆层构成。该自行车链条复合保护层的中性盐雾红锈时间可达到1200h以上,耐腐蚀性能优异,对自行车链条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且生产成本较低,镀层之间结合牢固,不存在氢脆,即使链条在组成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冲击力也不会发生断裂。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亮;蒲海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达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