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绵脱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丝绵在经过机制完成后需要在精炼池中进行精炼,丝绵精炼后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需要对丝绵脱胶后的废水进行处理,现有丝绵脱胶废水处理简单,废水中的丝胶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通过过滤箱和静置池对脱胶后的水溶液进行粗处理,过滤杂质以及静置得到沉淀,并通过排液箱内的旋转箱离心处理对静置上侧溶液进行离心分离,经过处理,废水中的粗制丝胶得到有效回收,经过处理可得精致丝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且也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保护周围环境,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管和静置池,所述静置池上方通过支架连接有过滤箱,所述废水管与过滤箱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下端通过排出管连接到静置池内,所述静置池侧壁连通有加酸箱,所述静置池内壁安装有ph检测器,所述静置池靠近上端的侧壁通过出液管连通排液箱,所述排液箱内设有与出液管连通的旋转箱,所述旋转箱的底部通过轴杆连接电机,所述轴杆与排液箱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箱的侧壁内嵌连接有过滤环网,所述排液箱底部侧壁设有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三层过滤网板,且所述过滤箱侧壁位于每层过滤网板的上侧均设有清理口。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从上到下间隔依次增大且每层过滤网板从上到下过滤孔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端部伸入到旋转箱内且出液管与旋转箱通过旋转轴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环网的底端面与旋转箱的底面设置预留高度,所述旋转箱的底部形成储存槽底。
优选的,所述排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环板,所述旋转箱的底部设有环槽,所述下环板嵌入到环槽内且与环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液箱靠近上端的侧壁安装有上环板,所述上环板底部内壁设有环形缺口槽,所述环形缺口槽与旋转箱的上端角部滑动连接。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箱和静置池对脱胶后的水溶液进行粗处理,过滤杂质以及静置得到沉淀,并通过排液箱内的旋转箱离心处理对静置上侧溶液进行离心分离,经过处理,废水中的粗制丝胶得到有效回收,经过处理可得精致丝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且也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保护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废水管;2、静置池;3、支架;4、过滤箱;5、排出管;6、加酸箱;7、ph检测器;8、出液管;9、排液箱;10、旋转箱;11、轴杆;12、电机;13、过滤环网;14、排出口;15、过滤网板;16、清理口;17、旋转轴套;18、下环板;19、环槽;20、上环板;21、环形缺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管1和静置池2,所述静置池2上方通过支架3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废水管1与过滤箱4连通,所述过滤箱4的下端通过排出管5连接到静置池2内,所述静置池2侧壁连通有加酸箱6,所述静置池2内壁安装有ph检测器7,所述静置池2靠近上端的侧壁通过出液管8连通排液箱9,所述排液箱9内设有与出液管8连通的旋转箱10,所述旋转箱10的底部通过轴杆11连接电机12,所述轴杆11与排液箱9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箱10的侧壁内嵌连接有过滤环网13,所述排液箱9底部侧壁设有排出口1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4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三层过滤网板15,且所述过滤箱4侧壁位于每层过滤网板15的上侧均设有清理口16,用于对废水进行过滤大杂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板15从上到下间隔依次增大且每层过滤网板15从上到下过滤孔径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8的端部伸入到旋转箱10内且出液管8与旋转箱10通过旋转轴套17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环网13的底端面与旋转箱10的底面设置预留高度,所述旋转箱10的底部形成储存槽底,在储存槽底方便对离心后的胶状物质进行收集,并且为了提高收集量可以在旋转箱10内设置乙醇箱,用于定时定量添加乙醇。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箱9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环板18,所述旋转箱10的底部设有环槽19,所述下环板18嵌入到环槽19内且与环槽19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箱9靠近上端的侧壁安装有上环板20,所述上环板20底部内壁设有环形缺口槽21,所述环形缺口槽21与旋转箱10的上端角部滑动连接,通过上环板20与下环板18配合对旋转箱10进行限位滑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1.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包括废水管和静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池上方通过支架连接有过滤箱,所述废水管与过滤箱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下端通过排出管连接到静置池内,所述静置池侧壁连通有加酸箱,所述静置池内壁安装有ph检测器,所述静置池靠近上端的侧壁通过出液管连通排液箱,所述排液箱内设有与出液管连通的旋转箱,所述旋转箱的底部通过轴杆连接电机,所述轴杆与排液箱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箱的侧壁内嵌连接有过滤环网,所述排液箱底部侧壁设有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三层过滤网板,且所述过滤箱侧壁位于每层过滤网板的上侧均设有清理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从上到下间隔依次增大且过滤网板从上到下过滤孔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端部伸入到旋转箱内且出液管与旋转箱通过旋转轴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环网的底端面与旋转箱的底面设置预留高度,所述旋转箱的底部形成储存槽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环板,所述旋转箱的底部设有环槽,所述下环板嵌入到环槽内且与环槽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丝绵脱胶溶液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箱靠近上端的侧壁安装有上环板,所述上环板底部内壁设有环形缺口槽,所述环形缺口槽与旋转箱的上端角部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