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领域对钢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钢铁冶炼,是钢、铁冶金工艺过程的总称,工业生产的铁根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含碳量2%以上)和钢(含碳量低于2%),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钢,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钢铁成型后需冷却到一定温度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而现有的钢铁冷却一般直接将钢铁浸渍在水槽中进行冷却,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钢铁进行一定的冷却,但冷却效果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有效的对钢铁进行冷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通过散热机构、冷气发生器、冷却槽对钢铁进行多次冷却,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包括位于地面以下设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开口与地面齐平,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液压升降柱和承重板,所述自动液压升降柱的顶部和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槽的一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有位于地面以上设置的水泵,所述冷却槽的另一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冷却槽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冷气发生器,所述冷气发生器连接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的上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集气罩、散热筒和排气管,所述散热筒的底部和所述集气罩连通,所述散热筒的顶部和所述排气管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筒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筒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筒内竖直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抽风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筒的上方设置有变速器和电机,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散热筒和所述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通过链轮链条和所述电机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冷气管连通的由上而下分布的冷气喷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板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长度和所述底板的长度相同设置,所述侧板的表面和所述底板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底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侧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散热机构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杆及抽风机上下往复运动,提高抽风机的抽风效果,集气罩将热气收集后经散热筒底部的散热网快速的散发,再经散热筒顶部的过滤网过滤后通过排气管排放,避免污染环境,实现钢铁冷却过程中热气的快速散发,提高冷却效率。
2、所述冷气发生器产生的冷气通过冷气管传送至冷气喷头内并喷出,对钢铁的表面进行冷却,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3、利用所述冷却槽对钢铁进行水冷冷却,通过流量阀、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阀的设置控制冷却槽中水的流量和温度,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冷却槽、2温度传感器、3自动液压升降柱、4承重板、5进水管、510流量阀、6出水管、610电磁阀、7水泵、8冷气发生器、810冷气管、811冷气喷头、9散热机构、910集气罩、920散热筒、921散热网、922过滤网、923螺杆、924移动块、925连接杆、926抽风机、927变速器、928电机、929吊板、930排气管、1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3,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包括位于地面100以下设置的冷却槽1,所述冷却槽1的开口与地面100齐平,所述冷却槽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自动液压升降柱3和承重板4,所述自动液压升降柱3的顶部和所述承重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槽1的一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固定连接有位于地面100以上设置的水泵7,所述冷却槽1的另一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冷却槽1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冷气发生器8,所述冷气发生器8连接有冷气管810,所述冷气管810的上方设置有散热机构9,所述散热机构9包括集气罩910、散热筒920和排气管930,所述散热筒920的底部和集气罩910连通,所述散热筒920的顶部和排气管930连通。所述冷却槽1对钢铁进行冷水冷却,所述冷气发生器8对钢铁进行冷气冷却,所述散热机构9实现钢铁冷却过程中热气的快速散发,提高冷却效率。
为了便于散热,所述散热筒920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网921,所述散热筒920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922,所述散热筒920内竖直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杆923,所述螺杆923上设置有移动块924,两个所述移动块92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925,所述连接杆925上设置有抽风机926。通过所述螺杆923旋转带动连接杆925及抽风机926上下往复运动,提高抽风机926的抽风效果,通过所述集气罩910将热气收集后经散热筒920底部的散热网921快速的散发,再经散热筒920顶部的过滤网922过滤后通过排气管930排放,避免污染环境,实现钢铁冷却过程中热气的快速散发,提高冷却效率。
为了提高抽风机926的抽风效果,所述散热筒920的上方设置有变速器927和电机928,所述螺杆923的一端穿过所述散热筒920和所述变速器927连接,所述变速器927通过链轮链条和所述电机928连接。所述电机928固定安装在吊板929上,通过启动所述电机928带动螺杆923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杆925及抽风机926上下往复运动。
为了便于对钢铁表面进行冷气冷却,所述冷气管810上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冷气管810连通的由上而下分布的冷气喷头811。所述冷气发生器8产生的冷气通过冷气管810传送至冷气喷头811内并喷出,喷出的冷气朝向钢铁的表面对钢铁进行冷却。
为了便于放置钢铁,所述承重板4包括底板410和位于底板410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420,所述底板410和所述侧板420固定连接,所述侧板420的长度和所述底板410的长度相同设置,所述侧板420的表面和所述底板410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底板410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410,所述侧板420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420。钢铁放置在所述承重板4上,通过底板410和侧板420的设置,达到对钢铁遮挡的效果,防止钢铁滑落,同时底板410上的第一通孔410和侧板420上的第二通孔420的设置方便冷却槽1内的水流动通过承重板4,避免出现无法排出的状况,不影响冷却效果。
为了便于控制冷却槽1中水的流量和温度,所述进水管5上设置有流量阀510,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520。外部水流通过水泵7经进水管5进入冷却槽1中,进水管5上流量阀510的设置便于监测进入冷却槽1的水流量,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2实时测量的温度和外部控制器设定的温度的对比,进而控制出水管上电磁阀520的启闭,实现冷却槽1中水的流量和温度的恒定。
所述温度传感器2采用的型号为ds18b20,自动液压升降柱3采用的型号为dd-sjz01,流量阀510采用的型号为zzyp,电磁阀520采用的型号为zcb-1/200hz,抽风机926采用的型号为gy4-73,电机928采用的型号为yd160l-4/2。
工作原理:需要冷却的钢铁通过起吊装置移动至冷却槽1的上方,通过外部升降控制器控制自动液压升降柱3上升,进而带动承重板4上升使其位于冷气喷头811之间,将钢铁放置在承重板4上开始进行初步冷却,开启冷气发生器8,冷气发生器8产生的冷气通过冷气管810传送至冷气喷头811内并朝向钢铁的表面喷出,对钢铁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启动电机928带动螺杆923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杆925及抽风机926上下往复运动,提高抽风机926的抽风效果,集气罩910将热气收集后经散热筒920底部的散热网921快速的散发,再经散热筒920顶部的过滤网922过滤后通过排气管930排放,避免污染环境,提高冷却效率。经过初步冷却后,通过外部升降控制器控制自动液压升降柱3下降,使钢铁浸入冷却槽1中进行二次冷却,外部水流通过水泵7经进水管5进入冷却槽1中,从出水管排出,流量阀510、温度传感器2和电磁阀520阀的设置方便控制冷却槽1中水的流量和温度,第一通孔410和第二通孔420的设置方便冷却槽1内的水流动通过承重板4,避免出现无法排出的状况,不影响冷却效果。水冷结束后,通过外部升降控制器控制自动液压升降柱3的自动上升,进而带动承重板4上升,当承重板4位于位于冷气喷头811之间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再次开启冷气发生器8进行第三次冷却。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种冷却方式,加强钢铁冷却效果,提高了冷却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包括位于地面以下设置的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的开口与地面齐平,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液压升降柱和承重板,所述自动液压升降柱的顶部和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槽的一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有位于地面以上设置的水泵,所述冷却槽的另一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冷却槽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冷气发生器,所述冷气发生器连接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的上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集气罩、散热筒和排气管,所述散热筒的底部和所述集气罩连通,所述散热筒的顶部和所述排气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筒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筒内竖直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抽风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的上方设置有变速器和电机,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散热筒和所述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通过链轮链条和所述电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冷气管连通的由上而下分布的冷气喷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长度和所述底板的长度相同设置,所述侧板的表面和所述底板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底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侧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冶炼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