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26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是聚乙烯材料,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生物实验培养皿属于其中的一种,但以往的生物实验培养皿大多不能进行拆分,从而不方便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进行清理,给使用者带来麻烦,降低了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的体验感,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降低了生物实验培养皿的实用性和使用性,针对性地推出了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具备能够进行拆分的优点,解决了以往生物实验培养皿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收容皿,所述收容皿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螺纹端延伸至螺纹孔的内腔并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收容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收容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容皿的顶部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收容皿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个数为三个,所述螺纹杆的个数为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收容皿、螺纹孔、通孔、螺纹杆、限位板、手轮、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插槽和插块的配合,实现了能够进行拆分的目的,从而方便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进行清理,避免给使用者带来麻烦,提高了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生物实验培养皿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生物实验培养皿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用于对螺纹杆进行限定,限定螺纹杆的移动距离,通过设置手轮,方便使用者转动螺纹杆,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插槽和插块,用于收容皿之间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盖板,用于对收容皿进行密封,通过设置防滑板,用于增大摩擦力,提高生物实验培养皿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用于提高收容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收容皿;3、螺纹孔;4、通孔;5、螺纹杆;6、限位板;7、手轮;8、第一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10、插槽;11、插块;12、盖板;13、防滑板;14、限位槽;1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收容皿2,收容皿2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3,壳体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的内腔设置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螺纹端延伸至螺纹孔3的内腔并与螺纹孔3的内壁螺纹连接,螺纹杆5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6,螺纹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7,收容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收容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9的底部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的内腔设置有插块11,插块1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收容皿2的顶部套设有盖板12,盖板12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3,防滑板1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收容皿2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内腔设置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孔3的个数为三个,螺纹杆5的个数为三个,通过设置限位板6,用于对螺纹杆5进行限定,限定螺纹杆5的移动距离,通过设置手轮7,方便使用者转动螺纹杆5,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插槽10和插块11,用于收容皿2之间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盖板12,用于对收容皿2进行密封,通过设置防滑板13,用于增大摩擦力,提高生物实验培养皿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槽14和限位块15,用于提高收容皿2的稳定性,通过壳体1、收容皿2、螺纹孔3、通孔4、螺纹杆5、限位板6、手轮7、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插槽10和插块11的配合,实现了能够进行拆分的目的,从而方便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进行清理,避免给使用者带来麻烦,提高了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生物实验培养皿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生物实验培养皿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

使用时,通过使用者转动手轮7,通过手轮7带动螺纹杆5转动,通过螺纹杆5带动限位板6向下移动,通过螺纹杆5的转动使其与螺纹孔3分离,当螺纹杆5与螺纹孔3完全分离时,通过使用者移动收容皿2,通过收容皿2带动第二连接块9移动,通过第二连接块9的移动使插槽10与插块11分离,当插槽10与插块11完全分离时,即可实现对收容皿2进行拆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收容皿(2),所述收容皿(2)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3),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内腔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螺纹端延伸至螺纹孔(3)的内腔并与螺纹孔(3)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6),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7),所述收容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收容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底部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内腔设置有插块(11),所述插块(11)的底部与第一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皿(2)的顶部套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3),所述防滑板(1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皿(2)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内腔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3)的个数为三个,所述螺纹杆(5)的个数为三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生物实验培养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收容皿,所述收容皿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螺纹端延伸至螺纹孔的内腔并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收容皿、螺纹孔、通孔、螺纹杆、限位板、手轮、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插槽和插块的配合,实现了能够进行拆分的目的,从而方便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进行清理,避免给使用者带来麻烦,提高了使用者对生物实验培养皿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生物实验培养皿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生物实验培养皿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茹;王军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