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28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是采用台车式电阻炉及箱式电阻炉配合起吊装置进行调质热处理。采用常规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进行调质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较低,热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不易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以解决采用常规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进行调质热处理时,工人的劳动强度高,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低,热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不易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加热线和淬火线;

所述加热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装料台、三台箱式电阻炉、两台箱式回火炉以及第二装料台;

在所述第一装料台左侧,第一装料台、三台箱式电阻炉、两台箱式回火炉以及第二装料台相邻两者之间,第二装料台右侧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纵向固定轨道;

所述淬火线包括淬火机以及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和第三淬火槽;所述第一淬火槽位于三台箱式电阻炉中位于最左侧的箱式电阻炉炉门前方;所述第二淬火槽位于三台箱式电阻炉中位于中间及右侧的两台箱式电阻炉炉门前方;所述第三淬火槽位于两台箱式回火炉中位于左侧的箱式回火炉的炉门前方;

在所述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和第三淬火槽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沿左右方向的横向固定轨道;在所述横向固定轨道上设置有可沿横向固定轨道移动的两根纵向活动轨道;所述两根纵向活动轨道的中心距与相邻两根所述纵向固定轨道的中心距相等;所述淬火机可在两根纵向活动轨道上以及相邻两根纵向固定轨道上行走。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零件调质热处理的质量,并且能对调质热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所述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以及第三淬火槽均由无铁磁性的不锈钢材质的槽体、循环冷却系统、强制搅拌系统、液位检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铁屑及其氧化皮废渣影响淬火液的冷却性能,大量氧化皮废渣堵塞淬火液中的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以致影响零件热处理的质量,还包括行车以及可吊装在行车上的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

所述行车设置在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以及第三淬火槽的上方且可在在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以及第三淬火槽的上方之间移动;

所述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包括永磁吸盘和多个吊耳;

所述永磁吸盘内部设置有多个整齐排列且被绝缘板隔开的永久磁铁;

所述永磁吸盘上设置有转动永久磁铁的磁力开关;

所述多个吊耳设置在永磁吸盘的周向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吸盘为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

所述吊耳设置在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的侧面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永久磁铁设置在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的底面上。这样,清理时,废渣吸附在永磁吸盘的底面上,当转动磁力开关后,废渣即可掉落,去除废渣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以及第三淬火槽中的淬火介质为水、pag淬火液或者淬火油。可根据生产零件的不同,选择不同冷速的淬火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淬火槽中的淬火介质为pag淬火液;

所述第二淬火槽和第三淬火槽中的淬火介质均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线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装料台或/和第二装料台两侧的两台风扇。这样,可以满足正火处理等热处理零件出炉后需风冷的热处理工艺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三台箱式电阻炉用于零件淬火、正火、退火、固溶等高温加热;两台箱式回火炉用于零件回火的中、低温加热;两个装料台用于装卸零件,并可将热处理后的零件放置在其上进行冷却;三个淬火槽用于零件淬火、固溶等需快冷的热处理工艺过程中零件的冷却;淬火机可在两根纵向活动轨道上以及相邻两根纵向固定轨道上行走,并且淬火机可在两根纵向活动轨道的带动下,沿横向固定轨道横向移动;淬火机料叉可升降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可满足进炉、出炉、转炉、淬火等生产过程中零件的自动转移。该调质热处理生产线搭载智能线集散控制系统后,整个调质热处理过程可全部自动化完成,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可智能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零件热处理质量得以保证。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常规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进行调质热处理时,工人的劳动强度高,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低,热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不易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设备配置布局合理,可满足多种热处理工艺;其搭载智能线集散控制系统后,可实现自动操作、智能生产。

(2)本实用新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优选地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以及第三淬火槽均由无铁磁性的不锈钢材质的槽体、循环冷却系统、强制搅拌系统、液位检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这样,可对调质热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设置工艺参数及步骤,对整个调质热处理过程智能控制,更优的保证零件调质热处理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优选地还包括行车以及可吊装在行车上的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这样,可以方便地对淬火槽中的铁屑及其氧化皮废渣及时清理,保证淬火液的冷却性能,进而保证零件热处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行车和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图上未示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磁力开关图上未示出);

图3是相对于图2的另一种视角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磁力开关图上未示出)。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第一装料台,2-箱式电阻炉,3-箱式回火炉,4-第二装料台,5-第一淬火槽,6-第二淬火槽,7-第三淬火槽,8-淬火机,9-纵向固定轨道,10-纵向活动轨道,11-横向固定轨道,12-风扇,1301-永磁吸盘,1302-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包括加热线和淬火线。

上述加热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装料台1、三台箱式电阻炉2、两台箱式回火炉3以及第二装料台4。在第一装料台1左侧,第一装料台1、三台箱式电阻炉2、两台箱式回火炉3以及第二装料台4相邻两者之间,第二装料台4右侧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纵向固定轨道9。

上述淬火线包括淬火机8以及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和第三淬火槽7。第一淬火槽5位于三台箱式电阻炉2中位于最左侧的箱式电阻炉2炉门前方;第二淬火槽6位于三台箱式电阻炉2中位于中间及右侧的两台箱式电阻炉2炉门前方;第三淬火槽7位于两台箱式回火炉3中位于左侧的箱式回火炉3的炉门前方。在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和第三淬火槽7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沿左右方向的横向固定轨道11;在横向固定轨道11上设置有可沿横向固定轨道11移动的两根纵向活动轨道10;两根纵向活动轨道10的中心距与相邻两根上述纵向固定轨道9的中心距相等;上述淬火机8可在两根纵向活动轨道10上以及相邻两根纵向固定轨道9上行走。

为了保证零件调质热处理的质量,并且能对调质热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本实施例优选地上述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均由无铁磁性的不锈钢材质的槽体、循环冷却系统、强制搅拌系统、液位检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循环冷却系统、液位检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图上未示出)。

为了防止铁屑及其氧化皮废渣影响淬火液的冷却性能,大量铁屑及其氧化皮废渣堵塞淬火液中的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以致影响零件热处理的质量,本实施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优选地还包括行车以及可吊装在行车上的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行车及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图上未示出)。上述行车设置在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的上方且可在在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的上方之间移动。参见图2和图3,上述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包括永磁吸盘1301和多个吊耳1302。永磁吸盘1301内部设置有多个整齐排列且被绝缘板隔开的永久磁铁;永磁吸盘1301上设置有转动永久磁铁的磁力开关(磁力开关图上未示出);上述多个吊耳1302设置在永磁吸盘1301的周向外侧。本实施例优选地永磁吸盘1301为长方体型,除了为长方体型外,也可以为圆柱体型等其它形状。上述吊耳1302设置在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的侧面上方。本实施例中,吊耳1302的数量为四个,在长方体型的相对两个侧面上方分别设置两个。为了方便卸载吸附在永磁吸盘1301上的氧化皮废渣,优选地上述永久磁铁设置在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的底面上。

上述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中的淬火介质为水、pag淬火液或者淬火油,具体可根据生产零件的不同,选择不同冷速的淬火介质。本实施例中第一淬火槽5中的淬火介质为pag淬火液;第二淬火槽6和第三淬火槽7中的淬火介质均为水。

为了满足正火处理等热处理零件出炉后需风冷的热处理工艺需求,本实施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中的加热线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装料台1或/和第二装料台4两侧的两台风扇12。

本实用新型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可满足进炉、出炉、转炉、淬火等生产过程中零件的自动转移。该调质热处理生产线搭载智能线集散控制系统后,整个调质热处理过程可全部自动化完成,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可智能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零件热处理质量得以保证。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热线和淬火线;

所述加热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装料台(1)、三台箱式电阻炉(2)、两台箱式回火炉(3)以及第二装料台(4);

在所述第一装料台(1)左侧,第一装料台(1)、三台箱式电阻炉(2)、两台箱式回火炉(3)以及第二装料台(4)相邻两者之间,第二装料台(4)右侧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纵向固定轨道(9);

所述淬火线包括淬火机(8)以及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和第三淬火槽(7);所述第一淬火槽(5)位于三台箱式电阻炉(2)中位于最左侧的箱式电阻炉(2)炉门前方;所述第二淬火槽(6)位于三台箱式电阻炉(2)中位于中间及右侧的两台箱式电阻炉(2)炉门前方;所述第三淬火槽(7)位于两台箱式回火炉(3)中位于左侧的箱式回火炉(3)的炉门前方;

在所述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和第三淬火槽(7)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沿左右方向的横向固定轨道(11);在所述横向固定轨道(11)上设置有可沿横向固定轨道(11)移动的两根纵向活动轨道(10);所述两根纵向活动轨道(10)的中心距与相邻两根所述纵向固定轨道(9)的中心距相等;所述淬火机(8)可在两根纵向活动轨道(10)上以及相邻两根纵向固定轨道(9)上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均由无铁磁性的不锈钢材质的槽体、循环冷却系统、强制搅拌系统、液位检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行车以及可吊装在行车上的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

所述行车设置在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的上方且可在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的上方之间移动;

所述铁屑及其氧化皮清除装置包括永磁吸盘(1301)和多个吊耳(1302);

所述永磁吸盘(1301)内部设置有多个整齐排列且被绝缘板隔开的永久磁铁;

所述永磁吸盘(1301)上设置有转动永久磁铁的磁力开关;

所述多个吊耳(1302)设置在永磁吸盘(1301)的周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吸盘(1301)为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

所述吊耳(1302)设置在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的侧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磁铁设置在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淬火槽(5)、第二淬火槽(6)以及第三淬火槽(7)中的淬火介质为水、pag淬火液或者淬火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淬火槽(5)中的淬火介质为pag淬火液;

所述第二淬火槽(6)和第三淬火槽(7)中的淬火介质均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线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装料台(1)或/和第二装料台(4)两侧的两台风扇(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解决了采用常规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调质热处理时,劳动强度高,生产安全系数低,热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不易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该生产线的特殊在于:加热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装料台、三台箱式电阻炉、两台箱式回火炉及第二装料台,且在其相邻两者间、第一装料台左侧及第二装料台右侧均设有纵向固定轨道;淬火线包括淬火机及从左至右依次排布的第一淬火槽、第二淬火槽和第三淬火槽;第一淬火槽位于左侧箱式电阻炉前方;第二淬火槽位于中间及右侧箱式电阻炉前方;第三淬火槽位于左侧箱式回火炉前方;淬火槽前后两侧设横向固定轨道;横向固定轨道上设两根纵向活动轨道。

技术研发人员:朱依铭;贾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融盛铁路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