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29  7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领域,尤其是dlp微型投影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lp微型投影光学引擎及其特别的塔式光学系统构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微型投影光学引擎大多采用的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dlp(digitallightprojector)技术,其主要图像和光线控制器件一般称为dmd光调制器(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光调制器是一种反射率极高的微型反射镜阵列,需要配合照明光学系统和投影光学系统将通常使用的r、g、b三原色构成的画面转换成我们人眼易见的投影画面;其结构原理是将一张极薄的高反射率的反射镜切割成所需要的分辨率数量的微型反射镜阵列,例如型号为0.2”wvga的dmd光调制器的物理分辨率为854*480,那么其有效工作区域的那张极薄的高反射率的反射镜就被切割成了854*480=409920个微型反射镜组成的长方形阵列(长宽比是16:9),通常称其中一个微型反射镜为一个像素点;而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会根据dmd光调制器工作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像素点工作方式,因此不同型号的dmd光调制器的微结构和工作偏转方式也不相同;目前来说有三种形态:“cornermanhattan方式”(如图1所示),“sidediamond方式”(如图2所示)和“sidemanhattan(trp)方式”(如图3所示),而因为dmd光调制器微结构和工作偏转方式不同,基于dlp技术的光学引擎的光学设计构架也会随着匹配和变更。

目前市面上根据不同的dmd光调制器微结构和工作偏转方式采用的光学设计构架也大致有如下几种:1.对于“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基于dlp技术的光学引擎的光学设计构架一般采用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例如中国专利cn200910209037中有提及这一方式(如图4所示);2.对于“sidediamond方式”的dmd光调制器,基于dlp技术的光学引擎的光学设计构架一般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例如中国专利cn200810184667中有提及这一方式(如图5所示);3.对于“sidemanhattan(trp)方式”的dmd光调制器,基于dlp技术的光学引擎的光学设计构架一般采用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例如中国专利cn200410082036中有提及这一方式(如图6所示);

以上三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光学零部件基本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而且通过光学设计者的不断努力,一般用于“sidediamond方式”dmd光调制器的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如图5所示)和一般用于“sidemanhattan(trp)方式”dmd光调制器的采用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如图6所示)已经可以做到相互兼容,但是上述两种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如图5所示)和采用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如图6所示)目前还没有设计者做到兼容到“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中;这种每个光学设计框架难以相互兼容不同微结构和工作偏转方式的dmd光调制器的情况,导致基于dlp技术平台的微型投影光学引起设计成本增加,产品差异化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该装置一方面解决常规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采用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设计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一方面保留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射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将白光进行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用于串联照明和投影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和远心式投影镜头,所述照明聚光模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与远心式投影镜头各光轴所在的平面与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形成35-60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上述照明聚光模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与远心式投影镜头各光轴所在的平面与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形成45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上述照明聚光模组包括反射镜和中继镜。

进一步的,上述中继镜为透镜。

进一步的,上述rtir棱镜模组包括两个斜面相互贴合的直角三角形棱镜。

进一步的,上述dmd光调制器与rtir棱镜模组的反射面间隔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在于:传统的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所示)设计的光学设计系统一般采用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例如中国专利cn200910209037中有提及这一方式(如图4所示),该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具有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而传统的基于“sidediamond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2所示)和“sidemanhattan(trp)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3所示)设计的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但是目前市面上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却不能直接兼容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所示)中,目前也没有哪个光学设计机构或者公司提出使用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来兼容“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所示)的设计方案;而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搭建了一个能够完美兼容“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的采用rtir棱镜合光,双层塔式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如图7所示),一方面摒弃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固有的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缺点,一方面完美保留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设计,即摒弃了传统的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设计的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固有缺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基于“sidediamond方式”和“side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设计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兼容问题,带来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给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做光学设计提供了除了传统的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的另外一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光学设计内容,扩展了dlp微投影光学引擎的成品形态;

2.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摒弃了传统的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固有的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的兼容问题;

4.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采用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完美保留了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6是现有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各图中的标号见具体专利的标号);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构造示意图;

图9是反射镜、中继镜、rtir棱镜模组的分解图;

图10是反射镜、中继镜、rtir棱镜模组和dmd光调制器的光路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包括出射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8-1、将白光进行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8-7、用于串联照明和投影的rtir棱镜模组8-4、dmd光调制器8-5和远心式投影镜头8-6,所述照明聚光模组8-7、rtir棱镜模组8-4、dmd光调制器8-5与远心式投影镜头8-6各光轴所在的平面m与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n形成35-60度的夹角。

上述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n指照明聚光模组中提供r、g、b三原色光源以及合成输出白光的光轴位于同一平面n内;照明聚光模组8-7、rtir棱镜模组8-4、dmd光调制器8-5与远心式投影镜头8-6各光轴所在的平面m指照明聚光模组8-7(即包括反射镜8-2和中继镜8-3)的光轴、rtir棱镜模组8-4的光轴、dmd光调制器8-5的光轴位于同一光轴上,与远心式投影镜头8-6的光轴位于同一平面m上,平面m与平面n形成35-60度的夹角。

为了实现效果较好,较佳的是平面m与平面n形成45度的夹角。

上述照明聚光模组8-7包括了反射镜8-2和中继镜8-3,上述中继镜可以为球面、非球面透镜,或是透镜组;上述反射镜可以为平面状的反射镜片或反射板。

上述rtir棱镜模组8-4包括两个斜面相互贴合或是具有一定空气间隙的直角三角形棱镜。

上述dmd光调制器8-5与rtir棱镜模组8-4的反射面间隔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在于:传统的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所示)设计的光学设计系统一般采用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例如中国专利cn200910209037中有提及这一方式(如图4所示),该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具有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而传统的基于“sidediamond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2所示)和“sidemanhattan(trp)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3所示)设计的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但是目前市面上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却不能直接兼容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所示)中,目前也没有哪个光学设计机构或者公司提出使用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来兼容“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所示)的设计方案;而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搭建了一个能够完美兼容“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的采用rtir棱镜合光,双层塔式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如图7所示),一方面摒弃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固有的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缺点,一方面完美保留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设计,即摒弃了传统的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设计的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固有缺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基于“sidediamond方式”和“side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设计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兼容问题,带来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给基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开发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做光学设计提供了除了传统的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的另外一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光学设计内容,扩展了dlp微投影光学引擎的成品形态;

2.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摒弃了传统的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设计框架固有的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与“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的兼容问题;

4.本实用新型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采用了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完美保留了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与传统的用于“sidediamond方式”dmd光调制器上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用于“sidediamond方式”dmd光调制器上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的光学镜片基本在一个平面内,这就导致它不能适用于“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而本实用新型提到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创新地将传统的光学镜片基本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光学设计构架调整成双层的塔式结构,将照射到dmd光调制器上的照明光束旋转45度,并且将“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也旋转45度,从而将只能从尾部正后方入射照明光束的配合需要从尾部正后方入射照明光的“sidediamond方式”dmd光调制器的光学系统调整成为了适合本来需要从斜向45度入射照明光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的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双层塔式远心光学设计框架(如图7所示),该双层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一方面避免了采用带有场镜,或者不带场镜的非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设计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一方面保留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双层塔式远心光学设计框架主要是针对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dlp(digitallightprojector)技术平台下开发的“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而特别优化设计的,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都只针对“corner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而产生。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双层塔式远心光学设计框架,该dlp微型投影光学引擎包括:照明光学系统和投影光学系统,其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其一,对r、g、b三原色led准直并合成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其二,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其三,串联照明系统和投影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其中投影光学系统(镜头)包括:其一,远心式投影镜头;其二,串联投影系统和照明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其三,“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

对于其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的:其一,对r、g、b三原色led准直并合成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如图8中8-1);其二,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8-7,包括图8中8-2和8-3);其三,串联照明系统和投影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

其中所述对r、g、b三原色led准直并合成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如图8中8-1)采用传统的市面上最常见最稳定的复眼式结构,具体的摆放方式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相关形式在中国专利cn201220437514号中有介绍。

其中所述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如图8中8-2和8-3)包括:一反射镜(如图8中8-2),一中继镜(如图8中8-3),其中反射镜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其中中继镜也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空间45度角偏转指反射镜、中继镜光轴所在的平面m相对于平面n摆转45度),其特殊的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目的在于将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如图8中8-1)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从而使照明光束能够以斜向45度方向照射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上,该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创新设计方式的优点在于它完美避免了传统的所有光学零部件在同一个平面的采用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设计框架(如图5所示)只能将照明光束照射从dmd调制器正后方入射,无法从dmd调制器斜向45度方向入射的缺点。而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创新设计方式将照明光线进行45度光学矫正,从而匹配了如图1所示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斜向45度方式的照明光线入射方式。

其中所述串联照明系统和投影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与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如图8中8-2和8-3)一样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空间45度角偏转同样是指rtir棱镜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m相对于平面n摆转45度),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从而使照明光束能够以斜向45度方向照射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上;一方面将投影成像光束做空间45度全反射,从而使投影光学系统(镜头)(如图8中8-6)投影出来的画面是正向的水平画面。

其中投影光学系统(镜头)包括:其一,远心式投影镜头(如图8中8-6);其二,串联投影系统和照明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其三,“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

其中所述远心式投影镜头(如图8中8-6)会根据dmd光调制器的具体分辨率要求和画面尺寸要求做设计,具体的设计方式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

其中所述串联投影系统和照明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是照明系统和成像系统共用的部分,即在照明端起到调整光斑的作用,也在成像端起到成像光斑转向作用。

其中所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在放置的时候与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也呈45度偏转(45度角偏转同样是指dmd光调制器光轴所在的平面m相对于平面n摆转45度),但是有效面依然保持平行,其目的是使“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特殊要求的45度斜入射光线方向与棱镜出射光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如图8中8-2和8-3)具有如下特点:

1.所述照明聚光模组(如图8中8-2和8-3)中的反射镜(如图8中8-2)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它将从对r、g、b三原色led准直并合成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如图8中8-1)照射出来的水平白光光束(可以理解为从复眼透镜照射出来的白光光束)反射到45度斜向上。一方面改变白光光束的方向,有利于后面中继镜(如图8中8-3)的光斑整形;一方面,将原来水平的复眼出射的方形光斑整合成一个空间45度旋转后的菱形光斑。

2.所述照明聚光模组(如图8中8-2和8-3)中的中继镜(如图8中8-3)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它将从反射镜(如图8中8-2)反射出来的菱形白光进行进一步整形,使光斑能够匹配“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有效区的尺寸和入射光角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串联照明系统和投影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具有如下特点:

1.所述串联投影系统和照明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是照明系统和成像系统共用的部分,即在照明端起到调整光斑的作用,也在成像端起到成像光斑转向作用。

2.所述串联投影系统和照明系统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与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如图8中8-2和8-3)一样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从而使照明光束能够以斜向45度方向照射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上;一方面将投影成像光束做空间45度全反射,从而使投影光学系统(镜头)(如图8中8-6)投影出来的画面是正向的水平画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具有如下特点:

1.所述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dlp(digitallightprojector)技术平台下的一款微阵列显示芯片,其入射光和出射光,以及微阵列像素点的偏转方式属于“cornermanhattan方式”,具体参考图示1,该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1)与其他两种方式的dmd光调试器(如图1和图2)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要求照明光线的入射方向是斜向45度方向。

2.所述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中放置的时候与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也呈45度偏转,但是有效面依然保持平行,其目的是使“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特殊要求的45度斜入射光线方向与棱镜出射光方向一致。

1.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其要点在于:相较于传统的平面式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的所有光学零部件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而是分为上下两层塔式的分布(如图7所示);

2.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中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反射镜(如图8中8-2),其要点在于: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反射镜能将从对r、g、b三原色led准直并合成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如图8中8-1)照射出来的水平白光光束(可以理解为从复眼透镜照射出来的白光光束)反射到45度斜向上。一方面改变白光光束的方向,有利于后面中继镜(如图8中8-3)的光斑整形;一方面,将原来水平的复眼出射的方形光斑整合成一个空间45度旋转后的菱形光斑;

3.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中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中继镜(如图8中8-3),其要点在于: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中继镜能将从反射镜(如图8中8-2)反射出来的菱形白光进行进一步整形,使光斑能够匹配“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有效区的尺寸和入射光角度要求;

4.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中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其要点在于:呈现空间45度角偏转放置的rtir棱镜模组一方面将合成的白光进行45度光学矫正,从而使照明光束能够以斜向45度方向照射到“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上;一方面将投影成像光束做空间45度全反射,从而使投影光学系统(镜头)(如图8中8-6)投影出来的画面是正向的水平画面;

5.本实用新型创新性提出的一种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及其塔式光学系统构架中与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呈45度偏转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如图8中8-5),其要点在于:与rtir棱镜模组(如图8中8-4)呈45度偏转的“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能够满足“cornermanhattan方式”dmd光调制器特殊要求的45度斜入射光线方向与棱镜出射光方向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射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将白光进行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用于串联照明和投影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和远心式投影镜头,所述照明聚光模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与远心式投影镜头各光轴所在的平面与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形成35-60度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聚光模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与远心式投影镜头各光轴所在的平面与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形成45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聚光模组包括反射镜和中继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镜为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rtir棱镜模组包括两个斜面相互贴合的直角三角形棱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dmd光调制器与rtir棱镜模组的反射面间隔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塔式光学装置的DLP微投影光学引擎,包括出射白光的照明合光模组、将白光进行光学矫正的照明聚光模组、用于串联照明和投影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和远心式投影镜头,所述照明聚光模组、RTIR棱镜模组、DMD光调制器与远心式投影镜头各光轴所在的平面与照明聚光模组光轴所在的平面形成35‑60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解决常规Corner Manhattan方式”的DMD光调制器采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设计稳定性差,装配工艺难,生产良率低的问题;保留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RTIR棱镜合光的远心式光学设计框架固有的结构稳定,设计可靠,装配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曹兴;刘海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小象光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