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残余应力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零件在经过焊接、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工艺过程,引起内部晶格形变,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将会极大地降低零件的极限强度与疲劳强度,甚至会导致零件出现裂纹或出现脆性断裂的现象,而且在加工或使用中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将会使零件产生变形,极大地影响了零件的尺寸、使用精度以及整体性能。
目前对于残余应力的处理,通常会采用深冷急热法,即先将含有残余应力的零件浸入196℃的液氮中进行深冷,待内外温度均匀后,再迅速采用热蒸汽对零件进行喷射,通过急冷与急热产生方向相反的热应力,借此抵消原来的残余应力,目前这种处理方式同时是人工采用工具分别对零件进行急冷与急热操作,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极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效率低下,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包括装置台、位于所述装置台上的取料组件以及沿所述装置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与下料座;所述装置台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取料组件沿所述装置台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气缸以及位于所述取料气缸活塞杆端的取料吸盘,所述取料组件能够依次经过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以及下料座,所述深冷箱内装有液态氮,所述蒸汽喷箱上设置有蒸汽喷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台包括台面与支撑架,所述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以及下料座均位于所述台面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取料组件均位于所述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通槽,所述取料组件能够沿所述通槽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取料气缸贯穿所述通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座与所述下料座上均设有料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驱动电机转轴端的丝杆以及能够沿所述丝杆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运动块,所述取料气缸位于所述运动块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取料吸盘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取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台、取料组件、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以及下料座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含有残余应力零件的急冷与急热操作,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人体受伤害,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操作效率,提高企业的营收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装置台;11、台面;12、支撑架;2、取料组件;21、取料气缸;22、取料吸盘;3、上料座;4、深冷箱;5、蒸汽喷箱;6、下料座;7、驱动组件;71、驱动电机;72、丝杆;73、运动块;8、蒸汽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包括装置台1、位于装置台1上的取料组件2以及沿装置台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座3、深冷箱4、蒸汽喷箱5与下料座6;装置台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用于驱动取料组件2沿装置台1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取料组件2包括取料气缸21以及位于取料气缸21活塞杆端的取料吸盘22,取料组件2能够依次经过上料座3、深冷箱4、蒸汽喷箱5以及下料座6,深冷箱4内装有液态氮,蒸汽喷箱5上设置有蒸汽喷管8。
在本实施例中,将含有残余应力的零件放置在上料座3的料槽内,对零件开始处理之前,取料组件2的取料气缸21驱动取料吸盘22对零件进行吸取,吸取后,驱动组件7的驱动电机71驱动丝杆72进行转动,使运动块73沿丝杆72长度方向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取料组件2进行运动,当取料组件2运动至深冷箱4正上方时,驱动组件7停止工作,取料气缸21驱动取料吸盘22进行运动,使零件完全浸入深冷箱4内,由液氮对零件进行急冷操作,急速冷却之后,取料气缸21驱动取料吸盘22进行运动,将零件从液氮中取出,而后驱动组件7继续工作,当取料组件2到达蒸汽喷箱5正上方后停止,继而取料组件2的取料气缸21驱动取料吸盘22进行运动,使零件进入蒸汽喷箱5内,由蒸汽喷管8对零件进行热蒸汽喷射,对零件进行急热操作,急热操作后,在驱动组件7与取料组件2的配合作用下,将零件取出,放置在下料座6的料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台1包括台面11与支撑架12,上料座3、深冷箱4、蒸汽喷箱5以及下料座6均位于台面11上,驱动组件7与取料组件2均位于支撑架12上。
具体地,支撑架12上设有通槽,取料组件2能够沿通槽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取料气缸21贯穿通槽。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座3与下料座6上均设有料槽。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1、位于驱动电机71转轴端的丝杆72以及能够沿丝杆72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运动块73,取料气缸21位于运动块73上。
具体地,取料吸盘22通过安装板与取料气缸21的活塞杆连接。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台1、取料组件2、上料座3、深冷箱4、蒸汽喷箱5以及下料座6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含有残余应力零件的急冷与急热操作,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人体受伤害,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操作效率,提高企业的营收效益。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1.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台、位于所述装置台上的取料组件以及沿所述装置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与下料座;所述装置台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取料组件沿所述装置台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气缸以及位于所述取料气缸活塞杆端的取料吸盘,所述取料组件能够依次经过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以及下料座,所述深冷箱内装有液态氮,所述蒸汽喷箱上设置有蒸汽喷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台包括台面与支撑架,所述上料座、深冷箱、蒸汽喷箱以及下料座均位于所述台面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取料组件均位于所述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通槽,所述取料组件能够沿所述通槽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所述取料气缸贯穿所述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座与所述下料座上均设有料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位于所述驱动电机转轴端的丝杆以及能够沿所述丝杆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运动块,所述取料气缸位于所述运动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残余应力的深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吸盘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取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