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01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显影盒具有壳体1以及用于操作人员抓握的把手2,位于显影盒前侧的显影辊2以及用于给所述显影辊2输送显影剂的送粉辊(图中未示出),一个显影辊电极3电连接至显影辊用于实现显影辊与电子成像装置的电连接,一个显影辊电极4电连接至送粉辊用于实现送粉辊与电子成像装置的电连接。

该现有技术采用了分别电连接至显影辊和送粉辊的电极,需要在显影盒上设置多个电极安装位并且需要考虑显影盒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中各个电极之间的位置不能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电输出部形成错位以尽量减小磨损。多个电极的设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多个电极的布置也会增加显影盒导电侧的尺寸,不利用于显影盒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可以降低显影盒生产制作成本和减小显影盒导电侧的尺寸,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

壳体;

显影辊,可旋转的被所述壳体支撑;

送粉辊,可旋转的被所述壳体支撑,用于向所述显影辊输送显影剂;

输入齿轮,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力而旋转并驱动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旋转;

被检测单元,可被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检测,

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弹性接触,并且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设置成大于等于0.7mm,小于等于1mm。

优选的,当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形成电连接,所述送粉辊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不形成电连接。

优选的,在壳体的一侧端设置有轴承部件,所述轴承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的显影辊轴承部和送粉辊轴承部,所述轴承部件上分别设置有防止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轴向移动的限制部。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轴承部件外侧的显影辊电极,所述显影辊电极通过弹性构件与所述显影辊之间电连接。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取消了送粉辊电极,单独只有显影辊与电子成像装置电连接,降低了显影盒的生产制作成本,减小了显影盒的导电侧的尺寸,同时增加了显影辊和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来加强送粉辊向显影辊输送显影剂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显影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驱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导电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在图4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中显影辊和送粉辊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首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前端的显影辊3,位于壳体1的后端与所述显影辊3相对设置的把手2,操作人员可用手抓握把手2将显影盒安装入鼓组件(图中未显示)并随同鼓组件一同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中。显影盒还具有一个输入齿轮5,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动力输出轴啮合以接收旋转驱动力,并驱动位于显影盒中的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等旋转部件旋转,显影盒还包括一个被检测单元9,可接收所述输入齿轮5的驱动力而旋转并被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检测。

如图3至图6所示,将显影盒输入齿轮5所在的一侧称为显影盒的驱动侧20,将显影盒位于驱动侧20相对于的一侧称为显影盒的导电侧30,显影盒的驱动侧设置有输入齿轮5、传递齿轮8、显影辊齿轮6、送粉辊齿轮(图中未示出)、以及被检测单元9,其中被检测单元9包含齿轮部分9a和被检测凸起部9b。传递齿轮8、显影辊齿轮6、送粉辊齿轮以及被检测单元9的齿轮部分9a都接收来自输入齿轮5的旋转驱动力旋转。被检测单元9的齿轮部分9a旋转后可驱动检测凸起9b旋转并拨动位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拨杆移动,电子成像装置利用拨杆的移动动作来检测显影盒是否是一个新的盒子以及显影盒的页产量等信息。在显影盒的导电侧30设置有一个轴承部件13,轴承部件13安装在壳体1的导电侧的侧壁上,轴承部件13上设置有显影辊轴承部13a和送粉辊轴承部13b,分别用于支撑显影辊轴3a和送粉辊轴4a,显影辊轴承部13a和送粉辊轴承部13b上分别设置有防止显影辊轴3a和送粉辊轴4a轴向移动的限制部。一个显影辊电极11安装在轴承部件13的外侧,并通过一个弹簧12实现显影辊电极11和显影辊轴3a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当显影盒安装入电子成像装置中,显影辊3通过显影辊电极11与电子成像装置实现电连接,送粉辊4不与电子成像装置电连接。

在送粉辊4与电子成像装置不形成电连接之后,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在图像形成过程中,送粉辊4不带电,因此,其送粉效果相比与现有技术略差,本实施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送粉辊4输送显影剂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如图7所示,将送粉辊轴外侧的海绵层加厚了,换句话说,在维持显影辊3与送粉辊4之间的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将送粉辊4的外径加大了,通过增加显影辊3和送粉辊4之间的过盈量来增加送粉辊4向显影辊3输送显影剂的能力,优选的,现有技术中显影辊与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一般设置为0.6mm,本实施例中显影辊3和送粉辊4之间的过盈量b设置成大于等于0.7mm,但是当送粉辊4与显影辊3之间的过盈量b过大时将导致显影盒的扭矩增大过量而容易出现跳齿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显影辊3和送粉辊4之间的过盈量设置成小于等于1m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显影辊3的直径c设置成16mm,显影辊轴3a的直径d设置成7.5mm,送粉辊4的直径e设置成13.8mm,送粉辊轴4a的直径f设置成5.0mm,显影辊3和送粉辊4之间的中心距a为14.02mm,显影辊3和送粉辊4之间的过盈量设置b为0.88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取消了送粉辊电极,单独只有显影辊与电子成像装置电连接,降低了显影盒的生产制作成本,减小了显影盒的导电侧的尺寸,另一方面,增加了显影辊和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来加强送粉辊向显影辊输送显影剂的能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

壳体;

显影辊,可旋转的被所述壳体支撑;

送粉辊,可旋转的被所述壳体支撑,用于向所述显影辊输送显影剂;

输入齿轮,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力而旋转并驱动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旋转;

被检测单元,可被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检测,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弹性接触,并且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设置成大于等于0.7mm,小于等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形成电连接,所述送粉辊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不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一侧端设置有轴承部件,所述轴承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的显影辊轴承部和送粉辊轴承部,所述轴承部件上分别设置有防止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轴向移动的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轴承部件外侧的显影辊电极,所述显影辊电极通过弹性构件与所述显影辊之间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壳体;显影辊,可旋转的被所述壳体支撑;送粉辊,可旋转的被所述壳体支撑,用于向所述显影辊输送显影剂;输入齿轮,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力而旋转并驱动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旋转;被检测单元,可被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检测,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弹性接触,并且所述显影辊和所述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设置成大于等于0.7mm,小于等于1mm。降低了显影盒生产制作成本和减小了显影盒导电侧的尺寸。减小了显影盒的导电侧的尺寸,同时通过增加显影辊和送粉辊之间的过盈量,加强了送粉辊向显影辊输送显影剂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亮;顾海丰;敖仕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