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罩式退火炉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经过退火处理来提高铜带的性能,铜带退火处理多是将铜带套在退火料架上,放置在罩式炉内进行退火处理。
现有的罩式退火炉包括底座和外罩,外罩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地面上固定有限位杆,当外罩放置在底座上过程中,限位杆穿过限位孔,起到对外罩限位的作用,但是在放置过程中限位杆与限位孔之间会发生摩擦,噪音较大,而且会造成限位孔和限位杆磨损较大,时间一长会影响定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能够更好的对外罩进行引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若干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限位杆和固定在外罩上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限位杆,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绕限位孔的轴线圆周分布,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导辊的外壁与限位杆的外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外罩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两块挡板之间,所述挡板上设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上穿设有与固定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下侧面固定有引导斗,所述引导斗上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锥型引导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辊上设有与限位杆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辊的材料设置为塑料,所述限位杆的材料设置为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和固定板之间固定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有圆锥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限位杆绕外罩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导辊起到引导的作用,能够使外罩下降过程更加的顺滑,避免了限位杆的磨损过快;2、通过松开固定螺栓能够调节导辊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导辊对外罩引导的位置更加的准确;3、导辊和固定块可实现更换,更换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引导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罩;2、圆锥形凸起;3、限位杆;4、地面;5、固定板;6、加强筋;7、腰型槽;8、固定螺栓;9、弧形环槽;10、导辊;11、固定块;12、挡板;13、限位板;14、引导斗;15、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4上的若干固定板5、固定在固定板5上的限位杆3和固定在外罩1上与限位杆3对应的限位板13,固定板5的数量设置有三块,三块固定板5绕退火炉底座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限位杆3也对应有三根,限位杆3的上端固定有圆锥形凸起2,限位板13上设有供限位杆3穿过的限位孔15,限位孔15的直径大于限位杆3,限位板13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块11,若干固定块11绕限位孔15的轴线圆周分布,固定块11上转动连接有导辊10,导辊10的外壁与限位杆3的外壁抵接;在放置外罩1过程中,限位杆3穿过限位孔15后与导辊10的外壁接触,导辊10与限位杆3相对转动,导辊10起到引导的作用,能够使外罩1下降过程更加的顺滑。
如图2所示,限位板13的两侧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与外罩1的外壁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了挡板12与外罩1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1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对称设置在限位孔15的两侧,固定块11设置在两块挡板12之间,挡板12上设有腰型槽7,腰型槽7延水平方向延伸,腰型槽7上穿设有与固定块1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8,通过松开固定螺栓8,可以调整两块固定块11的位置,从而使导辊10更好的引导外罩1升降,固定块11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固定螺栓8将固定块11与挡板12固定。
为了使限位杆3更加容易引导进导辊10之间,限位板13的下侧面固定有引导斗14,引导斗14上设有与限位孔15连通的锥型引导槽,限位杆3通过锥型引导槽的引导进入到导辊10之间。
限位杆3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导辊10上设有与限位杆3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环槽9,限位杆3的外壁与弧形环槽9的内壁贴合,减少了导辊10的因为单点受力而磨损过大。
另外导辊10的材料设置为塑料,限位杆3的材料设置为金属,由于限位杆3的材料比导辊10的材料硬,引导过程中导辊10会发生磨损,而限位杆3的磨损较少,导辊10磨损较大后可以将固定块11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更换的成本低。
由于限位杆3的高度较高,限位杆3与固定板5的连接处受力容易发生断裂,限位杆3和固定板5之间固定加强筋6,从而能够增加限位杆3和固定板5之间的连接强度。
使用原理:外罩1在放置退火炉底座过程中,限位杆3通过引导斗14的锥型引导槽的引导在两个导辊10之间,限位杆3的外壁与弧形环槽9的内壁贴合,外罩1向下移动过程中导辊10相对限位杆3转动,导辊10起到对限位杆3引导的作用,能够使外罩1下降过程更加的顺滑,避免了限位杆3的磨损过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若干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限位杆和固定在外罩上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限位杆,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绕限位孔的轴线圆周分布,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导辊的外壁与限位杆的外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外罩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两块挡板之间,所述挡板上设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上穿设有与固定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下侧面固定有引导斗,所述引导斗上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锥型引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上设有与限位杆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环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的材料设置为塑料,所述限位杆的材料设置为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和固定板之间固定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固定有圆锥形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退火炉外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限位杆绕外罩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