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07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lcd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lcd组件设计方案是由lcd铁罩、lcd支架、滤光片以及lcd组成,组成后的lcd组件再安装进入空调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其中lcd铁罩的作用是对lcd进行固定。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lcd铁罩一般采用spet材料制作,由于该材料容易生锈,所以lcd铁罩一般需要电泳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lcd组件装配结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包括空调壳体、lcd支架,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镜片;所述lcd支架固定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所述lcd支架的前端设有lcd;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泡棉,所述泡棉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所述泡棉对所述lcd的前端的边缘产生压力,以对所述lcd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外侧面,所述镜片覆盖住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所述泡棉上设有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开口内,以使所述限位凸台对所述泡棉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固定有pcb板,所述lcd支架的后端固定于所述pcb板上;所述lcd上设有若干个lcd针脚,所述lcd针脚分别向后延伸并与所述pcb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壳体的后端设有接头安装孔,所述接头安装孔内安装有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的后端设有外接端口,所述电源接头的前端设有若干个接口针脚;所述接口针脚分别向前与所述pcb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cd针脚焊接于所述pcb板上,所述接口针脚焊接于所述pcb板上;所述lcd支架的后端设有卡扣,所述pcb板上设有卡扣孔,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孔进行扣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lcd支架前端与后端之间相互贯通形成散热槽,以对所述pcb板进行散热;所述lcd与所述lcd支架的前端之间设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覆盖住所述散热槽。

进一步地,所述lcd支架的前端的上下、左右边缘分别设有限位板,以对所述lcd、所述滤光片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所述lcd支架的侧面设有针脚限位部,所述针脚限位部用于对所述lcd针脚进行导向以及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壳体包括面壳、后壳,所述面壳的后端与所述后壳的前端连接固定;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面壳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面壳的前端的外侧面;所述泡棉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面壳的前端的内侧面。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泡棉,且泡棉位于开口的边缘,泡棉对lcd的前端的边缘产生压力,从而对lcd进行固定,由于泡棉很好的替换了lcd铁罩对lcd的固定功能,且泡棉的生产成本比lcd铁罩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将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泡棉本身可压缩的特性,还能够对lcd产生缓冲作用,有效保护lcd,同时防止漏光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面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泡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镜片、泡棉安装在面壳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镜片、泡棉安装在面壳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lcd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lcd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镜片、泡棉、lcd安装在面壳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滤光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lcd支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lcd支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pcb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lcd支架安装在pcb板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电源接头安装在pcb板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电源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后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镜片;2-面壳,201-开口,202-限位凸台;3-泡棉,301-限位开口;4-lcd,401-lcd针脚;5-滤光片;6-lcd支架,601-限位板,602-散热槽,603-针脚限位部,604-卡扣;7-pcb板,701-卡扣孔;8-后壳,801-接头安装孔;9-电源接头,901-接口针脚,902-外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观察者左侧设为右,观察者右侧设为左,观察者前方设为上,观察者后方设为下,观察者上面设为前,观察者下面设为后,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中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包括空调壳体、lcd支架6,作为优选,空调壳体包括面壳2、后壳8,面壳2的后端与后壳8的前端连接固定,从而组合形成内部带有空腔的空调壳体,连接固定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进行,也可以是其他固定方式。空调壳体的前端设有开口201,作为优选,开口201位于面壳2的前端。开口201上设有镜片1,镜片1的作用在于能够防静电,从而降低静电对lcd4所造成的风险,lcd4的另一个作用在于便于从外看到内部的lcd4;作为优选,镜片1安装于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外侧面,具体为面壳2的前端的外侧面,并且镜片1覆盖住开口201,以防静电;当然上述只是优选,镜片1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开口201内等位置。lcd支架6固定于空调壳体的内部,lcd支架6的前端设有lcd4。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泡棉3,泡棉3位于开口201的边缘,泡棉3对lcd4的前端的边缘产生压力,从而对lcd4进行固定,选择对边缘产生压力的原因在于lcd4的中部需要向外显示内容,因而lcd4的中部与镜片1的位置相对应;而压力的产生以及大小只需调整lcd支架6与泡棉3之间的距离即可,其中泡棉3的厚度优选为1mm,通过泡棉2与lcd4形成过盈配合(过盈量0.3mm),从而压住lcd4,起到代替lcd铁罩固定lcd4的作用。作为优选,镜片1通过双面胶固定于面壳2的前端的外侧面;泡棉3通过双面胶固定于面壳2的前端的内侧面。

具体地,参见图4、图5、图6,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限位凸台202,限位凸台202位于开口201的边缘;泡棉3上设有限位开口301,限位凸台202位于限位开口301内,以使限位凸台202对泡棉3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从而使泡棉3的位置保持稳定,作为优选,限位凸台202与限位开口301的形状均为矩形,使其更加稳定。

具体地,参见图7-图14,空调壳体的内部固定有pcb板7,具体地,pcb板7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后壳8的内壁上。lcd支架6的后端固定于pcb板7上,作为优选,lcd支架6的后端设有卡扣604,pcb板7上设有卡扣孔701,卡扣604与卡扣孔701进行扣合固定,以将lcd支架6与pcb板7固定在一起。lcd4上设有若干个lcd针脚401,lcd针脚401分别向后延伸并与pcb板7相连接,以进行信息交换,作为优选,lcd针脚401焊接于pcb板7上。作为优选,lcd支架6的侧面设有针脚限位部603,针脚限位部603用于对lcd针脚401进行导向以及限位,该限位部包括若干个分隔板将空间分隔成几个安装位置,并在分隔板的后端分别设置导向孔,以实现导向与限位功能。

具体地,参见15-图18,空调壳体的后端设有接头安装孔801,具体地,在后壳8的后端设有接头安装孔801。接头安装孔801内安装有电源接头9,电源接头9的后端设有外接端口902,外接端口902可以与外部的电源线进行连接,以对空调壳体的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输送电能,当然也可以是与usb线等其他连接,这样即可实现交换信息。电源接头9的前端设有若干个接口针脚901;接口针脚901分别向前与pcb板7相连接,作为优选,接口针脚901焊接于pcb板7上。

具体地,参见图10、图11、图12,lcd支架6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相互贯通形成散热槽602,以对pcb板7进行散热;lcd4与lcd支架6的前端之间设有滤光片5,滤光片5覆盖住散热槽602,因为滤光片5是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从而可以防止出现漏光。lcd支架6的前端的上下、左右边缘分别设有限位板601,以对lcd4、滤光片5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包括空调壳体、lcd支架(6),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设有开口(201),所述开口(201)上设有镜片(1);所述lcd支架(6)固定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所述lcd支架(6)的前端设有lcd(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泡棉(3),所述泡棉(3)位于所述开口(201)的边缘,所述泡棉(3)对所述lcd(4)的前端的边缘产生压力,以对所述lcd(4)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安装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外侧面,所述镜片(1)覆盖住所述开口(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限位凸台(202),所述限位凸台(202)位于所述开口(201)的边缘;所述泡棉(3)上设有限位开口(301),所述限位凸台(202)位于所述限位开口(301)内,以使所述限位凸台(202)对所述泡棉(3)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固定有pcb板(7),所述lcd支架(6)的后端固定于所述pcb板(7)上;所述lcd(4)上设有若干个lcd针脚(401),所述lcd针脚(401)分别向后延伸并与所述pcb板(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后端设有接头安装孔(801),所述接头安装孔(801)内安装有电源接头(9),所述电源接头(9)的后端设有外接端口(902),所述电源接头(9)的前端设有若干个接口针脚(901);所述接口针脚(901)分别向前与所述pcb板(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针脚(401)焊接于所述pcb板(7)上,所述接口针脚(901)焊接于所述pcb板(7)上;所述lcd支架(6)的后端设有卡扣(604),所述pcb板(7)上设有卡扣孔(701),所述卡扣(604)与所述卡扣孔(701)进行扣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支架(6)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相互贯通形成散热槽(602),以对所述pcb板(7)进行散热;所述lcd(4)与所述lcd支架(6)的前端之间设有滤光片(5),所述滤光片(5)覆盖住所述散热槽(6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支架(6)的前端的上下、左右边缘分别设有限位板(601),以对所述lcd(4)、所述滤光片(5)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限位;所述lcd支架(6)的侧面设有针脚限位部(603),所述针脚限位部(603)用于对所述lcd针脚(401)进行导向以及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或7或8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包括面壳(2)、后壳(8),所述面壳(2)的后端与所述后壳(8)的前端连接固定;所述开口(201)位于所述面壳(2)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面壳(2)的前端的外侧面;所述泡棉(3)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面壳(2)的前端的内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LCD组件装配结构,包括空调壳体、LCD支架,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镜片;所述LCD支架固定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所述LCD支架的前端设有LCD;所述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泡棉,所述泡棉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所述泡棉对所述LCD的前端的边缘产生压力,以对所述LCD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空调壳体的前端的内侧面设有泡棉,且泡棉位于开口的边缘,泡棉对LCD的前端的边缘产生压力,从而对LCD进行固定,由于泡棉很好的替换了LCD铁罩对LCD的固定功能,且泡棉的生产成本比LCD铁罩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泡棉本身可压缩的特性,还能够对LCD产生缓冲作用,有效保护LCD。

技术研发人员:李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