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07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背光板技术领域,具体为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显示屏背光板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所谓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如今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光源是提供lcd面板的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目前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底背光式)。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背光源发展的主流,目前,显示屏背光板及显示器,在进行生产组装和后期使用维修时,拆装繁琐,生产装配和后期维修时比较耗时,而且由于固定显示屏背光板的螺栓螺孔位置都比较固定,不仅生产装配速度慢,而且也费时费力,为此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蓝光薄膜、棱镜层、导光板、反射板及底板,所述框架内侧设有led灯珠及缓冲棉条,所述框架外侧设有电源线,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密封条及框架螺孔,所述导光板内部设有扩散层,所述底板外侧设有交叉分布的固定条,所述led灯珠包括设于所述led灯珠两侧倾斜的光源反射板以及设于所述led灯珠连接所述框架的led灯孔。

特别的,所述棱镜层与所述导光板贴合,且所述棱镜层表面为锲形结构。

特别的,所述底板四角处设有底板螺孔,且所述底板螺孔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条。

特别的,所述led灯孔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led灯孔与所述led灯珠螺纹连接。

特别的,所述导光板两侧为倾斜式结构,且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架卡接式连接。

特别的,所述缓冲棉条贴合所述框架,且所述缓冲棉条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褶皱形弹性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传统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底板处加设了呈交叉分布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两侧设有螺孔,其螺孔贯穿底板与固定条与框架连接,进一步加固背光板在结构上的稳定,在框架底部设有密封条,能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防止背光板进水,在框架内侧设置了缓冲结构,能大大衰减外界的冲击力,使背光板更加耐用,在透光部位设置了可防蓝光的薄膜,可以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led灯珠包括设于所述led灯珠两侧倾斜的光源反射板以及设于所述led灯珠连接所述框架的led灯孔,led灯孔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led灯孔与所述led灯珠螺纹连接,其结构稳定了led灯在照明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灯孔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底板;2、反射板;3、框架;4、导光板;5、棱镜层;6、防蓝光薄膜;7、电源线;8、缓冲棉条;9、led灯珠;10、光源反射板;11、固定条;12、底板螺孔;13、扩散层;14、led灯孔;15、密封条;16、框架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框架3,所述框架3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蓝光薄膜6、棱镜层5、导光板4、反射板10及底板,所述框架3内侧设有led灯珠9及缓冲棉条8,所述框架3外侧设有电源线7,所述框架3底部设有密封条15及框架螺孔16,所述导光板4内部设有扩散层13,所述底板1外侧设有交叉分布的固定条11,所述led灯珠9包括设于所述led灯珠9两侧倾斜的光源反射板10以及设于所述led灯珠9连接所述框架3的led灯孔14。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棱镜层5与所述导光板4贴合,且所述棱镜层5表面为锲形结构,该导光板4为透明材质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必须在面板上加一发光源,才能达到显示效果,其背光模块设有导光板4,且导光板4设置一个夹层,其夹层设有扩散层13,所述扩散层13能实现分散灯光,使灯光均匀散布,所述棱镜层5将扩散层13所发出的光在一定方向进行屈折,能集中背光板的辉度。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底板1四角处设有底板螺孔12,且所述底板螺孔12贯穿所述底板1与所述固定条11,所述固定条11的两侧设有螺孔,其框架螺孔16贯穿底板1与固定条11与框架3连接,进一步加固背光板在结构上的稳定。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led灯孔14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led灯孔14与所述led灯珠9螺纹连接,通过所述led灯孔14上的螺纹与所述led灯珠9旋紧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导光板4两侧为倾斜式结构,且所述导光板4与所述框架3卡接式连接,所述导光板4两侧对应设置倾斜的结构,与所述框架3上的凹槽相契合,在结构上能更加稳定。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缓冲棉条8贴合所述框架3,且所述缓冲棉条8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褶皱形弹性结构,在框架3底部设有密封条15,能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防止背光板进水,在框架3内侧设置了缓冲结构,能大大衰减外界的冲击力。

具体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源线7与相对应的背光板适合的电压进行通电,当电源与所述电源线7连接后,设于所述框架内侧的led灯珠9将点亮,所述led灯珠9与所述led灯孔14螺纹旋紧连接,所述led灯珠9的光透过反射板10与导光板4形成一高光度的面板,当光通过导光板4内部的扩散层13进行光源发散,在底板1处加设了呈交叉分布的固定条11,所述固定条11的两侧设有螺孔,其框架螺孔16贯穿底板1与固定条11与框架3连接,进一步加固背光板在结构上的稳定,在框架3底部设有密封条15,能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防止背光板进水,在框架3内侧设置了缓冲棉条8,能大大衰减外界的冲击力,在透光部位设置了防蓝光薄膜6,可以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led灯珠9包括设于所述led灯珠9两侧倾斜的反射板10以及设于所述led灯珠9连接所述框架的led灯孔14,led灯孔14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led灯孔14与所述led灯珠9螺纹连接,其结构稳定了led灯在照明时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蓝光薄膜、棱镜层、导光板、反射板及底板,所述框架内侧设有led灯珠及缓冲棉条,所述框架外侧设有电源线,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密封条及框架螺孔;

所述导光板内部设有扩散层,所述底板外侧设有交叉分布的固定条,所述led灯珠包括设于所述led灯珠两侧倾斜的光源反射板以及设于所述led灯珠连接所述框架的led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与所述导光板贴合,且所述棱镜层表面为锲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四角处设有底板螺孔,且所述底板螺孔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孔为多边形结构,且所述led灯孔与所述led灯珠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两侧为倾斜式结构,且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架卡接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棉条贴合所述框架,且所述缓冲棉条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褶皱形弹性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精密复杂液晶显示屏背光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蓝光薄膜、棱镜层、导光板、反射板及底板,所述框架内侧设有LED灯珠及缓冲棉条,所述框架外侧设有电源线,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密封条及框架螺孔,所述导光板内部设有扩散层,所述底板外侧设有交叉分布的固定条,所述LED灯珠包括设于所述LED灯珠两侧倾斜的光源反射板以及设于所述LED灯珠连接所述框架的LED灯孔,本实用新型以LED提供光源的背光结构,同时加设了多个精密式结构,具有优良的背光效果以及防水耐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晶鑫达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