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07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槟榔分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槟榔作为一种地方特色产品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相应的槟榔加工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槟榔加工前需要进行采摘并清洗,清洗完成需要将槟榔切开获得槟榔籽,然后在对槟榔籽进行分拣,其中不同槟榔籽之间的差异较大,需要将个体差异较大的槟榔籽进行分拣,防止后续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因为大小相差过大而出现加工不完全等问题,目前槟榔厂的分选过程基本都是人工进行分拣,人工分拣效率较低,也容易出现遗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可以自动对槟榔籽进行分拣,将大小不同的槟榔籽分离,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包括u型支架、分拣箱、摆动机构以及筛选组件,所述分拣箱设置在u型支架中间,并与u型支架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筛选组件设置在分拣箱内部,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u型支架上,并与分拣箱连接;所述筛选组件包括第一筛网以及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固定设置在分拣箱内部,所述第二筛网从分拣箱一侧穿入到分拣箱内部,并从分拣箱另一侧穿出,所述第二筛网与分拣箱侧壁滑动连接,并紧贴于第二筛网下方;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网口大小相同,所述分拣箱底部设置有出料门。

优选的,所述分拣箱侧壁设置有转轴,所述u型支架的侧边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与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动电机,所述分拣箱侧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摆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拣箱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连通到分拣箱内部,所述第二筛网从一侧通槽穿入到分拣箱内部,并从另一侧通槽中穿出。

优选的,所述分拣箱未设置通槽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筛网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弹性碰珠,所述弹性碰珠移动到定位槽处时弹出到定位槽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推料板,所述推料板设置在分拣箱内部,并位于出料门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将槟榔添加到分拣箱,使槟榔位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上方,在摆动机构的作用下,对分拣箱进行摆动,使得槟榔位置发生重排,在摆动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槟榔可以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中落处,筛选完毕后打开出料门即可实现槟榔的分拣,而第二筛网为可移动结构,可以改变第二筛网与第一筛网的相对位置,使得网口交错设置后,改变整个筛选组件的网口大小,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的槟榔大小的筛选,提高槟榔的分拣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筛网与分拣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u型支架,2为分拣箱,3为第一筛网,4为第二筛网,5为出料门,6为转轴,7为轴承,8为摆动电机,9为连接杆,10为通槽,11为滑槽,12为滑块,13为定位槽,14为弹性碰珠,15为推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包括u型支架1、分拣箱2、摆动机构以及筛选组件,所述分拣箱2设置在u型支架1中间,并与u型支架1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筛选组件设置在分拣箱2内部,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u型支架1上,并与分拣箱2连接;所述筛选组件包括第一筛网3以及第二筛网4,所述第一筛网3固定设置在分拣箱2内部,所述第二筛网4从分拣箱2一侧穿入到分拣箱2内部,并从分拣箱2另一侧穿出,所述第二筛网4与分拣箱2侧壁滑动连接,并紧贴于第二筛网4下方;所述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的网口大小相同,所述分拣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门5。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用于对槟榔籽进行大小分拣中,其中,u型支架1形成安装位,将分拣箱2设置在安装位中,并使分拣箱2与u型支架1的侧边转动连接,在分拣箱2内设置有筛选组件,槟榔籽置于筛选组件上后可以被分拣,体积较大的槟榔留在筛选组件上,体积较小的槟榔籽则从筛选组件中掉出,并堆积在分拣箱2的底部,同时在u型支架1上设置了摆动机构,摆动机构与分拣箱2连接,用于带动分拣箱2进行摆动,摆动的过程中使槟榔籽的位置发生重排,从而提高分拣的效率。

为了使得本实施例的分拣装置可以进行多种体积的分拣,将筛选组件分为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其中第一筛网3为完全固定在分拣箱2内部的,第二筛网4则是可移动结构,且第二筛网4位于第一筛网3下方,并紧贴第一筛网3,从而使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的网口相对应,槟榔籽在进行分拣时,会同时穿过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4的网口后掉落在分拣箱2中,而由于第二筛网4为可移动的结构,因此通过移动第二筛网4,使第二筛网4相对于第一筛网3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第二筛网4与第一筛网3的网口发生交错,由于第二筛网4紧贴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和第一筛网3交错设置有会使得整体网口变小,从而用于筛选不同体积的槟榔籽。

优选的,所述分拣箱2侧壁设置有转轴6,所述u型支架1的侧边设置有轴承7,所述转轴6与轴承7连接。

摆动机构在带动分拣箱2转动时,分拣箱2以转轴6的连线为轴进行摆动,其中转轴6设置在轴承7中以实现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动电机8,所述分拣箱2侧壁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摆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连接杆9连接。

本实施例的摆动机构选用摆动电机8,摆动电机8设置在u型支架1的一侧上,在分拣箱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9,摆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连接杆9连接后,可以带动连接杆9以及分拣箱2摆动。

优选的,所述分拣箱2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连通到分拣箱2内部,所述第二筛网4从一侧通槽10穿入到分拣箱2内部,并从另一侧通槽10中穿出。

第二筛网4在进行分拣时,其两侧均是位于分拣箱2外部。

优选的,所述分拣箱2未设置通槽10的内壁设置有滑槽11,所述第二筛网4侧壁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位于滑槽11中,所述滑槽11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槽13,所述滑块12上设置有弹性碰珠14,所述弹性碰珠14移动到定位槽13处时弹出到定位槽13内部。

在调节筛选组件的双层网口的大小时,直接施力于第二筛网4,使得第二筛网4的滑块12沿着滑槽11进行移动,当滑块12移动到下一个定位槽13处时,弹性碰珠14弹出到定位槽13中进行固定,从而改变双层网口的大小。

参照图3所示,还包括推料板15,所述推料板15设置在分拣箱2内部,并位于出料门5的两侧。

在完成分拣后,需要将分拣箱2底部的槟榔取出,开启出料门5后,可以通过推料板15将分拣箱2底部的槟榔推到推料板15处,在出料门5下方设置收集箱后,可以实现分拣后的槟榔的收集,推料板15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来进行驱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架、分拣箱、摆动机构以及筛选组件,所述分拣箱设置在u型支架中间,并与u型支架的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筛选组件设置在分拣箱内部,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u型支架上,并与分拣箱连接;所述筛选组件包括第一筛网以及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固定设置在分拣箱内部,所述第二筛网从分拣箱一侧穿入到分拣箱内部,并从分拣箱另一侧穿出,所述第二筛网与分拣箱侧壁滑动连接,并紧贴于第二筛网下方;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网口大小相同,所述分拣箱底部设置有出料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箱侧壁设置有转轴,所述u型支架的侧边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与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动电机,所述分拣箱侧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摆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箱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连通到分拣箱内部,所述第二筛网从一侧通槽穿入到分拣箱内部,并从另一侧通槽中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箱未设置通槽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筛网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弹性碰珠,所述弹性碰珠移动到定位槽处时弹出到定位槽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料板,所述推料板设置在分拣箱内部,并位于出料门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槟榔分拣装置,包括U型支架、分拣箱、摆动机构以及筛选组件,筛选组件包括第一筛网以及第二筛网,第一筛网为固定结构,第二筛网与分拣箱内部滑动连接,将槟榔放入到分拣箱后,在摆动机构的摆动作用下,可以使槟榔在筛网组件上的位置发生改变,提高筛选效率,同时可以改变第二筛网的位置,使第二筛网与第一筛网交错设置,改变筛网组件的整体网口大小,从而可以筛选得到多种体积的槟榔籽。

技术研发人员:冯彦勇;陈雪梅;李征;匡凤军;郭晋安;匡凤姣;郭航宇;匡杨;刘群;杨玉娟;肖伟;张伟;徐凯;潘平;龙玉平;宋佳;汤丹;周强;曹倩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