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08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是人们日常喜爱吃的食物,购买的大米一般都是袋装的或零装的,不管是袋装还是零装都需要将大米倒入家里的米缸中进行储存,米缸是一种储存粮食的容器,传统的米缸通过密封达到防尘的效果,但是在把米倒入米缸时,米中会掺杂空气中的尘埃以此导致米缸里的大米有灰尘,不利于存放。

目前市场中的米缸除尘装置都是通过单一的风扇对大米进行吹尘或吸尘,这种情况会导致风扇只能吹出大米外围的尘土,而参杂在大米内部的尘土无法被吹出,而且因为大米的落速较快,更加不利于除尘,有时在吹尘时也会将大米吹出米缸,在对比申请号为201810658662.6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避免大米在除尘时被打碎,并对尘土进行收集,但是因为是经过空心杆吸尘,一些不易飘散的尘土无法被收集,而且每次需要对大米进行上下定量翻滚,会导致大米除尘时间间隔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首先从下方吹风,将大米夹杂的尘杂吹出来,通过两次吸尘可提高除尘效果,可不停地倒入大米并将大米抖动,以此来减少大米除尘时间间隔,加快除尘效率并再次提高除尘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包括有中心管、进物管、抖动板和一级吸尘单元,所述中心管的右侧设有风扇放置孔,所述进物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上端右侧,所述进物管的下侧左端设有抖动板放置孔,所述抖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抖动板放置孔的右侧,所述抖动板活动连接在进物管的内部且左端位于中心管的上方,所述抖动板的下侧接触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进物管的后侧,通过第四电动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抖动板抖动,抖动板将大米抖散开来,以此来将杂尘暴露出来,所述一级吸尘单元包括有第二电动机、第二扇叶、横板、蜗杆、蜗轮和杂尘管,所述杂尘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上端左侧,且杂尘管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在进物管的左端,所述杂尘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下端穿过横板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电动机固定连接在杂尘管的左侧,所述第二电动机固定连接有蜗杆,且蜗杆位于杂尘管的内部,所述蜗轮与蜗杆齿间啮合,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齿间啮合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二扇叶将杂尘从杂尘管吸出,通过第二扇叶的转动可对大米进行初步除尘,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前侧,所述控制开关组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组电连接第二电动机和第四电动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广口管,所述广口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进物管的右端,通过广口管可方便大米的倒入。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进气管、第三电动机和第三扇叶,所述进气管的左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右侧,且进气管位于风扇放置孔的右方,所述进气管的左端设有与风扇放置孔对应的留扇配合孔,所述第三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进气管的右侧,所述第三电动机穿过进气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扇叶,且第三扇叶位于风扇放置孔内,所述控制开关组电连接第三电动机,通过第三扇叶的转动可加快中心管内的空气流动,将杂尘吹出大米。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避物弧板,所述避物弧板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内部右侧,且避物弧板位于风扇放置孔的上方,避物弧板避免大米落入进气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夹座和摩擦片,所述中心管的下端穿插在夹座的中心,所述夹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摩擦片,通过夹座将除尘装置固定在米缸的入口,并通过摩擦片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二级吸尘单元,所述二级吸尘单元包括有侧管、净气出管、第一扇叶和第一电动机,所述侧管的下端穿插在中心管的左侧且与中心管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所述侧管的前侧设有抽拉孔,所述净气出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侧管后侧的出气口,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在侧管的上侧,所述第一电动机穿过侧管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控制开关组电连接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扇叶的转动来将剩余的杂尘进一步吸出,并且侧管与中心管存在一定角度来避免大米落入侧管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转门和过滤网,所述转门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抽拉孔的左侧,所述过滤网有三个且均前后活动连接在侧管的内部,所述转门与过滤网对应设置,通过过滤网将侧管内的杂尘过滤,通过转门方便过滤网的定期抽出清洗。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软管、滤后出气管和水箱,所述水箱的前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后侧,所述软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杂尘管后端下侧且位于杂尘管的出尘孔的下方,所述软管的下端穿插在水箱的上侧,且软管下口的水平面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滤后出气管的下端穿插在水箱的上侧,通过将杂尘管内的杂尘由软管吹入水箱内,用水将空气内的杂尘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抖动板将大米抖散开来,以此来将杂尘暴露出来,通过第二扇叶的转动可对大米进行初步除尘,通过广口管可方便大米的倒入,通过第一扇叶的转动来将杂尘进一步吸出,并且侧管与中心管存在一定角度来避免大米落入侧管内,通过将杂尘管内的杂尘由软管吹入水箱内,用水将杂尘过滤。

2、通过第三扇叶的转动可加快中心管内的空气流动,将杂尘吹出大米,避物弧板避免大米落入进气管,通过夹座将除尘装置固定在米缸的入口,并通过摩擦片增加稳定性,通过过滤网将侧管内的杂尘过滤,通过转门方便过滤网的定期抽出清洗。

3、本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首先从下方吹风,将大米夹杂的尘杂吹出来,通过两次吸尘可提高除尘效果,可不停地倒入大米并将大米抖动,以此来减少大米除尘时间间隔,加快除尘效率并再次提高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夹座、3控制开关组、4转门、5过滤网、6二级吸尘单元、61侧管、62净气出管、63第一扇叶、64第一电动机、7一级吸尘单元、71第二电动机、72第二扇叶、73横板、74蜗杆、75蜗轮、76杂尘管、8广口管、9进物管、10抖动板、11凸轮、12进气管、13第三电动机、14避物弧板、15第三扇叶、16摩擦片、17第四电动机、18软管、19滤后出气管、2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包括有中心管1、进物管9、抖动板10和一级吸尘单元7,中心管1的右侧设有风扇放置孔,进物管9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上端右侧,进物管9的下侧左端设有抖动板放置孔,还包括有广口管8,广口管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进物管9的右端,通过广口管8可方便大米的倒入,抖动板10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抖动板放置孔的右侧,抖动板10活动连接在进物管9的内部且左端位于中心管1的上方,抖动板10的下侧接触连接有凸轮11,凸轮1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17,第四电动机17固定连接在进物管9的后侧,通过第四电动机17带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带动抖动板10抖动,抖动板10将大米抖散开来,以此来将杂尘暴露出来,一级吸尘单元7包括有第二电动机71、第二扇叶72、横板73、蜗杆74、蜗轮75和杂尘管76,杂尘管7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上端左侧,且杂尘管76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在进物管9的左端,杂尘管7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73,横板73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蜗轮75,蜗轮75的下端穿过横板73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72,第二电动机71固定连接在杂尘管76的左侧,第二电动机71固定连接有蜗杆74,且蜗杆74位于杂尘管76的内部,蜗轮75与蜗杆74齿间啮合,通过第二电动机71带动蜗杆74转动,蜗杆74通过齿间啮合带动蜗轮75转动,蜗轮75带动第二扇叶72转动,第二扇叶72将杂尘从杂尘管76吸出,通过第二扇叶72的转动可对大米进行初步除尘,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3,控制开关组3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前侧,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外部电源,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第二电动机71和第四电动机17。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进气管12、第三电动机13和第三扇叶15,进气管12的左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右侧,且进气管12位于风扇放置孔的右方,进气管12的左端设有与风扇放置孔对应的留扇配合孔,第三电动机13固定连接在进气管12的右侧,第三电动机13穿过进气管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扇叶15,且第三扇叶15位于风扇放置孔内,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第三电动机13,通过第三扇叶15的转动可加快中心管1内的空气流动,将杂尘吹出大米,还包括有避物弧板14,避物弧板14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内部右侧,且避物弧板14位于风扇放置孔的上方,避物弧板14避免大米落入进物管9,还包括有夹座2和摩擦片16,中心管1的下端穿插在夹座2的中心,夹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摩擦片16,通过夹座2将除尘装置固定在米缸的入口,并通过摩擦片16增加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二级吸尘单元6,二级吸尘单元6包括有侧管61、净气出管62、第一扇叶63和第一电动机64,侧管61的下端穿插在中心管1的左侧且与中心管1之间存在一定角度,侧管61的前侧设有抽拉孔,净气出管62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侧管61后侧的出气口,第一电动机64固定连接在侧管61的上侧,第一电动机64穿过侧管6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63,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第一电动机64,通过第一扇叶63的转动来将剩余的杂尘进一步吸出,并且侧管61与中心管1存在一定角度来避免大米落入侧管61内,还包括有转门4和过滤网5,转门4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抽拉孔的左侧,过滤网5有三个且均前后活动连接在侧管61的内部,转门4与过滤网5对应设置,通过过滤网5将侧管61内的杂尘过滤,通过转门4方便过滤网5的定期抽出清洗,还包括有软管18、滤后出气管19和水箱20,水箱20的前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后侧,软管1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杂尘管76后端下侧且位于杂尘管76的出尘孔的下方,软管18的下端穿插在水箱20的上侧,且软管18下口的水平面位于水面以下,滤后出气管19的下端穿插在水箱20的上侧,通过将杂尘管76内的杂尘由软管18吹入水箱20内,用水将空气内的杂尘过滤。

在使用时:将夹座2卡在米缸入口,摩擦片16增加摩擦力,稳定夹座2与米缸入口的结合,从广口管8倒入大米,大米进入进物管9内,打开控制7开关组3,第四电动机17开始工作,第四电动机17带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带动抖动板10上下抖动,大米被抖散开,打开控制开关组3,第三电动机13开始工作,第三电动机13带动第三扇叶15转动,第三扇叶15将风从进气管12吹入中心管1内,打开控制开关组3,第二电动机71开始工作,第二电动机71带动蜗杆74转动,蜗杆74通过齿间啮合带动蜗轮75转动,蜗轮75带动第二扇叶72转动,第二扇叶72将中心管1内的空气向上吹出,将杂尘吹出大米,杂尘依次经过中心管1、杂尘管76和软管18进入水箱20内,水箱20内的水将杂尘过滤,干净的气体向上冒出,并由滤后出气管19排出,打开控制开关组3,第一电动机64开始工作,第一电动机64带动第一扇叶63转动,第一扇叶63将中心管1内未及时清理的杂尘吸入侧管61内,杂尘由被过滤网5过滤,净气由净气出管62排出,避物弧板14避免大米落入进气管12内,在除尘装置长时间工作后,打开转门4,将过滤网5抽出清洗。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开关组3设有与第一电动机64、第二电动机71、第三电动机13和第四电动机17对应的控制按钮,第四电动机17可选用海阳市长川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mf46型慢速电机,第一电动机64、第二电动机71和第三电动机13和第四电动机17均可选用东莞市腾驰电机制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单相串励电动机,优选转速21000转以下的。控制开关组3控制第一电动机64、第二电动机71、第三电动机13和第四电动机17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心管(1)、进物管(9)、抖动板(10)和一级吸尘单元(7),所述中心管(1)的右侧设有风扇放置孔,所述进物管(9)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上端右侧,所述进物管(9)的下侧左端设有抖动板放置孔,所述抖动板(10)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抖动板放置孔的右侧,所述抖动板(10)活动连接在进物管(9)的内部且左端位于中心管(1)的上方,所述抖动板(10)的下侧接触连接有凸轮(11),所述凸轮(1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17),所述第四电动机(17)固定连接在进物管(9)的后侧,所述一级吸尘单元(7)包括有第二电动机(71)、第二扇叶(72)、横板(73)、蜗杆(74)、蜗轮(75)和杂尘管(76),所述杂尘管(7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上端左侧,且杂尘管(76)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在进物管(9)的左端,所述杂尘管(7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板(73),所述横板(73)的上侧转动连接有蜗轮(75),所述蜗轮(75)的下端穿过横板(73)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72),所述第二电动机(71)固定连接在杂尘管(76)的左侧,所述第二电动机(71)固定连接有蜗杆(74),且蜗杆(74)位于杂尘管(76)的内部,所述蜗轮(75)与蜗杆(74)齿间啮合,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3),所述控制开关组(3)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前侧,所述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第二电动机(71)和第四电动机(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广口管(8),所述广口管(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进物管(9)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进气管(12)、第三电动机(13)和第三扇叶(15),所述进气管(12)的左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右侧,且进气管(12)位于风扇放置孔的右方,所述进气管(12)的左端设有与风扇放置孔对应的留扇配合孔,所述第三电动机(13)固定连接在进气管(12)的右侧,所述第三电动机(13)穿过进气管(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扇叶(15),且第三扇叶(15)位于风扇放置孔内,所述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第三电动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避物弧板(14),所述避物弧板(14)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内部右侧,且避物弧板(14)位于风扇放置孔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夹座(2)和摩擦片(16),所述中心管(1)的下端穿插在夹座(2)的中心,所述夹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摩擦片(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级吸尘单元(6),所述二级吸尘单元(6)包括有侧管(61)、净气出管(62)、第一扇叶(63)和第一电动机(64),所述侧管(61)的下端穿插在中心管(1)的左侧且与中心管(1)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所述侧管(61)的前侧设有抽拉孔,所述净气出管(62)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侧管(61)后侧的出气口,所述第一电动机(64)固定连接在侧管(61)的上侧,所述第一电动机(64)穿过侧管(6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63),所述控制开关组(3)电连接第一电动机(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门(4)和过滤网(5),所述转门(4)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抽拉孔的左侧,所述过滤网(5)有三个且均前后活动连接在侧管(61)的内部,所述转门(4)与过滤网(5)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软管(18)、滤后出气管(19)和水箱(20),所述水箱(20)的前侧固定连接在中心管(1)的后侧,所述软管(1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杂尘管(76)后端下侧且位于杂尘管(76)的出尘孔的下方,所述软管(18)的下端穿插在水箱(20)的上侧,且软管(18)下口的水平面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滤后出气管(19)的下端穿插在水箱(20)的上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包括有中心管、进物管、抖动板和一级吸尘单元,所述中心管的右侧设有风扇放置孔,所述进物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中心管的上端右侧,所述进物管的下侧左端设有抖抖动板放置孔,所述抖动板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抖动板放置孔的右侧,所述抖动板活动连接在进物管的内部且左端位于中心管的上方,所述抖动板的下侧接触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进物管的后侧。本米缸的智能除尘装置,首先从下方吹风,将大米夹杂的尘杂吹出来,通过两次吸尘可提高除尘效果,可不停地倒入大米并将大米抖动,以此来减少大米除尘时间间隔,加快除尘效率并再次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秋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舜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