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特别是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背光组装方式为:如图1所示,下铁框1,反射片2装在下铁框1内靠尾部内挡墙贴附,lb(发光条)3装在下铁框1内,lb3通过lb双面胶4与导光板5连接固定在一起,将胶框6装入下铁框1内,将下扩散片7、下增光片8、上增光片9、口字胶10依次装入胶框6的膜材槽内,最后将液晶显示屏11装入胶框6玻璃槽内,完成装配。
现有的技术中导光板的固定,在导光板与反射之间贴附双面胶带,因导光板5固定胶贴附反射片2上,增加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影响产品的总体厚度。现有常规设计,是将固定胶12附在反射片上,先把反射片放在铁框槽里,然后再组装导光板来进行定位,这样常规设计,只能固定导光板5,不能有效固定反射片。如果要固定反射片,如图2所示,就必须在反射与下铁框间增加一条固定胶12这样虽能固定反射片,但增加了产品整体厚度,不符合产品超薄,低功耗,窄边框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能同时粘贴固定胶框、导光片和反射片,降低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的高度,并且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提高生产良率,节省了人工工时成本和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安放液晶显示屏的胶框以及设于液晶显示屏背面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面设有起支撑保护作用的金属框,金属框具有容腔,所述背光膜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背面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的正面设有背光膜材,背光膜材装入胶框内,导光板的前侧设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容腔内还设有粘贴结构,所述粘贴结构包括设置在金属框容腔的一边缘位置的第一粘贴层,第一粘贴层上设有基片,基片处于反射片尾端部的外侧,基片将第一粘贴层分为用于粘贴固定胶框底部的第一粘贴区和用于粘贴固定反射片的第二粘贴区,基片上设有用于粘贴导光板背面的第二粘贴层,第二粘贴层处于导光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基片和第二粘贴层的高度之和与反射片的高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的端部与金属框的侧壁贴合,所述胶框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的避空槽。
更优选地,所述避空槽的深度为0.03mm。
优选地,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上设有多个与胶框底部的卡扣对应的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在反射片的尾端部外设置基片,基片的下方设置同时粘贴反射片和胶框的第一胶层,在基片上设置粘贴导光板的第二胶层,这样同时粘贴固定胶框、导光片和反射片,降低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的高度,并且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提高生产良率,节省了人工工时成本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中液晶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现有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中粘贴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中第一粘贴层安装在金属框内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中胶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3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6所示,该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安放液晶显示屏的胶框1以及设于液晶显示屏背面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面设有起支撑保护作用的金属框2,金属框2具有容腔,所述背光膜组包括导光板3,导光板3的背面设有反射片4,导光板3的正面设有背光膜材,背光膜材装入胶框1内,导光板3的前侧设有灯条5,所述金属框容腔内还设有粘贴结构6,所述粘贴结构6包括设置在金属框容腔的一边缘位置的第一粘贴层61,第一粘贴层上设有基片6,基片处于反射片尾端部的外侧,基片62将第一粘贴层61分为用于粘贴固定胶框底部的第一粘贴区6101和用于粘贴固定反射片的第二粘贴区6102,基片62上设有用于粘贴导光板背面的第二粘贴层63,第二粘贴层63处于导光板3的下方,这样由于基片处于反射片4的尾端部外侧,基片62上的第二粘贴层63处于导光板3的下方,使得在粘接导光板3时不需要另外增加高度,降低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的高度降低,符合产品超薄,低功耗,窄边框的设计理念。另外,整个粘贴结构6,在加工制造时,只要将胶带原材料按照图纸冲切即可,不需要导入复杂的刀模冲切工艺,省下了刀模模具费用和人工工时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装配液晶显示模组时,反射片4与导光板3层叠,并错开留有一定的容纳空间,使得粘贴结构6处于该容纳空间内,灯条5设置在反射片32上方,灯条5处于导光板31前侧。
所述基片62和第二粘贴层63的高度之和与反射片4的高度一致,使得第二粘贴层63刚好粘贴导光板3,导光板3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不影响导光板3的其他功能。所述基片62可采用pet(离型膜)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粘贴层61的第二粘贴区6102的端部与金属框4的侧壁贴合,所述胶框1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的避空槽101,在进行安装时,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6102处于避空槽101内与避空槽101的槽底贴合,以固定胶框;在安装时,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伸入到胶框1的避空槽101,使第一粘贴层在满足操作工艺便的生产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产线作业员贴附操作需求,依靠金属框的侧壁附贴,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提高生产良率,节省了人工工时成本和材料成本。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避空槽的深度为0.03mm。
该胶框1在进行安装时,通过胶框1上的卡扣11与金属框2的卡槽配合;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上设有多个与胶框底部的卡扣对应的凹口61021,这样在进行装配时,凹口61021正好对应胶框底部的卡扣11,不会垫高胶框,导致胶框1与金属框2的卡接受影响。
所述背光膜材包括依次层叠的下扩散片、下增光片、上增光片和口字胶,导光板3处于下扩散片的背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1.一种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安放液晶显示屏的胶框以及设于液晶显示屏背面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面设有起支撑保护作用的金属框,金属框具有容腔,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背面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的正面设有背光膜材,背光膜材装入胶框内,导光板的前侧设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容腔内还设有粘贴结构,所述粘贴结构包括设置在金属框容腔的一边缘位置的第一粘贴层,第一粘贴层上设有基片,基片处于反射片尾端部的外侧,基片将第一粘贴层分为用于粘贴固定胶框底部的第一粘贴区和用于粘贴固定反射片的第二粘贴区,基片上设有用于粘贴导光板背面的第二粘贴层,第二粘贴层处于导光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和第二粘贴层的高度之和与反射片的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的端部与金属框的侧壁贴合,所述胶框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的避空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槽的深度为0.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高度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粘贴层的第二粘贴区上设有多个与胶框底部的卡扣对应的凹口。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