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14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汽车销量稳步增长,汽车显示系统市场规模在2018年估计为150亿美元,车载面板已经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中仅次于手机面板的第二大应用。市场预计2019年到2025年,车载显示屏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0%。到2025年,全球行业单位出货量将超过3.5亿个。车载显示屏包含仪表显示屏、抬头显示屏、中控显示屏和后座娱乐显示屏,汽车显示屏的“多屏发展”为面板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人们对行车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车载显示屏在汽车电子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它能为驾乘人员提供车厢外环境的实时监控显示,为安全行驶提供保障,成了交通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汽车厂家对车载显示屏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车载显示屏防水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车载背光源胶框挡墙四周采用封闭结构,这种封闭挡墙的结构在中小尺寸的背光源的使用过程中,四周使用包边胶等密封防水措施,并不会影响液晶屏的使用;但是在15寸以上的大尺寸车载背光源产品中,在高温高湿及冷热冲击实验中,由于产品尺寸大,由于产品尺寸大,背光模组中屏幕内产生的水蒸气及少量冷却液体不能及时排出残留到液晶屏幕内,会损坏背光模组引起车载显示屏黑屏及显示功能异常等问题,还容易影响驾驶行驶中行车人身安全,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解决了背光源模组内部容易产生水汽,导致损坏背光源模组的问题,通过增加水汽进入到背光源模组内部的难度,起到阻挡水汽的作用,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包括中框和背板,所述中框和背板相扣合围合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组;所述中框外表面还设置有胶框;

其中,所述胶框具有四条侧边,至少一条侧边设置有防水汽结构;所述防水汽结构包括有若干第一子防水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子防水结构;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与所述第二子防水结构之间设置有供通气的间隙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的端面为多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子防水结构的端面为与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的相对应的多弯折结构,所述间隙路径为多弯折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凹面和第一凸面,所述第二子防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凸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面、所述第二凹面相比于所述第一凹面、所述第二凸面,更靠近于所述胶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面为平面;所述二凸面为与所述第一凹面相配合的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凹面为与所述第一凸面相配合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凸面为弧面;所述二凸面为与所述第一凹面相配合的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凹面为与所述第一凸面相配合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路径的宽度为0.5mm-2.0mm。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为铁框。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外侧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胶框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连接部,多个所述子连接部头尾连接环绕所述中框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汽结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子连接部之间的衔接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子防水结构的端面为多弯折结构,第二子防水结构的端面为与第一子防水结构的相对应的多弯折结构,间隙路径为多弯折路径,采用多弯折的路径可以延长可以延长胶框从外侧到内侧路径长度,但没有增加胶框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路径,增加了水汽从外部进入到背光源模组内部的难度,具有阻挡水汽的作用,同时在高温高湿及冷热冲击实验中,可以通过水平放置及时排出水蒸气,提高了背光源模组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源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背光源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水汽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中框,11-凸台,20-背板,30-胶框,31-凹槽,32-子连接部,33-防水汽结构,331-第一子防水结构,3311-第一凹面,3312-第一凸面,332-第二子防水结构,3321-第二凸面,3322-第二凹面,40-反射片,50-导光板,60-光学膜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易于描述,诸如“在…下方”、“在…下面”、“下部”、“在…上方”、“上部”等的空间关系术语,在此处可用于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或者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空间关系术语旨在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除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下面”或“下方”的元件将位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面”两者的方位。可另外对设备进行定位(被旋转90度或在其它的方位),并且相应地解释在此处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背光源模组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背光源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包括中框10和背板20,中框10和背板20相扣合围合成一容纳腔,容纳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反射片40、导光板50以及光学膜片组60;中框10外表面还设置有胶框30;

其中,胶框30具有四条侧边,至少一条侧边设置有防水汽结构33;防水汽结构33包括有若干第一子防水结构331和与第一子防水结构331相配合的第二子防水结构332;第一子防水结构331与第二子防水结构332之间设置有供通气的间隙路径;

其中,第一子防水结构331的端面为多弯折结构,第二子防水结构332的端面为与第一子防水结构331的相对应的多弯折结构,间隙路径为多弯折路径。采用多弯折的路径可以延长胶框30从外侧到内侧路径长度,但没有延长胶框30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路径,达到通气的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水汽进入到背光源模组内部的难度,具有阻挡水汽的作用,提高了背光源模组产品的可靠性。第一防水汽结构331和第二防水汽机构332在水平放置时,高温高湿及冷热冲击实验中产生的少量液体可通过间隙路径纵向直接排出。

具体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包括第一凹面3311和第一凸面3312,第二子防水结构332包括第二凸面3321和第二凹面3322,第一凸面3312与第二凹面3322相对设置;第一凹面3311与第二凸面3321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一凸面3312、第二凹面3322相比于第一凹面3311、第二凸面3321,更靠近于胶框30外侧.

具体地,第一凸面3312为平面;第二凸面3321为与第一凹面3311相配合的斜面或弧面,第二凹面3322为与第一凸面3312相配合的平面。

具体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与第二子防水结构332之间设置的间隙路径的宽度为0.5mm-2mm。间隙路径过宽,不能起到防护的效果,间隙路径过窄,又不能达到排气的效果。间隙路径的宽度设置在为0.5mm-2mm,既达到了排气的效果,又防止水汽倒流入背光源模组内部,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中框10为铁框。中框10采用铁框更结实耐用,胶框30与中框10配合使用,能有效地防止胶框30在使用的过程中断裂,提高胶框3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中框10外侧设置有若干凸台11,胶框30内侧壁设置有与凸台11相匹配的凹槽31。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水汽结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与实施例一中的背光源模组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凹面3311为斜面或弧面,第一凸面3312为弧面;第二凸面3321为与第一凹面3311相配合的斜面或弧面,第二凹面3322为与第一凸面3312相配合的弧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面3312为弧面,第二凹面3322对应设置为弧面。采用该种结构,同样可以延长从胶框30外侧到内侧的路径长度,达到通气的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水汽进入到背光源模组内部的难度,具有阻挡水汽的作用,提高了背光源模组产品的可靠性。

[第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与实施例一中的背光源模组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胶框30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连接部32,多个子连接部32头尾连接环绕中框10设置。在生产的过程中,胶框的材质是塑料,产品成型的过程及成型后会收缩,收缩的过程中会拉伸铁框,胶框的长度越长,收缩会越大。收缩后整体产品变形就越严重,缩水现象也会比较严重,采用若干个独立子连接部32沿中框10布置,各子连接部32的应力更容易释放,更有效地防止胶框30缩水变型。

具体地,防水汽结构33设置于相邻两个子连接部32之间的衔接处,间隙路径同样为多弯折路径。采用多弯折的路径可以延长从胶框30外侧到内侧的路径长度,从而增加水汽进入到背光源模组内部的难度,具有阻挡水汽的作用,提高了背光源模组产品的可靠性。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附图中各层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的内容。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10)和背板(20),所述中框(10)和背板(20)相扣合围合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反射片(40)、导光板(50)以及光学膜片组(60);所述中框(10)外表面还设置有胶框(30);

其中,所述胶框(30)具有四条侧边,至少一条侧边设置有防水汽结构(33);所述防水汽结构包括有若干第一子防水结构(331)和与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相配合的第二子防水结构(332);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与所述第二子防水结构(332)之间设置有供通气的间隙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的端面为多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子防水结构(332)的端面为与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的相对应的多弯折结构,所述间隙路径为多弯折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防水结构(3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凹面(3311)和第一凸面(3312),所述第二子防水结构(3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凸面(3321)和第二凹面(3322),所述第一凸面(3312)与所述第二凹面(33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面(3311)与所述第二凸面(3321)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面(3312)、所述第二凹面(3322)相比于所述第一凹面(3311)、所述第二凸面(3321),更靠近于所述胶框(30)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面(3312)为平面;所述第二凸面(3321)为与所述第一凹面(3311)相配合的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凹面(3322)为与所述第一凸面(3312)相配合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3311)为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凸面(3312)为弧面;所述第二凸面(3321)为与所述第一凹面(3311)相配合的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凹面(3322)为与所述第一凸面(3312)相配合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路径的宽度为0.5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0)为铁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0)外侧设置有若干凸台(11),所述胶框(30)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凸台(11)相匹配的凹槽(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30)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连接部(32),多个所述子连接部(32)头尾连接环绕所述中框(10)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汽结构(33)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子连接部(32)之间的衔接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汽结构的背光源模组,包括中框和背板,中框外表面还设置有胶框;其中,胶框具有四条侧边,至少一条侧边设置有防水汽结构;第一子防水汽结构与第二子防水汽结构之间设置有供通气的间隙路径;间隙路径为多弯折路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子防水结构的端面为多弯折结构,第二子防水结构的端面为与第一子防水结构的相对应的多弯折结构,间隙路径为多弯折路径,采用多弯折的路径可以延长胶框从外侧到内侧路径长度,但没有增加胶框上侧到下侧之间的路径,增加了水汽从外部进入到背光源模组内部的难度,具有阻挡水汽的作用,同时在高温高湿及冷热冲击实验中,可以通过水平放置及时排出水蒸气,提高了背光源模组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景阳;曹俊威;刘子平;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