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vr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
背景技术:
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vr设备是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出瞳距离是指光学系统最后一面(目镜)顶点到出瞳平面与光轴交点的距离,在望远镜、显微镜等目视光学仪器中,人眼的瞳孔必须与出瞳重合才能看到整个视场,为了避免眼睫毛与系统最后一面(目镜)相碰而妨碍观察,出瞳距离不能小于一定的数值。对于vr设备来讲,不同的人脸结构对于佩戴vr设备也有不同的出瞳距离要求;此外对于不同的人群,两眼睛之间的瞳距也不一样,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人群,需要一款vr眼镜以达到可调节出瞳距和瞳距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该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两目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目镜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目镜的上方,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所述安装架前后滑动的滑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蜗轮,所述壳体的内顶面上转动设有驱动所述蜗轮转动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壳体上竖直穿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的且可沿所述调节杆轴向方向离合的离合齿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所述目镜相离或相近移动的齿条,两所述齿条前后并排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两所述齿条相对运动的下齿轮,所述下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有止位面,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立柱插入或退出的限位孔;装配时,所述立柱插入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分离,或所述立柱退出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齿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丝杆、所述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传动齿轮组成一个单元,所述单元设有两个,两所述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离合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上均设有用于导向二者由分离到齿合的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套设有用于导向所述调节杆上下活动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卡位块抵紧在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的弹簧,所述卡位块背离所述弹簧的一端呈球面形状;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可供所述卡位块卡入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方;当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立柱装配到位时,所述卡位块卡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当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齿合时,所述卡位块卡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丝杆上转动连接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中,所述安装架呈长方形且其两端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两所述目镜左右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盖设在所述滑槽上,所述目镜的上端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托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当需要调节两目镜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人群的瞳距的时候,下压调节杆使得立柱插入限位孔内,旋动调节杆,便可以通过驱动齿轮和两个齿条的配合达到将两个目镜左右移动的目的,进而适配不同人群的瞳距,其中通过立柱上的止位面可防止立柱和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当需要调节出瞳距的时候,将调节杆向上移动使得立柱相对滑出限位孔并使离合齿轮和传动齿轮齿合,再通过旋动调节杆,通过离合齿轮、传动齿轮、蜗杆和蜗轮以及丝杆的配合,进而将安装架前后移动,进而实现将目镜前后调节移动,以实现调节出瞳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vr眼镜不能调节瞳距和出瞳距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视角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如图1-7所示,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内的两目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目镜的安装架3;安装架设于目镜的上方,壳体内设有供安装架前后滑动的滑轨4,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架沿滑轨前后移动的丝杆5,丝杆上设有蜗轮6,壳体的内顶面上转动设有驱动蜗轮转动的蜗杆7,蜗杆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传动齿轮8;壳体上竖直穿设有调节杆9,调节杆与壳体上下滑动连接,调节杆的下端固设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的且可沿调节杆轴向方向离合的离合齿轮10;安装架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目镜相离或相近移动的齿条11,两齿条前后并排设置,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两齿条相对运动的下齿轮12,下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立柱13,立柱的侧壁上设有止位面14,优选的,立柱为六棱柱体,此外还可以是其他类非旋转体柱体结构;调节杆的下端端面上设有供立柱插入或退出的限位孔15,为了方便立柱插入限位孔内,立柱的顶端可设置呈圆锥形状;装配时,立柱插入限位孔且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分离,或立柱退出限位孔且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齿合,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当需要调节两目镜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人群的瞳距的时候,下压调节杆使得立柱插入限位孔内,旋动调节杆,便可以通过驱动齿轮和两个齿条的配合达到将两个目镜左右移动的目的,进而适配不同人群的瞳距,其中通过立柱上的止位面可防止立柱和调节杆发生相对转动;当需要调节出瞳距的时候,将调节杆向上移动使得立柱相对滑出限位孔并使离合齿轮和传动齿轮齿合,再通过旋动调节杆,通过离合齿轮、传动齿轮、蜗杆和蜗轮以及丝杆的配合,进而将安装架前后移动,进而实现将目镜前后调节移动,以实现调节出瞳距,本方案设计巧妙,通过在调节杆上设置限位孔和离合齿轮以实现目镜的前后移动和左右移动自有切换,调节的时候只需要旋动调节杆,就可以实现两个功能,而且,相比于将两个功能采用两个独立的结构实现的方式,本方案将实现调节目镜前后左右移动两个功能的结构集于一体,大大减小了实现两个功能所需结构所占用的空间,使得vr眼镜体积更小,而且,对于整个装置来说,只有调节杆的上端伸出壳体,使得外观整洁不复杂,还美观,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而且操作也方便,解决了传统vr眼镜不能调节瞳距和出瞳距的问题。
优选的,丝杆、蜗杆、蜗轮和传动齿轮组成一个单元,单元设有两个,两单元相对设置在调节杆的左右两侧,进而使得安装架在滑动的时候左右两端同进同退,运行平稳。
优选的,离合齿轮10和传动齿轮8上均设有用于导向二者由分离到齿合的导向斜面16,具体的,离合齿轮和传动齿轮均采用相适配的直齿锥齿轮,将离合齿轮的较窄端设置朝上,传动齿轮的较窄端朝下,以方便在调节杆上下活动的时候带动离合齿轮更好更快的与传动齿轮齿合。
优选的,调节杆的下端套设有用于导向调节杆上下活动的导向套17,导向套的上端与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使得调节杆在上下活动的时候更加平稳,固定得更稳定。
优选的,导向套17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18,凹槽内活动设置有卡位块19,凹槽内还设有用于将卡位块抵紧在调节杆的侧壁上的弹簧20,卡位块背离弹簧的一端呈球面形状;调节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可供卡位块卡入的第一环形凹槽21和第二环形凹槽22,进而保证调节杆可自由转动;第一环形凹槽位于第二环形凹槽的上方,当调节杆与立柱装配到位时,卡位块卡入第一环形凹槽;当离合齿轮与传动齿轮齿合时,卡位块卡入第二环形凹槽,卡位块的设置不光可以防止调节杆在对应位置的时候由于自身重力下滑,而且在卡位块卡入第一环形凹槽或者第二环形凹槽的时候,与调节杆碰撞进而发出响声,使用者便可以通过该响声判断调节杆是否到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优选的,丝杆上转动连接有丝杆套23,丝杆套与安装架固定连接,设置丝杆套更方便丝杆和安装架的组装拆卸;由于出瞳距的调节精度要求高,所以采用丝杆传动的方式,可以将调节精度大大提升进而保证精度要求,进一步,丝杆配合蜗轮蜗杆,利用蜗轮蜗杆的反向自锁特性,可防止丝杆和安装架调节好位置后发生位置偏移。
优选的,丝杆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旋转底座24,旋转底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进而使得丝杆在转动的时候自身不发生移动,保证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
优选的,安装架呈长方形且其两端通过滑轨与壳体滑动连接,安装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两目镜左右移动的滑槽25,滑槽贯穿安装架,安装架上滑动设置有托板26,托板盖设在滑槽上,目镜的上端穿过滑槽并与托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齿条固定在托板上,进而方便安装目镜,也避免其他各部件遮挡目镜。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两目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目镜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目镜的上方,所述壳体内设有供所述安装架前后滑动的滑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蜗轮,所述壳体的内顶面上转动设有驱动所述蜗轮转动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上端同轴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壳体上竖直穿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固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的且可沿所述调节杆轴向方向离合的离合齿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所述目镜相离或相近移动的齿条,两所述齿条前后并排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两所述齿条相对运动的下齿轮,所述下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有止位面,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立柱插入或退出的限位孔;装配时,所述立柱插入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分离,或所述立柱退出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齿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所述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传动齿轮组成一个单元,所述单元设有两个,两所述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上均设有用于导向二者由分离到齿合的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套设有用于导向所述调节杆上下活动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卡位块抵紧在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的弹簧,所述卡位块背离所述弹簧的一端呈球面形状;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可供所述卡位块卡入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方;当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立柱装配到位时,所述卡位块卡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当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齿合时,所述卡位块卡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上转动连接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镜可调节式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呈长方形且其两端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两所述目镜左右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盖设在所述滑槽上,所述目镜的上端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托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托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