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17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镜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



背景技术:

镜片是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镜片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材料,打磨后常与眼镜框装配成眼镜,用于纠正使用者的视力,获得清晰视野。

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摄像头镜片(公开号:cn208752232u),底胶层的底部粘接有耐高温层,耐高温层的底部粘接有耐磨层,耐磨层的底部粘接有防水层,防水层的底部粘接有光滑层,耐高温层包括有机硅树脂层、酚醛树脂层、丁腈橡胶层和聚酰亚胺层,机硅树脂层的底部与酚醛树脂层的顶部固定连接,酚醛树脂层的顶部与丁腈橡胶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丁腈橡胶层的顶部与聚酰亚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水层包括丙烯酸层和聚氨酯。

现有摄像头镜片折射元件的横向色差通常通过衍射元件进行减小,并且现有摄像头镜片在安装时需要增加其稳定性,并且镜片在使用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以提高成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解决了现有摄像头镜片折射元件的横向色差通常通过衍射元件进行减小,并且现有摄像头镜片在安装时需要增加其稳定性,并且镜片在使用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以提高成像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的前后表面均吸附有af防指纹膜,且镜片本体外表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侧壁均粘附有密封条,所述镜片本体还包括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所述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通过粘合剂进行粘附,所述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均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一侧设置有油墨层,且基材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侧面的形状互补,且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衍射系数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油墨层和基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所述第一连接圈的两侧分别与基材和油墨层的侧面边缘粘合。

优选的,所述油墨层和基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所述第一连接圈的两侧分别与基材和油墨层的侧面边缘粘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圈和第一连接圈均为一种丁腈橡胶材质的构件,且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基材、油墨层和防蓝光层的形状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密封条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密封条的宽度小于卡槽的深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通过镜片本体还包括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通过粘合剂进行粘附,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均包括基材,基材的一侧设置有油墨层,且基材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油墨层和基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油墨层和基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和第一连接圈均为一种丁腈橡胶材质的构件,本新型中的镜片本体由两组不同衍射系数的镜片组成,并且每个镜片中的基材与其余构件之间均设置有缝隙,可以防止外部材料变形导致镜片基材也随之变形的问题,可以提高镜片的使用寿命。

(2)、该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通过镜片本体的前后表面均吸附有af防指纹膜,且镜片本体外表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卡槽,卡槽的侧壁均粘附有密封条,密封条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密封条的宽度小于卡槽的深度,本新型中的镜片通过卡槽,可以增加其与连接构件之间的稳定性,并且卡槽中的密封条可以进一步增加卡槽的摩擦系数,提高稳定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镜片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组装镜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镜片本体;2、af防指纹膜;3、卡槽;4、密封条;101、第一组装镜片;102、第二组装镜片;1011、基材;1012、第一连接圈;1013、油墨层;1014、第二连接圈;1015、防蓝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镜片本体1的前后表面均吸附有af防指纹膜2,且镜片本体1外表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卡槽3,卡槽3的侧壁均粘附有密封条4,密封条4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密封条4的宽度小于卡槽3的深度,本新型中的镜片通过卡槽3,可以增加其与连接构件之间的稳定性,并且卡槽3中的密封条4可以进一步增加卡槽3的摩擦系数,提高稳定性和密封性,镜片本体1还包括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侧面的形状互补,且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衍射系数相互对应,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通过粘合剂进行粘附,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均包括基材1011,基材1011的一侧设置有油墨层1013,油墨层1013和基材10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1012,第一连接圈1012的两侧分别与基材1011和油墨层1013的侧面边缘粘合,且基材1011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1015,油墨层1013和基材10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1012,第一连接圈1012的两侧分别与基材1011和油墨层1013的侧面边缘粘合,第二连接圈1014和第一连接圈1012均为一种丁腈橡胶材质的构件,且第一连接圈1012、第二连接圈1014、基材1011、油墨层1013和防蓝光层1015的形状均相同,本新型中的镜片本体1由两组不同衍射系数的镜片组成,并且每个镜片中的基材1011与其余构件之间均设置有缝隙,可以防止外部材料变形导致镜片基材1011也随之变形的问题,可以提高镜片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所述镜片本体(1)的前后表面均吸附有af防指纹膜(2),且镜片本体(1)外表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卡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的侧壁均粘附有密封条(4),所述镜片本体(1)还包括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所述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通过粘合剂进行粘附,所述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均包括基材(1011),所述基材(1011)的一侧设置有油墨层(1013),且基材(1011)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侧面的形状互补,且第一组装镜片(101)和第二组装镜片(102)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衍射系数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1013)和基材(10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圈(1012),所述第一连接圈(1012)的两侧分别与基材(1011)和油墨层(1013)的侧面边缘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层(1015)和基材(101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圈(1014),所述第二连接圈(1014)的两侧分别与防蓝光层(1015)和基材(1011)的侧面边缘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圈(1014)和第一连接圈(1012)均为一种丁腈橡胶材质的构件,且第一连接圈(1012)、第二连接圈(1014)、基材(1011)、油墨层(1013)和防蓝光层(1015)的形状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条(4)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密封条(4)的宽度小于卡槽(3)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的前后表面均吸附有AF防指纹膜,且镜片本体外表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卡槽,卡槽的侧壁均粘附有密封条,镜片本体还包括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所述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通过粘合剂进行粘附,所述第一组装镜片和第二组装镜片均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一侧设置有油墨层,且基材的另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镜片技术领域。该不易出现色差的摄像头镜片中的镜片本体由两组不同衍射系数的镜片组成,并且每个镜片中的基材与其余构件之间设置有缝隙,可以防止外部材料变形导致镜片基材也随之变形的问题,可以提高镜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文丰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