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17  86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镜头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利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摄像代替传统照相机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流机型大部分以全面屏为主,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屏幕屏占比越来越高,这将使得传统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不再适用。在此趋势下,小头部镜头以其极小的镜头头部尺寸赢得了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开发商的青睐,但是传统的中置广角镜头无法做到极小头部的特点。如何在实现广角的基础上,使摄像镜头组还具有超小头部的特点,从而更加适用于全面屏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是目前诸多镜头设计者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与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00mm<tan2(semi-fov)×f<5.00mm;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42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51可满足:1.00<(sag42+sag51)/(sag42-sag51)<3.5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非球面镜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可满足:3.00<dt52/dt11<5.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5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可满足:2.00<f45/bfl<16.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00<f1/r1<6.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2.00<r5/r10<6.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可满足:1.00<ct4/t34<4.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与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可满足:1.00<(et4+et5)/(et5-et4)<4.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可满足:0.50<ct5/ct3<2.5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满足:1.00<f/f4<3.00。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与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00mm<tan2(semi-fov)×f<5.00mm;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与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可满足:1.00<(et4+et5)/(et5-et4)<4.00。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五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摄像镜头组具有小型化、广角、超小头部、高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可包括五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这五片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间隔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以及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搭配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可以在扩大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同时,使得摄像镜头组还可以保持较好的色差矫正能力,从而拥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将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设计为凸面,可以帮助降低摄像镜头组的敏感性,从理论上尽可能地提升摄像镜头组的量产良率。而将第三透镜物侧面设计为凸面以及将其像侧面设计为凹面,并且配合第四透镜的凹凸面型,有助于在保证不降低摄像镜头组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反射以及第四透镜内反造成鬼影风险。将第五透镜面型设计为凸凹型,有助于改善中间成像区域的成像质量,使得摄像镜头组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2.00mm<tan2(semi-fov)×f<5.00mm,其中,semi-fov是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是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semi-fov和f进一步可满足:2.70mm<tan2(semi-fov)×f<4.30mm。满足2.00mm<tan2(semi-fov)×f<5.00mm,可以在提升摄像镜头组视场角的同时,有利于将成像像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镜头能拥有更加优质的成像能力。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3.00<dt52/dt11<5.00,其中,dt1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是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更具体地,dt52和dt11进一步可满足:3.20<dt52/dt11<4.80。满足3.00<dt52/dt11<5.00,有助于镜筒深度的设计,使得镜头更加适用于前置摄像头。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ttl/imgh<1.55,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是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ttl/imgh<1.55,可以在保证基本成像高度的同时,避免由于第一透镜过厚而导致的摄像镜头组整体尺寸过长的问题,有利于摄像镜头组保持超小型的特点。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2.00<f45/bfl<16.00,其中,f45是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bfl是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f45和bfl进一步可满足:2.60<f45/bfl<15.20。满足2.00<f45/bfl<16.00,既可以避免摄像镜头组后焦bfl过短而导致的后期模组调试困难等风险,又可以将整个镜头的光焦度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过于集中于前三片透镜,以利于提升摄像镜头组的量产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1.00<f1/r1<6.00,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1和r1进一步可满足:1.30<f1/r1<5.80。满足1.00<f1/r1<6.00,可以保证在提升摄像镜头组视场角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f1过小或者r1过大,而导致的第一透镜过于敏感、不利于加工的风险。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2.00<r5/r10<6.00,其中,r5是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5和r10进一步可满足:2.20<r5/r10<6.00。满足2.00<r5/r10<6.00,可以保证摄像镜头组对于色差和畸变的矫正能力,特别地,有利于提升中心区域的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1.00<ct4/t34<4.00,其中,ct4是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34是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ct4和t34进一步可满足:1.30<ct4/t34<3.20。满足1.00<ct4/t34<4.00,有利于改善由于第四透镜内反以及第四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反射而产生的鬼像风险,有利于提升摄像镜头组的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1.00<(sag42+sag51)/(sag42-sag51)<3.50,其中,sag42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51是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sag42和sag51进一步可满足:1.30<(sag42+sag51)/(sag42-sag51)<3.10。满足1.00<(sag42+sag51)/(sag42-sag51)<3.50,有利于避免由于sag42和sag51之间的段差过大而导致的量产风险,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由第五透镜物侧面和第四透镜像侧面之间反射而产生的鬼影现象。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1.00<(et4+et5)/(et5-et4)<4.00,其中,et4是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是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et4和et5进一步可满足:1.80<(et4+et5)/(et5-et4)<3.50。满足1.00<(et4+et5)/(et5-et4)<4.00,可以避免由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边缘厚度过薄而导致的量产困难等问题,又可以通过调整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边缘的厚度来改善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以及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0.50<ct5/ct3<2.50,其中,ct5是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5和ct3进一步可满足:0.90<ct5/ct3<2.20。满足0.50<ct5/ct3<2.50,可以在避免由于第三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过薄而导致的镜片成型困难等问题,又可以避免由于第三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过厚而导致的镜头整体尺寸过长的问题。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1.00<f/f4<3.00,其中,f是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4是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和f4进一步可满足:1.30<f/f4<2.40。满足1.00<f/f4<3.00,有利于控制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在总有效焦距中所占的百分比,这样可以使摄像镜头组的光焦度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又有利于降低摄像镜头组整体的敏感性,提升加工良率。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还包括设置在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的光阑。可选地,上述摄像镜头组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五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摄像镜头组的体积并提高摄像镜头组的可加工性,使得摄像镜头组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通过上述配置的摄像镜头组具有超小头部、超大视场角、良好的成像质量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在摄像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进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组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五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摄像镜头组不限于包括五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摄像镜头组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2.75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为4.31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07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50.8°,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5。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1.2116e-02-6.4255e-015.7786e+00-3.4530e+011.1270e+02-1.8945e+021.2800e+020.0000e+000.0000e+00s2-1.5618e-01-2.3276e-01-1.7805e-023.1810e-01-5.0225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3-1.1861e-011.1341e+00-1.6243e+011.1012e+02-4.0606e+025.5610e+021.6792e+03-9.8591e+032.2140e+04s4-1.0229e-01-5.3428e-016.1981e+00-3.3985e+011.0318e+02-1.4720e+02-8.6863e+017.9140e+02-1.5418e+03s5-6.4120e-02-1.3045e-011.0982e+00-3.7711e+007.3820e+00-9.0079e+006.8472e+00-2.9915e+005.7220e-01s6-3.0425e-02-1.3183e-014.3269e-01-7.2637e-016.8304e-01-3.3925e-016.5987e-025.9160e-03-2.7754e-03s7-1.6746e-011.6379e+00-8.9337e+003.2811e+01-8.4917e+011.5775e+02-2.1063e+022.0140e+02-1.3640e+02s87.3032e-01-3.1730e+001.0425e+01-2.6322e+014.8337e+01-6.3701e+016.0275e+01-4.0849e+011.9609e+01s91.9758e-01-5.4287e-015.2132e-01-4.8052e-02-6.5167e-011.0974e+00-1.0257e+006.3659e-01-2.7453e-01s101.3833e-02-7.0650e-023.6308e-021.9569e-02-4.2367e-023.2337e-02-1.5156e-024.8471e-03-1.0937e-03表2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3.11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4.37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27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46.1°,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4。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3.1695e-025.2247e-01-6.4515e+004.1199e+01-1.5695e+023.6030e+02-4.8344e+023.4185e+02-9.4647e+01s25.5258e-03-7.8543e-015.8928e+00-3.5996e+011.3660e+02-3.2507e+024.7102e+02-3.7989e+021.3104e+02s3-1.5107e-014.8949e-02-1.8439e+009.0226e+00-2.9302e+015.9343e+01-7.1639e+014.7712e+01-1.3188e+01s4-1.7599e-012.9993e-011.0546e+00-9.2579e+002.8363e+01-4.8606e+014.9473e+01-2.8017e+016.8138e+00s5-4.7627e-019.3770e-01-5.9945e-01-2.5891e+009.0540e+00-1.4435e+011.3069e+01-6.4565e+001.3455e+00s6-1.3589e-01-6.2987e-024.9425e-01-1.0160e+001.0833e+00-6.4105e-011.8101e-01-1.4069e-021.4288e-03s73.0001e-02-2.6374e-013.3757e-01-1.0978e-01-6.0562e-011.2836e+00-1.1774e+005.2418e-01-9.1189e-02s8-3.9265e-011.0746e+00-2.5939e+004.0484e+00-4.0400e+002.5615e+00-9.8709e-012.0955e-01-1.8758e-02s9-1.1952e-01-1.2062e-011.2062e-011.0870e-01-2.5076e-012.0397e-01-9.6226e-022.8981e-02-5.6653e-03s10-1.1157e-014.6594e-02-1.1441e-025.4644e-03-6.6694e-034.7905e-03-2.0012e-035.2295e-04-8.7114e-05表4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3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2.67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3.96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57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46.0°,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4。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5表6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4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2.46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3.81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73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51.1°,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4。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7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6.3432e-03-4.3213e-011.9655e+00-1.8057e+019.0340e+01-2.3713e+022.5152e+020.0000e+000.0000e+00s2-3.5096e-01-7.7642e-017.1380e-01-8.7087e-014.2697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s3-2.9796e-013.8303e+00-1.1178e+021.7257e+03-1.7266e+041.1776e+05-5.5587e+051.8152e+06-4.0241e+06s4-1.2540e-01-2.1258e+004.4840e+01-5.4961e+024.3554e+03-2.2982e+048.3001e+04-2.0658e+053.4875e+05s5-1.7291e-014.6396e-01-3.3787e+001.8338e+01-5.7242e+011.0531e+02-1.1629e+027.1538e+01-1.8858e+01s6-2.8578e-018.2478e-01-2.6377e+006.8833e+00-1.2214e+011.3851e+01-9.7340e+003.9240e+00-7.0341e-01s7-8.7049e-031.1536e+00-1.2630e+018.3372e+01-3.5584e+021.0337e+03-2.1030e+033.0327e+03-3.0896e+03s87.1945e-01-4.4151e+001.9597e+01-6.7995e+011.8530e+02-3.8856e+026.0964e+02-6.9823e+025.6994e+02s91.0348e-01-3.2262e+001.4589e+01-3.9901e+017.4239e+01-9.8481e+019.5360e+01-6.8044e+013.5716e+01s10-1.2322e+002.3930e+00-4.0264e+005.2346e+00-5.1381e+003.7914e+00-2.1000e+008.6983e-01-2.6702e-01表8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5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3.12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4.39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00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43.2°,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33。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9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5.8210e-02-1.2133e-011.8615e+00-1.6409e+018.2815e+01-2.4954e+024.4218e+02-4.2546e+021.7156e+02s2-2.8978e-03-3.7810e-012.6847e+00-1.6616e+016.1740e+01-1.4399e+022.0429e+02-1.6159e+025.4989e+01s3-2.1669e-016.6102e-01-5.8092e+002.6030e+01-7.7379e+011.4874e+02-1.7935e+021.2404e+02-3.7011e+01s4-1.9807e-014.9007e-01-3.3140e-01-3.3607e+001.3101e+01-2.3571e+012.3725e+01-1.2794e+012.8942e+00s5-4.6177e-019.7275e-01-1.1317e+009.0917e-032.2830e+00-3.8650e+003.1857e+00-1.3714e+002.4728e-01s6-1.4094e-01-5.1471e-024.0703e-01-7.0451e-015.9805e-01-2.7593e-019.4117e-02-5.0913e-021.7741e-02s7-2.0486e-02-8.3363e-02-1.8872e-016.7468e-01-9.9431e-019.3449e-01-5.9237e-012.2262e-01-3.5727e-02s8-2.9470e-016.1506e-01-1.3361e+001.8737e+00-1.6596e+009.3945e-01-3.2547e-016.2288e-02-5.0271e-03s9-1.0645e-01-2.1300e-013.4154e-01-1.8433e-01-9.3797e-045.8784e-02-3.7555e-021.2537e-02-2.5383e-03s10-1.0963e-012.8183e-022.5745e-02-3.1543e-021.5572e-02-3.9964e-033.7302e-047.8562e-05-3.0105e-05表10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6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2.01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3.52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45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55.6°,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9。表11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1表12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7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2.02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3.47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30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52.5°,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8。表13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3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5.8978e-017.0649e+00-1.1905e+021.1974e+03-7.7432e+033.1914e+04-7.9937e+041.0997e+05-6.3524e+04s27.0895e-02-4.4775e+00-9.1856e+019.4416e+02-4.1818e+031.0890e+04-1.7168e+041.5014e+04-5.5431e+03s31.3333e+00-6.1182e+00-6.6335e+015.7812e+02-1.9516e+033.6218e+03-3.9124e+032.3188e+03-5.8476e+02s49.1592e-012.2162e+00-3.2969e+011.4496e+02-3.6874e+025.8220e+02-5.5716e+022.9436e+02-6.5528e+01s5-3.0573e-011.9898e-02-5.6401e+003.4206e+01-8.9544e+011.2482e+02-9.6622e+013.9434e+01-6.6662e+00s6-1.1511e-013.6840e-01-5.1326e+002.1454e+01-4.5541e+015.5767e+01-4.0103e+011.5844e+01-2.6704e+00s74.0875e-015.4593e-01-1.9558e+007.1719e-015.3320e+00-1.0729e+019.2828e+00-3.9431e+006.7156e-01s8-2.0127e-013.8874e-01-9.3632e-011.8899e+00-2.0990e+008.9824e-013.4943e-01-4.5410e-011.1534e-01s9-7.4893e-011.4759e+00-3.4879e+005.7580e+00-6.2984e+004.4165e+00-1.8961e+004.5111e-01-4.5324e-02s10-7.7496e-02-9.9233e-022.2714e-01-2.4454e-011.5683e-01-6.1838e-021.4651e-02-1.9162e-031.0652e-04表14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8以下参照图15至图1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2.02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3.26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40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55.0°,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50。表15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5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2.5286e-013.1170e+00-1.1051e+022.0221e+03-2.3750e+041.7903e+05-8.3729e+052.2039e+06-2.4782e+06s2-6.1017e-01-1.1571e+00-8.1833e+003.7109e+02-5.4323e+034.2784e+04-1.8938e+054.4176e+05-4.1722e+05s3-5.0149e-01-5.2419e-017.1213e+001.1648e+01-6.8504e+027.2802e+03-3.7405e+049.3082e+04-8.8528e+04s42.7536e-01-1.1674e+011.3102e+02-8.2080e+023.3741e+03-9.0967e+031.5224e+04-1.4395e+046.0047e+03s53.4014e-01-7.8168e+006.0865e+01-3.1076e+021.0772e+03-2.5089e+033.7531e+03-3.2544e+031.2360e+03s61.5760e-01-2.3519e+008.6479e+00-1.9254e+012.6270e+01-2.0085e+016.5059e+00-2.3320e-02-5.3823e-02s7-1.6758e-011.3433e+00-8.0516e+004.7254e+01-1.8796e+025.2316e+02-1.0352e+031.4082e+03-1.2346e+03s87.3165e-01-3.8818e+001.2496e+01-3.0344e+015.8647e+01-9.2910e+011.2186e+02-1.2177e+028.1604e+01s9-6.7912e-011.3025e+00-4.0068e+009.7517e+00-1.6604e+011.9854e+01-1.6839e+011.0150e+01-4.3096e+00s10-5.7499e-02-3.0428e-018.0661e-01-1.2485e+001.3715e+00-1.1178e+006.7980e-01-3.0537e-019.9228e-02表16图16a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6b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c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6d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d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9以下参照图17至图1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摄像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片e6和成像面s13。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在本示例中,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为3.19mm,摄像镜头组的总长度ttl为4.40mm,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3.14mm,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43.8°,摄像镜头组的光圈值fno为2.24。表17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7表18图18a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b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8c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8d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8a至图18d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9分别满足表19中所示的关系。条件式/实施例123456789f×tan2(semi-fov)(mm)4.143.362.873.792.754.273.434.122.93dt52/dt114.083.713.563.803.474.433.264.683.76ttl/imgh1.401.331.541.401.461.441.511.361.40f45/bfl15.126.4611.907.495.622.643.234.747.18f1/r13.562.663.503.592.771.355.751.832.53r5/r102.993.462.653.454.272.732.293.655.96ct4/t341.851.741.762.112.103.113.132.451.34(sag42+sag51)/(sag42-sag51)2.763.012.822.682.741.402.141.452.12(et4+et5)/(et5-et4)2.032.551.851.962.103.462.583.122.32ct5/ct32.131.052.131.820.961.531.651.531.19f/f41.902.251.831.672.261.601.361.472.35表1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组。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光阑;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00mm<tan2(semi-fov)×f<5.00mm;

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42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51满足:1.00<(sag42+sag51)/(sag42-sag51)<3.50;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1.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bfl满足:2.00<f45/bfl<1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1.00<f1/r1<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2.00<r5/r10<6.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满足:1.00<ct4/t34<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与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满足:1.00<(et4+et5)/(et5-et4)<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满足:0.50<ct5/ct3<2.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1.00<f/f4<3.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满足:3.00<dt52/dt11<5.00。

10.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光阑;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以及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00mm<tan2(semi-fov)×f<5.00mm;以及

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与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满足:1.00<(et4+et5)/(et5-et4)<4.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满足:3.00<dt52/dt11<5.0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42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51满足:1.00<(sag42+sag51)/(sag42-sag51)<3.50。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1.55。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bfl满足:2.00<f45/bfl<16.0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1.00<f1/r1<6.00。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2.00<r5/r10<6.00。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满足:1.00<ct4/t34<4.00。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满足:0.50<ct5/ct3<2.50。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1.00<f/f4<3.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组,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并且摄像镜头组满足以下条件式:2.00mm<tan2(Semi‑FOV)×f<5.00mm;以及1.00<(SAG42+SAG51)/(SAG42-SAG51)<3.50。

技术研发人员:耿晓婷;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