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套筒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淬火操作,现有操作是人工将烧红的套筒半成品夹持放入到水中,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另外,套筒半成品从加热炉中出来的温度大约840度左右,经淬火后需要保证在50度左右。而现有的盐水池设置在厂房内,为了节省面积不会做的很大。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盐水池中的盐水温度过高,容易导致45号钢淬火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可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盐水满足淬火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淬火池内布置有套筒夹具和冷却装置;
所述套筒夹具包括支架,支架通过转轴安装在淬火池内;所述支架上周向布置有横杆,支架前端周向布置有挂杆,挂杆伸出端向支架中心收缩;所述支架外一侧安装有转盘,转盘通过电机驱动;转盘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拨杆,拨杆对横杆进行拨动;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出水管一端伸入到淬火池内、另一端伸入到冷却塔中并与喷管连通,回流管一端设置在冷却塔底部、另一端伸入到淬火池内;所述冷却塔内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散热风扇转动;冷却塔下部间隔布置有多个冷却滤板,每个冷却滤板上设有冷却隔板,每个冷却滤板左右通过卡接机构卡接。
所述淬火池上端位于转盘另一侧安装有溜槽,溜槽一端与挂杆伸出端正对,溜槽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出淬火池外。
所述支架包括内外同心布置的固定盘、环形板,固定盘、环形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固定成架体,左右的两架体之间通过多个横杆连接构成轮状结构的支架。
所述淬火池底部向下倾斜形成凹槽,凹槽内设有螺旋绞龙,螺旋绞龙与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与冷却塔侧壁螺纹连接的螺杆,螺杆另一端与卡块可转动连接,卡块与冷却滤板卡接。
所述喷管下端分布有多个喷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轮状支架,并在轮状支架上设置收缩的挂杆,利用位于轮状支架下部的挂杆向上翘起,在轮状支架上部的挂杆向下弯折,这样将套筒半成品挂置在向上翘起的挂杆上,当轮状支架逆时针转动时,先淬火后可自动卸料,简单方便,相对于人工夹持淬火而言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2)、利用拨杆拨动横杆可实现轮状支架的周向转动,设计简单可靠,且避免轮状支架将盐水带出。
3)、通过设置冷却塔,利用风吹及冷却滤板进行热量传递,可将盐水进行快速冷却,保证淬火效果。
4)、通过在不同高度设置多组卡接机构,这样可根据需求调整冷却滤板的安装数量及安装高度,提高灵活性。
5)、通过在冷却滤板上设置冷却隔板,由于冷却滤板、冷却隔板均布满孔,这样水体不仅可直接落下,还可在不同冷却隔板之间相互溢流,不仅增加流通途径,还增加了水体与冷却滤板、冷却隔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体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夹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淬火池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淬火池1,套筒夹具1-1,支架1-2,转轴1-3,横杆1-4,挂杆1-5,转盘1-6,电机1-7,拨杆1-8,溜槽1-9,固定盘1-10,环形板1-11,连接板1-12,冷却装置2-1,冷却塔2-2,出水管2-3,喷管2-4,回流管2-5,卡接机构2-6,第一电机2-7,散热风扇2-8,冷却滤板2-9,冷却隔板2-10,凹槽2-11,螺旋绞龙2-12,第二电机2-13,螺杆2-14,卡块2-15,喷口2-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1,淬火池1内布置有套筒夹具1-1和冷却装置2-1。
如图2-4所示,所述套筒夹具1-1包括设置在淬火池1内的支架1-2,支架1-2包括内外同心布置的固定盘1-10、环形板1-11,固定盘1-10、环形板1-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1-12固定成架体,左右的两架体之间通过多个横杆1-4连接构成轮状结构的支架1-2。在固定盘1-10中心沿轴线方向安装有转轴1-3,转轴1-3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淬火池1顶端。
在支架1-2前端周向布置有挂杆1-5,挂杆1-5伸出端向转轴中心收缩;由图2-4可看出,在支架1-2下半部分的挂杆1-5向上翘起,而支架1-2上半部分的挂杆1-5向下弯折。这样,以支架1-2一侧中间略向上翘起的挂杆1-5为上料处,以支架1-2另一侧中间略向下弯折的挂杆1-5为出料处,当汽车套筒半成品挂置在上料处的挂杆1-5上后,随着支架1-2的旋转逐渐进入到淬火池1内并与淬火池1内盐水接触完成淬火,随后随着支架1-2提出水面,在运动到一定高度后可自动卸料。
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2外一侧安装有转盘1-6,转盘1-6通过电机1-7驱动,电机1-7可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淬火池1一侧;转盘1-6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拨杆1-8,拨杆1-8对横杆1-4进行拨动。在电机1-7带动转盘1-6、拨杆1-8周向匀速转动时,拨杆1-8与横杆1-4一一对应依次进行拨动,从而使得支架1-2转动。
如图1、图5所示,所述淬火池1上端位于转盘1-6另一侧安装有溜槽1-9,溜槽1-9一端与挂杆1-5(该处的挂杆1-5略向下弯折)伸出端正对,溜槽1-9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出淬火池1外。当挂杆1-5上的套筒半成品出料时,可落到溜槽1-9中,并从溜槽1-9中滑出进行接料即可。
工作原理及过程:如图1所示,电机1-7带动拨杆1-8转动,拨杆1-8拨动横杆1-4,从而使得支架1-2逆时针缓慢转动。以左侧略向上翘起的挂杆1-5为挂料点,每当支架1-2上的挂杆1-5旋转到此处时,将汽车套筒挂置在挂杆1-5上。随着支架1-2旋转,汽车套筒进入到水中,由于支架1-2下部沉浸在盐水中,因此汽车套筒可置于盐水一段时间,从而实现淬火。当汽车套筒随支架1-2继续旋转后脱离盐水旋转到右上方。溜槽1-9处对应的挂杆1-5略向下弯折,因此汽车套筒到达此处后自动脱落进入到溜槽1-9,最终从溜槽1-9滑出收集即可。
如图6所示,所述冷却装置2-1包括冷却塔2-2,出水管2-3一端伸入到淬火池1内、另一端伸入到冷却塔2-2中并与喷管2-4连通,回流管2-5一端设置在冷却塔2-2底部、另一端伸入到淬火池1内。在出水管2-3、回流管2-5上均设有泵体及启闭阀门。通过出水管2-3、回流管2-5、淬火池1及冷却塔2-2可形成循环流通通路,促使水体循环冷却后重复使用。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在冷却塔2-2内设有转轴,转轴通过第一电机2-7驱动,转轴上端安装有散热风扇2-8。通过散热风扇2-8将落到冷却滤板2-9上的热水进行一定的风冷。在冷却塔2-2左右上部靠近散热风扇2-8的侧壁安装网板,网板带孔且与外界连通,风冷过程中可将热气吹走,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如图6、图9所示,冷却塔2-2下部间隔布置有多个冷却滤板2-9,每个冷却滤板2-9上设有冷却隔板2-10,每个冷却滤板2-9左右通过卡接机构2-6卡接。
这里的冷却滤板2-9、隔板10均是带孔板,冷却隔板2-10可将每块冷却滤板2-9分为多个区,这样可将水体分散,分区独立散热,提高散热效果。水体可直接经过冷却滤板2-9从上往下流,或在冷却滤板2-9、隔板10之间交错从上往下溢流。水体经过各个冷却滤板2-9、隔板10进行热传递完成冷却后落到底部,最终回流到淬火池1内。
如图1、图7所示,所述淬火池1底部向下倾斜形成凹槽2-11,凹槽2-11内设有螺旋绞龙2-12,螺旋绞龙2-12与第二电机2-13连接。在淬火过程中,工件表面所沾附的部分金属细屑等杂物会漂浮于盐水中,长时间后,盐水中则积留有相当数量的残渣,这些残渣逐渐沉积在凹槽2-11内。当需要对淬火池1进行清理时,可打开凹槽2-11下端的开口,启动第二电机2-13,促使螺旋绞龙2-12转动,将残渣通过凹槽2-11下端的开口排出。
如图8所示,所述卡接机构2-6包括与冷却塔2-2螺纹连接的螺杆2-14,螺杆2-14另一端与卡块2-15可转动连接,卡块2-15与冷却滤板2-9卡接。卡接机构2-6左右对称分布。通过旋转螺杆2-14可使得卡块2-15伸进伸出,从而完成与冷却滤板2-9的快速卡接或脱离。可根据需要冷却效果安装不同数量的冷却滤板2-9,相邻冷却滤板2-9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卡接机构2-6处进行调整。
如图10所示,所述喷管2-4下端分布有多个喷口2-16。水体可通过不同的喷口2-16,这样使得落到冷却滤板2-9上的水分散开,有利于散热。
1.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池(1),淬火池(1)内布置有套筒夹具(1-1)和冷却装置(2-1);
所述套筒夹具(1-1)包括支架(1-2),支架(1-2)通过转轴(1-3)安装在淬火池(1)内;所述支架(1-2)上周向布置有横杆(1-4),支架(1-2)前端周向布置有挂杆(1-5),挂杆(1-5)伸出端向支架(1-2)中心收缩;所述支架(1-2)外一侧安装有转盘(1-6),转盘(1-6)通过电机(1-7)驱动;转盘(1-6)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拨杆(1-8),拨杆(1-8)对横杆(1-4)进行拨动;
所述冷却装置(2-1)包括冷却塔(2-2),出水管(2-3)一端伸入到淬火池(1)内、另一端伸入到冷却塔(2-2)中并与喷管(2-4)连通,回流管(2-5)一端设置在冷却塔(2-2)底部、另一端伸入到淬火池(1)内;所述冷却塔(2-2)内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7),第一电机(2-7)驱动散热风扇(2-8)转动;冷却塔(2-2)下部间隔布置有多个冷却滤板(2-9),每个冷却滤板(2-9)上设有冷却隔板(2-10),每个冷却滤板(2-9)左右通过卡接机构(2-6)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上端位于转盘(1-6)另一侧安装有溜槽(1-9),溜槽(1-9)一端与挂杆(1-5)伸出端正对,溜槽(1-9)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出淬火池(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包括内外同心布置的固定盘(1-10)、环形板(1-11),固定盘(1-10)、环形板(1-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1-12)固定成架体,左右的两架体之间通过多个横杆(1-4)连接构成轮状结构的支架(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底部向下倾斜形成凹槽(2-11),凹槽(2-11)内设有螺旋绞龙(2-12),螺旋绞龙(2-12)与第二电机(2-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2-6)包括与冷却塔(2-2)侧壁螺纹连接的螺杆(2-14),螺杆(2-14)另一端与卡块(2-15)可转动连接,卡块(2-15)与冷却滤板(2-9)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套筒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2-4)下端分布有多个喷口(2-1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