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光斑调节装置领域,涉及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调激光光斑治具,在调节激光光斑时,不能一次调好激光光斑,要分多次调节,并且在调节激光光斑时由于调节件与壳体之间的配合松动,调节件与外壳之间的定位不准的情况,那么调整完激光光斑后激光光斑的位置也会产生偏移,使得调节激光光斑的精准度降低,从而降低激光光斑的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能够快速且精准的完成激光光斑的调节,从而提高激光光斑的调节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包括:
调节件,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
壳体,第一端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调节件的外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
透镜组件,第三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透镜组件的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透镜组件的第四端与所述调节件的内壁固定使得转动所述调节件时所述透镜组件能够与所述壳体产生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相对;
激光管,固定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用于发射激光;
其中,所述调节件、所述壳体、所述透镜组件及所述激光管均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使得从所述激光管射出的激光能够依次经过透镜组件及调节件发射至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镜、支架及堵头,所述透镜安装在所述支架内,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件的内壁固定,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堵头转动连接,且所述堵头抵住所述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与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以将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所述调节件内壁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凹槽,相应的,所述调节件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配合将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透镜组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环形凸圈,所述环形凸圈与所述调节件的内侧壁松配合以防止所述调节件发生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圈的侧壁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为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使得堵头转动时能够与所述透镜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基座及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的筒体,所述基座与所述透镜组件固定,且所述筒体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还涂覆有螺纹胶。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凸状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所述支架及所述调节件沿所述中轴线的方向上均形成有通孔,且所述调节件上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架上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透镜组件第三端与壳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透镜组件的第四端与所述调节件的内壁固定使得转动调节件时透镜组件能够与所述壳体产生相对转动,激光管固定在壳体的第二端使得转动调节件时透镜与激光管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使激光光斑达到需求的聚焦效果;通过将透镜安装在支架内,支架的一端与调节件的内壁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堵头转动连接,且所述堵头与所述透镜抵接,使得旋转堵头时堵头能够抵住透镜,从而将透镜固定在支架内,防止透镜在支架内移动,确保激光光斑稳定;通过将凸台与凹槽相配合,使得调节激光光斑过程中调节件的水平方向不会发生松动,从而使得激光光斑的调节更加准确;通过设置环形凸圈,并将环形凸圈与调节件的内侧壁松配合,能够防止调节件发生晃动,从而使得调节件与外壳之间能够准确定位;通过将基座与筒体螺纹连接,并且设置螺纹胶,能够将基座与筒体固定为一体结构,从而防止将基座与筒体拆卸;通过设置凸状条纹,使得在调节激光光斑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基座与手指之间的阻力,从而增强转动调节件时的手感;通过将调节件上通孔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支架上通孔的直径,保证激光光束可以直接穿过,从而能够一次性将激光光斑调节至聚焦状态,无需取下调光治具,即可看见激光光斑的形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透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00-调节件,110-基座,111-凸台,120-筒体,121-凸状条纹,130-第一容纳空间;200-壳体,210-环形凸圈,220-第二容纳空间;300-透镜组件,310-透镜,320-支架,321-凹槽,330-堵头;400-激光管;50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附图1~附图4,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包括:
调节件100,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130;壳体200,第一端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30内,壳体200的第二端从第一容纳空间130的开口处延伸至调节件100的外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壳体200内还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220;透镜组件300,第三端位于第二容纳空间220内,且透镜组件300第三端与壳体20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透镜组件300的第四端与调节件100的内壁固定使得转动调节件100时透镜组件300能够与壳体200产生相对转动,且第三端与第四端相对;激光管400,固定壳体200的第二端用于发射激光;其中,所述调节件100、所述壳体200、所述透镜组件300及所述激光管400均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使得从所述激光管400射出的激光能够依次经过透镜组件300及调节件100发射至外界。
上述实施例中,透镜组件300包括:透镜310、支架320及堵头330,透镜310安装在支架320内,支架320的一端与调节件100的内壁固定,支架320的另一端与堵头330转动连接,且堵头330与透镜310抵接,其中,堵头330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螺纹,支架320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使得堵头330转动时能够与透镜310抵接,进一步的,调节件100包括:基座110及与基座110螺纹连接的筒体120,基座110与支架320,且筒体120与基座110的连接处还涂覆有螺纹胶。
上述实施例中,堵头330、支架320及调节件100沿其中轴线的方向上均形成有通孔500,且调节件100上通孔500的直径大于支架320上通孔500的直径。
上述实施例中,支架320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外螺纹,壳体200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内螺纹,与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以将透镜组件300与壳体200转动连接,实施例中,支架320在水平方向上靠近调节件100内壁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21,相应的,调节件10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台111,凸台111与凹槽321相配合将调节件100与透镜组件300固定,其中,凸台111位于基座110上。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200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环形凸圈210,环形凸圈210与调节件100的内侧壁松配合以防止调节件100发生晃动,其中,环形凸圈210的侧壁与支架320的内侧壁为线接触。
上述实施例中,筒体120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凸状条纹121。
工作原理:
将调节件100上的凸台111与支架320上的凹槽321相配合使得转动调节件100时透镜组件300能够与壳体200产生相对转动,环形凸圈210与调节件100的内侧壁松配合,能够防止调节件100发生晃动,手指捏住基座110外侧壁上的凸状条纹121部分时,左右旋转基座110转动从而带动透镜组件300转动,实现透镜组件300与激光管400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完成激光光斑的调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件(100),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130);
壳体(200),第一端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30)内,所述壳体(200)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30)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调节件(100)的外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壳体(200)内还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220);
透镜组件(300),第三端与所述壳体(20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透镜组件(300)的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220)内,所述透镜组件(300)的第四端与所述调节件(100)的内壁固定使得转动所述调节件(100)时所述透镜组件(300)能够与所述壳体(200)产生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相对;
激光管(400),固定所述壳体(200)的第二端用于发射激光;
其中,所述调节件(100)、所述壳体(200)、所述透镜组件(300)及所述激光管(400)均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使得从所述激光管(400)射出的激光能够依次经过透镜组件(300)及调节件(100)发射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300)包括:透镜(310)、支架(320)及堵头(330),所述透镜(310)安装在所述支架(320)内,所述支架(320)的一端与所述调节件(100)的内壁固定,所述支架(320)的另一端与所述堵头(330)转动连接,且所述堵头(330)抵住所述透镜(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0)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壳体(200)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以将所述透镜组件(300)与所述壳体(20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0)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所述调节件(100)内壁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凹槽(321),相应的,所述调节件(10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台(111),所述凸台(111)与所述凹槽(321)相配合将所述调节件(100)与所述透镜组件(300)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第一端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环形凸圈(210),所述环形凸圈(210)与所述调节件(100)的内侧壁松配合以防止所述调节件(100)发生晃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圈(210)的侧壁与所述支架(320)的内侧壁为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330)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支架(320)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使得堵头(330)转动时能够与所述透镜(31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0)包括:基座(110)及与所述基座(110)螺纹连接的筒体(120),所述基座(110)与所述透镜组件(300)固定,且所述筒体(120)与所述基座(110)的连接处还涂覆有螺纹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20)的外侧壁上还形成有凸状条纹(12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激光光斑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330)、所述支架(320)及所述调节件(100)沿所述中轴线的方向上均形成有通孔(500),且所述调节件(100)上通孔(500)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架(320)上通孔(500)的直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