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恒温培养箱。
背景技术:
电热恒温培养箱在医学上应用十分广泛,对于病理研究、菌类实验、药物疗效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的电热培养箱,大都是密闭的培养箱,或者是只开一个通孔的培养箱,这类培养箱虽然在做实验的时候保持了培养箱的温度稳定,但是培养箱内的空气得不到流通,培养皿产生的气体无法扩散,在一些试验中培养皿的气体的背景环境被培养物产生的气体破坏,影响了实验数据。同时,目前培养箱内的托盘有的是无孔的钢板或者塑料板,有的是随意开孔的托盘,这类托盘设计极大的影响了培养箱内的热量的流通,不利于保证培养箱内整体的温度均匀程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培养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恒温柜、控制柜、和温控装置,所述控制柜固定于所述恒温柜的顶端,所述恒温柜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恒温柜内设有若干个托板,所述托板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恒温柜的内部,所述托板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通孔上均设有防尘机构,所述温控装置设置于所述恒温柜的底部,所述恒温柜上通过金属活页活动链接有柜门,所述控制柜包括开关和开关盒液晶面板,所述恒温柜内壁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托板内部开设有设置槽,所述设置槽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均均活动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托板两端外部,所述插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设有手动提块,所述托板底端部开设有穿槽,所述穿槽与所述设置槽相通,所述穿槽与外界相通,所述手动提块穿过所述穿槽,且所述手动提块底部位于所述托板底部下方,所述托板顶端均设有若干个夹持机构,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手动提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插杆上,所述恒温柜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机构均为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固定在所述恒温柜外壁一侧上,所述恒温柜设置于所述防尘罩内,所述防尘罩另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防尘罩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防尘罩内均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圆形外表面刻设有外螺纹,所述圆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有若干个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圆板上固定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细杆,所述细杆延伸至所述防尘罩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提块之间固定设有伸缩杆。
进一步的,若干个夹持机构均由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托板上放置有培养皿,所述第一竖板位于所述培养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方块,所述第一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接触槽,所述第二竖板上活动插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位于所述培养皿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方块,所述第二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相匹配的副弧形接触槽,所述第二方块与所述第二竖板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圆杆上,所述圆杆另一端固定设有拉块,所述弧形接触槽和所述副弧形接触槽内部均粘贴有橡胶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恒温柜的侧壁上设计了多个通孔,有利于空气流通,且通气的同时,通过设置的防尘机构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恒温柜内,从而提高培养的效果,因为培养时候需要培养皿,培养皿每个尺寸高度都不同,因此需要按照相同大小尺寸的培养皿进行归放,放置在托板上,因此有时候必须调节相邻的托板之间距离,通过手动挤压两个手动提块,使其设置的弹簧伸长,带动插杆移动进入设置槽内部,再将托板放置在固定板之间,此时托板两侧与对应的固定板外壁相接触,松开手动提块,弹簧复位缩短,带动插杆一端移出设置槽内,则插杆卡紧在夹槽内部,且便于拆卸托板,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对托板上放置的培养皿进行夹持,保证了放置的稳定效果,同时优化设计了托板上的圆孔,有利于培养箱内的温度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恒温培养箱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恒温培养箱的防尘机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恒温培养箱的托板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恒温培养箱的第一方块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恒温培养箱的圆孔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恒温柜;2、控制柜;3、温控装置;4、通孔;5、托板;6、圆孔;7、柜门;8、开关;9、开关盒液晶面板;10、固定板;11、夹槽;12、设置槽;13、密封板;14、插杆;15、手动提块;16、穿槽;17、防尘罩;18、圆板;19、安装槽;20、防尘网;21、细杆;22、伸缩杆;23、第一竖板;24、第二竖板;25、第一方块;26、弧形接触槽;27、圆杆;28、第二方块;29、副弧形接触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恒温柜1、控制柜2、和温控装置3,所述控制柜2固定于所述恒温柜1的顶端,所述恒温柜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所述恒温柜1内设有若干个托板5,所述托板5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恒温柜1的内部,所述托板5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孔6,所述通孔4上均设有防尘机构,所述温控装置3设置于所述恒温柜1的底部,所述恒温柜1上通过金属活页活动链接有柜门7,所述控制柜2包括开关8和开关盒液晶面板9,所述恒温柜1内壁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11,所述夹槽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上,所述托板5内部开设有设置槽12,所述设置槽12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上均均活动插设有插杆14,所述插杆14一端延伸至所述托板5两端外部,所述插杆14另一端分别固定设有手动提块15,所述托板5底端部开设有穿槽16,所述穿槽16与所述设置槽12相通,所述穿槽16与外界相通,所述手动提块15穿过所述穿槽16,且所述手动提块15底部位于所述托板5底部下方,所述托板5顶端均设有若干个夹持机构,所述密封板13和所述手动提块15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插杆14上,所述恒温柜1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对于防尘机构来说,所述防尘机构均为防尘罩17,所述防尘罩17固定在所述恒温柜1外壁一侧上,所述恒温柜1设置于所述防尘罩17内,所述防尘罩17另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防尘罩17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防尘罩17内均放置有圆板18,所述圆板18圆形外表面刻设有外螺纹,所述圆板18上开设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内固定设有若干个防尘网2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多层防尘网20,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恒温柜1内部,且圆板18螺旋插入防尘罩17内部,因此便于拆卸圆板18。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对于圆板18来说,所述圆板18上固定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细杆21,所述细杆21延伸至所述防尘罩17外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细杆21延伸至防尘罩17外部,因此抓住细杆21,可转动圆板18,因此达到便于拆卸的目的。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3,对于手动提块15来说,所述手动提块15之间固定设有伸缩杆22。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3-4,对于夹持机构来说,若干个夹持机构均由第一竖板23和第二竖板24,所述托板5上放置有培养皿,所述第一竖板23位于所述培养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方块25,所述第一方块25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接触槽26,所述第二竖板24上活动插设有圆杆27,所述圆杆27位于所述培养皿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方块28,所述第二方块28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相匹配的副弧形接触槽29,所述第二方块28与所述第二竖板24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圆杆27上,所述圆杆27另一端固定设有拉块,所述弧形接触槽26和所述副弧形接触槽29内部均粘贴有橡胶软垫。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提前拉动圆杆27使其复位弹簧缩短,培养皿放置在托板5上,且贴紧弧形接触槽26,再松开圆杆27,复位弹簧复位伸长使其第二方块28上的副弧形接触槽29紧贴培养皿外表面,从而对托板5上的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夹持,注意的是弧形接触槽26和副弧形接触槽29的形状设置一定要符合培养皿的外表面。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恒温柜1的侧壁上设计了多个通孔4,有利于空气流通,且通气的同时,通过设置的防尘机构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恒温柜1内,从而提高培养的效果,培养时候需要培养皿,因为培养皿每个尺寸高度都不同,因此需要按照相同大小尺寸的培养皿进行归放,放置在托板5上,因此有时候必须调节相邻的托板5之间距离,通过手动挤压两个手动提块15,使其设置的弹簧伸长,带动插杆14移动进入设置槽12内部,再将托板5放置在固定板10之间,此时托板5两侧与对应的固定板10外壁相接触,松开手动提块15,弹簧复位缩短,带动插杆14一端移出设置槽12内,则插杆14卡紧在夹槽11内部,且便于拆卸托板5,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对托板5上放置的培养皿进行夹持,保证了放置的稳定效果,同时优化设计了托板5上的圆孔6,有利于培养箱内的温度均匀程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柜(1)、控制柜(2)、和温控装置(3),所述控制柜(2)固定于所述恒温柜(1)的顶端,所述恒温柜(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所述恒温柜(1)内设有若干个托板(5),所述托板(5)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恒温柜(1)的内部,所述托板(5)的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孔(6),所述通孔(4)上均设有防尘机构,所述温控装置(3)设置于所述恒温柜(1)的底部,所述恒温柜(1)上通过金属活页活动链接有柜门(7),所述控制柜(2)包括开关(8)和开关盒液晶面板(9),所述恒温柜(1)内壁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夹槽(11),所述夹槽(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上,所述托板(5)内部开设有设置槽(12),所述设置槽(12)内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上均活动插设有插杆(14),所述插杆(14)一端延伸至所述托板(5)两端外部,所述插杆(14)另一端分别固定设有手动提块(15),所述托板(5)底端部开设有穿槽(16),所述穿槽(16)与所述设置槽(12)相通,所述穿槽(16)与外界相通,所述手动提块(15)穿过所述穿槽(16),且所述手动提块(15)底部位于所述托板(5)底部下方,所述托板(5)顶端均设有若干个夹持机构,所述密封板(13)和所述手动提块(15)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插杆(14)上,所述恒温柜(1)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均为防尘罩(17),所述防尘罩(17)固定在所述恒温柜(1)外壁一侧上,所述恒温柜(1)设置于所述防尘罩(17)内,所述防尘罩(17)另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防尘罩(17)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防尘罩(17)内均放置有圆板(18),所述圆板(18)圆形外表面刻设有外螺纹,所述圆板(18)上开设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内固定设有若干个防尘网(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8)上固定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细杆(21),所述细杆(21)延伸至所述防尘罩(17)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提块(15)之间固定设有伸缩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夹持机构均由第一竖板(23)和第二竖板(24),所述托板(5)上放置有培养皿,所述第一竖板(23)位于所述培养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方块(25),所述第一方块(25)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接触槽(26),所述第二竖板(24)上活动插设有圆杆(27),所述圆杆(27)位于所述培养皿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方块(28),所述第二方块(28)上开设有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相匹配的副弧形接触槽(29),所述第二方块(28)与所述第二竖板(24)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圆杆(27)上,所述圆杆(27)另一端固定设有拉块,所述弧形接触槽(26)和所述副弧形接触槽(29)内部均粘贴有橡胶软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