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7-24  84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投影仪的高性能化为目的而使用了作为广色域且高效率的光源的激光光源的投影仪受到关注。

以往,已知具有如下部件的投影仪:光源、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投射调制后的光的投射透镜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外装壳体,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光投影在银幕等上。投影仪不仅具备光源和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还具备控制光调制装置的控制部以及对光源和控制部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等。并且,由于光源和电源装置发热,常在投影仪内部设置散热风扇和散热片,散热风扇朝散热片吹送气流,利用气流将投影光源的热量带至所述散热片,而散热片进一步吸收热量,实现对投影仪的内部环境降温。

随着用户对投影仪的体积提出小型化、微型化的要求,且用户对于投影仪上的光学照度、流媒体处理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投影仪的结构空间狭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投影仪的各项性能、加装更多装置、合理利用空间、优化结构组成是投影仪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10955102a的专利公开了光源装置发光效率优异的、小型的投影仪。该专利的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投射光学装置、外装箱体和散热器,光源装置包含基板,其具有第1基板面和第2基板面;多个发光元件,它们设置在第1基板面侧;框体,其以包围多个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在第1基板面侧;以及盖体,其与第1基板面相对地设置,多个发光元件收纳在由基板、框体和盖体形成的收纳空间中,外装箱体具有第1面、与第1面交叉的第2面、以及与第1面和第2面交叉的第3面,第1面的面积大于第2面的面积和第3面的面积,第1基板面或第2基板面与第1面相对,散热片的长度方向沿着外装箱体的第1面。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现有技术的投影光线在投影装置中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再投影到屏幕上,反光镜占用空间大,造成空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投影光线在投影装置中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再投影到屏幕上,反光镜占用空间大,造成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包括外壳和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机构、散热机构、电源板和支架,所述散热机构安装于所述投影机构的后端,所述电源板置于所述投影机构下部,所述投影机构、散热机构和电源板通过所述支架与外壳连接;

所述投影机构包括镜头、前菲镜、液晶屏、后菲镜、光通和led灯,所述镜头、前菲镜、液晶屏、后菲镜、光通和led灯依次呈直线放置,所述前菲镜分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液晶屏留有间距,所述后菲镜通过所述光通与所述led灯连接,所述led灯与散热机构连接。

所述后菲镜起到散射光作用,将光线均匀的投射在所述液晶屏上;所述前菲镜则将受到光呈现鲜艳色彩后的液晶屏画面重新聚集到镜头上;传统投影仪的现有技术镜头和现有技术前菲镜呈90度直角分布,现有技术led灯发出光线经现有技术前菲镜射出,然后经反光镜反射后进入现有技术镜头,本实用新型里面投影机构的配件摆放布局方式呈直线分布,取消反光镜,从而使得投影光距变短,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音响,所述音响置于镜头下方。

传统投影仪由于空间限制,没有加装音响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优化投影机构和散热机构的空间布局,可以加装音响,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音箱设备即可播放音频,增加了实用性和适应性。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侧壁、顶盖、进风口、投影孔、出风口和镜头调节口,所述底壳通过所述侧壁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底壳、侧壁和顶盖共同构成容纳空间,在所述侧壁上靠近电源板处开有所述进风口,在所述侧壁上靠近散热片处开有所述出风口,在所述侧壁上靠近镜头处开有所述投影孔,在所述顶盖上靠近镜头处开有所述镜头调节口,且镜头上部露出所述镜头调节口。

所述底壳、侧壁和顶盖共同构成的容纳空间能够有效保护投影装置,气流从进风口流入,从出风口排出,带出投影装置所产生的热量,投影光线从投影孔射出投影到屏幕上,在镜头调节口直接调节镜头前后距离,调整投影画面清晰度。并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多种多媒体接入连接口,以及投影控制调节按钮。

进一步,所述外壳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置于顶盖上方,且所述提手两端分别与侧壁两侧固定连接。

设置所述提手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搬运移动,使其便于运输。

进一步,所述外壳还包括传音孔,所述传音孔开设在侧壁上靠近音响处。

所述传音孔能够使音响发出的声音能有效地传播出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音质。

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器、散热片、风扇和传热管,所述散热器与led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传热管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下部,所述风扇置于投影机构下方。

投影机构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所述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排出投影装置;另一部分热量由所述散热器吸收,通过所述传热管将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片上,由气流带出投影装置;同时,气流还可以将电源板产生的热量一同带出投影装置,提高了散热速度与散热全面性,从而提高投影仪画质。

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根传热管,多根所述传热管呈直线均匀分布。

led灯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是投影装置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相比较于单一的所述传热管,多根所述传热管能够加快热量传递,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后菲镜的前镜面为螺纹面。

后菲镜起到散射光线作用,将光线均匀的投射在液晶屏幕上,采用螺纹面的后菲镜,其光线散射效果更佳,投影画面质量更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投影仪里面的配件摆放布局方式改变,取消反光镜,从而使得投影光距变短,也使内部空间增大可以放一个更高功率的音响,使整体的画质和音质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实施例中投影机构、散热机构、电源板和音箱的空间分布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实施例中现有技术的内部俯视结构及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实施例中投影机构、散热机构、电源板和音箱的空间分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底壳11、侧壁12、顶盖13、进风口14、投影孔15、出风口16、镜头调节口17、提手18、传音孔19、投影机构21、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led灯216、散热机构22、散热器221、散热片222、风扇223、传热管224、电源板23、音响24、支架25、现有技术led灯31、现有技术前菲镜32、反光镜33、现有技术镜头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包括外壳和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安装于外壳内部;

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机构21、散热机构22、电源板23和支架25,散热机构22安装于投影机构21的后端,电源板23置于投影机构21下部,投影机构21、散热机构22和电源板23通过支架25与外壳连接;

投影机构21包括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和led灯216,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和led灯216依次呈直线放置,前菲镜212分别与镜头211和液晶屏213留有间距,后菲镜214通过光通215与led灯216连接,led灯216与散热机构22连接。

后菲镜214起到散射光作用,将光线均匀的投射在液晶屏213上;前菲镜212则将受到光呈现鲜艳色彩后的液晶屏213画面重新聚集到镜头211上;传统投影仪的现有技术镜头34和现有技术前菲镜32呈90度直角分布,现有技术led灯31发出光线经现有技术前菲镜32射出,然后经反光镜33反射后进入现有技术镜头34,本实用新型里面投影机构21的配件摆放布局方式呈直线分布,取消反光镜33,从而使得投影光距变短,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方案,投影装置还包括音响24,音响24置于镜头211下方。

传统投影仪由于空间限制,没有加装音响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优化投影机构1和散热机构2的空间布局,可以加装音响24,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音箱设备即可播放音频,增加了实用性和适应性。

作为优选方案,外壳包括底壳11、侧壁12、顶盖13、进风口14、投影孔15、出风口16和镜头调节口17,底壳11通过侧壁12与顶盖13连接,底壳11、侧壁12和顶盖13共同构成容纳空间,在侧壁12上靠近电源板23处开有进风口14,在侧壁12上靠近散热片222处开有出风口16,在侧壁12上靠近镜头211处开有投影孔15,在顶盖13上靠近镜头211处开有镜头调节口17,且镜头上部露出镜头调节口17。

底壳11、侧壁12和顶盖13共同构成的容纳空间能够有效保护投影装置2,气流从进风口14流入,从出风口16排出,带出投影装置2所产生的热量,投影光线从投影孔15射出投影到屏幕上,在镜头调节口17直接调节镜头前后距离,调整投影画面清晰度。并且,外壳1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多种多媒体接入连接口,以及投影控制调节按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5所示,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包括外壳和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安装于外壳内部;

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机构21、散热机构22、电源板23和支架25,散热机构22安装于投影机构21的后端,电源板23置于投影机构21下部,投影机构21、散热机构22和电源板23通过支架25与外壳连接;

投影机构21包括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和led灯216,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和led灯216依次呈直线放置,前菲镜212分别与镜头211和液晶屏213留有间距,后菲镜214通过光通215与led灯216连接,led灯216与散热机构22连接。

后菲镜214起到散射光作用,将光线均匀的投射在液晶屏213上;前菲镜212则将受到光呈现鲜艳色彩后的液晶屏213画面重新聚集到镜头211上;传统投影仪的现有技术镜头34和现有技术前菲镜32呈90度直角分布,现有技术led灯31发出光线经现有技术前菲镜32射出,然后经反光镜33反射后进入现有技术镜头34,本实用新型里面投影机构21的配件摆放布局方式呈直线分布,取消反光镜33,从而使得投影光距变短,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方案,投影装置还包括音响24,音响24置于镜头211下方。

传统投影仪由于空间限制,没有加装音响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优化投影机构1和散热机构2的空间布局,可以加装音响24,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音箱设备即可播放音频,增加了实用性和适应性。

作为优选方案,外壳包括底壳11、侧壁12、顶盖13、进风口14、投影孔15、出风口16和镜头调节口17,底壳11通过侧壁12与顶盖13连接,底壳11、侧壁12和顶盖13共同构成容纳空间,在侧壁12上靠近电源板23处开有进风口14,在侧壁12上靠近散热片222处开有出风口16,在侧壁12上靠近镜头211处开有投影孔15,在顶盖13上靠近镜头211处开有镜头调节口17,且镜头上部露出镜头调节口17。

底壳11、侧壁12和顶盖13共同构成的容纳空间能够有效保护投影装置2,气流从进风口14流入,从出风口16排出,带出投影装置2所产生的热量,投影光线从投影孔15射出投影到屏幕上,在镜头调节口17直接调节镜头前后距离,调整投影画面清晰度。并且,外壳1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多种多媒体接入连接口,以及投影控制调节按钮。

作为优选方案,外壳还包括提手18,提手18置于顶盖13上方,且提手18两端分别与侧壁12两侧固定连接。

设置提手18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搬运移动,使其便于运输。

作为优选方案,外壳还包括传音孔19,传音孔19开设在侧壁12上靠近音响24处。

传音孔19能够使音响24发出的声音能有效地传播出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音质。

作为优选方案,散热机构22包括散热器221、散热片222、风扇223和传热管224,散热器221与led灯216固定连接,散热片222通过传热管224连接在散热器221下部,风扇223置于投影机构21下方。

投影机构21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风扇223转动产生的气流排出投影装置2;另一部分热量由散热器221吸收,通过传热管224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222上,由气流带出投影装置2;同时,气流还可以将电源板23产生的热量一同带出投影装置2,提高了散热速度与散热全面性,从而提高投影仪画质。

作为优选方案,散热机构22包括多根传热管224,多根传热管224呈直线均匀分布。

led灯216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是投影装置2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相比较于单一的传热管224,多根传热管224能够加快热量传递,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后菲镜214的前镜面为螺纹面。

后菲镜214起到散射光线作用,将光线均匀的投射在液晶屏幕上,采用螺纹面的后菲镜214,其光线散射效果更佳,投影画面质量更高。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实施例二中的实用新型便于运输;提高了音响24的音质;提高散热速度与散热全面性,从而提高投影仪画质;多根传热管224能够加快热量传递,提高散热效率;光线散射效果更佳,投影画面质量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投影机构21工作时,由led灯216发出光线,经过光通215投射到后菲镜214上,后菲镜214将光线均匀的散射在液晶屏213上,前菲镜212则将受到光呈现鲜艳色彩后的液晶屏213画面重新聚集到镜头211上,最后由镜头211将光线投射到屏幕上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机构(21)、散热机构(22)、电源板(23)和支架(25),所述散热机构(22)安装于所述投影机构(21)的后端,所述电源板(23)置于所述投影机构(21)下部,所述投影机构(21)、散热机构(22)和电源板(23)通过所述支架(25)与外壳连接;

所述投影机构(21)包括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和led灯(216),所述镜头(211)、前菲镜(212)、液晶屏(213)、后菲镜(214)、光通(215)和led灯(216)依次呈直线放置,所述前菲镜(212)分别与所述镜头(211)和所述液晶屏(213)留有间距,所述后菲镜(214)通过所述光通(215)与所述led灯(216)连接,所述led灯(216)与散热机构(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音响(24),所述音响(24)置于镜头(21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壳(11)、侧壁(12)、顶盖(13)、进风口(14)、投影孔(15)、出风口(16)和镜头调节口(17),所述底壳(11)通过所述侧壁(12)与所述顶盖(13)连接,所述底壳(11)、侧壁(12)和顶盖(13)共同构成容纳空间,在所述侧壁(12)上靠近电源板(23)处开有所述进风口(14),在所述侧壁(12)上靠近散热片(222)处开有所述出风口(16),在所述侧壁(12)上靠近镜头(211)处开有所述投影孔(15),在所述顶盖(13)上靠近镜头(211)处开有所述镜头调节口(17),且镜头上部露出所述镜头调节口(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提手(18),所述提手(18)置于顶盖(13)上方,且所述提手(18)两端分别与侧壁(12)两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传音孔(19),所述传音孔(19)开设在侧壁(12)上靠近音响(24)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2)包括散热器(221)、散热片(222)、风扇(223)和传热管(224),所述散热器(221)与led灯(21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222)通过所述传热管(224)连接在所述散热器(221)下部,所述风扇(223)置于投影机构(21)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2)包括多根传热管(224),多根所述传热管(224)呈直线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菲镜(214)的前镜面为螺纹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缩短投影光距的投影仪,包括外壳和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机构、散热机构、电源板和支架;所述投影机构包括镜头、前菲镜、液晶屏、后菲镜、光通和LED灯,所述镜头、前菲镜、液晶屏、后菲镜、光通和LED灯依次呈直线放置,所述前菲镜分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液晶屏留有间距,所述后菲镜通过所述光通与所述LED灯连接,所述LED灯与散热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投影仪里面的配件摆放布局方式改变,取消反光镜,从而使得投影光距变短,也使内部空间增大可以放一个更高功率的音响,使整体的画质和音质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胡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创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