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筒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套筒加工的半成品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现有的退火炉一般安装在地面以上,这样不仅非常占用空间,而且受空间限位,上下吊装时不太方便。另外,现有的退火炉控制温度及时间一般通过人为监控,这样难免会导致控制不够精确或出现失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设置在地下,保证放料出料时吊装方便,且实现自动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设置在地坑中,该装置包括炉身、料框及顶盖;
炉身内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与温控仪连接;
所述料框包括外栅框、内栅框,外栅框、内栅框下端与栅板连接,外栅框、内栅框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定位吊柱,支架外侧固定有支撑板;
所述顶盖包括盖体,盖体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吊柱自由穿过定位孔;所述盖体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转轴连接,转轴穿过盖体后伸入到内栅框内,转轴上从上往下间隔布置有多组风扇叶片。
所述盖体周向设有吊板。
所述外栅框、内栅框均包括上下的环形边框,环形边框上周向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杆。
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将料框设置为外栅框、内栅框,这样可使得内栅框中安置风扇叶片,而外栅框、内栅框之间放置套筒半成品,另外利用支撑板可实现料框悬置在炉身上并与炉身保持间隙,这样利用流通空间及风扇叶片转动,可使得内部热量分散均匀,保证内部温度一致。
2)、利用温控仪与plc控制器对炉身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的控制,实现自动调控,保证精度,避免人为操作带来失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框与顶盖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图。
图中:炉身1,料框2,顶盖3,外栅框2-1,内栅框2-2,栅板2-3,支架2-4,定位吊柱2-5,支撑板2-6,盖体3-1,定位孔3-2,第一电机3-3,转轴3-4,风扇叶片3-5,吊板3-6,环形边框4,连杆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设置在地坑中,该装置一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上设有显示屏及控制按钮。
如图2-3所示,该装置包括炉身1、料框2及顶盖3。
炉身1为圆柱状结构,上端开口,内部中空。炉身1包括金属外壳、保温层及耐火层,保温层采用石棉材质制成,耐火层采用碳化硅材质的耐火砖制成。在炉身1内安装有螺旋布置的电热丝,电热丝与温控仪连接。温控仪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继电器ka2、ka3连接电炉丝。通过温控仪与plc控制器联合使用,控制精确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
如图4所示,所述料框2包括外栅框2-1、内栅框2-2,外栅框2-1、内栅框2-2下端与栅板2-3连接,外栅框2-1、内栅框2-2上端通过支架2-4连接,支架2-4上安装有定位吊柱2-5,定位吊柱2-5上设有吊环,吊环为半环结构,两端与定位吊柱2-5连接。吊环方便与吊绳连接。这里的定位吊柱2-5为4个。支架2-4外侧固定有支撑板2-6,在料框2放入到炉身1内后,可通过支撑板2-6进行支撑,使得料框2与炉身1内腔侧壁及底部保持间隔。
由于外栅框2-1、内栅框2-2之间设有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方便放置套筒半成品。
如图5所示,所述顶盖3包括盖体3-1,盖体3-1上设有定位孔3-2,定位吊柱2-5自由穿过定位孔3-2,这样可将顶盖3很好安放在料框2上;所述盖体3-1中心上端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与转轴3-4连接,转轴3-4通过轴承安装在盖体3-1上。转轴3-4自由穿过盖体3-1后伸入到内栅框2-2内,转轴3-4上从上往下间隔布置有多组风扇叶片3-5。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风扇叶片3-5转动,可使得内部空间中的热量快速传递,保证各处的温度均匀。
所述盖体3-1周向设有吊板3-6。由此方便将顶盖3吊起。
如图4所示,所述外栅框2-1、内栅框2-2均包括上下的环形边框4,环形边框4上周向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杆5。通过环形边框4、连杆5组成框架结构,有利于空气流通。
工作原理及过程:将套筒半成品放置到外栅框2-1、内栅框2-2之间的间隔中,然后利用吊装装置将顶盖3吊起,放入到料框2中。随后将顶盖3、料框2构成的整体吊入到炉身1内即可。取出时,可最先将顶盖3吊起取下,然后将料框2吊起取下即可。
在退火过程中,启动第一电机3-3,风扇叶片3-5由内向外进行扇风,而料框2与炉身1悬挂放置,因此也存在一定间隙,通过内外流通与风扇叶片3-5配合,可加快热量传递,保证各处的温度均匀。
温度控制原理:
等温球化退火:如工艺要求:高温退火温度760度,保温3小时,中温退火温度710度,保温时间4.5小时。
装炉完毕后上电,操作如下:
1、设定退火方式(在文本显示器上进行):调出“退火方式设定”画面,选择等温球化退火,亮灯即为选中。
2、设定保温时间(在文本显示器上进行):调出“保温时间设定”画面,按画面提示,依次设定高温保温时间(3.0)小时,中温保温时间(4.5)小时。
3、设定保温温度,在温控表上进行:高温保温温度的设定,调出温控器温度设定画面,将温控器设定温度(sv)整定为760℃即可。中温保温温度的设定,调出温控器超限报警画面,将温控器超限温度(al-1)整定为710℃即可。
4、设定完毕,在电柜门上开启风扇开关、加热开关,然后按住启动按钮,保持三秒钟,此时,蜂鸣器响三秒,表示整机进入预设的工作状态。
5、达到设定的温度,系统自动进入退火保温时段并开始计时。
6、保温时间一到,系统自动关断加热丝圈电源,产品随炉冷却。
7、当声光报警器工作时,说明本次退火工艺完成,操作人员应及时关断整机电源,待产品温度降至500℃以下时,即可出炉。
1.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地坑中,该装置包括炉身(1)、料框(2)及顶盖(3);
炉身(1)内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与温控仪连接;
所述料框(2)包括外栅框(2-1)、内栅框(2-2),外栅框(2-1)、内栅框(2-2)下端与栅板(2-3)连接,外栅框(2-1)、内栅框(2-2)上端通过支架(2-4)连接,支架(2-4)上安装有定位吊柱(2-5),支架(2-4)外侧固定有支撑板(2-6);
所述顶盖(3)包括盖体(3-1),盖体(3-1)上设有定位孔(3-2),定位吊柱(2-5)自由穿过定位孔(3-2);所述盖体(3-1)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与转轴(3-4)连接,转轴(3-4)穿过盖体(3-1)后伸入到内栅框(2-2)内,转轴(3-4)上从上往下间隔布置有多组风扇叶片(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1)周向设有吊板(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加工用深井炉球化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栅框(2-1)、内栅框(2-2)均包括上下的环形边框(4),环形边框(4)上周向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杆(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