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光通讯领域中,许多产品设备利用光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光模块在进行工作时,自身将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将会对光模块本身造成损坏,导致光模块受损,但因为工作区域不同,有的区域需要静音工作,不能够使用传统的风扇散热所以需要使用一种适用于两种情况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光模块、导热层a、散热架a、导热层b、散热架b、控制单元、固定螺丝a、固定螺丝b、蜂巢状散热片;所述导热层a位于光模块上端;所述散热架a位于光模块上端,导热层a上方;所述固定螺丝a穿过散热架a四个角的预留孔,将导热层a和散热架a固定在工作区域;所述导热层b位于散热架a上方;所述散热架b下端与导热层b相对;所述固定螺丝b依次穿过散热架b和导热层b并固定在散热架a上;所述蜂巢状散热片固定安装于散热架b上端面;所述控制单元活动卡接于散热架b右端前侧的预留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微型风扇和可拆卸风扇支架,所述微型风扇通过可拆卸风扇支架固定于散热架b上端,蜂巢状散热片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风扇包括微型风扇外罩壳、微型风扇固定架、微型风扇电机和电源连接线,所述微型风扇外罩壳下端与可拆卸风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微型风扇固定架位于微型风扇外罩壳上端;所述微型风扇电机位于微型风扇外罩壳内部中心,上端与微型风扇固定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和微型风扇电机电性连接,并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层导热层和双层散热架以及添加可拆卸微型风扇,将散热装置固定在光模块上,并且在需要静音工作时,可以拆卸掉微型风扇,当没有要求时,可以将微型风扇安装在散热装置上,一种散热装置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工作区域,并且采用双层的散热架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模块、2-导热层a、3-散热架a、4-导热层b、5-散热架b、6-控制单元、7-固定螺丝a、8-固定螺丝b、9-蜂巢状散热片、10-微型风扇、101-微型风扇外罩壳、102-微型风扇固定架、103-微型风扇电机、104-电源连接线、11-可拆卸风扇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光模块1、导热层a2、散热架a3、导热层b4、散热架b5、控制单元6、固定螺丝a7、固定螺丝b8、蜂巢状散热片9;所述导热层a2位于光模块1上端;所述散热架a3位于过模块1上端,导热层a2上方;所述固定螺丝a7穿过散热架a3四个角的预留孔,将导热层a2和散热架a3固定在工作区域;所述导热层b4位于散热架a3上方;所述散热架b5下端与导热层b4相对;所述固定螺丝b8依次穿过散热架b5和导热层b4并固定在散热架a3上;所述蜂巢状散热片9固定安装于散热架b5上端面;所述控制单元6活动卡接于散热架b5右端前侧的预留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微型风扇10和可拆卸风扇支架11,所述微型风扇10通过可拆卸风扇支架11固定于散热架b5上端,蜂巢状散热片9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风扇10包括微型风扇外罩壳101、微型风扇固定架102、微型风扇电机103和电源连接线104,所述微型风扇外罩壳101下端与可拆卸风扇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微型风扇固定架102位于微型风扇外罩壳101上端;所述微型风扇电机103位于微型风扇外罩壳101内部中心,上端与微型风扇固定架102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6和微型风扇电机103电性连接,并通过电源连接线104与外部电源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光模块1、导热层a2、散热架a3、导热层b4、散热架b5、控制单元6、固定螺丝a7、固定螺丝b8、蜂巢状散热片9;所述导热层a2位于光模块1上端;所述散热架a3位于光模块1上端,导热层a2上方;所述固定螺丝a7穿过散热架a3四个角的预留孔,将导热层a2和散热架a3固定在工作区域;所述导热层b4位于散热架a3上方;所述散热架b5下端与导热层b4相对;所述固定螺丝b8依次穿过散热架b5和导热层b4并固定在散热架a3上;所述蜂巢状散热片9固定安装于散热架b5上端面;所述控制单元6活动卡接于散热架b5右端前侧的预留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散热装置时,确定工作区域是否需要静音,当需要静音工作时,将导热层a2贴敷在光模块1上,再通过固定螺丝a7将散热架a3固定在工作区域,再将导热层b4贴附在散热架a3上端面,然后将散热架b5前后端的凸起与散热架a3前后两端的凹槽滑动卡接,在通过固定螺丝b8将散热架b5固定在散热架a3上,当对工作音量无要求时,可通过可拆卸风扇支架11,将微型风扇外罩壳101固定在散热架b5上端的蜂巢状散热片9上方,将控制单元6卡接在散热架b5右端前侧的凹槽内,通过电源连接线104连接外接电源,当光模块1温度升高时,控制单元6实时监控工件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单元6内的芯片控制微型风扇电机103开始工作,风吹向蜂巢状散热片9,带走热量,同时散热架a3也将带走一部分热量。
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6内芯片的型号为stm32。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1.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模块(1)、导热层a(2)、散热架a(3)、导热层b(4)、散热架b(5)、控制单元(6)、固定螺丝a(7)、固定螺丝b(8)、蜂巢状散热片(9);所述导热层a(2)位于光模块(1)上端;所述散热架a
(3)位于光模块(1)上端,导热层a(2)上方;所述固定螺丝a(7)穿过散热架a
(3)四个角的预留孔,将导热层a(2)和散热架a(3)固定在工作区域;所述导热层b
(4)位于散热架a(3)上方;所述散热架b(5)下端与导热层b(4)相对;所述固定螺丝b(8)依次穿过散热架b(5)和导热层b(4)并固定在散热架a(3)上;所述蜂巢状散热片(9)固定安装于散热架b(5)上端面;所述控制单元(6)活动卡接于散热架b
(5)右端前侧的预留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风扇(10)和可拆卸风扇支架(11),所述微型风扇(10)通过可拆卸风扇支架(11)固定于散热架b(5)上端,蜂巢状散热片(9)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风扇(10)包括微型风扇外罩壳(101)、微型风扇固定架(102)、微型风扇电机(103)和电源连接线(104),所述微型风扇外罩壳(101)下端与可拆卸风扇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微型风扇固定架(102)位于微型风扇外罩壳(101)上端;所述微型风扇电机(103)位于微型风扇外罩壳(101)内部中心,上端与微型风扇固定架(1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光模块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6)和微型风扇电机(103)电性连接,并通过电源连接线(104)与外部电源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