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化粪池指的是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现在农村地区存在的污水特点总体表现为碳源含量较少,而氮源含量过剩。
在公告号为cn2098727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农村居民用三格化粪池,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化粪池、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所述一级化粪池和二级化粪池的上端分别贯通安装有第一清粪口和第二清粪口,且第一清粪口和第二清粪口上均安装有端口盖,三级化粪池的上端贯通连接有l排气管,所述一级化粪池的内腔设有清粪装置。一种农村居民用三格化粪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化粪池依旧清理不便,且化粪池的沉积、发酵和消解的效果较差,化粪池的沉淀及出水水质较差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碳氮比是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现有的普通三级化粪池只有单一的进料管,当生活污水进入普通三级化粪池后需要逐一经过一级化粪池、二级化粪池和三级化粪池处理,污水在化粪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碳源消耗较多,导致碳氮比含量无法达到最优值,不利于对污水的处理,根据农村污水存在的特点,往往就会存在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品质不达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得到一种针对农村污水特点来合理处理农村污水的化粪池,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化粪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化粪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化粪池,包括呈杯状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格栅板和至少一个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与筒体内壁之间围成进料腔室,所述格栅板与筒体内壁之间围成出料腔室,格栅板、多孔板和筒体内侧壁围设形成中间腔室;所述进料腔室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出料腔室连通有出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化粪池具有多个进料管和进料腔室,可以将生活中的黑水和灰水从不同的进料管分类进入化粪池中,在使用化粪池时,污水从进料管进入筒体内的进料腔室,经过进料腔室的多孔板进行第一次过滤,可过滤污水中绝大部分的残渣污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中间腔室,中间腔室的污水再经过格栅板的第二次过滤,格栅板可以过滤污水在中间腔室内形成的较大的悬浮物,污水在筒体内停留一定时间后,最后从出料管排出。整个处理过程中污水在化粪池内停留时间较普通化粪池有所缩短,减少了碳源的消耗,使碳氮比含量保持在最优值的范围内,有助于对农村污水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格栅板以及多孔板均整体设置为滤筐结构,形成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且二者贴合于筒体内壁设置;其中,所述进水滤框侧壁上与进料管管口相对应设置有进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污水从进料管穿过进水滤框侧壁上的进料孔进入进水滤框,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理,可拆卸的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能够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做肥料,便于做清洁处理,整体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所述筒体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筒体内部凹陷的凹道,所述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卡设在相邻两个凹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污泥清掏外运时,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位于相邻凹道之间,主要对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提升了化粪池的整体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上均设置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提手的设置便于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的拿取,整体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筒体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开口的可翻折盖板;所述可翻折盖板上设置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污泥清掏外运时,可翻折盖板的设置便于污泥的外运,手柄的设置可便于打开可翻折盖板,提高了可翻折盖板在使用中的便利性,整体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所述格栅板与多孔板一体成型设置成过滤筐,所述过滤筐嵌设于所述筒体内,且筒体侧壁上对应于所述进料管管口处设置有进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格栅板与多孔板一体成型设置成过滤筐,进料管中的污水直接从进料孔进入过滤框中进行过滤停留处理,处理步骤简单,使用便利,提高化粪池的整体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出料管相连通的出料软管;所述格栅板和多孔板整体配置为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开口与所述出料软管伸入到筒体内的一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污水从进料管进入筒体内,在筒体内进行一段时间的停留,停留过后从出料软管中排出,出料软管上连通的过滤筒能在污水排出时,对污水进行过滤,整体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筒体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筒体开口边缘处设置的密封圈能够对筒体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从而增强筒体内部的气密性。
所述过滤筒上连接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远离过滤筒的一端伸出所述筒体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停留过后的污水会通过过滤筒,时间过久后就会导致过滤筒侧壁上出现杂质吸附现象,过滤筒上滤孔可能就会发生堵塞,过滤筒上连接有绳索,可以通过拉动绳索抖动过滤筒使过滤筒上的杂质脱落,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上筒段与下筒段,所述上筒段与下筒段偏心设置,二者的连接处形成连接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化粪池时,筒体分为上筒段与下筒段,上筒段与下筒段偏心设置从而能够保证整个筒体具有更好的气密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使用化粪池时,将生活中的黑水和灰水从不同的进料管通过分类进入筒体内的进料腔室,经过进料腔室的多孔板过滤后可进入中间腔室,中间腔室的污水再次经过格栅板的过滤,污水在筒体内停留一定时间后,最后从出料管排出。整个处理过程缩短了污水在化粪池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碳源的消耗,使碳氮比含量保持在最优值的范围内,有助于对农村污水的处理;
2.在使用化粪池时,可拆卸设置的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便于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凹道的设置对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提手的设置便于进水滤框和出水滤框的拿取。不使用提手时,可将提手向两侧收置,便于安放提手,需要将污泥清掏外运时,可翻折盖板的设置便于污泥的外运,手柄的设置可便于打开可翻折盖板;
3.格栅板与多孔板一体成型设置成过滤筐,能够提高化粪池的整体使用效果,密封圈能够保证整个筒体的气密性。过滤筒上连接的绳索,能够通过拉动绳索抖动过滤筒使杂质脱落,上筒段与下筒段偏心设置能够使罐体具有更好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上筒段;12、下筒段;2、格栅板;3、多孔板;4、进料腔室;5、出料腔室;6、中间腔室;7、进料管;8、出料管;9、可翻折盖板;10、手柄;13、凹道;14、进水滤框;15、出水滤框;16、提手;17、进料孔;18、密封圈;19、出料软管;20、绳索;21、过滤筐;22、过滤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化粪池。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化粪池,包括呈杯状设置的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呈长方体状的格栅板2和至少一个多孔板3,多孔板3与筒体1内壁之间围成进料腔室4,格栅板2与筒体1内壁之间围成出料腔室5,且进料腔室4和出料腔室5均呈圆柱体状,格栅板2、多孔板3和筒体1内侧壁围设形成中间腔室6;进料腔室4分别连通有截面呈环形的进料管7,出料腔室5连通有截面呈环形的出料管8。将生活中的黑水和灰水分别从不同的进料管7进入进料腔室4,通过进料腔室4的多孔板3对残渣污泥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中间腔室6后,再次经过格栅板2过滤,格栅板2可过滤污水在中间腔室6内形成的较大的悬浮物,污水在筒体1内停留一定时间后,最后从出料管8排出。整个处理过程缩短了污水在化粪池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碳源的消耗,使碳氮比含量保持在最优值的范围内,有助于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整体使用效果好。
参照图2和图3,格栅板2以及多孔板3均整体设置为呈圆柱体状的滤筐结构,形成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且二者贴合于筒体1内壁设置;其中,所述进水滤框14侧壁上与进料管7管口相对应设置有截面呈圆形的进料孔17,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上均设置有提手16。在使用化粪池时,进料管7中的污水从进料孔17进入进水滤框14中,可拆卸的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能够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提手16使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得拿取更加方便,整体使用效果好。
筒体1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筒体1内部凹陷的凹道13,且凹道13截面呈梯形,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卡设在相邻两个凹道13之间。凹道13对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提升了化粪池的整体使用效果。
筒体1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1开口的可翻折盖板9;可翻折盖板9截面呈矩形,可翻折盖板9上设置有手柄10,本实施例中实现可翻折的连接方式可选用合页连接。需要将污泥清掏外运时,打开可翻折盖板9,便于对污泥进行外运,手柄10的设置使翻折盖板打开更加便利,整体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生活中的黑水和灰水分别从不同的进料管7进入进料腔室4,通过进水滤框14的多孔板3对残渣污泥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污水进入中间腔室6后,再次经过出水滤框15的格栅板2过滤,污水在筒体1内停留一定时间,最后从出料管8排出。凹道13对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提升了化粪池的整体使用效果。需要将污泥清掏外运时,捏住手柄10打开可翻折盖板9,然后进行处理。整个处理过程缩短了污水在化粪池内的停留时间,使碳氮比含量保持在最优值的范围内,有助于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整体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格栅板2与多孔板3一体成型设置成呈圆柱体状的过滤筐21,过滤筐21嵌设于筒体1内,且筒体1侧壁上对应于所述进料管7管口处设置有截面呈圆形的进料孔17,本实施例中过滤筐21的筐体上端呈倾斜设置。在使用化粪池时,格栅板2与多孔板3一体成型设置成过滤筐21,进料管7中的污水直接从进料孔17进入过滤框中进行过滤停留处理,提高化粪池的整体使用效果。
筒体1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呈环形的密封圈18。在使用化粪池时,筒体1开口边缘处设置的密封圈18能够增强筒体1内部的气密性。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格栅板2与多孔板3一体成型设置成过滤筐21,使得污水能够直接在过滤框中进行过滤停留,密封圈18大大增强了筒体1内部的气密性。
实施例3: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筒体1内设置有与出料管8相连通的出料软管19,出料软管19截面呈环形;格栅板2和多孔板3整体配置为呈长方体状的过滤筒22,过滤筒22的开口与出料软管19伸入到筒体1内的一端相连通。在使用化粪池时,污水从进料管7进入筒体1内,直接在筒体1内进行停留,停留过后的污水经过过滤筒22的过滤,最后从出料软管19排出,整体使用效果好。
过滤筒22上连接设置有绳索20,绳索20远离过滤筒22的一端伸出筒体1并固定。停留过后的污水需要通过过滤筒22才能排出,污水中的杂质可能会使过滤筒22发生堵塞,过滤筒22上得绳索20可以通过抖动从而使杂质脱落。
筒体1包括上筒段11与下筒段12,上筒段11与下筒段12偏心设置,二者的连接处形成连接斜面。在使用化粪池时,筒体1分为上筒段11与下筒段12,且呈偏心设置能够保证整个筒体1的气密性。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化粪池时,污水进入筒体1内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停留,再经过过滤筒22进行过滤处理,绳索20能够使过滤筒22表面杂质脱落,筒体1分为上筒段11与下筒段12以及呈偏心设置保证了整个筒体1的密封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型化粪池,包括呈杯状设置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格栅板(2)和至少一个多孔板(3),所述多孔板(3)与筒体(1)内壁之间围成进料腔室(4),所述格栅板(2)与筒体(1)内壁之间围成出料腔室(5),格栅板(2)、多孔板(3)和筒体(1)内侧壁围设形成中间腔室(6);所述进料腔室(4)分别连通有进料管(7),出料腔室(5)连通有出料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2)以及多孔板(3)均整体设置为滤筐结构,形成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且二者贴合于筒体(1)内壁设置;其中,所述进水滤框(14)侧壁上与进料管(7)管口相对应设置有进料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向筒体(1)内部凹陷的凹道(13),所述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卡设在相邻两个凹道(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框(14)和出水滤框(15)上均设置有提手(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筒体(1)开口的可翻折盖板(9);所述可翻折盖板(9)上设置有手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2)与多孔板(3)一体成型设置成过滤筐(21),所述过滤筐(21)嵌设于所述筒体(1)内,且筒体(1)侧壁上对应于所述进料管(7)管口处设置有进料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与所述出料管(8)相连通的出料软管(19);所述格栅板(2)和多孔板(3)整体配置为过滤筒(22),所述过滤筒(22)的开口与所述出料软管(19)伸入到筒体(1)内的一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2)上连接设置有绳索(20),所述绳索(20)远离过滤筒(22)的一端伸出所述筒体(1)并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化粪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上筒段(11)与下筒段(12),所述上筒段(11)与下筒段(12)偏心设置,二者的连接处形成连接斜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