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22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检测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问题广受大众关注,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的检测方式主要是汽车向厂商定期发数据,厂商对汽车安全问题进行预警。这样检测结果判定很大程度上受厂商主观性影响,厂商会不会预警也可能受厂商的主观性影响,厂商检测的技术制约也是不透明的,能不能检测出故障或潜在故障也无法确认。且每次检测都需要向产商发送相关的数据,操作繁琐且检测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检测器,旨在解决电动汽车电池检测的检测结果受产商主观性影响大、操作过程繁琐且检测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检测器,包括底壳、封盖于所述底壳上且与所述底壳形成安装腔的顶盖、沿着所述底壳至所述顶盖方向依次叠放在所述安装腔中的供电源、主控单元模组和触摸显示屏,所述顶盖上对应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位置设有窗口,所述顶盖的侧壁处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主控单元模组电性连接的插口,多个插口通过通信数据线分别与充电桩的主控器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相连,所述主控单元模组能够根据实时获取所述充电桩的电池充电情况和所述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电池产品信息分析判断该电池耗损情况,并将所述电池损耗情况显示至触摸显示屏上。

可选地,所述底壳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扫码组件,所述底壳上对应所述扫码组件中的后置摄像头处设有通孔,所述扫码组件能够扫描获取所述电池的条形码信息并且扫描结果反馈于所述主控单元模组。

可选地,所述底壳位于所述扫码组件的一侧嵌设有补光灯,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扫码组件电性连接的开关按钮。

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中的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位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一端,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前置摄像头的镜头处设有穿孔。

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设在所述主控单元模组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述主控单元模组的检测结果输送至外部设备上。

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封盖于所述插口处的防尘盖,所述顶盖于所述插口的两端设有插孔,所述防尘盖的内侧凸设有插装于各所述插孔中的插条。

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壳的上的热敏打印机,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供检测报告输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纸盖。

可选地,所述底壳的外表面水平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和所述纸盖上。

可选地,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倒扣于所述供电源上的保护盖和设于所述保护盖端口处的底盖,所述底盖和所述保护盖上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底盖的两端分别间隔设有两个连接凸耳,各所述连接凸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保护盖对应各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设有安装柱,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穿过各所述安装孔而嵌入至相应所述安装柱上的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检测器,该电池检测器包括主控单元模组、触摸显示屏和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的多个插口,多个插口通过数据通信线分别与充电桩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相连,这样充电桩的实时充电情况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关于电池产品信息便会输送至主控单元模组上,主控单元模组根据实时获取所述充电桩的电池充电情况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电池产品信息分析判断电池耗损情况,并将电池损耗情况显示至触摸显示屏上,省去了将电池数据回送至产商的过程,不受产商的主观性影响,检测结果精准,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检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电池检测器;

1-底壳;11-开关按钮;12-开口;13-纸盖;14-支撑杆;15-保护盖;151-安装柱;16-底盖;161-连接凸耳;17-散热孔;

2-顶盖;21-窗口;22-插口;23-前置摄像头;24-插孔;25-防尘盖;

3-供电源;

4-主控单元模组;

5-触摸显示屏;

6-扫码组件;

7-补光灯;

8-热敏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检测器100,包括底壳1、顶盖2、供电源3、主控单元模组4和触摸显示屏5。其中,顶盖2封盖在底壳1上,且与底壳1形成安装腔,而主控单元模组4、供电源3和触摸显示屏5沿着底壳1至顶盖2方向依次叠放在安装腔中,顶盖2上对应触摸显示屏5的位置设有窗口21,顶盖2的侧壁处间隔设有多个与主控单元模组4电性连接的插口22,多个插口22通过通信数据线分别与充电桩的主控器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相连,主控单元模组4能够根据实时获取充电桩的电池充电情况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电池产品信息分析判断车辆中电池耗损情况,并将电池损耗情况显示至触摸显示屏5上。在电池检测器100上设置触摸显示屏5,能够方便直观了解电池的使用情况和各项技术参数,判断电池是否需要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模组4主要是采用通信数据线获取充电桩中电池的充电情况,如电池的充电时长、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电池实际容电量等信息,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电池产品信息中包括电池的额定容电量、使用寿命、已累计充电次数、最大限额充电次数、额定电压值、额定电流值等信息,这样主控单元模组4便能够根据充电桩中电池的充电情况和电池产品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判断电池的损耗情况。如发现电池的实际容电量远远低于电池的额定电容量或电池的累计充电次数已经超过了最大限额充电次数,则判断该电池的潜在风险,并在将检测结果显示至触摸显示屏5上。

当然,该电池检测器100上还设置有测试夹(图未示),测试夹分别有正极测试夹、负极测试夹,这样将测试夹紧夹在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测试,能快速检测该电池是否存在故障,操作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底壳1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扫码组件6,底壳1上对应扫码组件6中的后置摄像头除设有通孔,扫码组件6能够扫描获取电池的条形码信息并且扫描结果反馈于主控单元模组4。其中,条形码的信息包括电池的额定电容量、生产日期、保质期、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情况,在此使用扫码组件6快速且更加全面获取电池产品信息,以提高该电池检测器100的检测精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底壳1位于扫码组件6的一侧镶嵌有补光灯7,底壳1的侧壁上设有与扫码组件6电性连接的开关按钮11。通过在扫码组件6的一侧设置有补光灯7,扫码组件6在进行摄像采集时便可借助补光灯7所提供的光照而增强图像的曝光效果,以便于扫码组件6能够快速识别电池上的条形码。同时,补光灯7的存在也使得扫码组件6能够在微光甚至无光条件下拥有充足的照明光源,进而进行图像的采集,这样便显著提升电池检测器100在无光或微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检测器00还包括设于安装腔中的前置摄像头23,前置摄像头23位于触摸显示屏5的一端,顶盖2位于前置摄像头23的镜头处设有穿孔。通过在顶盖2上设置有前置摄像头23,则可通过前置摄像头23扫描车辆上电池的条形码信息,从而获取电池的型号、生产日期、电池容量、额定工作电流电压等情况,从而有利于主控单元模组4根据条形码上的信息全面分析电池的情况。

具体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图未示)。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主控单元模组4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这样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主控单元模组4的检测结果输送至外部设备上,以便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获取电池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电池检测器100还包括封盖在插口22处的防尘盖25,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插口22中,起到保护插口22的作用。其中,该顶盖2位于在插口22的两端设有插孔24,防尘盖25的内侧凸设有插装在各个插孔24中的插条(图未示)。插条和插孔24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有效的实现了防脱连接,具有结构简洁、成本低廉、无金属化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路板上设有间隔设有若干按钮44。对应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热敏打印机8,该热敏打印机8设置在底壳1上。底壳1的一侧设有供检测报告输出的开口12,开口1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纸盖13。在不使用时,纸盖13封盖在开口12处,能够隔绝灰尘、水分子等杂质进入热敏打印机8,保证纸张的干燥和干净,并且能够避免外部杂质对内部其他构件的影响,提高该电池检测器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底壳1背离外表面水平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壳1和纸盖13上。纸盖13旋转在合适的角度后,支撑杆14相应端固定在纸盖13的外表面,这样检测报告经由热敏打印机8输出会先滑落至纸盖13,避免检测报告直接从滑落,方便用户拿取打印报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电池检测器100还包括保护盖15和底盖16。其中,保护盖15倒扣在供电源3上,而底盖16设在保护盖15端口处,即保护盖15和底盖16配合形成用于容保护固定供电源3的安装槽。在此,通过设置在安装腔中增设有电池保护盖15,一方面在外力撞击时能够有效减少作用在供电源3的上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供电源3与其他构件(如主控单元模组4、扫码组件6等)之间接触,使得供电源3与其他构件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有利于供电源3与其他构件的散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源3的散热,在保护盖15和底盖16上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17。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底盖16的两端分别间隔设有两个连接凸耳161,各个连接凸耳161上设有安装孔。对应地,保护盖15对应各个安装孔的位置设有安装柱151,电池检测器100还包括若干螺钉。各个螺钉分别穿过安装孔而嵌入至相应安装柱151上。在此,采用螺钉的固定方式,不受环境的温湿度,固定牢固,避免在受外力撞击下电池从保护壳脱落的问题,能够起到有效保护电池的作用,此外,该固定方式简单,便于拆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封盖于所述底壳上且与所述底壳形成安装腔的顶盖、沿着所述底壳至所述顶盖方向依次叠放在所述安装腔中的供电源、主控单元模组和触摸显示屏,所述顶盖上对应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位置设有窗口,所述顶盖的侧壁处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主控单元模组电性连接的插口,多个插口通过通信数据线分别与充电桩的主控器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相连,所述主控单元模组能够根据实时获取所述充电桩的电池充电情况和所述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电池产品信息分析判断该电池耗损情况,并将所述电池损耗情况显示至触摸显示屏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扫码组件,所述底壳上对应所述扫码组件中的后置摄像头处设有通孔,所述扫码组件能够扫描获取所述电池的条形码信息并且扫描结果反馈于所述主控单元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位于所述扫码组件的一侧嵌设有补光灯,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扫码组件电性连接的开关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中的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位于所述触摸显示屏的一端,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前置摄像头的镜头处设有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设在所述主控单元模组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述主控单元模组的检测结果输送至外部设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封盖于所述插口处的防尘盖,所述顶盖于所述插口的两端设有插孔,所述防尘盖的内侧凸设有插装于各所述插孔中的插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壳的上的热敏打印机,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供检测报告输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纸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水平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和所述纸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倒扣于所述供电源上的保护盖和设于所述保护盖端口处的底盖,所述底盖和所述保护盖上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两端分别间隔设有两个连接凸耳,各所述连接凸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保护盖对应各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设有安装柱,所述电池检测器还包括穿过各所述安装孔而嵌入至相应所述安装柱上的螺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检测器,包括底壳、封盖于底壳上且与底壳形成安装腔的顶盖、叠放在安装腔中的供电源、主控单元模组、和触摸显示屏,顶盖的侧壁处间隔设有多个插口,多个插口通过通信数据线分别与充电桩的主控器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相连,这样充电桩的实时充电情况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关于电池产品信息便会输送至主控单元模组上,主控单元模组能够根据实时获取充电桩的电池充电情况和车辆电源管理系统中电池产品信息分析判断该电池耗损情况,并将电池损耗情况显示至触摸显示屏上,省去了将电池数据回送至产商的过程,不受产商的主观性影响,检测结果精准,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傅毅;王志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盛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