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很多具有综合开发治理的特点,故常称“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它往往兼顾了所在流域的防洪、灌溉、发电、通航、河道治理和跨流域的引水或调水,有时甚至还包括养殖、给水或其它开发目标。
水利工程施工时常常需要挖掘河道等,河道中的淤泥处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病毒等,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压实箱,所述的处理箱顶端设有淤泥进管,隔板一端和处理箱内壁铰连,隔板另一端下方设有伸缩柱,隔板下方安装加热器,处理箱内部电离棒,处理箱侧壁上设有消毒水箱,消毒水箱上设有抽水管,抽水管出口端设有喷盘,喷盘倾斜设置在处理箱顶端内壁,抽水管上安装水泵,处理箱内部设有转筒,转筒外壁均匀设有多组翻转板,处理箱侧壁通过传输管和压实箱连接,压实箱顶端内壁设有液压杆,液压杆底端安装压板,压实箱内设有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处理箱顶端通过通气管和收集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压实箱底端倾斜设有导水板,导水板最低端设有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压实箱侧壁设有箱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转筒安装在隔板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河道挖出的淤泥通过淤泥进管投入处理箱中进行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保证周围的安全,利于水利工程的使用。工作时淤泥落到隔板上方进行处理,加热器保证工作时合适的温度,方便消毒剂和淤泥混合时的温度,方便消毒灭菌的进行,同时利于将淤泥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方便其后续的压实,利于搬运运输,方便水利工程的淤泥的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加热器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有害细菌等的传播,保证淤泥处理的安全性,通过电离棒方便将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析出,避免其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工作时通过水泵和抽水管方便将消毒水箱中的消毒剂如石灰水等抽出,通过喷盘均匀喷洒在处理箱中,方便对淤泥的治理,保证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其形成二次污染,工作时通过外部正反转电机带动转筒和翻转板正反转动,利于对淤泥搅拌,方便对其进行蒸发,利于消毒剂和淤泥的充满混合,方便消毒灭菌的进行,同时利于将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析出,方便重金属的分离,提高淤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通过通气管和收集罐方便将淤泥处理时产生的气体、水蒸气等收集起来,方便后续集中处理,避免其直接排出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处理完成后通过伸缩柱控制隔板一端翘起,方便将隔板上的淤泥滑下,通过传输管进入压实箱中进行压实,通过液压杆控制压板上下移动,方便对滤板上的淤泥进行压实,方便其后续的运输处理,压实时产生的水通过滤板漏下,从导水板滑落,通过出水管排出集中收集起来,避免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箱门方便将压实后的淤泥块排出,方便淤泥的处理,保证安全性,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中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中喷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淤泥进管,2、处理箱,3、隔板,4、伸缩柱,5、加热器,6、传输管,7、转筒,8、翻转板,9、电离棒,10、消毒水箱,11、抽水管,12、水泵,13、喷盘,14、收集罐,15、通气管,16、压实箱,17、液压杆,18、压板,19、滤板,20、导水板,21、出水管,22、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2和压实箱16,所述的处理箱2顶端设有淤泥进管1,将河道挖出的淤泥通过淤泥进管1投入处理箱2中进行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保证周围的安全,利于水利工程的使用。
隔板3一端和处理箱2内壁铰连,隔板3另一端下方设有伸缩柱4,隔板3下方安装加热器5,工作时淤泥落到隔板3上方进行处理,加热器5保证工作时合适的温度,方便消毒剂和淤泥混合时的温度,方便消毒灭菌的进行,同时利于将淤泥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方便其后续的压实,利于搬运运输,方便水利工程的淤泥的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加热器5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有害细菌等的传播,保证淤泥处理的安全性,方便使用。
处理箱2内部电离棒9,电离棒9和外部电源连接,通过电离棒9方便将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析出,避免其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方便使用。
处理箱2侧壁上设有消毒水箱10,消毒水箱10上设有抽水管11,抽水管11出口端设有喷盘13,喷盘13倾斜设置在处理箱2顶端内壁,抽水管11上安装水泵12,工作时通过水泵12和抽水管11方便将消毒水箱10中的消毒剂如石灰水等抽出,通过喷盘13均匀喷洒在处理箱2中,方便对淤泥的治理,保证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其形成二次污染,方便使用。
处理箱2内部设有转筒7,转筒7外壁均匀设有多组翻转板8,转筒7中心轴和外部正反转电机连接,工作时通过外部正反转电机带动转筒7和翻转板8正反转动,利于对淤泥搅拌,方便对其进行蒸发,利于消毒剂和淤泥的充满混合,方便消毒灭菌的进行,同时利于将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析出,方便重金属的分离,提高淤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安全性,方便使用。
处理箱2顶端通过通气管15和收集罐14连通,通过通气管15和收集罐14方便将淤泥处理时产生的气体、水蒸气等收集起来,方便后续集中处理,避免其直接排出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
处理箱2侧壁通过传输管6和压实箱16连接,处理完成后通过伸缩柱4控制隔板3一端翘起,方便将隔板3上的淤泥滑下,通过传输管6进入压实箱16中进行压实,方便其后续的处理。
压实箱16顶端内壁设有液压杆17,液压杆17底端安装压板18,压实箱16内设有滤板19,淤泥传输管6进入压实箱16中滤板19上,通过液压杆17控制压板18上下移动,方便对滤板19上的淤泥进行压实,方便其后续的运输处理,方便使用。
压实箱16底端倾斜设有导水板20,导水板20最低端设有出水管21,压实时产生的水通过滤板19漏下,从导水板20滑落,通过出水管21排出集中收集起来,避免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方便使用。
压实箱16侧壁设有箱门22,箱门22方便将压实后的淤泥块排出,方便淤泥的处理,保证安全性,方便使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转筒7安装在隔板3上方,方便将淤泥进行搅拌,利于淤泥的处理,方便淤泥和消毒剂的充满混合,提高消毒灭菌的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将河道挖出的淤泥通过淤泥进管1投入处理箱2中进行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保证周围的安全,利于水利工程的实使用。工作时淤泥落到隔板3上方进行处理,加热器5保证工作时合适的温度,方便消毒剂和淤泥混合时的温度,方便消毒灭菌的进行,同时利于将淤泥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方便其后续的压实,利于搬运运输,方便水利工程的淤泥的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加热器5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有害细菌等的传播,保证淤泥处理的安全性,通过电离棒9方便将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析出,避免其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工作时通过水泵12和抽水管11方便将消毒水箱10中的消毒剂如石灰水等抽出,通过喷盘13均匀喷洒在处理箱2中,方便对淤泥的治理,保证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其形成二次污染,工作时通过外部正反转电机带动转筒7和翻转板8正反转动,利于对淤泥搅拌,方便对其进行蒸发,利于消毒剂和淤泥的充满混合,方便消毒灭菌的进行,同时利于将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析出,方便重金属的分离,提高淤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通过通气管15和收集罐14方便将淤泥处理时产生的气体、水蒸气等收集起来,方便后续集中处理,避免其直接排出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处理完成后通过伸缩柱4控制隔板3一端翘起,方便将隔板3上的淤泥滑下,通过传输管6进入压实箱16中进行压实,通过液压杆17控制压板18上下移动,方便对滤板19上的淤泥进行压实,方便其后续的运输处理,压实时产生的水通过滤板19漏下,从导水板20滑落,通过出水管21排出集中收集起来,避免污染环境,保证安全性,箱门22方便将压实后的淤泥块排出,方便淤泥的处理,保证安全性,方便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2)和压实箱(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箱(2)顶端设有淤泥进管(1),隔板(3)一端和处理箱(2)内壁铰连,隔板(3)另一端下方设有伸缩柱(4),隔板(3)下方安装加热器(5),处理箱(2)内部电离棒(9),处理箱(2)侧壁上设有消毒水箱(10),消毒水箱(10)上设有抽水管(11),抽水管(11)出口端设有喷盘(13),喷盘(13)倾斜设置在处理箱(2)顶端内壁,抽水管(11)上安装水泵(12),处理箱(2)内部设有转筒(7),转筒(7)外壁均匀设有多组翻转板(8),处理箱(2)侧壁通过传输管(6)和压实箱(16)连接,压实箱(16)顶端内壁设有液压杆(17),液压杆(17)底端安装压板(18),压实箱(16)内设有滤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箱(2)顶端通过通气管(15)和收集罐(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实箱(16)底端倾斜设有导水板(20),导水板(20)最低端设有出水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实箱(16)侧壁设有箱门(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安全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7)安装在隔板(3)上方。
技术总结